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提高哺乳期饲粮能量浓度1.1提高哺乳期饲粮能量浓度母猪分娩后7天的消化能摄入量要达到l00兆焦/天。当提高母猪饲粮能量浓度,母猪采食量趋于降低,最终能量的摄入量相近。但当使用高脂肪饲粮时,母猪能量摄入量一般均增加。根据热力学原理,在高温条件下,体增热较多可导致采食量降低。而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相比,脂肪的热增耗较低而能量含量较高,因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脂肪来提高能量浓度对热应激的哺乳母猪有利。另外,给热应激的母猪饲喂高脂肪饲粮,可缩短母猪从断奶到再发情的间隔。母乳中短链脂肪酸容易被仔猪吸收,  相似文献   

2.
徐运杰  王钊  苏双良  邓敦 《猪业科学》2022,39(10):86-89
对于现代高繁殖力母猪,子宫的代谢需求非常高,以滋养更多的胎儿,并尽可能多的产下存活的仔猪。在妊娠的最后1周,生殖激素谱发生很大变化,这与母猪和子宫为即将到来的分娩做准备有关。生殖激素谱的变化触发了胎猪成熟的最后阶段,通过激活其垂体和肾上腺分泌皮质类固醇,并输送到胎盘,以激活前列腺素的产生。前列腺素反过来激活黄体的退化,通过停止孕酮分泌来终止妊娠,从而允许参与子宫收缩启动的生殖激素启动分娩过程。关于产仔期间子宫收缩的控制信息很少,但持续的子宫收缩对仔猪的快速分娩很重要。平均来说,子宫收缩4 ~ 5次,强度为9.4 mm汞柱,持续12 s,产下1头仔猪。毫无疑问,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需要能量。Kelley等报道,热中性条件下饲养的经产母猪在产仔过程中花费18 KJ NE/min。母猪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消耗能量储备而精疲力竭,这会损害子宫收缩,从而延长分娩时间并增加死胎率。因此,提供最佳能量对于加快分娩过程和减少死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1提高哺乳期饲粮能量浓度 一般而言,母猪分娩后7天的消化能摄入量每天要达到100兆焦。当母猪饲粮能量浓度提高,母猪采食量趋于降低,最终能量的摄入量相近。但当使用高脂肪饲粮时,母猪能量摄入量一般均增加。根据热力学原理,在高温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正>母猪难产其实是相对比较少见的,因为母猪的分娩时间比较短,大约在1 h之内就能够完成。但是还是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母猪难产是指其在分娩时,仔猪不能从母猪的体内顺利地产出。母猪分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母猪会消耗更多的能量,最容易受到感染,疼痛最为严重的时期。分析难产原因,找出对策措施对养猪业者会大有帮助。1病因分析及症状观察1.1产力不足产力不足是由于母猪体况时候母猪属于一个极度疲劳的状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17妊娠前中期喂料过多,母猪过肥 前期母猪过肥,体内能量代谢旺盛,会增加受精卵的死亡。特别是配后前3天,必须减少母猪喂料:妊娠中期过肥,体内多余的能量转变为脂肪贮存起来。如正赶上乳腺发育时期。脂肪颗粒会进入乳腺。影响乳腺的发育,从而导致乳腺发育不良,这一现象在哺乳期间会显示出来;同时如果妊娠前期母猪过肥,在后期减料只能减小初生仔猪体重。而不能降低母猪膘情;如果后期母猪喂料减小。母猪胃肠道容积不会变大,为产后母猪加大喂料量带来困难;如产仔后母猪采食量小,为产出足够的奶水,母猪不得不动用体内脂肪。而体脂分解产生的长链脂肪酸不能被仔猪吸收,从而带来脂肪性下痢,增加仔猪的下痢比例。严重者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6.
1提高哺乳仔猪抗病能力 在母猪的初乳中,含有较多的免疫球蛋白,约占初乳总蛋白质含量的15%,具有免疫力的球蛋白占60%-70%。初乳中的抗蛋白分解酶可以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分解,这种酶存在时间比较短,如果没有这种酶的存在,仔猪就不能原样吸收免疫抗体。仔猪出生后24-36小时,小肠有吸收大分子蛋白的能力,不论是免疫球蛋白还是细菌等大分子蛋白质,都能无保留地被吸收。当仔猪小肠内通过一定量的乳汁后,这种吸收能力就会减弱消失,母乳中的抗体就不会被原样吸收。母猪分娩时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最高,以后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分娩时每升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20克,分娩后4小时下降到10克,以后还会逐渐减少。所以,初生仔猪及时吃到初乳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1提高仔猪初生重 仔猪初生重是分娩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仔猪出生重越重,仔猪断奶重也越重。仔猪初生重每增加1克仔猪断奶重就增加2.34克,初生重每增加100克,断奶前死亡率可降低10%。因此,根据妊娠母猪在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特点,提供合理的优质全价饲料,满足胚胎发育时营养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储备一定的能量,为分娩后母猪泌乳打好基础,提高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养猪生产中 ,仔猪饲养十分关键 ,如何根据仔猪的生长特点 ,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提高仔猪成活率 ,主要有以下技术措施。1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确保初生乳猪的健康和提高母猪的泌乳量母猪应选母性好 ,产仔多 ,泌乳量高的个体。妊娠期 ,应根据体况科学投料 ,青年母猪采取一贯优饲法 ;瘦弱母猪采取前高、中低、后高投料法 ;膘情好的母猪采取前低、中低、后高饲喂法。妊娠后期应适当增加能量饲料 ,以提高初乳和常乳的乳脂率 ,增加体内能量的贮存 ,提高仔猪初生重。2 加强分娩护理 ,减少仔猪死亡率一般母猪分娩持续时间为 2~ 3h,间隔时间 1 0~…  相似文献   

9.
母猪生产性能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已显著提升。随着生产性能提升,哺乳母猪的能量和氨基酸需求也提高了。为满足需求,母猪分娩时体况需适中而利于哺乳期高的采食量,同时分娩前和整个哺乳期需确保足够的采食量。哺乳日粮需含高能、低纤维而达到能量摄入最大,同时需含充足的氨基酸而满足产奶需要。现代母猪很有弹性,只要适宜的营养摄入就能经得起高生产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母猪分娩前后各1w在整个母猪繁殖周期中是一段相当特殊的时期,此时,随着分娩前和分娩后母猪生理特征的巨大变化,母猪对营养的需求也有其特殊性,如果不能处理好,不仅会影响到该窝仔猪的饲养成绩,严重者还会导致该头母猪的淘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调查了夏季平均室温为28.5℃时哺乳母猪在分娩至断奶期间的繁殖和产仔性能。试验共选择二元母猪60头(13头为初产,13头为第2胎,19头第3胎,15头第4胎)。试验日粮分为3种处理,对照组日粮、高能量日粮(基础日粮能量+3%,18%粗蛋白质)、右旋葡萄糖日粮(基础日粮能量+3%+50g/kg右旋葡萄糖)。结果 :右旋葡萄糖组哺乳母猪体重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高能组和右旋葡萄糖组断奶时的窝重和仔猪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此外,右旋葡萄糖组母猪断奶-发情间隔较对照组和高能组显著缩短(P 0.05)。右旋葡萄糖组母猪在断奶时血清L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综上所述,在高营养水平日粮中补充右旋葡萄糖可以改善热应激期间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和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12.
母猪因四脚着地体内大量的水分会流向乳房,造成乳房水肿,所以才会产生便秘现象。如果不针对乳房水肿来解决问题,只在母猪饲料中加入高纤维的原料(如麸皮),结果便秘问题是无法改善的,而且添加麸皮还有下列几个缺点:①降低配方的营养浓度。②占据母猪胃部空间,减少母猪所能摄取的营养。③麸皮会产生高量的食增热,不但会造成能量的浪费,且会使母猪的体温升高,更加重分娩后母猪厌食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
奶牛围产后期干物质采食量(DMI)下降明显,处于能量负平衡(NEB)状态,机体通过动员体脂满足胎儿、启动泌乳及维持的能量需要,其饲养管理关系到整个泌乳期的成败。脂类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UFA)易被氧化,通过增加脂类提高日粮能量浓度会加剧奶牛氧化应激。葡萄糖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能量来源,不仅参与细胞能量代谢过程,而且还是乳腺合成乳糖的前体物质,源于内源生成和肠道吸收。运用营养调控技术促进葡萄糖摄取,提高机体可利用葡萄糖水平,是解决NEB问题和降低氧化应激的有效策略。文章总结了反刍动物机体葡萄糖的来源及影响葡萄糖吸收的因素,并探讨提高围产期奶牛可利用葡萄糖水平的技术方案,以期为葡萄糖的合理供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美洛昔康作为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具有用量小、持效时间长、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近几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其在经济动物的抗炎、止痛和解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美洛昔康对母猪分娩环节的作用,本试验随机选取200头母猪,其中100头母猪为对照组(不做任何方案处理),100头母猪为试验组,在分娩1~2头小猪后,注射美洛昔康注射液,按照0.4 mg/kg肌内注射,统计母猪分娩后6 h精神状况以及分娩后3 h、6 h、 9 h内正常采食比例,结果表明,使用美洛昔康注射液能够很好地改善母猪的精神状况,缩短母猪产后恢复正常采食时间,提高分娩母猪恢复正常采食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猪的饲养历史悠久,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满足生产生活需求人工培育的方式应运而生。饲养总量的加大,母猪的受孕与生产周期缩短产量加大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培育生产母猪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而通过问题的解决,增加了母猪的产子率和孕育年限,极大地优化了养殖场中分娩母猪的质量,由此也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母猪围产期是指分娩前10天至分娩后10天,是母猪繁殖周期中相当特殊而关键的高风险期。围产期母猪极易由于生理代谢以及营养需求等急剧变化发生氧化应激,从而引起母猪肠道菌群紊乱,进而造成能量失衡。而肠道菌群的特征性变化可能是加剧母猪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外源因素,这使其成为调控母猪围产期能量平衡的重要靶点。本文就围产期阶段母猪自身生理变化、饲粮结构变化特点及肠道菌群特征进行剖析,以探讨围产期母猪能量代谢障碍的原因,旨在为生产中母猪能量平衡的调控和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预测母猪的分娩时间,在饲养怀胎母猪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重视,往往会造成母猪的难产,仔猪的闷死或产后被母猪压死、踏死等意外的损失;同时还会造成母猪和仔猪在产后的生病死亡。根据我场的经验。可从下述两个方面来预测母猪的分娩时间。(一)根据母猪的怀胎日数来预测母猪的分娩时间。母猪自交配受胎到分娩,一般是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几十年来,由于遗传改进使母猪窝产仔数增加,仔猪生长潜力提高,从而使泌乳母猪的能量和养分需求极大增加。但是,泌乳母猪的采食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泌乳母猪必须动员更多的体内贮备以维持产奶的需要。目前由于泌乳母猪在泌乳期存在着这一严重的能量负平衡以致其产奶量只能使仔猪断奶时达到一半的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19.
1便秘母猪饲料中所含粗纤维比肉猪高,但所排粪便比育肥猪硬,这是因为母猪分娩前后可能产生乳房水肿,而肉猪不会。乳房水肿会引起便秘,如果不针对乳房水肿来解决问题,只在母猪饲料中加入高纤维的原料,结果便秘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而且添加麸皮还有几个缺点:降低配方的营养浓度;占据母猪胃部空间,减少母猪所能摄取的营养;食人麸皮会产生大量的食余热,不但造成能量的浪费,且会使母猪体温升高,进一步加重分娩后母猪厌食的情况。分娩前生理调理才能有效解决便秘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母猪无乳综合症是产科中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本人多年来运用50%葡萄糖加林可霉素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治情况汇整如下。1发病症状母猪无乳或少乳症通常发生于分娩后初乳内,一般在分娩前12h至分娩结束这段时间还有奶,仔猪哺乳正常,但在产后2~3d泌乳量减少或完全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