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丝绸公司的支持下,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广大蚕农的努力,从1986年开始,逐年扩大发展抗青10号(简称抗青桑)的种植面积,至1990年底,全县抗青桑面积达到169.84公顷,占全县桑地面积的25.24%。初步控制了桑青枯病的蔓延,并逐步建立了高产稳产的抗青桑园,使我县蚕茧产量逐年增长,从1990年起重新跨上年产茧量超500吨的行列。一、桑青枯病对我县蚕桑生产危害严重我县是蚕桑生产的新区,于1974年开始种桑养蚕,桑地面积逐年发展,产茧量也逐年大幅度增加,至1985年底,全县桑地面积已达1058.6公顷,年产茧量达1112.86  相似文献   

2.
我市蚕桑生产不断发展,特别近年来,发展较快,效益较好。这与当地党政的领导和政策等有关,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我市在发展蚕桑生产的同时,坚持办好细蚕共育。使蚕造稳定,养蚕单产较高,蚕桑效益较好,得到当地党政重视,广大蚕户的欢迎。1987年全市桑地面积7974亩,(旧桑6094,亩,新桑1880亩),产茧21000担,发展到1990年桑地面积45380亩(旧桑15614亩,新桑29764亩)产茧97800担。使我市成为全省产茧量最多的市。全  相似文献   

3.
(一) 桑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桑树细菌性病害,目前国内此病只有我省才有发生和报导。据资料记述一九七八年全省普查182610亩(占全省桑地总面97.3%)中,桑青枯病地面积18310.6亩,占普查面积的10.07%。顺德县一九七六年只有5000亩发病,到一九七八年已发展到17000亩左右,占全县桑地面积的22.8%,其中伦教镇桑青枯病的发病面积占全镇桑地面积60.8%。当时此病多发生在佛山市的蚕茧主产县内。.现在已发展至佛山市外的新  相似文献   

4.
桑青枯病是我省的一种新的、毁灭性的桑树细菌性病害。一九七三年此病首先在我省顺德县发现,此后迅速扩展蔓延,一九七八年全省普查桑园十八万二千六百一十亩(占全省桑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七点三)中,发病面积达一万八千三百一十点六亩,占普查面积的百分之十点零七。由于该病日益严重地威胁着蚕桑生产,为了尽快查明此  相似文献   

5.
清远市自然条件优越,种桑养蚕十分有利,蚕桑生产已有较长的历史,几十年来不断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几起几落,速度缓慢。到一九七九年,全市有桑地3285.5亩,产茧306.5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农业生产方针政策的调整,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清远市的蚕桑生产才得到较快的发展,1985年,全市桑地发展到61510亩,年产茧达3529.7吨,但1986年起,农民又挖桑改种,到1987年底,全市桑地仅存34823亩,蚕茧只有2377吨,比1985年分别下降43.39%  相似文献   

6.
云浮县河元公社三伯咀队有一百三十七人,五十八个劳动力。水田八十亩。八○年八月队长参加县蚕桑会议,参观了本县城填公社西圹队发展蚕桑生产的经验,感到蚕桑生产大有发展前途,因此,于八○年十一月种桑三亩,八一年三月又种桑三亩,合计桑地面积六亩(其中水田桑一亩,坝地桑五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县蚕桑生产不断发展,出现了不少养蚕重点户专业户,接着是蚕桑专业村也不断涌现和发展,从84年十个增加到85年七十个增长6倍。蚕桑专业村大大推动了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从84年产茧只有3909担增加到85年10167担增长1.60倍。全县85年70个蚕桑专业村桑地面积达3680.5亩,占全县桑地面积38%,其中产茧50担以上的蚕桑专业村有32个,桑地面积2484亩,饲养量9848张占全县养种量49%,养蚕总收入1084034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情况顺德县均安公社是以鱼塘、蚕桑生产为主的经济作物产区.全社耕地面积5433l亩,其中鱼塘30110亩,桑地13078亩,柘地7447亩,其它作物杂地3696亩.桑地在总耕地面积中占24%,是蚕桑生产的老主产区.六十年代亩产茧只有100多斤.七十年代各级重视蚕桑生产,落实种植面积,实现桑、蚕良  相似文献   

9.
<正> 南部县蚕桑基地乡——大河,因烟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蚕茧单产显著降低,给蚕桑生产带来严重不利的影响,妨碍了基地乡建设的步伐,为此,我们对该乡进行了调查。蚕桑生产1982年前,全乡共有桑树1935500株(其中小桑园40亩、间作桑330亩、四边桑19  相似文献   

10.
我县是蚕桑新区,十多年来,桑青枯病的为害,严重影响了我县蚕桑生产发展的速度。一、化州县桑青枯病的为害情况桑青枯病在我县的为害,最早于一九七四年在合江区木襁塘村发生。近年来,桑青枯病在我县不断蔓延和扩展。一九一七八年,我县仅有7个区(公社),16个乡(大队)发生桑青枯病,现在已扩大到8个区,65个乡  相似文献   

11.
<正> 大竹县高穴区从实际出发,以“三高”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蚕桑基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到1993年底,全区已建成蚕桑基地社27个,密植桑园8360亩,四边桑27万株,产茧达3800担。蚕桑生产连续三年居全县领先地位。今年初,该区又根据发展蚕桑生产的总体思路,制定了今年的“一三六六”工程计划,即新栽密植桑5300亩,使密植桑面积达到1.3万亩;新栽大行桑6000亩,产茧达到6000担。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2.
德庆县现有桑园一万零四百捌十亩其中就有河滩桑二千八百亩。分布在西江沿岸的新龙、新圩、石角、九市、悦城公社的河滩地带,这些地方土壤肥沃,阳光充足。随着我县养蚕事业的迅猛发展,桑地面积不断扩大,在巩固老区蚕桑生产的同时,有计划、有重点地建立一批新的蚕桑基地,一九八三  相似文献   

13.
在我县曹江香蕉主产区的林村乡,蚕桑生产踏着稳健的步伐,目前已发展成为人均桑面积、总产茧和亩桑产值均获全县之冠的蚕桑乡。全乡有12个自然村、365户,1749人、1140亩耕地,几年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发展蚕桑生产,加强具体组织领  相似文献   

14.
我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著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培桑养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蚕桑生产出现了持续发展的大好形势。现有桑地33.6万亩,长势喜人。1988年全年饲养蚕种94.11万盒,产茧35202t,亩桑饲养蚕种达2.8盒,产茧105kg。1989年又上了新的台阶,饲养蚕种107.58万盒,比1988年增加13.47万盒,增长14.31%。1984年以来,平均每年增养蚕种9.83万盒,增长速度近15%,随着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蚕种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5.
德庆县丝绸公司在县委的领导下,立足生产、扶持生产,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有力地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使蚕茧收购量逐年增加.七九年全县桑地4234亩,产茧6387担;八一年发展到10457亩,比七九年增加1.47倍,产茧10015担,增长63.8%,跨进省第六个产量万担县的行列.八二年随着农村实行"双包"之后,大力扶持专业户重点户种好桑,养好蚕,使蚕桑生  相似文献   

16.
一、概论:韶关市的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据史书《汉书,地理》记载,汉武帝鼎元年(公元前116年),连州的女子已进行“桑蚕织绩”和“采桑饲蚕”的种桑、养蚕、丝织的生产活动了。解放后北江沿岸中上游的英德、阳山、连县、翁源、乐昌、曲江等县先后发展了蚕桑生产。1958年有桑地约3000多亩,产茧35吨多。1978年桑地面积才发展到4200多亩,产茧173.3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项农村政策得到落实,蚕桑生产也有较大幅度的发展。1986年桑地面积达8万6千多  相似文献   

17.
蚕桑专业户梁金庆,是广东省新兴县船岗区龙庆乡冼村人,全家14口人,劳动力6人.农业大包干后,全家分得责任田15.8亩,该蚕户大胆调整生产布局,改变种植结构,积极发展种桑养蚕生产,于1981年12月把5.7亩低产田改种桑,由于精管细怍,桑树生长壮茂,在第2年3月底开始采桑养蚕,全年饲养43.5盒蚕种,收入总茧款4620.10元,平均亩桑产值810.50元.该蚕户尝到了甜头,增强了信心,于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扩大桑地面积,到1985年,桑地已达到11.7亩,占耕地面积的74.1%,全年饲养  相似文献   

18.
那务镇新屋村委会共有人口1678人,耕地面积1032亩。蚕桑生产在这个村委会有较长的历史。前几年,由于桑青枯病的严重为害,蚕桑生产接近绝迹。但是,这个村的群众还是念念个忘“杂优加蚕桑”的好年景。桑树“抗青10号”的出现和推广,给这个村委会的群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萧山县戴村公社凌山蚕桑场,是公社化后白手起家建立起来的。场后青山,场前绿水。全场共有另星的新老桑地40亩,其中1959年新种17.9亩,采叶面积22.1亩,去年生产桑叶50,512斤,平均亩产2,286斤,比大跃进的1958年总产量增产64%;其中有8亩成片高产桑地,平均亩产春叶1,702斤,全年亩产3,672斤;还有1.1亩,1959年春栽种的密植草桑,每  相似文献   

20.
1988年,我所在西江流域蚕区郁南县河口镇木树围村建立了实施蚕桑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点,经过一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木树围村共有107户养蚕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5%,桑地面积147.3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29%,由于约有15%的青枯病桑,实折投产面积123亩,大部分是河滩地桑。1987年全村养蚕626张,单张产茧20.7公斤,亩平产茧105.3公斤。去年通过实施综合配套技术后,虽然桑园在夏期遇洪水淹盏,秋期遇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33户调查户中,桑地投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