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谈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近年来棉花高密度栽培情况从70年代起,北疆各地已开始了棉花高密度栽培的试验,但一直没有取得较理想的效果.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取得了突破,出现了一些高产典型.经过各植棉单位不懈的努力,目前棉花高密度栽培已经成了夺取棉花高产,促进棉花单产再上台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总结近年来棉花高密度栽培的成败,除要选择适合高密度的品种外,在栽培上应做到3点:(1)株数要够,保证1.5万株/667m2(旧制1亩,下同)以上;(2)生育期棉花全程不旺长;(3)中后期不早衰.适合高密度栽培的棉花品种,除了需具备早熟、高产、抗病、优质等基本条件外,还应该是株型比较紧凑的类型:果枝叶片上举,叶面积中等大小或稍小,以利于在高密度条件下降低田间郁闭,提高结铃率,吐絮早而集中.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迅速提高棉花单产和质量的好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指出:应对加入WTO的挑战,新疆棉花采取的办法是提高单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如何在短时期内实现王乐泉书记提出的要求呢?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是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新疆棉花随着高密度栽培技术的推广,棉花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为进一步提高棉花单产水平,在现今丰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将宽膜高密度栽培、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等各项丰产新  相似文献   

4.
农五师九○团地处阿拉山口主风区,全年8级以上大风165天次,干旱、大风、冷害、土壤肥力低,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通过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为充分利用作物生长期的光热资源,突出优化棉花群体结构,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单位面积成铃数,提高单产,以密取胜,变低产为中产、中产变高产,在“密、矮、早”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九○团提出“增密度、降高度、抓齐度、促匀度”的技术路线,形成了“密、矮、早、膜、匀”的棉花高密度栽培技术体系,棉花产量不断提高,全团皮棉单产从2001年的133.3kg/667m^2,提高到2004年的150.6kg/667m^2,2005年达到158.6kg/667m^2(旧制1亩,下同),其中单产皮棉超过180kg/667m^2的棉田1 100hm^2,单产皮棉200kg/667m^2以上棉田140hm^2.现将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米兰垦区气候较适宜棉花种植.近年.更是创造了棉花皮棉单产280kg/667m2的高产记录。笔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该垦区的棉花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棉花自动化灌溉技术的大力推广,棉花成本加大;提高棉花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是增加团场职工收入。达到节水增产扩大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农八师一二一团在总结8年来棉花滴灌实践的基础上,配合以高密度植棉技术使单产水平逐年提高。2003年在7~8月份极度干旱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随着棉花高密度技术和六大精准植棉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兵团棉花生产总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单产、总产、高产和特高产棉田的面积逐年增加 ,1 999年平均单产为 1 0 7.1 kg/ 667m2 (旧制 1亩 ,下同 ) ,2 0 0 0年平均单产为 1 1 2 .7kg/667m2 ,较 1 999年增加 5 .6kg/  相似文献   

8.
兵团超高产棉田的基本特征和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初,农三师四十五团张斗兰依靠精细管理首先在0.87hm2棉田上创造了单产3090kg的超高产记录,但以后未有新的进展。直到2000年以后,随着高密度高产栽培模式的推广和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兵团的棉花超高产记录才不断刷新。据统计,2003年全兵团超高产面积达到0.1  相似文献   

9.
<正>1品种选择高密度优质高产栽培应选择株型较紧凑、适宜密植的品种,克拉玛依地区主要种植的棉花品种有新陆早39号、新陆早42号等。  相似文献   

10.
盐碱地棉花双膜覆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3~1996年在中度盐碱地棉田试验表明,盐碱地棉花双膜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比现行的盐碱地植棉技术增产38.8%~42.5%,LSD法检验差异极显著。新技术示范田单产皮棉2245.5~2350.8kg·hm-2,创造了山东省盐碱地棉花单产最高记录。双膜覆盖不仅能为棉花创造比地膜覆盖更为良好的土壤条件,而且能提高拱棚内气温,为棉花生育创造良好的地上环境,所以保全苗、促早发效果特别显著。应用配套新技术既可创造高光效群体模式,又可创造优质高产结铃模式,所以能达到棉花优质高产的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11.
棉花高密度栽培在棉花高产县及新疆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春季气温回升慢、倒春寒天气频繁、土壤往往不同程度返盐返碱,基层植棉单位又往往不按农田生态屏障保护程度确定适宜的冬、春灌农田次序,不能合理确定棉花的始播期及不同类型棉田适播期,棉田整地质量、播种质量均因各种原因达不到棉花播种对待播棉田要求,棉花播种后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烂种、缺苗、断垄;在棉田出现不同程度的烂种、缺苗、断垄严竣形式下,新疆的棉花新品种(系)的试验、示范繁殖人员在极为被动情况下,通过“一穴留双株”等方式解决了新品种(系)引种试验、示范棉田大规模缺苗、断垄后的棉田有效保苗株数问题,历经多次失败,最终多次刷新了全国棉花高产纪录,创造出了棉花高密度栽培新模式,为新疆棉花高产栽培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生姜单产,实现高产高效,促进生姜生产发展,通过1995~2004年对生姜高产栽培技术的反复试验、示范,我们总结出了一套生姜高产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农一师二团以种植长绒棉为主,近年棉花单产不断攀升,最高皮棉单产达208kg/667m2,创全国纪录,下面就二团长绒棉高产栽培经验总结如下。1超高产长绒棉基本情况2004年,二团长绒棉667m2皮棉单产150kg以上条田7个,合计面积56.1hm2;2005年,长绒棉667m2皮棉单产150kg以上的条田有111个,合计面积836.2hm2;2006年,二团长绒棉667m2皮棉单产150kg以上的条田231个,合计面积1 548.7 hm2。其中,平均667m2单产皮棉180kg以上的条田9个,合计面积73.3hm2。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疆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商榷(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大力推广棉花高密度种植的实践中,为使产量水平再上新台阶,各植棉单位积极探索和不断总结、完善与其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2010年棉花高产条田为观测对象,对KC-8进行了全生育期的跟踪观测,以分析该品种单产籽棉540kg/667m。的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6.
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棉花大面积单产200 kg/667 m2皮棉的生长发育规律,并详细介绍了播种、高密度栽培、化学调控、灌水、施肥、综合植保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棉花是兵团农业的支柱产业,是兵团农业经济的战略基础。经过兵团几代棉花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努力,兵团棉花的单产水平、纤维品质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4年,农二师种植棉花2.67万hm2,皮棉单产达147.2kg/667m2(旧制1亩,下同)。三十三团25-7#棉田(8hm2)皮棉  相似文献   

18.
(续第3期) 3 水肥运筹 高密度高产栽培的核心是确保棉株全程稳长,而水肥调控是保证全程稳长的主要措施,尤其是滴灌.实践证明,滴灌为高密度栽培实现高产更高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04年,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运用,农二师三十一团棉花单产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单产皮棉242kg的高产田6.7hm2,单产200kg皮棉的高产田104.7hm2。通过对高产田的各项栽培技术措施和各项指标的调查、分析,现将三十一团棉单产皮棉200kg高产配套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系)今年三十一  相似文献   

20.
石大豆2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大豆研究室育成的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栽培的高产品种。2000年引进我团试植,表现高产,适宜机收,深受种植户的喜爱。该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大.至2005年已成为团场的主栽品种,2006年种植面积达0.18万hm^2.平均单产3613.5kg/hm^2。其中0.17万hm^2单产4125kg/hm^2;0.014万hm^2单产达4500kg/hm^2,创造了大面积高产的全国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