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犬的耵聍腺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外耳道肿瘤,肿瘤起源于外耳道软骨部耵聍腺导管上皮和肌上皮,病理组织学可分为耵聍腺瘤、多形性腺瘤和耵聍腺癌等。有关犬的耵聍腺肿瘤,国内外报道不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院于2014年3月份接诊1例11岁日本秋田犬的耵聍腺肿瘤病例,经组织病理切片诊断为良性的耵聍腺瘤,经全直外耳道切除术将肿瘤全部切除,术后1年回访未见复发,预后良好。1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2.
通过临床观察、组织学诊断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一例犬外耳道肿瘤进行病理学诊断。本病例为13岁雄性苏格兰牧羊犬,肿瘤发生于左侧外耳道,眼观肿物呈灰白色,形成乳头状结节,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组织学观察可见结缔组织将实质分成小的囊状结构;实质细胞增生,呈典型的顶浆分泌性腺体结构,核大而圆,异型性小,形成乳头状突起;间质中有多量的血管,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中的CK染色发现增生的实质细胞为上皮细胞,而通过SMA染色可见腺上皮被覆一层完整的肌上皮细胞。通过以上诊断方法确定该犬患为外耳道耵聍腺腺瘤。  相似文献   

3.
耵聍腺是猫外耳道软骨部皮下组织的一种外分泌腺,国内外关于耵聍腺肿瘤报道较少,其诱因未明。收集了1例猫耵聍腺肿瘤病例,经手术完整切除后恢复良好,组织病理学切片结果确诊为耵聍腺癌,术后2个月回访未见复发,表明手术切除是治疗猫耵聍腺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门诊接诊的一例疑似犬外耳道肿瘤进行了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后手术切除肿物,用10%福尔马林固定病变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确诊为犬耵聍腺腺瘤。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犬外耳道肿瘤在临床上时有发生,根据其严重程度可施行外耳道外侧壁切除术、垂直外耳道切除术或全外耳道切除术进行治疗。我校动物医院于2007年3月8日接诊了1例罗威纳患犬,临床检查其左侧外耳道壁充血、严重增生、外耳道阻塞,经诊断为由耵聍腺癌引起的外耳道肿瘤,经垂直外耳道切除术治愈。  相似文献   

6.
肛周是犬肿瘤的多发部位,这一部位皮肤的各层结构及其附属的皮脂腺、肛门腺、肛周腺等均易发生良性或恶性的肿瘤[1-3].作者在小动物临床实践中,遇到1例犬肛周腺瘤混合发生毛囊上皮瘤的病例,并进行了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5只健康成年母鸡腺胃粘膜上皮及其固有层腺体的亚显微结构。结果,粘膜表面散布许多隆起的乳头,其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顶端呈球状冠,表面布满球形微突;浅层单管腺上皮细胞形态与粘膜上皮细胞相似;深层复管腺的分泌导管开口于乳头顶端。复管腺由许多圆形或多形性小叶组成,每个腺小叶包括1个集合窦和许多围绕集合窦呈辐射状排列的腺小管。腺小管上皮细胞游离端呈椭球状冠。  相似文献   

8.
犬睑板腺瘤(Meibomian Gland Adenoma)是一种变异的皮脂腺瘤,属于眼部皮肤的良性肿瘤,是犬常见肿瘤之一,猫几乎不发生该肿瘤[1].本实验室于2010年接收了一例犬的眼睑肿物病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犬睑板腺瘤,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萨摩耶犬,雄性,6岁.下服睑肿瘤,绿豆粒大小,近半年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探讨犬的生殖生理学,试验以诱导发情后母犬生殖器官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诱导发情后母犬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的形态学特点。结果表明:诱导发情后犬卵巢外观呈葡萄串状,镜下可见大量黄体、少量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诱导发情后母犬输卵管壁由黏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黏膜上皮主要是由纤毛上皮细胞、分泌细胞构成的单层柱状上皮,黏膜固有层可见由纤毛上皮和分泌细胞围绕形成的管状腺,PAS反应可见分泌细胞的游离面和管状腺内有少量的阳性物质;诱导发情后母犬子宫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构成,黏膜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黏膜固有层内可见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发达的管状腺,子宫黏膜上皮细胞内含有少量PAS阳性物质,表面覆盖一层PAS阳性物质,而腺腔内含大量PAS阳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存在于广东云浮市境内的棕果蝠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大体及组织学观察。棕果蝠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阴道前庭和阴门组成。卵巢一对,位于两侧肾的后方,包于输卵管系膜内,肉眼不易区分。输卵管很短,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和峡部,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黏膜形成纵向黏膜褶,并具有宽阔的输卵管腺。子宫为双子宫类型,根据子宫内膜上皮类型,每侧子宫分为子宫角和子宫颈,子宫角内膜具有高柱状上皮,并形成类似于输卵管腺的子宫腺。子宫角较粗,外径在1 000μm以上,比输卵管外径大1倍。子宫颈内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分泌型细胞。子宫颈内膜形成发达的纵行黏膜皱褶,但不形成宫颈腺或腺样隐窝;两个子宫颈后半部共同形成一个圆锥状子宫颈阴道部,相当发达,顶端向后,其外表面也具有一层高柱状分泌型上皮细胞。两个子宫颈管未能抵达子宫颈后端,而是分别开口于子宫颈阴道部中间段(前后向上)的腹侧面上,分别开口于阴道。阴道穹窿长而深,其最前部形成一对盲管,分别位于左右两宫颈管的外侧。阴道长而宽阔。其前端形成阴道穹窿。阴道黏膜为厚而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阴道后腹侧有雌性尿道的开口。阴门呈椭圆孔状,未形成左右两个阴唇。  相似文献   

11.
马拉色菌属为人类及温血动物体表正常菌群之一,也是条件致病菌.该菌分为7种,对于人类来说糠秕马拉色是花斑癣、脂溢性皮炎的主要病原.犬马拉色菌性外耳炎是犬临床常见的一种外耳道疾病,由于犬外耳道的特殊构造、耳毛多、外耳道耵聍腺、脂肪腺分泌的异常,加之内外环境的改变而使原本是常驻菌的马拉色菌发生过度生长,造成马拉色菌性外耳炎.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绝大多数起源于导管系统,仅约1%起源于腺泡,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肿瘤,在人医临床上仅占1%~2%[1],在动物上也很少见,腺泡细胞癌在犬所有肿瘤中仅占0.5%~1.88%[2].关于犬腺泡细胞癌国外仅有数例报道[3-4],国内未见有报道,而伴有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的腺泡细胞癌的病例更是罕见.  相似文献   

13.
彩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双峰驼幽门腺区黏膜的微细胞结构作腺体细胞组成。双峰驼幽门腺也为高度蟠曲的分支管状腺,由柱状上皮构成,胞质中有细小的嗜伊红颗粒,主要分泌酸性糖共轭物,在腺体细胞间有分布密度大于贲门腺和胃底腺的亲银细胞(即分泌5-羟色胺的EC细胞);黏膜肌层进入固有层,使腺体间可看到丰富的平滑肌纤维;覆盖于幽门腺区的高柱状上皮分泌中性糖共轭物和酸性糖共轭物,以前者为主。双峰驼幽门腺区在皱胃中所占面积最小,黏膜皱襞不发达,但其胃沟多而密集并且很深,可达黏膜层的1/2或2/3,常有多条深的胃小凹开口于此,从而增加了幽门腺区的表面积。研究结果显示,双峰驼幽门腺区黏膜的基本结构与其他动物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14.
正犬肛周腺瘤也称肛门周腺瘤,包括肛门周腺或肝样细胞腺癌、肛周腺腺癌等,是常见的肛周肿瘤疾病,分为腺瘤与腺癌。有研究表明肛周腺瘤占犬肛周腺肿瘤的58%以上,是对犬造成严重危害的疾病。肛周腺主要分布在肛门周围无毛的区域或尾根基部等会阴部,但偶尔在腹股沟区或尾腹部可见单个或多个肿块。肛周腺瘤生长出来的包块通常无痛,并且常常没有临床症状,体积较小,高于皮肤平面,质地坚实,界限清晰;严重时发生溃疡破溃、出血和坏死,偶尔有  相似文献   

15.
兔耳痒螨病是兔痒螨(P.equi var.cuniculi)寄生于兔外耳道皮肤表面所引起的外寄生虫病。螨虫寄生于动物外耳道皮肤表面,吸食患部渗出液和淋巴液,不在皮肤内挖掘隧道。兔耳痒螨可引起猛烈的外耳道炎;耵聍过盛分泌,干固成痂,厚厚地嵌在耳道内如纸卷样,甚至完全堵塞耳道,耳变重下垂,病变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测定不同年龄段实验长爪沙鼠舌下腺IgA的定位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长爪沙鼠的舌下腺由导管部和分泌部构成,分泌部主要由粘液腺构成,其间散在分布有浆液腺细胞;导管部包括闰管、分泌管和小叶间导管等。粘液腺泡内含酸性粘多糖,浆液腺泡内主要以中性粘多糖为多,Ig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闰管、分泌管和小叶间导管,少量分布于腺泡和腺管间结缔组织,IgA阳性产物无明显规律性年龄变化,主要分布于胞质,胞核。  相似文献   

17.
对犬皮肤组织细胞肿瘤典型临床病例进行病理学分析,明确此类肿瘤分类,讨论该类肿瘤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犬皮肤组织细胞肿瘤提供有效参考。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实验室于2016~2017年间,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陆续收集共28例临床有关病例,通过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等步骤,进行病理学鉴别诊断,比较肿瘤的临床变化与病理组织形态。结果表明,分析、归纳犬皮肤组织细胞瘤、组织细胞肉瘤临床与病理学特征,为今后确诊此类肿瘤提供有用建议。犬皮肤组织细胞瘤、组织细胞肉瘤见于各个品种犬只,组织细胞肉瘤发病率相对较低;犬皮肤组织细胞瘤多发于头部和耳缘部,组织细胞肉瘤中多发于关节与四肢部,两类肿瘤具有特有的组织病理学形态。  相似文献   

18.
Zaval.  D  杨贞耐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6):15-17
家禽输卵管为一弯曲长管,起端靠近卵巢的喇叭部与体腔相通,端口宽广,边缘不整齐。通常分为喇叭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部和阴道部。分泌蛋白的膨大部呈弯曲状;峡部较短,蛋壳膜在此形成;阴道部开口于泄殖腔。精子贮藏在鸡输卵管中的特殊宿存腺体内,获得营养而保持受精力。这些腺体位于子宫和阴道交接处附近称为子宫-阴道接合部(UV)的区域内。排卵时,精子通过一种未知机理从贮藏细管中释放出来,被运送至喇叭部,使落下的卵子受精。精子贮藏腺体家禽UV精子贮藏腺体是带有盲端的管腺,外径约70微米,多数不分枝,起自粘膜小囊的基底部,由UV粘膜形成内折状态。管壁由一层平均高度为16微米的柱状细胞组成。粘膜和小囊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Van Krey(1964)首次描述了UV腺体边缘细胞顶端富  相似文献   

19.
牦牛发情周期子宫组织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组织学和形态计量学的方法对发情周期牦牛子宫的组织结构及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牦牛子宫壁具有3层结构,分别为黏膜(子宫内膜)、肌层(子宫肌层)和浆膜(子宫外膜)。子宫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在卵泡期为单层柱状上皮,在黄体期上皮高度明显增加,为假复层柱状上皮。表面上皮主要由分泌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组成。分泌细胞可分为亮细胞和暗细胞2种。亮细胞呈柱状,细胞体积较大,胞质弱嗜酸性;暗细胞呈两侧压扁的细条状,胞质强嗜酸性。腺上皮的细胞组成与表面上皮相似。PAS反应可见黄体期子宫内膜表面上皮、腺上皮和基质中阳性分泌颗粒较卵泡期的多。卵泡期固有层内偶见嵌套腺管、扩张腺管和弥散淋巴组织,但黄体期固有层内仅偶见嵌套腺管。此外,与卵泡期相比,黄体期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的厚度显著增加(P0.01)。黄体期子宫内膜腺管的平均直径、单个腺管的面积和周长、每平方毫米内腺管的总面积和总周长都较卵泡期的大,差异极显著(P0.01),而每平方毫米内腺管的数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可见,牦牛子宫的组织结构在发情周期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方法对骆驼前胃特有的三个腺囊区有腺部黏膜研究表明,其黏膜的组织结构和糖共轭物呈色反应基本相同,并和骆驼及其他动物的贲门腺区结构相似。所含腺体为黏液性腺体,呈短而直的单管状,直接开口于浅而密集的胃小凹。黏膜表面上皮、胃小凹上皮和腺上皮均呈柱状,但从黏膜表面到腺体盲端逐渐变矮,腺底部上皮核上细胞质呈弱嗜碱性,有嗜碱性颗粒。所有上皮的细胞质均可分泌中性糖和酸性糖共轭物,但呈色反应从黏膜表面上皮到腺体盲端逐渐减弱,黏膜表面上皮以分泌中性糖共回顾物为主,而腺底部细胞以分泌酸性糖共回顾物为主。在黏膜表面还附有一层很厚的混合糖共回轭物。三个腺囊区的主要差异表现在第二室腺囊区面积最小,腺囊容积也最小,但腺囊数目最多,囊底黏膜褶丰富,黏膜层厚,腺体密集,深而密布的胃沟将黏膜分成无数,腺体中的亲银细胞丰富,明显多于前、后腺囊区,提示此区尚有分泌大量5-羟色胺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