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玉佩 《齐鲁渔业》2011,(12):39-39
实施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可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降低病害损失,提高水产品质量,增加养殖经济效益,促进水产品出口,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良好的水产养殖发展方向。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通过放养健康苗种,投喂无公害饲料,使用安全药物,实行水质调控等技术手段,形成从鱼苗到商品鱼的全过程无公害养殖技术体系,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促进渔民增收和渔业增效,改善养殖水域环境质量,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饲料残剩、溶失及其代谢产物的低降解率是影响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叶元土等(2002)研究发现,养殖生产中投喂的饲料中没有被利用部分沉积于水域环境中,对养殖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担。黄鳝配合饲料在形态上主要经历了粉状、颗粒、膨化颗粒3个阶段。膨化颗粒饲料经过膨化加工工艺,能改善淀粉的糊化度,提高养殖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相似文献   

3.
实施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可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降低病害损失,提高水产品质量,增加养殖经济效益,促进水产品出口,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发展方向。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通过放养健康苗种,投喂无公害饲料,使用安全药物,实行水质调控等技术手段,形成从鱼苗到商品鱼的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若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其它化学药物来防治水产病害,容易引发一系列水域生态环境和水产食品安全问题。为了使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开发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病原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中草药成为当前水产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养殖水体和饲料中使用中草药能够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效益,控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有望成为未来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中的应激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应激因子、应激因子的来源以及动物的应激反应;建议采用生态的健康养殖模式,适量投喂营养均衡高效的配合饲料,从而降低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减少应激因子和水产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人工配合饲料已成为饲养鱼类生长所需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如何降低养殖成本,特别是占养殖成本50%左右的饲料成本,已成为广大养殖户迫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饲料利用率,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水产养殖中的饲料损失 据综合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投喂饲料的养殖生产中,仅占投饲量25%~35%的饲料被鱼体用于增加体重,65%~75%左右的饲料物质留存于水域环境中。在这些损失的饲料中,约有15%~20%的饲料在投喂过程中损失在水域环境中,这主要包括粉末饲料的散失、饲料颗料大小不合适而流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渔业水域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在水产品产量日渐提高的同时,水产品的质量却在下降。因此,开发绿色水产品,进行绿色水产养殖,推广绿色水产养殖技术,成为了水产工作者的当务之急。1绿色水产养殖技术的范畴绿色水产养殖技术即指在良好渔业生态环境下进行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水产品生产的养殖技术。生产的绿色水产品,应该是不含有害化学残留物质,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对人类健康有益无害的营养水产品。同时,在水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运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控制养殖过程中可接受到的污染,它包括生态…  相似文献   

8.
污染养殖水域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Ⅰ生物修复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养殖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人类生活污水、各种工业废水、农业退水以及养殖生产本身对养殖水域环境的污染。为了保持水生生态系统平衡,保护养殖水域环境健康发展,保证满足人类对水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加的需求,生态学、生物学、化学以及环境科学和工程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纷纷投入到养殖水域环境污染生物修复工作中来,共同解决这个污染难题。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若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其它化学药物来防治水产病害,容易引发一系列水域生态环境和水产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提高水产养殖对象的免疫力,是减少水产病害,保证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在湖泊围拦养殖生态建设中,运用鱼—畜—农综合性养鱼生产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动、植物的废弃物,进行物质能量再循环和多级利用,从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使自然水域中的天然饲料获得保护和增殖,提高湖泊生态系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正在集约化养殖的今天,水域环境污染及水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水产集约化养殖的问题,而投喂低质配合饲料是导致养殖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研发环境友好型生态饲料已成为解决养殖水域污染的关键。本文对酶制剂型生态饲料、微生态制剂型生态饲料以及水产动物生态饲料的加工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期为配制水产动物生态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于无公害水产养殖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改善水域生态环境、采用优质苗种、综合防治病害、开发健康饲料、健全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无公害水产养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正五、池塘水环境调控池塘养殖环境容量是在满足水产养殖生物正常生产和生态环境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池塘养殖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池塘养殖环境容量与实现养殖生态环境友好、产出效益最大化和水产品质量优质化密切相关。为了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通过综合调控和优化养殖环境要素、优化养殖模式等方式达到养殖容量的最佳利用。  相似文献   

14.
甜菜碱、复合氨基酸对鲫鱼的诱食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鱼类养殖业的发展,鱼用配合饲料被广泛应用。在饲料中添加诱食物质,改善鱼对饲料的嗜好性,刺激鱼的嗅觉、味觉、视觉、触角等感觉器官,引发食欲,促进鱼类连续采食,增加采食量,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生长,提高幼鱼的成活率,对更科学更合理地进行鱼类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近年来,日本学者从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食欲和提高饵料中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出发,开展了对促进水产动物摄食的引诱物质的试验研究,但国内对此则刚刚起步,宋天复[1989〗曾发现2%的丙氨酸、缬氨酸对金鱼的摄食无明显作用,但将氨…  相似文献   

15.
正水产动物配合饲料的主要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提供机体所需营养物质、提高机体抗病力、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不仅如此,还能起到改善水体环境的作用,对于环境污染加剧,传统的保护措施是化学药物治疗和疫苗预防,但前者容易产生抗药性导致药物残留,后者具特异性而操作困难,利用水产配合饲料进行水质调控行之有效。在集约化养殖中存在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使用活体饵料的瓶颈是污染环境和营养不全面,而环保型  相似文献   

16.
<正>一、EM菌的作用1.调控水质在水产养殖中,许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存在随意添加饲料、滥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随意增加养殖密度等现象,造成养殖水体污染严重,使整个封闭的生态环境失调。研究表明,EM菌不仅可以提高水生动  相似文献   

17.
丁子元  臧莉  李灏  邵蓬  尤宏争  蔡琰 《科学养鱼》2012,(10):38-40,93
随着中华鳖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单产的快速提高,使得向池塘中投入的饵料数量增加,水域污染日趋严重,导致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水产养殖病害多发,水产品质量安全及中华鳖品质明显下降,市场价格出现下滑,部分养殖户的养殖效益降低,甚至出现了亏损。为修复养殖水域环境,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渔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中华鳖养殖品质,推广生态养殖理念,在天津地区首次采用中华鳖模拟野生环境放养、自然越冬的方式进行生态立  相似文献   

18.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损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损失主要是指直接以饲料形态损失于水域环境的饲料。这部分饲料可能漂浮于水面、溶解于水体、沉入水底,不能被鱼类直接摄食、利用。就目前的资料来看,由于不同的养殖方式、养殖对象和投饲方法,以及养殖技术的差异,导致最终饲料的损失量有较大的差别。国内有关网箱养鲤鱼做的投饲损失量的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水库网箱养殖鲤鱼的饲料直接损失量在13.87%~23.09%,既增加了饲料成本投入,也加大了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养殖中饲料损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粉末状饲料损失粉末状饲料在投饲过程中部分随风飘走…  相似文献   

19.
鱼用非营养性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营养性添加剂是指在饲料的主体物质成分之外 ,添加到饲料中的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饲料结构、保持饲料质量、帮助消化吸收、防治鱼类疾病的添加剂。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国内外对鱼用非营养性添加剂的研究日益深入 :促生长剂、诱食剂、粘合剂、着色剂等已大量用于鱼类配合饲料的生产中 ,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一、促生长剂鱼类促生长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促生长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鱼类内分泌系统 ,调节新陈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 ,从而促进养殖鱼类的生长。1.抗生素抗生素对鱼类是否具有促生长作用 ,尚存在两种基本对…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是世界水产大国,养殖业对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大的生产现实问题。人们出于对环境和水产品本身的要求,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一种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模式及其技术路线,旨在为水产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