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生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本文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生态农村”的概念。描述了生态农村工程的具体内容。包括生态产业、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四个方面的内容,试因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一种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运用非均衡理论和方法,通过构建双曲线计量模型,对1987~2011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25年间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正向非均衡-负向非均衡-基本均衡-正向非均衡等四个阶段,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为此,应从总供给管理、区分差别化需求、多层次房地产市场体系构建、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性等方面着手,逐步降低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强度。  相似文献   

3.
首先采用 SWOT 法分析陕西茶叶营销服务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其次将互联网技术贯穿于茶叶产品“运输-销售-售后”的周期过程中,本着以消费者为中心和可行性原则,构建茶叶营销一体化信息平台,并设计“互联网+茶叶产品”营销服务保障平台整体架构。依托互联网提供的网络平台,实现陕西传统茶叶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信息化,提高陕西省现代茶农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正在构建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我国农机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概况,提出构建水域-洲滩、平原-阶地、岗地-丘陵-山地等低碳农业景观区的设想,同时倡导广大农民从家居建筑与生活方式入手,推动低碳建筑形式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普及。  相似文献   

6.
基于推拉理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推拉理论分析了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驱动机制中的适用性,并在剖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参与主体的基础上,从政府-高校-毕业生、政府-高校-劳动力市场、政府-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等四个三维驱动系统分析,得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除了毕业生自身提高就业能力外,要构建毕业生、高校、政府、劳动力市场四位一体的就业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数字乡村战略双重背景下,乡村景观资源的数字化集成、管理、表达与应用是实现我国乡村生态和人居环境数字化管理提升的基础工作,本研究针对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多源异构、难以集成的问题,以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为主题,应用3S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明确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总体功能架构,并围绕多尺度乡村景观资源数据的融合与存储、乡村景观资源分类与评价、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可视化3个平台的核心模块的构建过程进行了叙述。通过构建分布式“空间-属性一体化”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国土-区域-地方-村域多尺度多源乡村景观资源数据的集成、分类、评价与展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叶色参数与鲜烟叶片成熟度的关联模型,为精准判断大田烟草鲜叶采收成熟度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运用多元回归及BP神经网络构建叶色参数-烟叶成熟度判定模型,通过比较不同参数体系和不同建模方式对不同叶位鲜烟叶片成熟度的判定准确度,筛选最优成熟度智能化判定模型。【结果】以叶色偏态分布复合参数集(N2,共33个参数)作为输入因子,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的F4(33-10-1)模型是最佳的叶片成熟度判定模型,可以满足对不同叶位不同成熟度的判定精度需求,对下部、中部和上部烟叶成熟度的判定精度分别为84.44%、96.10%和92.56%,总体精度达94.15%。【结论】采用叶色偏态分布复合参数集(N2)作为输入因子且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的不同叶位鲜烟叶成熟度的判定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烟草叶片成熟度田间判定准确度低的问题,且可为烟叶实际生产过程中鲜烟成熟度的智能化识别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黑龙江地区胶合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砖混结构建筑、普通装配式建筑、框剪结构建筑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3个角度,遴选9个影响因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在概率犹豫费马(Fermatean)模糊环境下,应用改进的全乘比例多目标优化(MULTIMOORA(IM))方法构建了胶合木-混凝土建筑经济性评价模型;依据采集的已知定量数据和评价信息,采用绍凯(Choquet)积分几何算子聚合各类指标值;利用改进的全乘比例多目标优化方法对评价的建筑进行经济性综合排序,比较不同结构建筑的经济性差异。结果表明:胶合木-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的经济性优于其它结构建筑的经济性;经稳健性检验、有效性检验和比较,验证了构建的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白杨派优良无性系之间的遗传关系,采用毛细管电泳荧光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10个白杨派优良无性系DNA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从20对引物中筛选出7对位点多态性高且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41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扩增5.9个,每个引物扩增多态位点在4~8之间。无性系间遗传相似系数区间为0.415~0.902,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57,遗传变异性丰富。Shannon指数和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433 4和0.694 3,表明无性系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10个白杨派无性系中,秦白杨1号、秦白杨3号、秦白杨5号与84K聚为一类,07-17-18、07-23-23与07-30-11与I-101聚为一类,与实际亲缘关系相符。利用2对多态性SSR引物PMGC-2020和PMGC2607构建了白杨派无性系指纹图谱,该图谱可将无性系全部区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