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竹类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概述了目前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竹类植物上的应用,包括其核酸提取的方法、分子标记(RFLP、RAPD、SCAR s、AFLP及微卫星)等在分类上的应用,竹类开花基因等有用基因的分离、鉴定及其转化研究。针对竹类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包括生物技术育种和系统演化研究,提出了今后竹类植物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浙江林业科技》2006,26(6):77-77
2006年7月28日,浙江省林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在福建农林大学共同签署了“香菇菌种分子鉴定技术”联合攻关协议。该攻关项目是为了对我国香菇菌种进行科学评价与鉴定和配合我国《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的实施,在三方各自取得的研究基础上,集中三方科技人才、科学研究设备和香菇种质资源等各种优势,在平等互利、强强联合、共享成果的原则下签定的。  相似文献   

3.
信息     
食用菌多糖提取及结构修饰技术研究获突破性进展2005年5月18日,浙江省林业科研究院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同承担的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食用菌多糖提取及化学修饰技术研究”通过验收和鉴定。经鉴定委员会专家确认,该研究成果显著地提高了香菇多糖的得率,成功地对香菇多糖进行了结构改性,分析了金耳多糖的结构特性,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我国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基本上停留在水浸醇沉法水平,产出和纯度都不高,在分子改性水平上开发多糖生物活性的工作基本为空白。该项目组成员经过两年多…  相似文献   

4.
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子标记是一种新型的遗传标记,它为包括林木在内的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在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益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1)指纹图谱绘制和基因型鉴定;(2)种质资源和育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3)遗传连锁图谱构建;(4)数量性状定位;(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6)目的基因定位与分离。  相似文献   

5.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对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菌种和菌株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定位和克隆等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认为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更多、更有效的分子标记在食用菌研究中得以应用,同时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应用的深入,更高密度、更为实用有效的遗传连锁图谱将被建立,大量重要的功能基因将被定位和克隆,这将为进一步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耐贮等食用菌新品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定性定量分析、活性研究和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同食用菌多糖较难鉴别、真菌多糖提取纯化工艺需进一步加强、食用菌多糖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问题,提出真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构效关系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1 优先发展以基因工程和以细胞工程为主体的生物技术。包括 :木材结构及化学组成与其品质特性的分子基础研究 ;树木木材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机制研究 ;树木抗逆、抗虫性状的基因分离及功能鉴定 ;树木重要木材性状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分子改良树木的性状表达与鉴定。2 积极开展“种子卫星”航天塔载育种。包括 :利用空间环境创造重要林木和花卉等的高产、优质、抗病、抗旱、耐盐等新种质 ;研究空间环境因素作用于林木和花卉的生物学效应与机理 ;探讨人工模拟空间环境因素的生物效应。3 持续稳定地做好常规育种 ,为新技术育种提供基础 ,…  相似文献   

8.
生物分子标记在林木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生物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种质鉴定与群体遗传研究、亲缘关系分析、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与分子遗传图谱构建、遗传改良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种质资源保存、评价、利用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油茶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前景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阐述了我国油茶常规育种的现状与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的重要性,概括了当前油茶组织培养、分子标记、分子图谱构建、基因分离与功能基因的表达检测研究进展,指出了油茶生物技术育种的前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3):22-22
2005年5月18日,浙江省林业科研究院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同承担的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食用菌多糖提取及化学修饰技术研究”通过验收和鉴定。经鉴定委员会专家确认,该研究成果显著地提高了香菇多糖的得率,成功地对香菇多糖进行了结构改性,分析了金耳多糖的结构特性,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11.
跨世纪林木高新科技——林木生物工程育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林木遗传育种乃至整个林业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分子遗传标记)在国内外林木遗传改良研究中的进展及现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近期内我国在林木遗传改良中可以开展的有关生物技术的几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技术,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突飞猛进,生物技术变得更加强有力,已渗透到工业、农业、医学、林业等各个领域,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标记技术等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研究现状,展示了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育种技术,在提高中药材品质、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森林微生物DNA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DNA分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林业科学一门重要学科,森林微生物学在应用分子生物技术上明显滞后于其它科学,严重影响了学科的发展。在森林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群落生态学、病原微生物防治、共生微生物功能利用等方面,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在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森林微生物DNA提取、纯化、分析及DNA杂交技术进行介绍,并探讨了DNA分析技术在森林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16S rDNA/rRNA序列分析、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 Spacer Region,ISR)序列分析及基于 PCR技术的ARDRA、RAPD、AFLP、RFLP等分子标记技术的方法和原理,并对它们在葡萄酒乳酸菌分子鉴定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慧 《林业科学》2012,48(1):159-166
概述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包括RAPD,RFLP,AFLP,ISSR等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开花、细胞壁生物合成、光合作用、抗逆等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研究,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等;在分析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竹类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薄弱、功能基因鉴定困难等不足,并明确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比较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今后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在食用菌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表明,应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发酵所得菌丝体与野生子实体具有相似的营养成分和生理功效。因此,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应用于食用菌生产,不仅可以使食用菌菌丝块在市场上销售成为现实,同时,其发酵液可以提取真菌多糖,制取抗肿瘤食品。  相似文献   

17.
林副特产在国外被称为非木林产品。它包括油料植物、中草药、山野菜、山野果、淀粉植物、蜜源植物、食用菌,还有其他单宁类、色素类、纤维类、调料类以及蛇、蛙、山鸡等经济动物等。挤压技术、现代生物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冷冻干燥技术、超细微份技术和微波加热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在林副特产加工业上,可以使林副产品在质量和效益上得到迅速增加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应用于厚朴上的分子标记类型有AFLP、RAPD、AP PCR、DAF及SRAP.该文分别综述了这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在厚朴上的应用现状、主要优缺点并提出建议.认为厚朴分子标记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今后应继续对现有成果深入研究并积极开展分子标记技术在厚朴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和保育生物学上的应用研究.此外,建议未来可建立适用于厚朴的TRAP技术体系并展开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浑河上游林业生态工程示范区食用菌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浑河上游(苏子河流域)林业生态示范区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节柴改灶;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和优质菌种;加强菌政管理;开展食用菌培养基的综合利用研究等,发展食用菌产业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分子标记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品种鉴定中的重要意义、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介绍了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SSR等)以及其他几种新兴的标记技术(ISSR、STS、SRAP、TRAP、SNP等)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现状,认为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来鉴定品种真实性和纯度,具有客观、准确、快速、便于实现鉴定自动化,且可鉴定形态上很难或者根本无法鉴别的品种等优点。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品种鉴定技术领域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应加大力度构建不同品种的DNA标准指纹图谱,实现品种鉴定的简单化、自动化和商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