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阳地处豫鄂两省交界,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型,小麦生态类型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信阳气候温暖潮湿,在小麦生育期间(特别是中后期),降雨比省内其他地区充沛,湿害、渍害严重。再加之,信阳农业生产实行“稻麦两熟轮作制”,前茬种植水稻使农田长期浸水,致使土地粘度大,耕性差,涝年容易积水。这样,就为后茬小麦病害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以致信阳地区小麦病害发生频繁。现将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信阳第二大粮食作物,由于信阳处于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是小麦病、虫、草害的多发区.再加之,信阳具有独特的耕作方式及其小麦播种面积较往年有很大缩小.因此信阳小麦总产、单产较省内中北部地区,相对较低.熟悉稻茬麦栽培中的问题和掌握稻茬麦栽培技术,对保持信阳地区粮食产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信阳地区稻茬小麦的病害,主要有亦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在合理载培、优化品种布局等农业防治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药剂防治,一般均能控制其发生危害。 1.赤霉病小麦赤霉病是稻茬麦受害损失最重的病害之一。因此,抓好赤霉病的防  相似文献   

4.
信阳作为河南唯一的稻茬麦区,其小麦生产占据农业生产重要地位.由于信阳处于较为特殊的位置,各种灾害发生频繁.加之,信阳农业生产实行"稻麦两熟轮作制"等独特的耕作方式,小麦播种面积因农业政策有很大程度的减少.因此,信阳小麦总产、单产较省内其他地区,相对较低.小麦高产品种培育与利用对保持信阳地区粮食产量和基础经济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信阳地区位于大别山北麓,淮河上游两岸,为北亚热带向北暖温带过渡区。气候多变,土壤理化性状不佳,耕作困难,湿涝严重,常发病害,对小麦生长发育利少弊多。在小麦溉浆盛期,高温高湿,昼夜温差小,直接影响小麦产量。1982年引进了小麦品种鄂恩一号。现将其生态反应与栽培要点概述如下:一、信阳地区生态环境与鄂恩一号的适应性信阳地区是我省一个小麦生态类型区。根据气象特点,要求选用耐晚播的小麦品种。经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鄂恩一号具有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信阳小麦生产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生态条件、田间管理、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种麦经济效益等方面阐述了信阳稻茬麦区小麦生产特点,提出了浅犁旋耕施肥播种一体化技术、粳稻套播小麦技术、稻茬免(少)耕机条播技术、稻板茬免(少)耕机械均匀撒播技术和晚播独秆栽培技术五项主推技术,解决了信阳稻茬小麦产量低、品质差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麦病害有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等.在常熟地区,一般年份赤霉病发生较重,锈病不发生,白粉病发生较轻,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一般以赤霉病为主.1999年异常的气候条件,造成小麦白粉病病害严重流行,使小麦产量、品质受到很大影响.为此,对小麦白粉病的病害流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是响水地区小麦上发生的主要病害,2015-2017年三大病害自然发生程度达中等偏重以上,对小麦产量构成严重威胁。分析气候因素对小麦病害影响,对小麦病害测报与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信阳地区每年种植油菜近百万亩.由于气候温暖,雨水充沛,而且多为稻茬油菜,因而田间单、双子叶杂草混生,密度大、危害重,是制约本区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浅析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是麦类作物上的一种气候性病害,多发生在穗期多雨、气候潮湿的地区,病害一旦发生,会导致小麦产量减少20%左右,严重时可达85%以上,甚至颗粒无收,为广大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一直被种植户及相关部门所重视。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赤霉病是世界温暖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广泛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小麦病害,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北东部春麦区为主要小麦病害,危害十分严重。近年来随气候的变化,小麦赤霉病已向淮河和黄淮流域蔓延扩展。小麦赤霉病在江苏省淮  相似文献   

12.
小麦黄苗的原因及补救措施石鸿文(信阳地区植保植检站,信阳464000)张盛贵(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秋末冬初,往往有许多麦苗叶片发黄,这对小麦安全越冬和争取丰收十分不利。小麦黄苗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整地粗放黄苗。有的地方,比如豫南稻茬麦区,为了抢...  相似文献   

13.
几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赤霉病(Gibberella zeae(Schw.)Petch)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病害,多发生在穗期、多雨、气候潮湿地区,一般发生会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发生会减产80%~90%.  相似文献   

14.
信阳市农科所粮作室,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选育出信阳234小麦品种,连续四年的试验证明,信阳234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高抗、耐湿优良品种,这为豫南地区,特别是稻茬麦区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由担子菌门角担菌属真菌或无性菌类核菌属真菌引起的常见小麦病害。目前在信阳地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防治相关知识还需进一步的普及,本文就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总结,以加深大多数的人对该病的了解,更好地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稻茬小麦占豫南地区小麦播种面积 70 %以上 ,是河南省小麦生产的中低产田。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 ,气候湿润 ,常年降水在 1 2 0 0mm以上 ,特别是春季多雨 ,常造成麦田渍害的发生 ,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渍害已成为制约豫南稻茬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搞好渍害的治理是提高稻茬小麦产量的关键。1 渍害对小麦的影响1 .1 造成根系早衰由于渍害造成植株根际土壤缺氧严重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 ,根系中毒现象严重 ,使根早衰甚至死亡 ,根部吸肥吸水能力下降。小麦拔节后 ,涝渍田块老根黄黑僵硬 ,后期涝渍更加速了根系的衰亡。1 .2 …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赤霉病又被称为麦穗枯、红头麦等,是禾本科作物上经常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是麦类作物上的典型气候新病害。小麦赤霉病主要在气候湿润、半湿润地区容易发生流行。近年来受到复杂多变气候条件的影响,咸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逐渐上升,给小麦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可直接造成减产,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特点、危害及防治技术对小麦丰产丰收有重要意义。1发病特点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上年遗留在玉米秸  相似文献   

18.
<正>小麦赤霉病俗称"红头瘴"、"烂头麦"等,是一种暴发性、流行性、气候性病害。近年来,随着耕作栽培条件的改变、抗锈矮杆良种的推广、化肥氮素水平及复种指数的提高、灌区水浇面积的扩大以及全球变暖等异常变化加剧,赤霉病为害区域逐渐扩大,过去很少发生或不发生的地区,如苏北、皖北、陕西关中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呈明显发展趋势,成为小麦主要病害。据资料显示,河南省历史上仅在信阳、南阳等地区部分年份零星发生,上世纪  相似文献   

19.
黄淮冬麦区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黄淮冬麦区小麦以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上,独具其特殊的规律性。由于近几年气候条件和栽培种植方式的变化,病虫发生规律也随之变化,病害的主次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小麦的白粉病、黑穗病退居次要病害,小麦纹枯病上升为主要病害,防治方法也应随其进行变化。目前,黄淮小麦区发生的主要病害有:小麦病病毒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叶枯病、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全蚀病。常发生的虫害有: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红蜘蛛等。  相似文献   

20.
信阳234的籽粒灌浆特性及蛋白质、淀粉积累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稻茬麦区的气候条件下,本试验对小麦品种信阳234的灌浆特性、蛋白质和淀粉积累动态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对如何进一步挖掘该品种的产量潜力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主攻方向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