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渔业》2006,(5):63-63
河北省水产开发总公司得到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授权,于2006年3月18日独家引进“黄海一号”中国对虾亲虾原种1000尾。落户于唐山市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  相似文献   

2.
1主导品种 1.1“黄海1号”中国对虾 1.1.1品种来源“黄海1号”中国对虾为黄海水产研究所采用传统选育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经过连续8代的选育完成的生长速度快、具有明显抗逆优势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2006年河北省水产开发总公司获得黄海水产研究所授权在我省生产“黄海一号”中国对虾苗种4000万尾,与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合作推广养殖面积1000hm2。养殖区域主要分布于唐山市乐亭、滦南、唐海三县和沧州市南大港农场。为了比较“黄海一号”中国对虾与普通中国对虾的养殖效果,我们对采用这两种苗种进行养殖的农户、联合体、养殖场进行了抽样调查。1调查范围和调查方法本次对“黄海一号”中国对虾养殖效果调查选择了3个万亩联片中国对虾养殖场和1个地下卤水养殖场,分别是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二、三、四、十队,滦南县柳赞三场、三丰养殖场,乐亭县古河乡,沧州南大港俊海公司,调查“黄海一号”中国对虾养殖面积376.2hm2。调查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三队、四队普通中国对虾养殖面积141.3hm2,合计调查517.5hm2。选择调查的养殖业者使用的苗种均出产于同一孵化场,虾苗放养时间为4月25日至5月10日,放养规格为10万尾/500mL。养殖过程中我们每月调查一次,共进行了四次调查,调查选择了不同养殖规模、不同养殖模式和不同管理方法,采取旋网打样、端网打样、现场测量样本和向养殖者问询等调查方法,对每个池塘进行综合调查并记录。2调查结果2.1“黄...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2004,25(3):23-23
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一次会议审定,农业部发布水产优良养殖品种公告,中国对虾“黄海1号”、松荷鲤、墨龙鲤为水产优良养殖品种,剑尾鱼RR-B为水生实验动物。 中国对虾“黄海1号”、松荷鲤、墨龙鲤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养殖品种,但其只适宜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相似文献   

5.
近期,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推荐的2010年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确定。主推品种为;“黄海1号”中国对虾、“黄海2号”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主推技术为: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和北方节水渔业综合养殖技术。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主要内容是在保证原有对虾产量的同时,实行虾蟹混养、虾蜇混养、虾鱼混养,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6.
王彬 《河北渔业》2012,(8):37-37,46
“黄海1号”中国对虾是黄海水产研究所培育出的我国第一个通过人工选育成功的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具有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生长快等优良性状.目前该品种已在山东、河北、辽宁等沿海地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虾抗病品系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继“黄海1号”之后选育的又一良种,也是我国自主选育的首个抗病毒对虾新品系。为使该虾尽早落户河北,在黄海水产研究所的支持下,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8年5月16日从黄海所岙山基地分批引进抗病毒中国对虾种虾苗种18万尾。为使该虾引种、保种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信息广场     
大规模中国对虾养殖获得成功2007年9月18日,河北省水产局组织专家对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的“黄海1号”中国对虾引进及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唐山项目区进行了现场测产。据测定,“黄海1号”中国对虾经4个多月养殖,平均规格达到了14cm,部分个体达到16 cm以上,单重58 g左右,超过了  相似文献   

9.
<正>去年5月份开始,我们在唐山市丰南区黑沿子镇涧河村沿海高速南选择了4个池塘共13.3hm2,将"黄海1号"中国对虾与毛蚶进行混养,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生态养殖模式。"黄海1号"中国对虾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培育出来的,是我国第一个通过人工选育成功的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其性状优势明显。在试养殖过程中对比日本对虾、南美对虾等养殖品种表现出明显的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生长快等特点。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虾抗病品系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继“黄海1号”之后选育的又一良种.也是我国自主选育的首个抗病毒对虾新品系.在全国对虾养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使该虾尽早落户河北.在黄海所支持下.我站于2008年5月16日从黄海所岙山基地分批引进抗病毒中国对虾种虾苗种18万尾.分别放养于鑫海公司、昊海公司和文发公司。为使该虾引种、保种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第348号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一次会议审定,中国对虾“黄海1号”、松荷鲤、墨龙鲤为水产优良养殖品种,剑尾鱼RR—B为水生实验动物。中国对虾“黄海1号”、松荷鲤、墨龙鲤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养殖品种,但只适宜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养殖。剑尾鱼RR—B系为适用于水环境监测、水产药物安全性评价、化学品毒性检测、动物疾病检验模型及遗传生物学研究等领域的水生实验动物。特此公告二○○四年二月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表观遗传学角度讨论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和人工选育新品种“黄海1号”不同组织间甲基化水平和多态性差异,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SAP)分别对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肌肉、鳃、血液3种组织样品基因组DNA的CCGG甲基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影响中国明对虾生长性状的分子机制.采用30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带型结果显示,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肌肉、鳃和血液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23.1%,22.3%和19.7%;而“黄海1号”肌肉、鳃和血液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21.4%、19.6%和18.9%.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同一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多态性水平不同,肌肉、鳃和血液不同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多态性水平亦不同.DNA 甲基化多态性带型分析显示,鳃组织的甲基化水平和多态性水平在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间变化趋势最大,肌肉最稳定.本研究旨为甲基化修饰与中国明对虾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日,由河北省水产开发总公司在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繁育的中国对虾苗被放入渤海,标志着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增殖放流工作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增殖放流是我国水产业平衡渔业资源、造福百姓。功在当代、利在后世的一项重要事业。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在科技兴渔谋求发展的同时,将自繁产品增殖放流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在去年放流牙鲆、海蜇得基础上。今年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中国对虾的繁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宫瑞 《齐鲁渔业》2008,25(12):65-65
近年来,即墨深入实施水产基地带动战略,规划建设了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等一批高标准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彻底解决了当地农民优质种苗购买难、品种养殖模式落后等现实问题。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集育苗育种、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常年向渔民提供渔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基地先后引进并繁育了“黄海1号”中国对虾、大菱鲆等名优新品种11个,  相似文献   

15.
<正>2006年我省引进中国对虾"黄海1号",2007年引进中国对虾"黄海2号"。2008-2010年,建成中国对虾良种场1个、扩繁场2个,"黄海2号"亲  相似文献   

16.
<正>为恢复锦州市养虾业,控制对虾病害的发生,2005年至2012年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先后引进中国对虾"黄海1号""黄海2号"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相继取得成功,中国对虾"黄海系列"新品种的引进使该地区沉寂的对虾养殖业得到一定的恢复,但始终采用粗放式养殖方式,产量和效益比较低。中国对虾"黄海3号"于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获得了新品种认定,是中国对虾"黄海"系列的又一个新品系,其池塘养殖成活率比原来提高15.2%,池塘连片养殖  相似文献   

17.
王凤敏 《河北渔业》2008,(10):61-61
9月6日,在河北省水产局韩振久副局长、唐山市畜牧水产局闫升华副局长等陪同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王清印所长、李健副所长及育种室孔杰主任、病害研究室黄捷主任等一行来河北检查指导“黄海1号”、“黄海2号”中国对虾引进及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并就公益性行业专项“养殖对虾病毒病控制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待批)合作项目给予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与渔业》2009,(4):16-17
经第四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松浦镜鲤、中国对虾“黄海2号”、清溪乌鳖为适宜推广养殖的选育种,湘云鲫2号、杂交青虾“太湖1号”为适宜推广养殖的杂交种,匙吻鲟为适宜推广养殖的引进种。松浦镜鲤、中国对虾“黄海2号”、清溪乌鳖、湘云鲫2号、杂交青虾“太湖1号”和匙吻鲟均应严格控制在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南方地区养殖中国对虾“黄海2号”的适宜模式,开展了“虾-鱼”、“虾-蟹”、“虾-鱼-贝”、“虾-贝”等多种养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中国对虾.“黄海2号”在南方地区养殖,7月中旬高温来临之前,生长速度快,但进入高温季节(水温30℃以上)时,生长速度明显减缓。放养密度每667m2 1.1万.1.55万尾时,对虾单产为34.2~61kg。除“虾一鱼”试养模式的1个池塘外,其余均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产》2012,(2):43-43
2011年12月17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完成的“中国对虾‘黄海2号’新品种培育与扩繁技术”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审查了有关资料,通过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中国对虾‘黄海2号’新品种培育与扩繁技术”创新性显著,对中国对虾良种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整体研究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