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羔羊成功断奶时间越早,母羊体质恢复越快,其体内激素水平、生殖器官就越早进入生殖状态,从而促使母羊在下一生产周期早配种、早产羔,实现缩短世代间隔、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一般情况下,辽宁绒山羊母羊所产羔羊在3~4月龄断奶,如果羔羊体质弱、患病,还要适当延后断奶。笔者通过羔羊相关早期断奶试验观察,摸索出辽宁绒山羊羔羊60日龄前实现断奶的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学。1吃好初乳  相似文献   

2.
正近三年来,辽宁绒山羊产业发展势头极好,养殖效益高,绒山羊养殖的人也越来越多,扩群增量意愿强烈,对羊只的的需求也日渐增多。因此,养殖户对提高母羊的繁殖成活率的要求十分迫切,如何多产羔、产壮羔意义重大。在这种情况下辽宁绒山羊两年三产技术推广应用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简述通过应用羔羊早期断奶技术、母羊配种前短期优饲技术,诱导同期发情调控技术,将母羊繁殖周期由一年调控为8个月(妊娠5个月、哺乳2个月、配种1个月),实现母羊在两年时间内三次产羔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绒山羊母羊日粮营养水平和羔羊早期补饲对羔羊生长发育及早期断奶的影响。将20只产单羔的哺乳母羊及其所产羔羊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母羊、10只羔羊,试验组母羊参照前苏联绒山羊母羊泌乳期饲养标准进行日粮配制,羔羊10日龄开始补饲;对照组母羊及羔羊按羊场原日粮配方饲喂,羔羊50日龄补饲,试验羔羊均随母羊自由哺乳。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20、30、40、50、60日龄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羔羊的颗粒料和苜蓿干草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各阶段母羊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母羊断奶时体重比产羔后体重增加了8.21%;对照组母羊断奶时体重比产羔后体重减少了13.12%。综合分析认为,通过合理调整母羊营养水平、羔羊适时补饲,可促进羔羊生长发育,缩短断奶日龄,保障母羊良好的种用体况。  相似文献   

4.
羔羊早期断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羔羊早期断奶,可以促使母羊提前结束泌乳及早恢复情况,尽快进入再繁殖生产过程,缩短母羊非繁殖时间,从而使母羊达到两年三产或一年两产的生产效果.然而羔羊早期断奶并不是简单的早期母仔分离,在实施过程中它需要羔羊胎儿期的培育、产羔护理、早期补饲、断奶方法、防疫保健、饲养管理、饲料配合等方面的许多相关技术来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羔羊早期补饲与早期断奶技术是当前规模化养羊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对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内外对于绒山羊羔羊早期补饲和断奶日龄的报道却有所不同,因此专门针对青龙绒山羊设计实施了该项技术试验,拟通过对比试验筛选适宜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绒山羊羔羊早期补饲  相似文献   

6.
<正>对绒山羊母羊进行药物处理,实现同期发情,进而实现同期配种、集中产羔、同期断奶,不仅方便绒山羊繁殖方面的饲养管理,还能提高母羊的繁殖效率。同期发情药物主要有免疫类、促性腺激素类、孕酮类和溶解黄体类等激素药物,其共同特点是改变母羊的内分泌平衡、量少作用大。因此,要根据用药对象、季节、药物种类、药物效价、药物  相似文献   

7.
应用SAS 8.1软件的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法对影响南疆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南疆绒山羊进一步选育和遗传评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母羊年龄、出生年份、出生月份、出生类型和性别对南疆绒山羊初生重、平均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母羊年龄、出生年份、出生月份和性别对断乳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出生类型对断乳重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应注重不同因素尤其是母羊年龄对南疆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的影响,优化羊群年龄结构,淘汰年龄较大的母羊,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这些影响早期生长性状的因素可以作为固定效应放到模型中,最终为南疆绒山羊早期选种和遗传参数估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推广运用羔羊早期断奶技术,可促使母羊提前结束泌乳,尽快进入再繁殖生产过程。从而提升肉羊生产水平,提高养羊效益。羔羊的早期断奶技术的实施需要掌握孕羊饲养管理、羔羊的护理、早期补饲、断奶方法、防疫保健等相关技术来支撑。1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要点1.1提供体质健壮、发育良好的羔羊,必须从羔羊胎儿期就开始培育,保证母羊妊娠后期营养是羔羊正常发育、增强羔羊体质的关键。母羊怀孕后期的2个月胎儿生长变快,妊娠母羊和胎儿共增重7~8千克,为满足母羊的生理需要,每天给怀孕期母羊补饲混合日粮0.5kg。1.2除补饲混合饲粮外,还应补饲优质青…  相似文献   

9.
羊的早期断奶技术是诱发母畜产后尽早发情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实施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羊的繁殖效率和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就羊实施早期断奶的意义、方法及羔羊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绵羊频密繁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孕酮阴道栓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相结合的方法对早期断奶及空怀的小尾寒羊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探讨综合性频密繁育技术。结果表明:在一年两胎的频密繁育过程中,早期断奶母羊与上次空怀母羊同期发情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95.10%vs.93.33%)(P>0.05);分别对上述同期发情的母羊实施人工授精,第一情期受胎率(79.31%vs.64.30%)、平均产羔数(1.7vs.1.4)及产双羔母羊比率(66.60%vs.70.9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对早期断奶的小尾寒羊母羊实施频密繁育,可以实现一年生产两胎。  相似文献   

11.
工厂化养羊实施羔羊早期断奶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个工厂化羊场采用羔羊早期断奶技术措施,对1.5万只羔羊进行早期断奶和直线强化培育。试验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不仅提高了羔羊的日增重,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羔羊的死亡率和不合格率,提高了养羊的经济效益。实施羔羊早期断奶对于提高母羊的繁殖率和当年母羔的繁殖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白绒山羊和陕细毛羊进行防疫注射、药物灌服和药浴等综合防治后,成年母羊和周岁母羊增重极显著(P<0.01),育成羔羊增生显著;白绒山羊成年母羊和周岁母羊产绒量分别提高24%和27.2%,陕北细毛羊成年母羊和育成盖羊剪毛量分别提高10.2%和14.7%;羔羊断奶重、育成重提高极显著(P<0.01)。综合防治使成年母羊受胎率和产羔率明显提高,流产率降低,白绒山羊成年母羊繁殖成活率提高24%,陕北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早期断奶对藏西北绒山羊背最长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健康羔羊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28日龄(D28)实施早期断奶,对照组在60日龄(D60)自然断奶,羔羊断奶后饲喂相同的代乳料至75日龄;从两组随机选取5只羔羊进行屠宰采样,对其背最长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在藏西北绒山羊背最长肌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包括赖氨酸、亮氨酸等7种必需氨基酸,天冬氨酸、精氨酸等10种非必需氨基酸。两组断奶羔羊肉中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8日龄断奶组羔羊肉中EAA/TAA、EAA/NEAA比值显著(P<0.05)高于60日龄断奶羔羊。共检测出29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和油酸含量最高,早期断奶对羔羊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藏西北绒山羊羔羊肉中所含氨基酸和脂肪酸种类多、含量丰富,实施早期断奶、及早补充颗粒料对肉中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无影响,且可提高EAA/TAA、EAA/NEAA比值,使其更符合FAO/WHO氨基酸评分模式;该试验可为藏西北绒山羊羔羊实施早期断奶、提高母羊的繁殖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自2018年下半年起,绒山羊养殖效益一路向好,养殖户扩群增量意愿增强,也迫切需要学习有关绒山羊母羊的高效繁殖技术。本文通过对育母早配技术、母羊一年两产技术、两年三产技术、母羊诱产双羔技术和母羊短期优饲技术的介绍,以期帮助养殖户掌握绒山羊母羊的高效繁殖技术,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养羊羔羊超早期断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羔羊早期断奶技术措施,在3个工厂化高效养羊场对1.5万只羔羊进行超早期断奶和直线强化培育.试验结果表明,超早期断奶不仅提高了羔羊的日增重,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羔羊的死亡率和不合格羔羊的比率,提高了养羊的整体经济效益.实施羔羊超早期断奶对于提高母羊的繁殖率和当年母羔的繁殖率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提高牙山黑绒山羊生产性能的营养标准,本实验对繁殖期、哺乳期牙山黑绒山羊补饲了不同蛋白水平的精料。实验结果表明:给繁殖期牙山黑绒山羊母羊补饲10%粗蛋白水平的日粮,能提高母羊的发情率和受胎率,羔羊的初生重较对照组提高0.09kg差异显著(p0.05);哺乳期母羊补饲16%粗蛋白水平的日粮效果最好,30日龄羔羊断奶重较对照组提高0.61kg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通过资料分析与现场观察,研究了辽宁绒山羊的繁殖规律。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发情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上旬和中旬,发情周期平均为19·23天、发情持续期平均为35·62小时;母羊的性成熟平均为6·12月龄,初配年龄为18·12月龄、妊娠期为148·17天;第一情期受胎率为83·61%,产羔率为121·62%,双羔率为21·28%,断奶成活率为98·64%,繁殖成活率为96·43%。说明辽宁绒山羊母羊在繁殖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性,而且具有受胎率,断奶成活率和繁殖成活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正羔羊早期断奶可促进母羊尽快恢复体况,及早发情配种,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实现1年2胎或2年3胎。同时,还可以促进羔羊生长发育,提高多羔、孤羔和弱羔的成活率。1断奶与哺乳方法1.1人工哺乳与断奶时间羔羊7日龄开始人工哺乳。7~14日龄为人工哺乳适应期,羔羊与母羊同圈饲养,羔羊在人工哺乳的同时也能吃到母乳,让羔羊逐渐适应代乳品。15~20日龄为母子分离适应期,羔羊与母羊分圈饲养,结合人工哺乳,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舍饲育肥与放牧育肥两种饲养模式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成年羊与羔羊日粮微量元素消化率的影响。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选择5周岁成年母羊与4月龄断奶羔羊各60只,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因素1为饲养模式,分为舍饲育肥和放牧育肥;因素2为年龄,分为成年母羊和断奶羔羊。母羊育肥期为60 d,羔羊育肥期为90 d。结果表明,绒山羊的日粮微量元素消化率存在年龄差异;在育肥前期,与羔羊组相比,成年母羊Cu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羔羊组(P0.000 1);Fe的消化率显著地低于羔羊组(P=0.02)。在育肥后期,成年母羊Cu、Zn的消化率极显著地高于羔羊组(P=0.001、P0.000 1);Fe和Mn的消化率显著地低于羔羊组(P=0.03、P=0.05)。不同饲养模式也会影响绒山羊对日粮微量元素的消化率;在育肥前期,与放牧组相比,舍饲组绒山羊Cu、Mn的消化率显著和极显著高于放牧组绒山羊(P=0.048、P0.000 1),Fe、Zn的消化率却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03、P=0.000 4)。在育肥后期,舍饲组羔羊Cu、Mn、Zn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00 1)。  相似文献   

20.
以滩羊为试验动物,采用30 d、45 d、60 d断奶,4月龄断奶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羔羊的早期断奶有利于母羊产后和断奶后体况的恢复和母羊发情期的提前到来,以30 d断奶母羊体况恢复最佳和对提前母羊的发情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