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来,猪瘟的流行形式、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典型猪瘟病例已逐渐减少,常以非典型猪瘟出现,表现为慢性和非典型化。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在天气骤变、阴雨潮湿、饲养管理较差、卫生不良、吸血昆虫繁殖旺盛的季节,极易并发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高热稽留,死亡率极高,不分年龄品种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猪瘟可表现为急性、慢性、非典型感染病程。急性症状很明显,病死率高。慢性型、非典型症状轻,有反复、病程较长。近年来,猪瘟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多样化。主要以非典型猪瘟为主。非典型猪瘟,  相似文献   

3.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急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此病列为A类传染病。近年来我国每年非典型猪瘟时有发生,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来,猪瘟的流行形式、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典型猪瘟病例已逐渐减少,常以非典型猪瘟出现,表现为慢性和非典型化。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在天气骤变、阴雨潮湿、饲养管理较差、卫生不良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便秘与拉稀交替、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但由于广泛使用猪瘟疫苗进行免疫,猪瘟流行出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非典型性猪瘟和繁殖障碍性猪瘟两种类型。多呈散发,流行速度缓慢。患猪体温41℃左右,大多数腹下有轻度淤血或四肢下部发绀,耳非典型猪瘟:  相似文献   

6.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热性、败血型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OIE将其列入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入为一类动物疫病。一、当前猪瘟的发病特点猪瘟的发病特点从原来的频繁大流行发展为现在的周期性、波浪式、区域性、散发性流行。一般3~4年为一个周期。疫点增多、疫区缩小,疫点多局限于猪瘟预防不稳定地区。非典型猪瘟增多。表现为:持续性感染(亚临床感染)、隐性感  相似文献   

7.
猪瘟属于一类传染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我国研制的猪瘟疫苗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在防治猪瘟病中效果显着,总有效率达到98%以上,近几年来,在临床诊治中发现,散养户养殖的猪,猪瘟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临床上典型猪瘟的病例较少,绝大部分都是非典型猪瘟,即温和型猪瘟,临床症状不明显,具体表现为食欲不正常,被毛苍乱,下痢与便秘交替出现,时有轻热,有时皮肤上可发疹,逐渐消瘦;有的拖至一个月以上才死亡,或者发育不良而成为僵猪.对死于温和型猪瘟的猪进行剖检.缺乏典型的猪瘟病变特征,只有病源检测才能确诊。[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猪瘟与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邢兰君 《农技服务》2004,(10):40-40
近几年来典型猪瘟病例已逐渐减少.常以非典型猪瘟出现,表现为慢性和非典型化。感染病猪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在天气骤变、阴雨潮湿、饲养管理较差、卫生不良、吸血昆虫繁殖旺盛的季节,极易并发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9.
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败血症为特征,病理剖检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出血、坏死和梗死。猪瘟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均有一定的特征,但由于临床上还有非典型猪瘟,而非典型猪瘟又不一定会出现典型猪瘟症状和病理变化,某些细菌性疾病又与猪...  相似文献   

10.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当猪瘟血清学的变种、病原毒力减低、改变原有临床症状等特征,称之为非典型猪瘟。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非典型猪瘟往往易被其他疾病或继发并发感染造成误诊而忽视。分析了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危害,重点分析免疫失败原因,提出解决非典型猪瘟的防制措施。1非典型猪瘟的发生与流行1.1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1.1.1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病率不高,疫势较缓和,潜伏期  相似文献   

11.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能感染各种年龄的猪。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是危害我国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猪瘟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猪瘟的表现形式有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不明显性。中国是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也是HC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接触传染为主,亦可通过场地、用具、污染物传播,只传染给猪,但任何年龄、品种、性别、用途和季节都可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或非典型)。最急性型:猪突然发病,没有任何症状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13.
猪蓝耳病是近年来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造成免疫缺陷,进而引起疫苗接种应答不理想等危害。猪瘟病也由原来的典型向非典型的温和型或亚临床型转变,接种猪瘟疫苗后不易产生免疫应答,可形成免疫耐受,造成猪瘟的持续感染或潜伏感染,导致蓝耳病与非典型猪瘟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猪瘟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其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很高和小血管壁变引起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被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传染病,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是影响养猪业的头号传染病。近年来,各地经常有猪瘟流行,  相似文献   

15.
猪瘟俗称“烂肠瘟”,又称古典猪瘟,这是为了与非洲猪瘟区别。猪瘟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只,一年四季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危害极大。本病是威胁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猪瘟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定为一类烈性传染病。目前,猪瘟的表现形式有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不明显型,给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慢性猪瘟是以坏死性肠炎为特征,猪群有一定的免疫力病情较缓和,呈长期慢性流行,同时易发生继发各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正>猪瘟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为猪瘟病毒。1.猪瘟的诊断。目前猪瘟的临床表现多以亚急性、慢性或非典型出现,偶有急性出现,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秋、冬季多发,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可能发生,只有掌握临床诊断和科学的检测方法才能正确诊断和有效遏制猪瘟病的流行。临床诊断在规模化猪场,如猪群中先后或同时有几个或更多的  相似文献   

17.
猪瘟病毒是猪最重要的病原之一 ,中等毒力的猪瘟病毒可导致猪瘟慢性感染 ,其间不断向外界排毒 ,直到死亡。仔猪猪瘟往往是先天感染低毒株猪瘟病毒 ,出生后又受到持续感染 ,免疫反应弱 ,引发非典型性猪瘟 ,给猪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侯俊山 《现代农业》2010,(11):74-74
猪高热复合症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以病猪持续高温,食欲废绝,皮肤发红为主要特征的复合性传染病,主要有猪附红细胞体病,非典型性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引起,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9.
<正>猪瘟是当前我国猪场需要重点防控的传染病,随着养殖方式的变化和疫苗长期免疫的压力,猪瘟的发生也呈现新的变化,即主要表现为慢性温和型猪瘟和非典型猪瘟以  相似文献   

20.
欧秀群  赵遵明 《新农业》2011,(12):23-2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猪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据调查,猪场由于传染病引起的猪死亡有40%~50%与猪瘟有关。我国猪瘟免疫密度普遍较高,但免疫合格率仍不高,依靠购买仔猪进行肉猪生产的小规模饲养场,由猪瘟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