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促进马铃薯生产,试验以早熟马铃薯品种费鸟瑞它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土壤中不同浓度镉处理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镉处理对马铃薯块茎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随着Cd^2+浓度的增加,马铃薯块茎鲜重显著降低,干重、比重、干物质积累率及淀粉含量极显著降低,土壤轻度镉污染对马铃薯蛋白含量影响不大,只有添加40mg·kg^-1Cd^2+的处理与对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两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追施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追施钾肥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和商品率,追施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显著;不同生育期追施钾肥提高了净同化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追施钾肥对马铃薯净同化率等生理指标影响显著。追施钾肥时期的确定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提高有显著影响,以"苗期+块茎形成期"分次追施钾肥效果最佳,其次是块茎形成期单次追施钾肥。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叶面喷施膨大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在马铃薯盛花期,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膨大素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收获10d后,室内测定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膨大素可明显促进马铃薯块茎中淀粉、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中浓度的膨大素处理能明显提高马铃薯块茎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中、高浓度膨大素处理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马铃薯盛花期施用适量茎块膨大素(浓度在0.677~1.333mg/L),有利于提高马铃薯营养及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硝态氮、铵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混合3个氮源,0、75、300 kg/hm2 3个硫酸镁施用量,研究不同氮源与镁配合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源对马铃薯块茎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不同氮源与镁肥配施对马铃薯块茎产量有明显的影响,单施硝态氮与镁肥配合或硝态氮和铵态氮混合与镁肥配合都能提高马铃薯大、中块茎比例。不同氮源与镁配施对马铃薯块茎总淀粉、粗蛋白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全硝态氮或50%硝态氮+50%铵态氮混合与硫酸镁75 kg/hm2配合对马铃薯鲜块茎维生素C含量有明显的影响。不同氮源与镁配施对马铃薯块茎氮、磷、钾和镁养分吸收量有显著的影响。不同氮源对马铃薯块茎氮、磷、钾和镁养分吸收量没有显著影响。除钾吸收量没有受到施镁的影响外,马铃薯块茎中的氮、磷和镁养分吸收量随施镁量增加而相应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等量硝态氮和铵态氮混合与适量镁肥配合施用可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提高养分吸收、改善品质和提高商品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生产中栽培的5个马铃薯品种贮藏期间干物质、淀粉、还原糖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期间马铃薯不同品种块茎干物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同一品种不同贮藏时期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不同贮藏时期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贮藏期间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02。  相似文献   

6.
研究马铃薯传统窑洞库、普通冷库和智能通风窑洞库对马铃薯的贮藏效果,为优化马铃薯的贮藏条件提供理论依据。对3种不同贮藏条件下环境温湿度、CO2浓度以及晋薯16号马铃薯块茎采后生理、贮藏效果的相关指标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智能通风窑洞库可有效抑制马铃薯块茎呼吸代谢速率,降低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营养物质以及Vc的消耗,但不同处理对块茎中粗蛋白含量变化影响均不显著;智能通风窑洞库减缓了马铃薯块茎失重率和腐烂率的上升,适用于马铃薯块茎的长期贮藏,贮藏180 d时,智能通风窑洞库的贮藏效果与普通冷库基本相当,且显著优于传统窑洞库。  相似文献   

7.
烯效唑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马铃薯初花期时,对其叶面进行喷施10、20、40、80 mg/L烯效唑处理,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了烯效唑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烯效唑可以促进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其中淀粉含量和Vc含量与对照分别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说明,叶面喷施烯效唑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滴施不同钾肥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通过滴灌施肥系统滴施钾肥,探讨了不同钾源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与不施钾肥相比,滴施不同钾肥处理均能显著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增加产量;滴施不同钾肥对马铃薯植株生物量的积累差异不显著;滴施氯化钾和硝酸钾处理的马铃薯块茎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低于滴施硫酸钾处理;而滴施氯化钾和硫酸钾处理的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引进的具有优良田间农艺性状的马铃薯种质材料进行块茎及全粉色泽品质分析,探究贮藏环境对马铃薯块茎内成分及全粉色泽品质的影响,丰富全粉加工型马铃薯种质资源.【方法】将引进的11个马铃薯种质材料分别贮藏在4、25℃条件下0、60、120 d后进行块茎及全粉色泽品质分析,测定材料块茎内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的含量,分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块茎和全粉的色泽变化特性,分析块茎内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的含量与块茎和全粉色泽的相关性.【结果】试验材料在25℃贮藏120 d时块茎和全粉的色泽变化最大.短时期内60 d、4℃低温贮藏环境对马铃薯鲜薯块茎和全粉色泽影响的程度显著大于25℃贮藏环境,而在长时间120 d、4℃低温贮藏环境对马铃薯鲜薯块茎和全粉色泽的变化具有抑制效应.在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块茎色泽的变化与块茎内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相关,块茎内可溶性糖含量越高,其全粉的光泽度越暗.【结论】马铃薯块茎内可溶性糖含量与其全粉色泽显著相关,是判定全粉加工型品种的重要指标.引进材料中CIP301040.63和CIP397067.2是适合全粉加工的潜在品种及优良亲本材料,可有效补充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有利于全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不同生育期追施钾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丽水市,以中薯3号马铃薯为材料,通过2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追施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以不追施钾肥为对照,分别在苗期、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追施钾肥均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干物质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净同化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系数。不同处理的效果不同,以块茎形成期追施钾肥效果最显著,较对照增产43.48%,块茎淀粉含量、干物质量和大中薯率分别较对照提高15.46%、10.02%和21%;块茎形成期追施钾肥叶面积系数、叶绿素量和净同化率分别较对照提高16.89%、18.24%和23.83%。  相似文献   

11.
采用空间诱变技术对莆薯638种子进行处理,观察比较其后代主要性状与对照(未搭载种子后代)的差异,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处理对甘薯种子萌芽率影响不大,但能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大中薯率和薯块产量,并能改善薯块品质,获得特异性种质材料;对薯皮颜色影响不大,而对薯肉色具有较大影响;淀粉率和产量都有所提高,表明空间诱变技术可以使甘薯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究土壤镉污染对马铃薯氮、磷、钾、镉含量与积累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测定采收后的马铃薯产量、氮磷钾镉含量及积累量。[结果]轻度的镉胁迫降低了马铃薯块茎氮含量,而中度和重度镉胁迫下马铃薯块茎氮含量增加,镉污染各处理氮积累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随着土壤镉浓度的增加,磷含量在0.01水平显著增加,而磷积累量变化不大;土壤不同镉处理马铃薯钾含量均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土壤轻度镉处理马铃薯钾积累量最高,随着镉污染程度的加大,钾积累量降低;土壤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马铃薯块茎镉含量与积累量均呈直线0.01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土壤镉污染马铃薯氮肥施用量降低,磷肥施用量不变,轻度镉污染增加钾肥施用量,土壤镉重度污染不适合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施用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富硒效果及品质的影响,为南方冬种马铃薯标准化富硒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雪川3号马铃薯种薯为研究对象,以6000 kg/ha普通有机肥配施1500 kg/ha复合肥作基肥为对照,设8个不同配比的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复合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处理组,成熟期测定不同处理的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性状指标,并进行成本和效益核算。【结果】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块茎硒含量,且喷施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的富硒效果优于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但马铃薯产量和块茎硒含量未与硒肥用量成正比,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配施处理的马铃薯总产量最高(41.08 t/ha),同时其块茎硒含量也相对较高。喷施硒肥对提高马铃薯块茎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硒含量与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及干物质量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对照相比,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处理均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配施处理的种植效益最高,达119052.0元/ha。【结论】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对提高马铃薯块茎硒含量及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等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作底肥,膨大期喷施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的施肥方式相对较优,可兼顾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且符合广西地方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定西地区马铃薯养分吸收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配施低、中、高水平下施钾肥与不施钾肥对马铃薯不同器官氮、磷、钾养分吸收动态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各生育期马铃薯全株中元素含量均表现为K含量N含量P含量;整个生育期叶片中的N含量均高于茎和块茎,叶片中P含量除淀粉积累期外一直高于地上茎和块茎,而整个生育期各器官中K含量均表现为地上茎叶块茎。与对照(CK)相比,氮磷配施及氮磷钾配施均能促进马铃薯产量的增加,增产幅度为32.6%~12.5%,以中量氮磷水平配施钾肥(N2P2K)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明显,比对照增产11.7t/hm2,而且产量最高的N2P2K处理的千公斤薯块的养分吸收量最高,养分吸收比例N:P2O5:K2O为2.46:1:4.06。氮磷配施钾肥能明显提高马铃薯粗蛋白、淀粉和还原糖含量以及干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及营养液培养方法,以脱毒原原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营养配施稀效唑对马铃薯植株形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马铃薯原种高产高效繁殖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①增施氮肥降低了根长、根鲜重,增加了叶面积、主茎鲜重、单薯重等指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主茎鲜重、单位叶面积重和单薯重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叶面喷施稀效唑对根长和根鲜重影响很小,对叶面积、主茎鲜重、单薯重、单位叶面积重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喷施浓度的提高,总叶面积重和单位叶面积重呈不断增高的趋势。②氮肥、稀效唑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极显著,施氮与不施氮处理相比,产量增加了50.41%,喷施稀效唑产量增加了9.04%,随着施氮量及稀效唑喷施浓度的提高,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增施氮肥和叶面喷施稀效唑,降低了块茎中淀粉的含量,增加了块茎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随着施氮量和稀效唑喷施浓度的增大,淀粉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呈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sAGP基因表达对块茎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将CaMV 35S驱动的正/反义sAGP基因导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品种鄂马铃薯3号(E3)和南中552(N552)以研究sAGP基因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糖代谢的影响。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证明正/反义sAGP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正/反义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均能正常转录。转基因植株块茎分析显示,导入正义基因的株系中除4个与转反义基因表现相同外,其余19个株系AGPase酶活性平均上升约25%,还原糖含量下降20%左右,淀粉含量增加5%~6%。其中3个测定指标与各自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的有A8、C1和C5,最大变化幅度分别为酶活性上升53.5%,还原糖含量下降60.1%,淀粉含量增加33.9%。转反义sAGP基因的15个株系中,AGPase酶活性平均下降约27%,还原糖含量上升近36%,淀粉含量下降亦达27%,其中株系B5、B6、B8和D7的这3个指标均与各自未转基因对照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sAGP基因与AGPase酶活性直接相关,而AGPase很大程度上调节着马铃薯块茎淀粉-糖代谢,通过增强sAGP表达,能有效改良块茎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Pb、Cd污染下,一种液体有机肥对马铃薯各器官Pb、Cd吸收量的影响及对马铃薯生长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基施液体有机肥作用下,马铃薯各器官对Pb、Cd的吸收具有明显差异,Pb和Pb、Cd复合污染条件下,马铃薯Pb、Cd吸收情况一致,即根叶茎块茎,而Cd污染下,马铃薯各器官吸收量变化规律为根茎叶块茎;马铃薯的根冠比、干物质累积量和单株产量随液体有机肥浓度增加而增加,且各处理均在有机肥高浓度时达到最大值;马铃薯块茎中Pb、Cd吸收量在研究范围内随有机肥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块茎中Pb吸收量比未施加液体有机肥组降低34.7%,Cd吸收量比未施加液体有机肥组降低52.1%。综上认为在研究范围内,马铃薯底施液体有机肥对Pb、Cd污染均有较明显的缓解效应。Pb污染下块茎中的Pb含量均超标,Cd污染下,块茎膨大期块茎中的Cd含量全部未超标,块茎成熟期部分处理超标,可以通过适当提前收获,降低块茎的Cd吸收,达到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8.
康敏  马艳粉  李正跃  余菊芬  肖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740-14742
[目的]探讨马铃薯薯块挥发物对马铃薯块茎蛾的引诱效果。[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马铃薯块茎蛾成虫对自然贮存不同时间(0、15、30、45、60d)完整的和切开的马铃薯块茎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不论是新鲜的还是放置不同时间的完整马铃薯块茎释放出的气味对马铃薯块茎蛾雌、雄虫均无显著引诱效果。剖开的新鲜马铃薯块茎能显著引诱已交配雌蛾,但对处女雌蛾和雄蛾无显著引诱效果。室内自然放置15d以上的马铃薯块茎被切开后所产生的气味不能显著引诱雌、雄两性成虫。剖开的新鲜马铃薯块茎气味不能显著加强雌性信息素对雄虫的引诱效果。[结论]剖开的新鲜薯块挥发物对马铃薯块茎蛾雌虫有显著的产卵引诱效果。但对两性成虫的交配行为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