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生物柴油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柴油是以生物质资源作为原料基础加工而成的一种柴油,作为一种石油资源的绿色替代品而备受世界各国重视,其发展符合未来世界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介绍了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主要有植物油脂、动物油脂、微生物油脂和废弃无用油脂四大类,综述了制备生物柴油的酸碱催化法、生物酶催化、法超临界法等各种技术,并对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开发与制备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清洁能源,可部分替代石化柴油.酶法催化合成生物柴油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产品易回收等优点,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对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分子机制,以及水、醇和有机溶剂对脂肪酶催化合成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世界各国生物质柴油的生产现状、生产原料及生产方法,重点介绍了酯交换法生产生物质柴油的反应原理以及酸碱催化、酶催化和无催化剂等生产方法。阐述了我国发展生物质柴油的重要意义和优越性,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比化学法对环境更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对目前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合成生物柴油的主要工艺和对高效廉价脂肪酶的开发进行了综述。同时展望了酶法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生物柴油是一种新型、可再生的替代燃料,其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类化合物。常用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有:有酸催化酯化法,碱催化酯交换法,生物酶催化酯交换法,和超临界酯交换法等。目前生物柴油在国内没有被普及的瓶颈主要在于,生产成本过高或产物分离工序复杂。掌握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动力学对优化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有重要的作用,该文总结了目前制备生物柴油的常用几种方法的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脂肪酶法制备生物柴油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一波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048-6049,6052
脂肪酶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综述了脂肪酶的选择,比较了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特点,分析了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尤其对离子液体体系以及纳米粒子技术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相应介绍。  相似文献   

7.
黄艳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06-17807,17809
[目的]制备离子液体1-甲基-3-丁基咪唑硫酸氢盐,并以其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方法]以大豆油和甲醇为原料,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考察醇油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离子液体用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以及离子液体的稳定性。[结果]在醇油物质的量比14:1、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100℃和离子液体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8%时,生物柴油的收率可以达到90%。[结论]离子液体的稳定性好,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李泽群  沈英  郑钧仁  谢汉斌  陈志元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856-1858,1862
以废食用油为原料,分别用碱催化和酶催化酯化法制取生物柴油,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碱催化法实验周期短、成本低,且生物柴油转化率高,但存在废液污染,所得生物柴油质量较差;而酶法催化环保无毒,制得的生物柴油质量好,但用时长、成本高.生产中可以通过酶的预处理、重复利用提高反应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固体酸碱非均相催化含酸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登征  王力  刘丽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31-1132,1153
先用硫酸钛催化油中游离脂肪酸和甲醇酯化生成脂肪酸甲酯,再用多孔氧化钙催化油中的甘油三酯和甲醇进行酯交换,对固体酸碱非均相催化含酸油脂生产生物柴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钛对酯化反应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优化条件下,酯化率达到97.1%;而多孔氧化钙活性高,用量少,酯交换转化率达96.1%:该2步催化法具有不产生酸化废水,成本低,转化率高,催化剂可回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B酸离子液体催化剂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酸值较高的原料油在转化成生物柴油的过程中易使催化剂失活等问题.制备了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C6MIm]HSO4),用于催化菜子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在醇油摩尔比n(醇):n(油)=15:1、催化荆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8%、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8h的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4%以上.B酸离子液体催化剂与产品易于分离.重复使用5次以后,仍然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由动植物油脂经过酯交换反应生成。文章对目前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重点介绍了酸催化、碱催化、酶催化及超临界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适于保存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抗氧化剂。[方法]采用均相碱催化法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使用TBHQ、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测定不同条件下生物柴油样品的过氧化值、酸值,分别考察2种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TBHQ、维生素E均对生物柴油贮存稳定性有改善效果,当添加油重0.12%的TBHQ时,生物柴油安全贮存时间比未添加时延长5倍,达到15d,而添加油重0.08%的维生素E时,生物柴油安全贮存时间可延长3.3倍,达到10 d。[结论]在均相碱催化条件下制备的生物柴油更适合采用TBHQ作为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条件下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反应时间、醇油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3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设计.运用响应面法对毛棉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RSA软件对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分析,得出生物柴油制备的最适条件为:反应时间27 min,醇油摩尔比26,催化荆用量1.46%,反应温度290℃.所制备的生物柴油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全细胞催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全细胞催化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生物柴油的开发,共轭亚油酸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15.
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固体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桂转  崔晓燕  张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456-13458
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研制用于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固体催化剂是目前的一大研究热点。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研制的固体酸性和碱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研究现状,比较了各种固体催化剂的优劣和不足,提出了生物柴油用固体催化剂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对黑核桃内生真菌HJ1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验证试验优化反应条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hermo Finnigan Trace DSQ)对油脂的成分进行分析。选择甲醇为萃取剂进行降酸处理,根据植物油脂酸值测定法GB/T5530-1985进行酸值测定。采用均相碱催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并用气相色谱内标法对所制备生物柴油的脂肪酸甲酯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较好的工艺条件是:醇-油摩尔比8∶1,催化剂浓度1%,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甲酯含量超过98%,生物柴油得率超过66%。结果表明,HJ1油脂制备的生物柴油可以被发展为石化柴油代替品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方式制备了新型的酸性双咪唑甲磺酸离子液体,并通过三油酸甘油酯的酯交换反应考查其催化活性及优化实验反应条件,然后将其应用于烤鸭废弃油中以制取生物柴油,对其产物采用气质联用仪(CG-M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离子液体作用下,酯交换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地完成,三油酸甘油酯的酯交换产率最高可达95.3%,双咪唑间碳链长短对催化活性影响不明显;催化剂经循环使用6次以后,油酸甲酯产率仍然保持在81%左右。废弃油酯交换制取生物柴油最高产率可达93.9%,且GC-MS检测结果表明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总含量高达96.9%,其中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接近22%,而酯交换未完全的脂肪酸单甘油酯仅0.83%。因此,双咪唑甲磺酸型离子液体能高效催化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18.
由于离子液体独特的理化性质,其被广泛应用于萃取、催化、电化学等领域,并且离子液体被称为是继水和超临界二氧化碳之后的又一"绿色溶剂"。随着研究的加深,离子液体自身的毒性和降解性也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归纳离子液体对微生物、水生生物、植物、动物的毒性研究进展之后对离子液体的降解方法进行总结。降解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降解法和生物降解法;对吡啶类离子液体的植物、动物毒性以及生物降解性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以期为离子液体毒性及降解性研究提供参考;展望离子液体毒性和降解性改进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为其在化工等领域应用的绿色化给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李梅  夏建陵  黄坤  连建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08-21209,21216
[目的]研究工业级茶油制备生物柴油的适宜条件。[方法]以茶油精炼副产物提取的工业级油脂为原料,采用碱催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工业级茶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选择酸度不大于1、酸值小于2的工业级茶油,在甲醇用量为原料油重量的20%,KOH用量为原料油重量的0.8%的条件下,于60℃反应1.5 h,茶油转化率可达94.33%。利用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生物柴油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结论]该研究确定了工业级茶油制备生物柴油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20.
固体碱法制备生物柴油组分生成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建  李为民  杨洪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47-1747,1795
[目的]探讨固体碱法制备生物柴油中组分油酸甲酯的生成动力学。[方法]以精制菜籽油和甲醇为原料,固体碱CaO/MgO作催化剂,菜籽油与甲醇在固体碱催化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用气相色谱法跟踪分析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考察生物柴油中组分油酸甲酯的生成动力学。[结果]动力学研究表明,固体碱CaO/MgO催化菜籽油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速率方程为rA=dCp/dt=k1CA2。反应速率动力学方程分3个阶段,反应开始为引发阶段,逐步转变为增长阶段的2级反应,最终反应达到平衡阶段。油酸甲酯增长阶段反应活化能为58.48 kJ/mol,频率因子为9.18×105 L/(mol.min)。[结论]该研究为固体碱催化菜籽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