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果锈、锈果病、锈病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苹果果锈、锈果病、锈病在陕西、北京、山西等地发生迅速普遍,尤其在延安苹果优生区更严重,严重影响苹果商品果率。调查表明,果农常将这三种病害混淆在一起,将三种病害错误的用一种方法防治以及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导致防治效果差,事倍功半。为了帮助果农分清三种病害,对症下药,达到较好的预防和防治效果,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和优质果率,本文将三种病害从不同方面加以区别,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苹果轮纹烂果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轮纹烂果病可为害苹果枝干及叶片 ,还可严重为害果实。其症状在枝干上表现为粗皮 ,在果实上表现为烂果。近几年 ,我区的苹果轮纹烂果病很严重 ,经 1 998~ 2 0 0 0年调查 ,我区所辖 2 0个村 1 3 3 .3 hm2 (公顷 )苹果园 ,采收前平均苹果轮纹烂果率达 1 9% ,根据此种情况 ,笔者经过多年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将苹果轮纹烂果病的防治技术归纳如下。1 壮树防病 ,减少病源搞好果园管理 ,合理负载 ,施肥灌水 ,保持树体健壮 ,可减轻苹果枝干轮纹病害的发生 ,减少病菌来源。苹果轮纹烂果病的病原菌来源较广泛 ,但轮纹烂果病的病菌主要来自苹果…  相似文献   

3.
苹果套袋可以使果实美观,防止发生果锈,然而套袋费工、费时,成本较高,而且套袋果含糖量低,风味较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于1999~2000年在金冠苹果上使用美果除锈剂,除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苹果轮纹烂果病的研究:I症状与病原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轮纹烂果病在辽宁为害十分严重。该病的果实症状,初以皮孔为中心产生褐色圆形小斑点,扩大后形成深浅相间的轮纹大斑,上生黑色小点,不凹陷,迅速烂至全果。从不同树种和苹果烂果上分离到Macrophoma属的6种菌株,即苹果轮纹病菌、干腐病菌、梨轮纹病菌、杨树水泡渍疡病菌、苹果轮纹烂果病菌A和B。这些菌株的无性世代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别。用PDA平板培养,在黑暗条件下,菌丝体先为白色,后转灰,最后变黑色;不  相似文献   

5.
果实套袋是生产无公害优质高档果品的重要措施。近年,苹果套纸袋、塑膜袋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生产中应用的果袋种类多,使用效果、经济效益反映不一。苹果套纸膜袋技术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2002年选择以四川“新惠阳”纸膜袋为主的双层果袋进行对比试验,历时4年,取得理想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果锈是一种常见的果树生理性病害,也是影响苹果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烟台固特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有机水溶肥锈丽净对苹果果锈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该研究使用不同浓度锈丽净溶液处理‘维纳斯黄金’苹果幼果,于成熟期调查锈果率、果锈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锈丽净稀释1000和500倍液的锈果率和果锈指数最低和较低,防治效果分别达76.8%和82.5%。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苹果烂果病是广大果农的通常叫法,其实引起苹果烂果的主要病害是苹果轮纹病和苹果炭疽病,它们也是苹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若防治不当常给果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我们总结了一套苹果烂果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苹果贴字是根据太阳照射的果面部分上色,贴字处不上色的原理形成的“艺术果”生产技术,苹果的着色必须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如果某种不透光的物体在果实表面挡住了阳光,该部位果面就显示原始色(绿色或黄色)。依据这个原理,利用字模贴在苹果表面,待苹果充分着色后再取下字模,则字模在果面造成的色差部分与果面着色的部分产生对比,  相似文献   

9.
苹果缩果病是一种由缺硼引起的生理性病害,近两年在早熟苹果美国八号、嘎拉及晚熟苹果秦冠等品种上表现出加重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李军  李华 《河北果树》2006,(3):39-40
套袋苹果果面鲜艳、细腻,无公害优质果率大幅提高.但由于部分果农对套袋技术掌握不够,导致套袋苹果品质不高,优质果率较低.为此,将提高套袋红富士苹果质量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唐欣甫 《中国果树》1996,(2):42-42,44
北京地区苹果轮纹烂果病发生现状及防治建议唐欣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100081)70年代中期以来,北京地区苹果轮纹烂果病在金冠、国光、大国光等品种上严重发生,至今成为苹果果实的第一位病害。随着富士系品种大量进入结果期,此病为害更为突出。近年来除...  相似文献   

12.
果袋类型不同 ,其用途性能各有差异 ,一般可以区分为如下几类。1 果袋层数 目前 ,可以把果袋分为单层、双层、三层三类。国内苹果、梨上应用以较便宜的单层黄色浸蜡袋为多。双层袋与单层袋相比 ,具有遮光量大、白昼袋内温度低、果面细嫩光滑、叶绿素形成少、着色好等特点。国内出口型高档果多采用双层果袋。三层果袋目前尚少见 ,在果袋业发达的日本有少量应用。三层袋遮光强 ,可有效预防日烧和黑斑病、粗皮病等病害。2 果袋材料 果袋用纸由造纸厂专门制作 ,果袋因用纸材质及防水处理方式不同性能不同 ,而且往往用杀虫杀菌剂处理。双层纸…  相似文献   

13.
苹果锈果病和苹果果锈病是两种不同的病害,为正确区分两种果树病害,现将两种病害的症状、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苹果锈果病 1.1症状苹果锈果病又称“花脸病”、“裂果病”。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某些品种的幼树及成龄树的枝叶上易显症。果实上的症状因品种、环境条件的变化表现为5种类型:锈果型、花脸型、锈果一花脸型,少数品种发生环斑型、绿点型。  相似文献   

14.
苹果“以果定果”的疏果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开平  王永玲 《果树科学》1998,15(2):185-187
经两年试验表明红富士苹果“以果定果”疏果技术能提高果品质量,克服花期大风,晚霜,连阴雨等恶劣天气所造成的授粉率低的现象。5月中下旬果实基本定型时进行,选果形端正,授粉受精良好的幼果,可提高果形指数,减少偏斜果率,是目前生产高档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苹果贴字是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果品价值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果面上“长”字,满足了消费者求特求新的心理,提高了苹果附加值,在具体操作中应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苹果套袋技术在我国已应用多年,可明显地减少病虫危害,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和外观品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果园的套袋苹果出现病斑,即果面上发生黑点病,甚至腐烂,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为此,笔者结合套袋实践就黑点病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谈点看法,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目前,我国90%以上的苹果用于鲜食,只有不足10%的苹果用于加工,而加工果大多也是鲜食果中的落果、残次果。我国鲜食苹果生产过剩,但几乎还没有专门用于加工的高酸度苹果。在美国鲜食果和加工果的比例为6∶4;意大利加工果高于75%;阿根廷加工果占55%……,可见我国苹果鲜食果的面积应控制和压缩,而发展用于加工的高酸苹果。1我国高酸苹果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山东省为主的东部板块和以陕西省为主的西部板块的两大生产高酸苹果基地。山东省的安德利、国投中鲁和陕西省的恒兴、海升等果汁厂纷纷在本省及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运用套袋技术生产高档红富士苹果已成为大趋势,但是生产中普遍存在商品果率低的问题。笔者从1995年开始,对影响套袋红富士苹果商品果率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影响商品果率的因素1998年在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8年生的6.7hm2盐碱地红富士苹果园中进行试验,该园片为东西行向,株距3m,行距4m。纺锤形树体,生长状况较好。采用日本小林株式会社生产的双层苹果袋。按照1998年广州高档红富士苹果收购标准(上色面积达到2/3以上,果形周正,无病虫伤和机械伤,单果直径80mm…  相似文献   

19.
苹果烂果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烂果病是由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和褐腐病等综合侵染造成的。近年来,鲁西南苹果烂果日趋严重,据调查,一般果园烂果率30%~40%,严重者50%~70%。自1995年以来,我们调查了烂果病的发生原因,并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烂果率控制在5%以内,现总结如下。1 田间烂?..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石榴栽培方式中病虫果率、裂果率高.商品果率低。2000年后我们开始石榴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借鉴苹果、梨等果树上应用的套袋经验.于2007年进行了不同套袋条件对石榴生长的影响研究.以寻求最佳果袋类型及套袋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