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笋用林产量高,吸收土壤养分多;收获竹笋、竹材时又带走大量的营养物质;残留的竹蔸和根系腐烂分解慢,所含的养分大多为暂时不可利用状态。因此,必须通过施肥补充营养物质,才能保证高产笋用林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施肥是竹笋增产的关键,也是延长和提早出笋的重要措施。高产笋用林科学施肥需注意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绿竹属禾本科竹亚科绿竹属丛生竹种.是我国南方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之一.因其笋形似马蹄.故俗称“马蹄笋”。马蹄笋是食笋用笋家族中的上乘品种.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绿竹笋用林以促进产笋、提高笋产量为目的,现将绿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林地选择、土壤管理、竹林结构、科学施肥管水、合理留笋和留竹、合理间伐老竹等方面总结了高效笋竹两用林经营技术,以期达到笋用林和材用林高产高效,为广大竹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1993年庐江县从浙江富阳亚林所引进哺鸡竹、高节竹作为笋用林培育,由最初的3个乡、林场近百亩试点栽培,经过10多年来的扩展栽培,全县已发展笋用竹2000余亩。笋用竹栽培精细,投入大,竹笋产量高,笋味鲜美,亩产值数以万计,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早竹笋用林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建园、立竹管理、土肥水管理、林地覆盖、病虫害防治、科学挖笋等内容,以期为溧水县发展早竹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金寨县竹腔施肥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竹腔施肥在金寨县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毛竹竹腔施BNP毛竹增产剂,技术先进,实用性强,操作简便,省肥省时省力,肥效高,肥效长,无残留,无污染,不受天气影响,很适合金寨县山区广大竹农大范围培育毛竹丰产林、高产笋用林。  相似文献   

7.
1993年庐江县从浙江富阳亚林所引进哺鸡竹、高节竹作为笋用林培育,由最初的3个乡、林场近百亩试点栽培,经过10多年来的扩展栽培,全县已发展笋用竹2000余亩.笋用竹栽培精细,投入大,竹笋产量高,笋味鲜美,亩产值数以万计,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广德县的食用竹笋是该县的传统特产,有天目山余脉和黄山余脉两大竹笋产区,主要笋用竹包括水竹、红壳竹、早竹、刚竹、毛竹和雷竹等竹种。全县现有竹林6.0万hm2,其中,多数笋用林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竹林衰败,产量低的问题日趋明显。笔者就笋用林低产复壮技术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9.
雷竹覆盖增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笋质优,是宁波市竹区重点推广的四季竹种。雷竹覆盖增温是竹林生产中一项新技术,是人们运用地面覆盖增温材料。提高地面积温,使其提早生长,达到早出笋的目的。它突破了雷竹原来春季产笋的生长规律变为四季产笋,使竹园产量成倍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成为竹区致富的重要生产内容。为竹区群众所乐于采用。  相似文献   

10.
钱生炎 《新农村》2006,(3):14-14
毛竹三笋指春笋、鞭笋、冬笋。近年来,由于春笋产量不高,质量下降,价格下跌,经济效益不高,所以,一向以生产春笋为主的毛竹笋用林逐步向生产春笋、鞭笋、冬笋并重方向发展。做到冬季挖冬笋、春季挖春笋、夏季挖鞭笋,从而明显提高了毛竹笋用林的经济效益。1.毛竹“三笋”高产的立  相似文献   

11.
竹笋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因其美味可口,自然野生,极少受到污染,食用安全,而深受人们所喜食。近几年来,笋用竹林在浙江各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研究摸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栽培管理技术,出现了诸如余姚市建园4年的笋用竹林示范基地“三笋”(冬笋、鞭笋、春笋)年产量达8580kg/hm2,产值达30230元/hm2的高产高效记录。现就毛竹笋用林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赵荣光 《农业考古》2007,(1):185-196
一、中国人悠久的食笋历史 由于自然地理的原因,中国有广泛的竹类原生分布地域;因之也就决定了中国人悠久的竹笋食用历史。“笋从竹、旬,谐声也。”“其萌曰‘笋’。笋从勹、从日,勹之日为笋;解之日为竹。一日从旬,旬内为笋,旬外为竹。今俗呼竹为女石母草,言笋旬有六日而齐母。”古人解释“笋”是个形声会意字,  相似文献   

13.
茶秆竹笋期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茶秆竹笋期生长情况和鞭根系统与出笋关系的观察调查和知,茶秆出笋初期10ds内为出笋早期,10-25d为出魏盛期,25-40d为出笋末期;竹木混交林较纯林可相应推迟出笋各期;早、盛期的退九低,成竹较高;幼竹高生长呈现慢-快-慢3个阶段;隔天采笋可增加出笋数量,有利于茶秆竹作为笋用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我县现有苦竹笋用林面积2021亩。由于长期失管,乱砍乱伐,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相当部分苦竹笋用林处于散、稀、少、小、老、病状态林分。亩立竹量少,质量低,亩产笋量仅这40-60公斤。经对低产、老苦竹笋用林改造后,亩产竹量这600-900株,产笋可这250公斤,年效益这1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毛竹笋用林培育技术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不同经营水平的毛竹笋用林诸因子的分析,将笋用林划分为高产、中产和低产3个类型,并探讨了高产型尹用林各因子的培育技术指标和培育技术模式。其主要指标有:立竹密度2700~3300株hm~2,1~4度竹的年龄结构为1:1:1:1,平均胸径7~8cm,留枝盘数15盘,施栏肥112.5t/hm~2。通过掘山、垫土、埋鞭、施肥、留竹和择伐等措施可达高产型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成刚 《现代种业》2007,(3):59-59
早园竹是一种优质高产的笋用竹,笋色如茭白,脆如莴笋,质嫩叶鲜,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进行林地覆盖后的早园竹能提早半个月出笋上市,亩产鲜笋400-450公斤。  相似文献   

17.
燕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是一种优质、高产笋用竹,竹笋口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出笋早、产量高、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深受人民喜爱。燕竹是江苏宁溧一带的主要竹种之一,但江苏省现有燕竹园多为笋、竹两用林,以培养竹材为主,竹笋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因此,通过合理的营林措施,改变材用竹园的经营方向,发展笋用竹,不仅可充分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还可以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按改造成产竹笋750kg/667m2高产竹园的目标,重点实施6项技术措施:1丰产竹园立竹结构控制技术措施通过密度控制、年龄调整等5项技术措施的运用,实现竹园立竹…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科技》2016,(8):157-158
从林地选择、精细整地、母竹挖掘和运输种植、幼林管理、护竹留笋、成林培育、合理挖笋、适当砍伐等方面介绍楠竹笋用林培育技术,以期对楠竹笋用林产业科学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毛竹冬笋春笋鞭笋三笋高产高效培育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市在毛竹笋用林、笋竹两用林建设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3年全市竹笋总产量达17.95万t,其中毛竹笋12.06万t,原笋总产值达2.741亿元,其中毛竹笋产值1.469亿元。宁波市毛竹林面积较大,但毛竹冬笋春笋鞭笋三笋高产高效笋用林还不多,毛竹冬笋春笋鞭笋三笋高产高效的培育关键技术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湖南农业科学》2011,(4):62-62
今年以来,炎陵县围绕“一带八基地”建设的要求,逐步建立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酃县白鹅、有机茶叶、楠竹、油茶林、药材林、花卉苗木等八大主要生产基地,坚持“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村农民”,大力发展黄桃、奈李、酃县白鹅、笋竹林、高山茶叶等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