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分别用水、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和丙酮提取了青蒿活性物质,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法测定了其抑菌活性。其中0.1 g/ml浓度的水提取物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对辣椒疫霉病菌、蘑菇湿泡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00%,对香蕉黑星病菌的抑制率为29.70%,对其余供试病菌的抑制率均在60.60%以上(茄子枯萎病菌除外)。抑制孢子萌发试验结果,在0.04 g/ml浓度下,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和丙酮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6.15%和64.98%;青蒿各提取物对辣椒疫霉菌的孢子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田间小区试验表明,青蒿水提取物稀释20倍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40.70%,对照药剂嘧霉胺1 000倍液的防效为61.14%。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合发酵液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的抑制机理。[方法]研究了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的复合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机理。[结果]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复合发酵液使致病疫霉菌丝形态发生畸变;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释放和休止孢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5.93%和78.25%;经复合发酵液处理的致病疫霉病菌菌丝体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有一定的下降,但与单一发酵液处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高效、低成本复合型生物农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瓜霜霉病菌不同发育阶段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摘 要:本研究以专性寄生菌黄瓜霜霉病菌为靶标菌,测定了该病原菌不同发育阶段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烯肟菌酯对黄瓜霜霉病菌休止孢的萌发没有影响,对黄瓜霜霉病菌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游动、芽管伸长、菌丝扩展、孢囊梗形成及孢子囊产生均有抑制作用,而且对黄瓜霜霉病菌的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和芽管伸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黄瓜霜霉病菌的孢子囊释放和芽管伸长EC50值分别为0.0239μg/ml和0.0037μg/ml;并且当烯肟菌酯浓度为0.05µg/ml时能使游动孢子消解,抑制休止孢的形成;当药剂浓度为5μg/ml时,对病斑的扩展和孢子囊产生抑制率分别达到60.41%和92.10%,且对孢子梗的产生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五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河北双吉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河北双吉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美国陶氏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和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5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孢子囊直接萌发、间接萌发(释放游动孢子)及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孢子囊直接萌发的抑制效果均比较好,而对孢子囊间接萌发和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各不相同。其中,河北双吉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和河北双吉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孢子囊直接和间接萌发的抑制效果最显著,浓度在5μg/m L以上时抑制率均为100%。美国陶氏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浓度在20μg/m L时几乎能完全抑制孢子囊的直接萌发或间接萌发,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对孢子囊间接萌发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差。游动孢子的萌发对5种药剂较为敏感,1μg/m L的药剂浓度就能使游动孢子萌发得到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及叶龄的葡萄叶提取物对葡萄生单轴霉菌游动孢子的影响,选用3个葡萄品种,制备其新叶、老叶的乙醇提取物,测定不同提取物对葡萄生单轴霉菌游动孢子释放、萌发和游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葡萄叶提取物对霜霉病菌的游动孢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新老叶之间差异较小;抗病品种巨峰叶片提取物在浓度为5 mg/m L时对游动孢子释放、萌发的抑制率都能达90%,并能使游动孢子失去游动性;感病品种红乳叶片提取物在浓度为10 mg/m L以上时才能达到上述效果;感病品种美人指叶片提取物在浓度为5 mg/m L时对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可达90%,在浓度为10 mg/m L时才对游动孢子的释放、游动性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由结果可知,抗病品种的葡萄叶提取物的抑制效果要好于感病品种,而同一品种的新叶和老叶之间差异基本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叶悬钩子对体外培养的3种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三叶悬钩子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株)、K562(人红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及HL60(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然后以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三叶悬钩子氯仿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均能够抑制SGC7901、K562和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氯仿提取物对SGC7901和K56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55.53和28.03μg/ml;石油醚提取物对SGC7901和K56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9.52和14.99μg/ml,但这2种提取物对HL60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均较大。而不同浓度的氯仿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对3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小于10μg/ml的顺铂。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对3种肿瘤细胞几乎无抑制作用。[结论]三叶悬钩子氯仿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对体外SGC7901、K562及HL60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文冠果果壳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及产生抑菌活性的成分种类,为已废弃的文冠果果壳制备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乙醇/水(75%)、乙酸乙酯、石油醚对文冠果果壳进行溶剂提取;对提取物中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提取物中可能的抑菌成分。[结果]乙醇/水(75%)提取物中单宁、酚类、皂苷的含量最高,石油醚提取物中最低。乙醇/水(75%)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类黄酮的含量相似,但都远大于石油醚提取物。当提取物浓度为2g·L-1,48h处理后,乙醇/水(75%)、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对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的抑制率分别为95%、71%和39%,对葡萄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率为75%、59%和24%,对山核桃根腐病菌(Fusarium spp.)的抑制率为78%、39%和35%,对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lycopersici)的抑制率为100%、28%和4%,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率为93%、58%和9%,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率为89%、36%和33%。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宁是苹果轮纹病菌和番茄枯萎病菌的主导影响因子(P<0.01);皂苷为梨黑斑病菌(P <0.05)和山核桃根腐病菌(P<0.01)的主导影响因子;类黄酮为葡萄根腐病菌的主导影响因子(P <0.05)。[结论]文冠果果壳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富含的单宁和皂苷为多数植物病原菌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
以乙醇、石油醚和三氯甲烷为溶剂,对朱顶红鳞茎中的活性物质进行索氏提取,并对其提取物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活性物质对4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都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0.6 g/ml以上的抑菌效果明显;孢子萌发试验结果显示,石油醚提取物仅对荸荠枯萎病菌有抑制作用,氯仿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荸荠枯萎病菌和枇杷叶斑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在62%以上,氯仿为提取朱顶红鳞茎活性成分的最佳溶剂。  相似文献   

9.
用纸片法和玻片法检测了海头红的4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及极性分离物对食用菌4种竞争性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海头红的无水乙醇和甲醇∶甲苯(3∶1)提取物(0.1 mg/g)对黑曲霉和圆弧青霉的抑制作用明显,乙酸乙酯和苯提取物对4种真菌无抑制活性,4种溶剂提取物对绿色木霉和红色链孢霉均无抑制作用。无水乙醇提取物通过不同的极性溶剂(石油醚、苯、乙醇)分离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在3种分离组分中,只有乙醇极性分离物对4种真菌的孢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醇极性组分浓度为0.05 mg/g和0.002 mg/g时对黑曲霉和圆弧青霉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色菌界的疫霉菌所引发的作物疫病是农业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探明壳寡糖是否可用于作物疫病的绿色防控,分析壳寡糖对辣椒疫霉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在壳寡糖终浓度为0、10、30、50、100、300、500 mg/L的PDA平板上接种辣椒疫霉、恶疫霉、瓜类疫霉、寄生疫霉和荔枝霜疫霉,测定菌丝生长情况;在壳寡糖终浓度为0、10、30、50、100 mg/L的10%V8培养液中培养辣椒疫霉菌丝,观察菌丝形态变化;添加0、10、30、50、100 mg/L壳寡糖,观察对辣椒疫霉游动孢子囊的产生,以及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和萌发的影响;对本氏烟喷施浓度为0、10、30、50、100、1 000 mg/L的壳寡糖后接种辣椒疫霉,观察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壳寡糖能直接抑制辣椒疫霉和其他4种卵菌(恶疫霉、瓜类疫霉、寄生疫霉和荔枝霜疫霉)的菌丝生长,但抑菌效果在种间存在差异,当浓度为100 mg/L时对辣椒疫霉的生长抑制率达到了52.50%。自50 mg/L浓度起,壳寡糖对辣椒疫霉的菌丝形态,游动孢子囊形成,以及游动孢子的释放、游动和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当浓度升高时抑制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橘皮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在浓度为0.01 g/ml时橘皮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的提取物对7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率均在90%以上;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绵腐病菌,石油醚提取物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抑菌率均在70%以上。[结论]橘皮中含有抑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2.
梁瑞  杨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12-1113
[目的]为穗花马先蒿的开发利用和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点滴法,研究穗花马先蒿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结果]用95%乙醇作提取剂,料液比1∶10,提取穗花马先蒿杀虫活性成分为15.30%。随着乙醇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枸杞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升高,浓度50.00 mg/ml时,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6.38%,毒力回归方程为y=2.220x+2.859。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的顺序为石油醚>正丁醇>氯仿>乙酸乙酯>水,石油醚萃取物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6.38%。[结论]穗花马先蒿乙醇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好的杀虫效果,48 h的LC50为9.21 mg/ml。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活性比较得知,杀虫活性成分主要是酯溶性的弱极性物质,分布在石油醚所在极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喙尾琵琶甲提取物对体外培养人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喙尾琵琶甲粗提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不同极性部分,运用MTT法观察不同部分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HL-60、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粗提物、石油醚和氯仿部分三者最高浓度(300μg/ml)对K562、HL-60、A549的生长抑制率均>69%,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100μg/ml。[结论]喙尾琵琶甲粗提物、石油醚和氯仿部分对K562、HL-60、A549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修红  胡锦蓉  苑蘅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00-12002
[目的]研究蕨麻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抑菌和体外抑制癌细胞的活性。[方法]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和水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依次提取蕨麻块根,获得对应的4种提取物,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研究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种细菌的抑菌活性,并使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蕨麻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明显,并具明显的癌细胞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375μg/ml。[结论]蕨麻中存在抑菌和抑制癌细胞的活性成分,其中乙醇提取物活性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陈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18-15019,15034
[目的]研究香椿提取物对玉米象的驱避活性和触杀活性。[方法]选用95%乙醇、石油醚和二氯甲烷分别萃取香椿树叶和树皮的活性成分,配制成0.60、0.30、0.15g/ml3种浓度对玉米象进行室内生物活性研究。[结果]香椿叶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香椿的3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象没有明显的触杀活性。[结论]香椿石油醚提取液对玉米象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扁蓄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扁蓄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几种不同极性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结果]扁蓄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高的触杀活性,浓度为50.00 g/L时,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5.4%,毒力回归方程为:y=4.745 7+1.098x,LC50=1.707 g/L。几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的顺序为石油醚>氯仿>正丁醇>乙酸乙酯>水,石油醚萃取物48 h的校正死亡率96.7%。[结论]扁蓄对枸杞蚜虫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且杀虫活性物质为一类小极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秦艽根对小菜蛾杀虫活性物质初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秦艽根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物质。[方法]以乙醇超声法提取秦艽根中的活性物质,采用浸虫法测试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触杀活性;并采用液-液分配萃取法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提取物依次萃取,且跟踪测试各萃取物的活性。[结果]秦艽根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LC50为0.795 8 g/ml;提取物分离后石油醚萃取物活性最强,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次之,而正丁醇萃取物及水层剩余物作用不明显。[结论]秦艽根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且杀虫活性物质为脂溶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鹊肾树叶石油醚萃取物及其组分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鹊肾树(Streblus asperLour.)叶石油醚萃取物及其组分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鹊肾树叶石油醚萃取物以及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各组分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80μg/ml鹊肾树叶石油醚萃取物对宫颈癌细胞Hela、人胃癌细胞SGC-7901、口腔上皮癌细胞KB作用48 h的抑制百分率分别达到58.6%、53.5%和75.5%。进一步分离纯化鹊肾树叶的石油醚萃取物,所得的FrⅡ组分(80μg/ml)对Hela、SGC-7901和卵巢癌细胞Ca-cell的48 h抑制率分别达到69.7%、64.6%和60.2%,FrⅢ组分对Hela、SGC-7901和Ca-cell的48 h抑制率分别达到73.1%、66.1%和52.8%。[结论]鹊肾树叶石油醚萃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经进一步分离所得的FrⅡ、FrⅢ组分对体外肿瘤细胞增殖呈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向丽  李蓉  周铁军  叶迎春  王光西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62-13264,13269
[目的]研究五倍子鞣质对生物被膜型白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方法]在生物被膜形成的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以不同浓度药物干预48 h,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膜型白假丝酵母的抑制率;以不同浓度药物干预成熟生物被膜24、48、72 h,再用MTT法检测抑制率;光镜直接观察生物被膜内白假丝酵母的形态结构变化;用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内白假丝酵母的死亡方式。[结果]五倍子鞣质对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对成熟期生物被膜中白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具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鞣质导致被膜内白假丝酵母细胞变形,形态结构改变,但未见确切细胞凋亡,同时抑制细胞芽管和假菌丝形成。[结论]五倍子鞣质对白假丝酵母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成熟期生物被膜中白假丝酵母均具较强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非凋亡途径导致被膜内白假丝酵母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