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渔排寄生虫病的发生及检测 2008年10月9日,深圳东部某片区海上养殖渔排有少部分渔排发现死鱼,次日养殖区内其他渔排网箱又发生大量死鱼现象。随后多个渔排刚箱陆续出现养殖成鱼和鱼种死亡的情况。接到渔民报告后,渔政部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死鱼情况调查、水质监测和病鱼检测。排除水质污染死鱼事故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一、调查具体情况 3月23-25日,海南省技术推广站科技人员分两次对临高县新盈港区头咀村附近海域鱼排死鱼现象进行了调查.据23日现场调查,从22日傍晚开始,养殖鱼排中心区域开始出现死鱼,晚上9点左右最为严重,初步估计死鱼有1-2万斤,大到七十多斤的珍珠龙胆,小到刚投放的鱼苗均出现死亡.死亡鱼包括珍珠龙胆、龙胆、青斑、剑曹鱼、点篮子鱼和金钱鱼等,未死亡鱼类活力差,出现打转、游动摇摆不定等症状,疑似缺氧和中毒.鱼排养殖区域内水体呈现黄褐色,水体表面漂浮黄色带状物,疑似发生赤潮现象.  相似文献   

3.
鱼类气泡病是由养殖水体中溶解的过饱和气体析出气泡引起鱼苗失去游泳能力或失去消化功能,可致鱼苗大量死亡.通过目检、鱼体解剖、显微镜检、水质检测等方式对一起死鱼案例调查,分析了因高压和机械作用产生空气气泡致鱼死亡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为水产养殖场建场和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3.浮游植物池塘的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若养殖水体有毒藻类占优势种,会形成"水华"。微囊藻、三毛金藻等过量繁殖造成的自然死亡会产生藻毒引起死鱼。一是大量死鱼,一般发生在光照强烈的白天,其余时间不发生;二是水体常呈碱性,毒藻类优势种大量繁殖,光合作用增强,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水体p H升高,甚至大于9,水质变碱性;  相似文献   

5.
邵留 《重庆水产》2002,(1):20-2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增,造成环境污染,养殖池塘因水源水质恶化而造成死鱼的事故时有发生;大规模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水体中微生物大量繁殖,病害越来越多,而鱼药滥用对鱼和其食用者均易造成药害。养殖水体的净化处理与重复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是渔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本文对目前水产养殖中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建立高效,节能,健康的生态养殖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青浦水系发达,水产养殖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1月22-23日,青浦区金泽镇某水产养殖场出现死鱼事件,笔者于23日晚接报,并于24日上午前去死鱼现场调查了解情况。通过询问养殖户发生死鱼事件的经过和日常养殖情况,并对水质和濒死鱼进行检测分析,找出本次死鱼事件的原因并给出相应建议,为后续此类事件提供参考。1.养殖情况调查通过向养殖户询问,了解到发生死鱼的池塘水面积8亩,采取轮捕轮放的方式养殖花白鲢、青鱼、鲫鱼等常规鱼,多年未进行干塘清淤。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静海地处华北地区东部,拥有淡水养殖水面5万余亩,由于近几年严重干旱,养殖用水水源奇缺,多以城市生活污水为主,每年因水质恶劣,水体处于极度富营养化引起的死鱼现象经常发生,尤其是水体氨氮含量严重超标,对养鱼生产带来较大的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甚为严重,极大的挫伤了渔民的养殖积极性。1997年以后,随着渔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渔民更加注重了养殖环境的改善,把水质调解作为水产养殖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引进推广改善水体条件的新技术、新产品。 2001年4月底,我站对昆山科技环境生物工程…  相似文献   

8.
一、鳜鱼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的主要原因1.长期不换水,水质恶化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鳜鱼大量捕食饲料鱼,其排泄物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尤其在水体底部,但从表面来看水却很清。而且鳜鱼在饱食后对水质的要求比空腹时高,如水质不良将产生回食现象,在排除鳜鱼养殖病害和水体药害的前提下,应及时换水。少数鳜鱼因腹中饲料鱼回不出而出现饱食死亡现象。换水的方法:先将鱼池底层水抽去1/2~2/3后,及时注入新鲜水。放足饲料鱼后,用水体消毒剂如溴氯海因、二溴海因、强氯精、络合碘等将水体消毒1次,一般即能恢复食欲。如…  相似文献   

9.
工程鲫鱼种入箱   初期大量死鱼的     防治方法工程鲫以其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食性广,商品位高而备受水产养殖单位、个人的青睐。但是,入箱初期,如预防不及时,出现大量死鱼现象,给生产单位、个人造成损失。本人在1995年进行了工程鲫网箱养殖高产实...  相似文献   

10.
EM益生菌在畜牧养殖、农业生产上已广泛应用,但在渔业生产上应用的还很少。近几年来,在渔业生产上常出现的因水质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增高,水质变坏,产生泛塘死鱼现象不断增加;鱼类疾病发生严重,用药量增加,死亡率增高;由于乱用渔药等因素产生药物残留,使水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产品质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经过两年时间,在池塘养鱼生产上进行人工培养EM益生菌应用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9年8月17日凌晨,迁西县潘家口库区巴家峪、高家庄等村陆续发生网箱养殖草鱼大面积死亡现象,共死鱼约65万kg,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780万元. 1 死鱼原因分析 技术人员对上述养殖库区进行了现场水质检测,溶解氧含量为1~2 mg/L,氨氮含量为0.1~0.2 mg/L,pH值为7~8,溶氧含量大大低于草鱼养殖需氧标准;通过对死鱼抽样解剖,发现其病理症状均为:轻微烂鳃症状,轻度肠炎症状,其他器官良好.根据水质检测结果、死鱼解剖症状分析及短时间内大量死鱼的现象判断,死亡原因为缺氧窒息所致.  相似文献   

12.
顾延兰 《齐鲁渔业》2006,23(2):19-19
养殖中后期水质过浓是目前对虾养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对虾养殖2个月左右即出现因有机质过多导致的水体浑浊,水色发黑、发暗等现象。大量的有机质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溶氧,化学耗氧量和生物耗氧量已大大超过水体的负荷,致使对虾经常出现缺氧。此外,有机质在溶氧较少的情况下分解产生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严重影响对虾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在2006年8月中下旬高温酷暑天气下,珠海市平沙镇罗非鱼养殖基地广大养殖户,在养殖生产的中后期,养殖鱼规格普遍达7两以上,由于池塘中残饵积累、经济水生动物及浮游生物排泄物、尸体的分解代谢,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增多、溶解氧不足,养殖水质下降,养殖水体中经济水生动物自身免疫力下降,增加了病原感染致病的机率,有部分池塘出现死鱼现象,虽然数量不多,发病期间每天死鱼几条、10几条甚至几十条不等,对发病病鱼内服三黄粉、鱼多维、清肝护胆药物结合消毒处理有较好的疗效,但病情在高温季节易出现反复,损失虽不算大,但吉富罗非鱼高温季节易得此病。据基地群众反映,发病死亡率虽不高,但发病率高。病鱼症状表现为:病鱼出现游动无力、尾向上头向下,病鱼腹部膨胀,鳃盖内大量充血、鳃丝不完整,解剖病鱼内脏肝颜色发黄变白,肠红肿内无物、肛门红肿,胆汁变黑,死鱼沉入池底,第二天浮上水面。出现这一情况后,珠海市金湾区渔业科技示范工程技术指导单位珠海市水产养殖(海水)科学技术推广站、平沙镇农业资源服务中心及时向金湾区农业局、金湾区渔业科技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反映了这一情况。鉴于病情较复杂,基层技术单位尚未有实验室进行病原的鉴定,区农业局、金湾区渔业科技示...  相似文献   

14.
6月13日,平旺水库全部养殖鱼类停止摄食,15号开始大量死亡,估计死鱼苗2500kg左右,直接损失约3万元;百草坪水库的网箱养殖也开始出现死鱼。省市县水产有关部门会同河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组成调查组前往调查死鱼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合理化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每年高温季节水产养殖对象病害增多,死鱼死蟹时有发生,因水质恶化造成的大批死亡对渔业生产影响颇大。去年,我站进行鱼病防治的重点放在防止养殖水体水质恶化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6月26日,临朐县寺头镇石河头水库网箱养殖的鲤鱼突然大量死亡。接到报案后,县水利局、县环保局有关人员分别到达出事地点,按各自权限取证调查。笔者跟随进行了详细调查,做了简要总结,并针对当前网箱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技术改进措施。一、网箱死鱼调查情况  相似文献   

17.
合理进行营养调控 缓解养殖水体富营养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水体接纳过量的氮、磷等营养性物质,使藻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异常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氧量下降,水质逐渐恶化,水生态系统和水功能受到阻碍和破坏。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需要具备3个条件:1)水体中氮、磷元素的含量过高;2)水体的流动性较差;3)温度条件适宜。养殖水体多是静水或半静水水体,而且温度适宜,水产动物的排泄物和残饵造成水体中氮、磷元素大量积累,很容易发生富营养化。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
罗非鱼具有食性广、耐低氧、生长快、发病少、繁殖能力强等优点,而且易饲养,市场好,日前在我国养殖比较广泛,是许多地方渔农及养殖单位增收的主要养殖品种,尤其是罗非鱼在目前国际市场上比较活跃,因此集约化养殖方兴未艾。但是集约化养殖也逐渐带来一些问题,不少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过多的饲料及肥料等,使水质不断恶化,鱼类生存环境每况逾下,时常发生大量死鱼以及因卫生问题遭遇市场壁垒等现象,给养殖经营者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罗非鱼具有食性广、耐低氧、生长快、发病少、繁殖能力强等优点,且易饲养,市场好.目前在我国养殖比较广泛,是许多地方渔农及养殖单位增收的主要养殖品种,尤其是罗非鱼在目前国际市场上比较活跃,因此,集约化养殖方兴未艾.但是集约化养殖也逐渐带来一些问题,不少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过多的饲料及肥料等,使水质不断恶化,鱼类生存环境每况逾下,时常发生大量死鱼以及因卫生问题遭遇市场壁垒等现象,给养殖经营者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3,(1):57-57
鳜鱼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大量捕食饲料鱼,其排泄物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尤其在水体底部)。看水养鱼的养殖户看到养殖池水很清,常常以为不用换水。有经验的鳜鱼养殖户发现。水质污染后,鳜鱼往往出现吐食(捕食后又将饵料吐出)、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等现象。因为鳜鱼在饱食后对水质的要求比空腹时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