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畜禽业》2017,(10)
猪丹毒病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病原血清型较多,广泛分布,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急性型以败血症为主,亚急性型主要表现皮肤疹块,慢性型主要表现心内膜炎;该病以地方流行为主,抗生素是防控该病的主要手段,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除了药物外,疫苗免疫也能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架子猪,临诊表现或急性或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多发生关节炎,有的发生心内膜炎。对猪丹毒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架子猪,它能引起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型等。经治一起疑似猪丹毒病例,临床剖解可见肾脏肿大呈弥漫性暗红色,脾脏充血肿大且中部有黑色梗死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心瓣膜有菜花样疣状赘生物等。取病猪的肝脏、脾脏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确定病原并配合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从猪丹毒的预防和防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急性型猪丹毒治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业》2017,(4)
<正>猪丹毒是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特征是最急性及急性经过时,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的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紫色疹块,俗称打火印。1发病情况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彭某生猪养殖场,存栏生猪6头,约40 kg,2 d不吃,死了1头,食量很少,很喜欢饮水,体温很高。经乡村兽医诊断为猪丹毒。2病原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猪丹毒杆菌在组织触片或血片中,为纤细、平直或弯弯曲的杆  相似文献   

5.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1病原学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本菌对盐腌、火熏、干燥、腐败和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露天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4,(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而感染。其症状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在临床工作中、因猪丹毒杆菌对青霉素极为敏感、通常用青霉素治疗后24h内病可好转,因而可用于进行诊断。防控上要做好定期的环境卫生消毒,搞好免疫接种等。治疗上抗病毒与抗菌结合、治标治本结合,大剂量青霉素的治疗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一种在屠宰检疫中常见的急性、热性并且具有传染性的疫病。是目前对养猪业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特别是在屠宰场的存栏猪中会快速传染、波及整个同栏猪群。在屠宰检疫中以急性型和亚急性型比较常见。主要根据猪丹毒在"宰前""宰后"检疫中所表现的病理症状及发病的季节特点。为基层检疫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唐旭 《畜禽业》2012,(5):78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猪丹毒杆菌又称丹毒丝菌,为细长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感染猪丹毒的病猪耳朵、颈、头皮肤有瘀血、出血,背部皮肤有长方形、方性红斑。本病主要发生于架子猪,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约35%~50%健康猪的扁桃体  相似文献   

9.
<正>1从流行病学上鉴别1.1猪瘟猪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尸体、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也可以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伊胎等。1.2猪丹毒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12)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慢性疣状心内膜炎、急性败血症、皮肤坏死、亚急性皮肤疹块和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为该病的主要特征。各年龄阶段的猪均可患猪丹毒病,但主要侵害育成猪和架子猪。在我国猪丹毒病普遍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综述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5)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虽然典型的猪丹毒病例在集约化、标准化猪场已很少见,但在一些饲养条件较差的中、小规模猪场还有发生。给养殖业带来一定损失。文章对一例猪丹毒病例进行具体讨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措施,期望能给养殖户净化和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炳林 《畜禽业》2015,(1):81-82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人畜共患,是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对猪丹毒的致病原因、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进行了介绍,提出防治措施,供猪场和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6,(10)
猪丹毒病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人畜可共患病。所以,了解该病的临床症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先分析了猪丹毒病的临床症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本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与剖检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主要侵害架子猪。1病原其病原为猪丹毒杆菌,又称红斑丹毒丝菌,为G+细长的小杆菌,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不能运动。在病料内的细菌常单在、成对或成丛状排列;在慢性病猪的心内膜,多呈长丝状。病原体杆菌寄生在病猪的所有器官。扁桃体、肠道、胆汁、骨髓体以及病猪的唾液、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病主要病症特征是多发性的非化脓性关节炎、亚急性皮肤疹块、皮肤坏死、急性败血症、慢性的疣状心内膜炎。该病广泛流行,具有传染性,对养猪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1猪丹毒病的诊断1.1诊断要点猪丹毒的诊断要点主要包括6个方面:一是猪丹毒多发于夏季高温天  相似文献   

16.
猪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的几个血清群感染而引起的,临床上有败血型、脑炎型、关节型和淋巴结炎型四种表现。其中败血型链球菌病与急性猪瘟、急性猪丹毒表现相似,应从临床症状、发病年龄、肉眼病理变化及进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才能确诊。免疫接种时要选用多价疫苗,药物防治时要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加强饲养管理有助于减少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王达勇 《畜禽业》2015,(3):75-76
<正>近年来,由于未对猪丹毒病实行强制免疫,致使该病在散养农户中时有发生,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1.1急性型突然发病,以急性经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最急性者常无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数小时至1 d内死亡。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2~43℃,高烧不退,皮肤潮红、食欲废绝、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09,(9):19-19
1猪肺疫的鉴别诊断 本病的最急性型病例常突然死亡,而慢性病例的症状、病变都不典型。并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单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难以确诊。(1)与类症鉴别:在临床检查应注意与急性猪瘟、咽型猪炭疽、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丹毒、猪弓形虫等病进行鉴剐诊断;(2)实验室检查,取静脉血(生前),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5,(5)
<正>目前,各地猪病疫情也开始趋于复杂。农业部新闻办公室5月6日发布,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发生一起A型口蹄疫疫情。而随着夏季来临,高温高湿天气,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弓形体病、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猪链球菌病、猪丹毒病、附红细胞体病等病发生风险加大。目前要搞好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6,(1)
正猪丹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在我国很早就有该病,曾经与猪瘟、猪肺疫并列"猪的三大传染病",经过40多年的防制,本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地仅有零星发生和死亡,在屠宰检疫中偶尔检出猪丹毒病猪,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在防疫工作薄弱的地方仍时有发生,一旦发生猪丹毒流行,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