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河北清西陵地区蚜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保护清西陵自然资源,掌握该地区昆虫组成情况,本研究从分类阶元、区系组成、寄主植物、寄生部位等角度探讨清西陵地区蚜虫物种多样性。研究发现:清西陵地区已知蚜虫7科27属65种,分别占中国已知蚜虫科、属、种的53.85%、10.04%和6.27%,多样性较为丰富;清西陵地区蚜虫物种以广布种、古北种和古北+东洋种为主。清西陵地区蚜虫的寄主植物涉及22科45属,以蚜科寄主植物最为丰富,斑蚜科和瘿绵蚜科次之;寄主植物中寄生蚜虫种类最多的4个科依次为:杨柳科、榆科、蔷薇科和禾本科。寄生方式分为不形成虫瘿、虫瘿和伪虫瘿3种;寄生部位多样化,以叶片、茎和嫩尖为主要寄生部位。  相似文献   

2.
对秦岭林区针叶树蚜虫区系成分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秦岭林区以针叶树为寄主的蚜总科昆虫共计2科8属28种.区系成分包括古北种、东洋种、跨两界分布的广布种及特有种4种类型.其中,东洋种所占比例最大,占总数的32.2;古北种和广布种比例次之,各占总数的28.5;特有种占总数的10.8.秦岭不同生境针叶树蚜虫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茧蜂科与蚜茧蜂科昆虫在我国云南省区的物种多样性及区系成分.基于多年来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所的标本采集记录和已发表文献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云南省记录茧蜂科11个亚科64属193种,其中分布于云南的特有种48种;蚜茧蜂科9属23种,其中分布于云南的特有种6种.分析该地区的区系成分,发现云南省茧蜂和蚜茧蜂有很强的东洋区成分,同时存在较多的古北区与其他陆地动物区系共有分布的属种.  相似文献   

4.
蚜虫俗称腻虫、蜜虫,体型小,长1~2毫米,是无公害蔬菜发生量最大、危害期最长的害虫.危害蔬菜的蚜虫主要有甘蓝蚜、萝卜蚜、桃蚜,均属同翅目蚜科.其寄主植物达352种,除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外,还危害马铃薯、烟草、大豆、瓜类及桃、杏、李等果树.菜蚜还是白菜病毒病的传播者,由此造成的损失往往比蚜虫本身危害还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食蚜蝇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和访花昆虫,西藏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且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本文探明了西藏食蚜蝇科昆虫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与区系特性。为天敌昆虫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物种调查和整理文献记录获得物种资源数据。结合研究资料,依据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及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研究了西藏地区的食蚜蝇科昆虫的地理分布。通过对已知种类进行地理分布和区系特性分析,获得西藏食蚜蝇昆虫种类、地理分布和区系特性数据。[结果]西藏食蚜蝇科昆虫117种,分别隶属于3亚科16族43属。其区系组成是:东洋区成分39种,占已知总数的33.3%,古北区成分20种,占已知总数的17.1%,广布种58种,占总数的49.6%。青藏亚区与华北亚区共有种39种,占已知总数的33.33%;与西南亚区共有种38种,占统计总数的32.5%,与蒙新亚区和华中亚区共有种都是30种,占统计总数的25.6%。[结论]西藏已知食蚜蝇科昆虫区系组成以广布种为主,其次为东洋区成分,古北区成分最少。在中国各动物地理亚区中,青藏亚区和华北亚区的共有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6.
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采集了为害石家庄市园林植物的蚜虫标本,同时对其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为害石家庄市园林植物的蚜虫种类主要有1总科4科(瘿棉蚜科、大蚜科、斑蚜科和蚜科)20种,其中,主要优势种有白皮松大蚜、中国槐蚜、桃蚜、棉蚜、柳二尾蚜、栾多态毛蚜和桃粉蚜等。同时对蚜虫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发现采取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6种寄主植物繁育烟蚜和烟蚜茧蜂的能力,筛选出更多适宜繁殖烟蚜茧蜂的寄主植物,为烟蚜茧蜂低成本规模化繁育技术集成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采用茄科龙葵、云烟203、野生烟G80,十字花科小白菜和樱桃萝卜,以及旋花科空心菜作为烟蚜繁殖寄主植物,分别设10次重复,接蚜后每5 d调查1次单株蚜量,共调查4次;于接蜂30 d后调查僵蚜量、寄生蚜量和正常蚜虫量,并对6种寄主植物繁育的烟蚜茧蜂羽化率、雌性比、寿命和后足胫节长度进行比较.[结果]从繁蚜效果来看,6种寄主植物均可作为繁育烟蚜的理想寄主植物,其中以云烟203和龙葵的繁蚜效果最好,接蚜后第20 d的蚜量分别为3153.90和3369.80头/株,野生烟G80、空心菜、樱桃萝卜和小白菜的繁蚜效果次之;以空心菜的繁蚜速度最快,接蚜后15 d繁蚜量即超过2000.00头/株.从繁蜂效果来看,6种寄主植物上僵蚜量最高的是云烟203,达2081.90头/株,野生烟G80次之,僵蚜量为1805.60头/株,空心菜的僵蚜量最少,为1261.40头/株.各寄主植物上繁育的僵蚜羽化率以龙葵最高,为92.00%,显著高于其他5种寄主植物(P<0.05,下同);云烟203、野生烟G80和樱桃萝卜繁育的僵蚜羽化率次之,三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小白菜和空心菜繁育的僵蚜羽化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4.00%和69.00%;6种寄主植物中除空心菜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性比较低外,其他5种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性比均较高,在65.00%左右,5者间无显著差异;各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寿命存在一定差异,且雌蜂寿命均长于雄蜂,其中以龙葵和樱桃萝卜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峰寿命最长,显著长于其他4种寄主植物;6种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蜂后足胫节长度均显著长于雄蜂,不同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雄蜂后足胫节长度无显著差异,以小白菜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蜂后足胫节长度最短,为0.75 mm,显著短于其他5种寄主植物.[结论]龙葵和樱桃萝卜可替代烟草类寄主植物用于繁蚜繁蜂.  相似文献   

8.
寄主植物对不同基因型麦长管蚜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变化,并探索寄主适应性的生理生化基础,以8种基因型麦长管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代或连续3代取食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草后,体内3种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在4种麦类植物上饲养1代后,大麦对AChE和GST的诱导效果最显著,燕麦对CarE的诱导效果最显著。4种植物相比,大麦对麦长管蚜基因型1、2、3和8的AChE,基因型2、4、5、6和8的CarE,以及基因型1、3、5和6的GST的诱导效果较为显著。比较各寄主植物上第1代和第3代蚜虫的酶活性,发现4种寄主均对第1代蚜虫的CarE活性具有明显诱导效果;大麦对第1代蚜虫GST活性的诱导效果显著,但小麦、燕麦和黑麦草均对第3代蚜虫GST的诱导效果显著。因此,不同寄主植物对麦长管蚜体内3种解毒酶的诱导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且这种诱导作用与蚜虫的遗传背景、繁衍世代数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1 蚜虫的发生1.1 蚜虫的种类我国油菜蚜虫有3种,即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是为害油菜最严重的害虫。萝卜蚜、桃蚜在全国都有发生,其中又以萝卜蚜数量最多,甘蓝蚜主要发生在北纬40°以北,或者海拔1000 m以上的高原、高山地区。1.2 蚜虫的为害油菜整个生长期都会受蚜虫的为害。但是不同栽种区,虫害盛期有差异。冬油菜区,幼苗期蚜虫最猖獗;春油菜区,盛花期最猖獗;暖冬年份,春冬油菜受蚜虫威胁大。蚜虫常以成蚜和若蚜群集于油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明确云南省烟区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种类,为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5年对云南省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进行广泛的采集调查,标本带回室内,蚜虫制作玻片标本,蚜茧蜂成虫保存于75%酒精中,在显微镜下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蚜虫12属15种,蚜茧蜂7属21种;其中寄生烟蚜的蚜茧蜂有5属8种,烟蚜茧蜂寄生的蚜虫有5属6种。【结论】云南省烟区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种类丰富,针对不同的蚜虫种类可以有针对性的扩繁优势蚜茧蜂种类进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1.
从分类阶元、寄主植物、寄主部位、分布地域等诸方面对中条山蚜虫种类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比较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对采于中条山区不同地段的蚜虫进行了显微鉴定,共计103个采样,现已定名43种,隶属7科27个属。寄主植物多样,以菊科种类居多,占35%;寄主部位多样化,以叶片和嫩枝梢为主要为害部位;分布地域以蟒河、历山两大自然保护区种类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新乡市园林植物蚜虫种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文彦  余昊  秦雪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65-465,470
通过对新乡市园林植物上的蚜虫进行系统调查,共采集蚜虫标本300余号,经整理鉴定表明,隶属1总科4科18属37种,为园林植物蚜虫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寄主植物对百合上桃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广东百合种植区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为害宜兴百合Lilium peciosum的蚜虫有桃蚜Myzus persicae和豆蚜Aphis craccivora,其中桃蚜发生的数量较多。在百合未出苗前,1-3月桃蚜主要在小白菜和芥菜为害,并在这些作物上越冬,转入春季后,当食料条件发生变化后,产生有翅蚜迁出,当年3—6月主要在百合上为害,当百合现蕾及成熟后,又产生有翅蚜迁出,在菊花和茄子等植物上为害,随后再转到小白菜和芥菜上为害。当地种植的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var.Chinensis、芥菜B.juncea等植物都属于桃蚜的嗜食寄主。通过组建不同寄主上实验种群生命表,表明桃蚜在百合和小白菜上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8.512和27.027,最有利于桃蚜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对隶属于藻物界卵菌门卵菌纲的宁夏卵菌进行了初步整理,共发现卵菌有1门1纲4目6科10属67种,分别寄生于176种植物上,引起植物病害或腐生于土壤中.同时发现国内新纪录的卵菌3种,新寄主植物12种.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地理区划对宁夏卵菌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初步多样性分析.宁夏卵菌种类补遗附后.  相似文献   

15.
查仙芳  沈瑞清  南宁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82-15883
对宁夏隶属于真菌界锈菌纲(目)的锈菌进行调查、整理,并对宁夏锈菌的分布和寄主进行了初步的多样性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宁夏锈菌有1纲1目6科13属84种,分别寄生于182种植物上,是引起植物锈病的茵源。  相似文献   

16.
南京地区棉蚜寄主专化型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南京地区棉蚜在不同寄主间的适合度。结果表明 ,木槿上的干雌蚜和有翅蚜转接到棉花上能正常存活、繁殖后代和建立种群 ;转接到甜瓜上第一、二代存活率低 ,但能建立种群 ;而转接到黄瓜和西瓜上所产仔蚜仅能存活 1~ 4d ,不能延续后代建立种群。黄瓜和甜瓜上的棉蚜不能在棉花上建立种群 ;反之 ,棉花上的棉蚜也不能在黄瓜和甜瓜上建立种群。不同寄主上棉蚜的口针长度表现为棉花、黄瓜 >甜瓜、木槿 ,棉花和黄瓜上棉蚜不能相互转接不是由于棉蚜口针长度差异所致。木槿上棉蚜在棉花、黄瓜、西瓜和甜瓜上口针取食时的行为表现为 ,黄瓜上棉蚜口针难以达到韧皮部筛管吸取植株养分 ,而在棉花、西瓜和甜瓜上均可 ;在甜瓜上棉蚜吸取养分前可不分泌水溶性唾液直接吸食。研究初步得出南京地区棉蚜出现的黄瓜及棉花两种寄主专化型可能是冬寄主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7.
南宁市住宅小区园林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调查了南宁市的40个住宅小区,小区绿化共用植物273种,隶属73科161属,分析了植物物种丰富度、组成、出现频率、群落结构,比较了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多样性、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多样性以及观赏部位的多样性,进而探讨了住宅小区绿化中的植物多样性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不同寄主植物对棉蚜酯酶活性及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研究取食5种寄主植物的棉蚜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α-乙酸萘酯酯酶对杀虫剂不敏感性的频率分布,为棉蚜抗药性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棉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棉蚜的酯酶活力及杀虫剂对棉蚜酯酶的抑制作用均不相同。其中,棉花棉蚜种群中具有高酯酶活力的个体多于其它4种寄主植物棉蚜,杀虫剂对棉花棉蚜酯酶的抑制率也小于其它寄主植物棉蚜。表明取食寄主植物不同,可影响棉蚜解毒酶活力及其对杀虫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