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秋一般气温高,雨水多,较潮湿,是各种细菌生长繁殖最快的季节,也是兔病多发难养的季节,因此,搞好夏秋多雨季节家兔的饲养管理,是获取养兔高产高效的重要保证。1 准确掌握和控制舍内湿度 在兔舍墙壁0.7~1m高处挂一块干湿温度表,饲养人员要经常注意观察和记录舍内的湿度变化情况,及时调节舍内的干湿度。一般皮兔的相对湿度可控制在55%~65%,长毛兔应保持在50%~60%为  相似文献   

2.
<正>1环境控制1.1温度一般进雏第1周舍温33℃~35℃,以后每周降低2℃,但最低温度,肉仔鸡一般不低于20℃,蛋鸡不低于15℃。在冬春季节,要提前12h升温,在夏秋季节,要提前6h升温。1.2湿度雏鸡舍内湿度一般适当大一些(70%左右),中鸡以上则湿  相似文献   

3.
夏秋季节一般气温高,雨水多,兔舍易潮湿,此时又是各种细菌生长繁殖最快的季节,也是兔病多发、难饲养的季节。因此,搞好夏秋多雨季节家兔的饲养管理,是养兔业高产高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1 生活环境好,才能生活得好 1.1 要从大的环境抓起 兔场选址特别重要,规模养兔时兔场要求背风、向阳、高燥、通风,且取排水方便. 1.2 要搞好小环境 兔舍内地面及运动场最好水泥混筑硬化,养殖方式最好是笼养,兔喜欢干燥不喜欢潮湿,其日龄不同对舍温要求不同,湿度一般控制在40% ~ 70%,60%最佳,有适当的空气流通.舍内环境如果做得很好,一年四季可以让兔正常繁殖.  相似文献   

5.
夏季饲草充足,但是高温多湿,尤其是长毛兔因汗腺不发达而怕热,常因炎热而食量减少。天气炎热,空气潮湿,利于细菌、病毒的繁殖,对仔兔和幼兔威胁很大。因此,在夏季兔的饲养管理上必须做到几点:1防暑降温兔舍内适宜的温度是20℃左右,当温度超过30℃时,就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兔舍应遮阳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兔舍内窗门打开,使空气对流。毛用兔须将毛全部剪短,以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2防潮湿兔舍内理想的相对湿度是50%~60%。在兔舍内挂上干湿球温度表,以备每日察看,如湿度超过65%~80%时,兔就会发生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北方地区某大型钟楼式驴舍全年舍内外的环境指标进行了测定,旨在了解其变化范围,评价其是否适宜驴的健康生产,以便为北方地区驴舍的设计和日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本试验所监测的驴舍,夏季舍内温度范围17.99~28.19℃,冬季舍内温度范围-7.34~-0.20℃,过渡季节舍内温度范围2.62~14.26℃;春季舍内湿度范围18.17%~37.64%,夏秋两季舍内湿度范围38.64%~67.17%,冬季舍内湿度范围54.21%~63.62%;夏季舍内风速为0.18~0.61 m/s,冬季舍内风速为0.05~0.08 m/s,过渡季节舍内风速为0.12~0.30 m/s;舍内热辐射测量值极弱;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含量也相对较低。综合测定结果得出,试验所监测的钟楼式驴舍环境较适合北方地区驴的养殖,但建议针对极端天气适当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驴产生冷热应激。  相似文献   

7.
1.不同季节的发病规律。(1)初冬至早春季节发病规律。在每年11月初至次年2月底这段时间,通风和保温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在饲养早期(1~2周),由于鸡舍较干燥,舍内一般闻不到明显的氨气。3周龄以后,鸡只逐渐长大,采食和饮水量加大,排便量增加。由于保温舍内不能及时有效地通风,新鲜空气得不到补充,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开始在舍内大量聚集,氨气浓度高,空气污浊,湿度升高,舍内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相似文献   

8.
<正>l降低饲养密度在密闭的兔舍内,由于兔群的呼吸致使舍内O2含量下降,CO增高。在采取取暖措施的兔舍内,湿度大,温度高,兔的患病率增加。由于饲养密集,空气传染的机会增高,家兔患传染性鼻炎、巴氏杆菌病的机会就会增加。若降低饲养密度,需氧量减少,呼出的CO2减少,使空气的污染指数降低,从而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秋季天气比较干燥,饲料充足,营养丰富,是良种兔秋繁的大好季节。而抓好良种兔的秋繁,可采取以下几点技术措施: (一)改善环境,精心管理 入秋后,加强兔舍通风,保持舍内清洁、安静。若采用三层笼舍,应把种公兔放在最下层笼舍内饲养,因下层兔笼内的温度较上层低,也可将种公兔安排在半地下室里饲养。特别是种公兔在高温季节,睾丸缩小60%,即使气温下降以后,一般要45天方能恢复,而母兔在7天左右可恢复发情。一旦气温下降,即可恢复配种,这样有利于保持公兔拥有良好的精液,至少可以增加1~2窝仔兔。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舍内小气候舍内小气候是指通过温度、湿度和通风的管理给鸡舍创造一个不受外界影响,适合肉鸡生长的一个良好的小环境,这个小环境就是舍内小气候。舍内小气候控制是指控制好舍内温度、湿度和通风的关系。对于肉鸡饲养管理来说就是做好合适温度控制情况下,再协调好湿度和通风的关系。(二)鸡舍温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许多地区都有搞柴鸡放养的养殖户,一般采用的养殖模式为夏秋季节在草山草坡放养,适当补饲一些精料或全价料;而在冬春季节,在棚内或舍内平养,喂给全价饲料。那么这种饲养方式有什么利和弊呢?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对商品肉鸡层叠式立体养殖模式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控,分析不同季节笼养肉鸡环境参数的差异,为科学养殖提供数据支撑。选择规模化肉鸡养殖场的同一栋鸡舍,在秋季和冬季饲养周期中,采用分次多点测量法,连续监测3~6周龄肉鸡舍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测定点均匀分布在舍内4个位置,比较秋季和冬季舍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肉鸡生长后期,冬季舍内环境温度略高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舍内湿度显著高于冬季(P<0.05),两个季节的温湿度均可满足不同日龄肉鸡生长需求。有害气体和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冬季舍内氨气浓度略高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舍内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秋季(P<0.05);同时冬季舍内空气微生物总菌数显著高于秋季(P<0.05)。层叠式立体笼养肉鸡舍内温度在不同季节可保持恒定;在冬季饲养期,舍内湿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空气微生物总菌数升高。因此,冬季饲养肉鸡在做好保温的同时应适当增加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13.
兔的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不同季节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因此,养兔场和养兔专业户应根据免的生活习性和季节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科学方法,狠抓不同季节兔的饲养管理。春季多阴雨,湿度大,防潮、防病是关键。必须保持笼舍干燥,搞好清洁卫生,做到无积粪和污物。雨天要关闭门窗,舍内湿度过大时可用干沙土、生石灰或草木获吸潮。食具、笼底板和产箱等用具要勤刷洗、常消毒。平时要勤检查兔群的健康状况,发现病免应尽早隔离治疗,并及时抓好预防注射。要抓住春繁这一黄金季节,多产仔免。投喂饲料切忌霉烂变质,喂含水量高的…  相似文献   

14.
夏季牧草充足,适宜家兔的繁殖和发育,是发展养兔业的黄金季节,但是夏季天气炎热,空气潮湿,细菌、病毒极易繁殖,故夏季养兔必须把好“六关”。 (一)温度关 家兔适宜的温度是15~20℃,如超过30℃时,就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可在兔舍外搭凉棚。如遇干热天气,地面上要喷洒些凉水,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二)湿度关 兔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65%,如相对湿度大于80%,兔就会发生各种疾病。如患胃肠炎、球虫病等。如遇阴雨天要在兔舍内洒一些沙土或草木灰。 (三)饮水关 夏季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当兔舍内环境温度达到20℃时,兔的饮水量开始增加,…  相似文献   

15.
提高鸡成败的重育雏成活要因素之一。率,是关系到养为此介绍一些技术措施,供参考。 一、创造条件是基础:1.温度。育雏室内的温度要适宜、平稳,控制在20~24℃内,不可忽高忽低。育雏器(保温伞等)中的温度在1~2日龄时为35℃;3~7天龄时为35~32℃;2周龄内为32~29℃;3周龄内为29~27℃;4周龄内为27~21℃。2.湿度。育雏室内空间相对湿度,一般在雏鸡10日龄内为65%,10日龄以后60%,20日龄以后55%,但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根据季节、饲养情况和雏鸡体质而适当调整。3.通风。舍内通风不良会影响雏鸡生  相似文献   

16.
如何防控鸡球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季节温度高、湿度大,为球虫卵囊体外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是鸡球虫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夏秋季节做好鸡球虫病的防控,对于增加饲养效益、减少损失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兔球虫病是危害幼兔极大的常见多发病。饲养管理不当,如饲养密度过大,舍内湿度过高,防疫、卫生和消毒制度不严等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因素,而对初发病兔不能早期确诊,多以“印象”诊断给药,以致病情扩大蔓延,是造成幼兔成批死亡的直接原因。1997年我们对发生球虫病...  相似文献   

18.
在寒冷季节 ,必须为鸡群保证适宜的最小通风量 ,提供高质量的空气 ,并从鸡舍内排除过量的氨气、二氧化碳和湿气。尽管温度和通风这对矛盾在冬季显得更加突出 ,但应该明确的是 ,保证最小通风量是解决这对矛盾的前提。无论舍内环境温度有多低 ,湿度有多大 ,都必须保证鸡舍最小的通风量。最小通风量的大小决定于以下因素 :鸡群只数和体重、鸡舍湿度、舍内氨气含量、粉尘。尽量减少通风量无疑可以减少舍内热量的损失 ,由此减少燃料消耗而降低饲养成本。但减少通风量必须以减少舍内氨气含量和舍内湿度为前提 (由于冬季舍内湿度较大 ,粉尘不是主要…  相似文献   

19.
正夏秋季节,气温高,环境潮湿,闷热,蚊虫孳生多,有利于兔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饲养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对兔黏液瘤病、兔乳头状瘤病、兔链球菌病、兔体表真菌病、兔曲霉菌病等常见多发病的防控。1兔黏液瘤病1.1诊断要点兔黏液瘤病由黏液瘤病毒引起。在自然条件下只侵害家兔和野兔,在蚊虫大量孳生的夏秋季节,因兔受到伊蚊、库蚊、按蚊、兔蚤、刺蝇等叮咬而发病并在兔群  相似文献   

20.
1、夏季的管理。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对长毛兔生产极为不利,也是长毛兔最难饲养的一个季节,其重点就是防暑降温。在夏季炎热季节,要经常保持兔舍空气流通,不可让阳光直接照射兔舍。幼兔应该饲养在较大的笼中,不要过于拥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