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筛选出替代甲胺磷等5种高毒剧毒农药品种,进行几种杀虫剂防治三化螟药效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每1hm^2使用5%锐劲特SC300ml+30%敌百虫EC1500ml、5%锐劲特SC300ml+48%乐斯本EC1500ml、5%锐劲特SC450ml防治三化螟的防效显著,其中以每1hm^2使用5%锐劲特SC300ml+30%敌百虫EC1500ml的成本较低,防效达94.5%;混合农药又是克服害虫抗药性的重要手段;可作为替代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剧毒农药的理想药剂配方,用于防治水稻三化螟。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 ,5 %锐劲特SC和 90 %敌百虫原粉混配对 3代三化螟引起的水稻白穗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混用的防效较锐劲特单用为好。在三化螟大发生年份用锐劲特 3 0 0ml/hm2 +敌百虫 12 0 0g/hm2 防治 2次 ,对白穗的平均防效达 93 .94%。  相似文献   

3.
5%锐劲特悬浮剂防治水稻三化螟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 %锐劲特悬浮剂 60 0ml/hm2 和 45 0ml/hm2 在水稻破口期喷施 ,防治三化螟兼治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的效果优于 5 %锐劲特 3 0 0ml/hm2 +90 %敌百虫原粉 12 0 0g/hm2 、5 %锐劲特 2 2 5ml/hm2 +90 %敌百虫原粉 12 0 0g/hm2 及 18%杀虫双水剂 45 0 0ml/hm2 +10 %一遍净WP3 0 0g/hm2 处理。从成本与效果综合考虑 ,采用锐劲特与敌百虫混配施用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4.
9种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2 0 %三唑磷EC、3 0 %吡·唑磷EC、1.0 %阿维菌素EC、5 %锐劲特SC、0 .1%阿维·10 0亿活芽孢 /克苏WP、90 %杀虫单WP、45 %杀虫双WP、10 %杀虫双AS、5 0 %甲胺磷EC等 9种药剂进行了防治水稻 2代二化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在常规用药量情况下 ,防治效果以吡·唑磷最好 ,锐劲特、三唑磷次之 ;保苗效果以锐劲特最好 ,吡·唑磷、三唑磷、阿维菌素次之。  相似文献   

5.
水稻三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我市连续大发生。大冶市自1983年开始推广甲胺磷等高毒农药防治水稻三化螟以来,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根据农业部622号公告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为了筛选防治三化螟的最佳农药,我们选用主要成份为毒死蜱、氟虫氰、辛硫磷、三唑磷等类型农药对三化螟进行防治效果试验,并设空白对照和常规农药甲胺磷对照,经过试验证明25%广治EC、40%惠螟EC、钻斗EC、5%锐劲特SC、20%金雀EC对水稻三化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50%甲胺磷EC对水稻三化螟防治效果差,持效期短。  相似文献   

6.
防治水稻稻水象甲的优选农药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5%锐劲特SC25ml/667m2,35ml/667m2,45ml/667m2,20%三唑膦EC110ml/667m2,40%辛硫膦EC75ml/667m2防治水稻稻水象甲,以5%锐劲特SC45ml/667m2防效最好,40%辛硫膦防效较好。建议这两种农药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稻水象甲交替使用的农药。  相似文献   

7.
锐劲特和阿维菌素混用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锐劲特和阿维菌素混合使用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进行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幼虫高峰期每667m^2用10ml、15ml、20ml、25ml锐劲特5%SC分别加8ml、12ml、16ml、20ml阿维菌素1.8%EC混合使用防治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达85.29%~98.12%,其中以25ml锐劲特5%SC加20ml阿维菌素1.8%EC防效最佳,达98.12%;以15ml锐劲特5%SC加12ml阿维菌素1.8%EC农药成本相对较低,防治效果仍达91.61%,比667m^2用300ml杀虫双18%AC防效显著(P〈0.05)提高28.34%,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 :锐劲特与阿维菌素桶混防治菜青虫、猿叶虫 ,具有击倒快、防效高、持效期长等特点。 5 %锐劲特SC 10 0~15 0ml/hm2 +0 .5 %阿维菌素EC 43 3 .5~ 64 9.5ml/hm2 对蔬菜菜青虫、猿叶虫防效分别达 96.6%、98.6%以上 ,持效期 10d以上 ,极显著优于阿维菌素和乐果单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三化螟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90%杀虫丹50g对水50L或用5%锐劲特30ml+20%三唑碘100ml对水50L,防治水稻三化螟效果显著,成本较低.生产上可采用以上药剂及其组合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0.
5%锐劲特悬浮剂杀虫谱广、药效高、持效长、剂型环保,是目前国内防治水稻二、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较理想的杀虫剂之一。由于使用成本高,大面积防治水稻害虫推广难度较大。为降低用药成本,受拜耳杭州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委托,我们进行了锐劲特较低剂量与三唑磷混配防治稻纵卷叶螟和锐劲特常规用量兼治稻飞虱的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99%绿颖乳油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的控制效果试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进行99%绿颖乳油单用及与常规化学农药减量混用后对水稻主要害虫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99%绿颖乳油与常规防治农药5%锐劲特悬浮剂减量混用后增效明显,每公顷5%锐劲特悬浮剂300mL 99%绿颖乳油1500mL药后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与5%锐劲特悬浮剂600mL药效无显著差异;99%绿颖乳油3000mL单剂处理,对稻飞虱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也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水稻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每667 m2使用8 g处理对三化螟的防治效果达92.12%.明显高于其单剂及对照药剂.使用量8、10 g处理对稻飞虱连续两年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使州量8 g处理的水稻产量明显岛于其单剂及对照药剂,表明其对水稻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杀虫剂对小菜蛾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锐劲特、甲维盐、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对小菜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锐劲特和甲维盐对小菜蛾的防效基本一致,均优于阿维菌素,明显优于高效氯氰菊酯;且两者均具有高效、低残留、持效期长等特点。因此,锐劲特和甲维盐适宜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水稻二化螟初孵幼虫对锐劲特较敏感(b值〉2,LC50约为0.04~0.06mg/kg),对Bt的敏感性则较差(b在1.4~2.0;LC50约为5~8mg/kg),通过一系列的室内实验筛选出Bt和锐劲特不同组合对二化螟联合毒力效应在1:1至1:3的配比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增效作用,且随着Bt所占份额的提高,共毒系数值有增加的趋势。结合田间药效和经济效益,选用Bt:锐劲特=1:1的配方,经田间小区实验结果表明:2%锐劲特·Bt制剂田间用量60g/667㎡、75g/667㎡、90g/667㎡处理22d后的防效分别为:60.34%、67.73%、71.32%,高于对照药剂16000单位Bt50g/667㎡处理样。对复配药剂进行毒性测定表明:2%锐劲特·Bt制剂属低毒类农药。  相似文献   

15.
锐劲特与乙酰甲胺磷混配对水稻主要害虫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锐劲特 5 %SC与乙酰甲胺磷 3 0 %EC混配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效果好 ,持效期长。锐劲特 5 %SC 2 40ml/hm2 +乙酰甲胺磷 3 0 %EC 12 0 0ml/hm2 对稻纵卷叶螟防效达 99.5 % ,持效期达 17d以上 ;对白背飞虱防效98.9% ,持效期达 14d以上 ,显著优于大面积使用的甲胺磷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除尽、卡死克、拉维因等5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除尽对该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击倒性强且持效期长,药后7 d防效高达90.51 %~92.56 %,药后10 d对幼虫防效仍为86.33 %~91.30 %。卡死克对该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 d防效最高为92.13 %。锐丹、锐劲特防效偏低。拉维因药后7 d防效最高为88.40 %。  相似文献   

17.
湘北稻象甲爆发原因调查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防治稻象甲,调查了近年来稻象甲在湘北地区爆发的主要原因,查明了几种药剂对稻象甲的防治效果及其使用技术。调查表明,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田间管理粗放等是导致湘北地区稻象甲种群数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虫腈、毒死蜱、水胺硫磷等都是防治稻象甲成虫的有效药剂,在成虫高峰期施药,防效在80%以上;在卵孵化高峰期喷施氟虫腈或毒死蜱,防效在95%以上。用毒死蜱防治稻象甲幼虫时,要求排干田间水后施药,防效可达95.3%;田间是否有水对氟虫腈的防效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7种杀虫剂防治小菜蛾药效比较试验表明 ,15%杜邦安打悬浮剂、5%锐劲特悬浮剂、35%克蛾宝乳剂防效较好 ,是目前防治小菜蛾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东不同稻区钻蛀性螟虫和三化螟卵寄生性天敌资源的调查,结果表明:三化螟仍是稻区钻蛀性螟虫的优势种群,二化螟在个别地区比例较大;三化螟卵寄生性天敌以稻螟赤眼蜂为主,卵寄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