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颜色花生种皮色素提取工艺,以铜仁珍珠花生(粉红色花生种皮)和紫魁花生(紫黑色花生种皮)种皮为原料,分别研究溶剂提取法中各因素对色素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铜仁珍珠花生种皮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71℃、提取时间70min、料液比1∶62g/mL,在此提取条件下色素得率为3.19%;紫魁花生种皮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萃取温度72℃、萃取时间85min、料液比1∶54g/mL,在此提取条件下色素得率为4.18%。紫黑色花生种皮和粉红色花生种皮色素提取工艺条件有一定差异,且紫黑花生种皮色素含量较粉红色花生种皮色素高。  相似文献   

2.
彩色花生种皮色泽变化及色素沉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花生、黑花生,紫花生和粉红色花生为试验材料,利用色彩色差计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生种皮形态变化及色素沉积过程,旨在明确花生种皮发育过程中种皮色泽和超分子结构变化及色素沉积规律。结果表明,彩色花生种皮色素沉积时间及部位存在一定的差异,色素分布在花生种皮的1~2层表皮细胞内。紫花生和黑花生的亮度在果针入土25d前呈现下降趋势,随后处于平稳状态,在果针入土15~25d发生颜色突变现象;白花生和普通花生的亮度变化不大。随着种皮的发育,黑花生种皮细胞内的色素物质逐渐累积并均匀分布在种皮细胞内;紫花生种皮细胞形状发生了改变,出现了细胞被横向拉伸的现象,色素聚集在细胞壁周围;白花生种皮中含有微量色素;粉红色花生种皮色素环绕在细胞壁周围后均匀分布于细胞中,至成熟期,均匀分布的色素向细胞壁附着。  相似文献   

3.
黑花生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花生是彩色花生的一种,为充分发挥黑花生的生产优势,2008年沈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从山东引进黑花生品种,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3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无公害黑花生高产栽培技术。黑花生平均产量4 200 kg/hm2,在沈阳地区生育期126 d左右,株高34.0cm,结果枝6.3条,单株结果数11.4个,百果重211.3 g,百仁重71.7 g,出仁率71.3%。该品种适合在沈阳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为将野生花生的优异基因导入栽培花生,采用远缘杂交方法,将黑花生(A. hypogaea L.)与野生花生A. monticola 进行杂交,获得一个高产株系。该株系平均单株产量为普通花生的4倍,株型由亲本黑花生的直立、疏枝型转变为半匍匐、密枝型。另外,该株系生育期稍长,花量大,花色深,荚果数量多,单枝有效结果范围大约20~25cm。不同株系间荚果果型差异明显,大部分株系果型与黑花生相似。种皮颜色由粉到紫各不相同。种子大小差异明显。研究认为利用半匍匐密枝株型培育高产花生品系(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硒肥对黑花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花生BH-3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栽培管理条件下,设置不同时期、不同用量叶面喷施硒肥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液体硒肥对黑花生的生物学性状影响不大,但可提高黑花生产量和品质。下针期喷施硒肥处理黑花生硒含量最高;黑花生籽仁硒含量随硒肥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加,施用量为4500mL/hm2黑花生籽仁硒含量最高为0.29mg/kg,是对照的5.8倍。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与种皮颜色的关系,本文采用HPLC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4种不同种皮颜色的花生品种种皮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以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在4个品种5个荚果发育关键时期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花生种皮的花青素主要由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和天竺葵色素等三种色素组成;花生种皮的外观颜色和深浅主要由飞燕草色素和矢车菊色素含量决定,飞燕草色素和矢车菊色素含量越高,种皮颜色越深。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主要在种子充实期(开花后约40~50d)上调表达。花生种皮颜色的深浅与查耳酮合成酶基因(CHS)、查耳酮异构酶基因(CHI)、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F3'H)和花色苷合成酶基因(ANS)等基因在种子充实期高表达显著相关。上述5个基因表达量愈高,种皮颜色愈深。  相似文献   

7.
黑花生因富含花青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为了探索黑花生高产优质的适宜氮肥和钙肥用量,本研究以黑花生品种济花黑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施氮量和施钙量处理,分析比较不同处理下农艺性状、荚果成熟饱满度、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120~360 kg/hm2和施钙300~600 kg/hm2,花生荚果产量分别较不施氮和不施钙对照增产5.95%~15.56%和5.40%~10.39%,N240和Ca450处理产量最高。氮和钙促进了花生营养生长,提高了单株结果数、单株饱果数、饱果率、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和出米率。N120和N240处理的荚果产量和成熟饱满度差异较小,且均显著高于对照;Ca450处理的荚果产量和成熟饱满度显著高于对照,在钙处理中表现最优;最优用量之后继续增施氮肥和钙肥不利于荚果发育和产量形成。施氮和施钙提高了花生籽仁蛋白质、脂肪、总氨基酸、精氨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增加了油酸含量和O/L比值,降低了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和棕榈酸)含量,提高了黑花生的营养品质和保健价值。施氮120 kg/hm2和施钙450 kg/hm  相似文献   

8.
花生品种种皮颜色相当丰富,种皮颜色的着色深浅与种皮花青素积累的多少有直接关系。为了探讨花生种皮颜色差异形成的分子基础,本研究采用RACE方法,首次克隆4种不同颜色花生品种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全长,并比较全长c DNA序列的差异。结果表明:除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外,查耳酮合成酶基因(CHS)、查耳酮异构酶基因(CHI)、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F3′H)、花色苷合成酶基因(ANS)、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基因(3GT)等6个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序列在4个花生品种中均存在氨基酸替换的现象。其中CHS,CHI,DFR,F3′H,ANS和3GT基因在4个不同种皮颜色花生品种中分别存在8,1,1,12,1和9个氨基酸位点的差异,且这些差异位点均未发生在保守位点。以上基因的结构差异是否与花生种皮颜色差异相关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黑米花色苷调节脂质代谢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量体内外实验研究证实花色苷具有调节脂代谢作用。黑米种皮富含花色苷,是天然花色苷重要的来源之一。本文综述了黑米花色苷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并分别从调节脂肪酸和胆固醇代谢相关酶及其基因的表达的角度总结了其作用机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旨在为黑米精深加工和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花生群体种皮颜色快速鉴定难题,建立一种准确、简便和经济的种皮颜色识别标准,采用阿里云智能云计算平台颜色识别系统,测定黑、紫、粉、白等不同种皮颜色花生的HSV颜色空间(Hue,Saturation,Value col?or mode)数据,同时结合花生种皮花青素含量数据,构建花生种皮颜色指数(p)与种皮花青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