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抗青枯病的最适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报道了番茄抗青枯病的最适鉴定方法的研究结果,伤根灌注法是番茄细菌抗青枯病鉴定的首选方法:番茄二叶期幼苗(苗龄20d左右)适宜做青枯病苗期抗性鉴定;要选育出的抗青枯病番茄品种,必须将幼苗期与成株期的抗青枯病鉴定结合起来;番茄对枯病的抗性机制比较复杂,苗期可能存在抗性分化;番茄中抗及耐病材料易丧失抗性。  相似文献   

2.
用早疫病菌粗毒素在种子发芽期鉴定番茄品种的抗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个番茄品种分别在种子发芽期用番茄早疫病粗毒素和在苗期用病原菌孢子人工接种进行了抗性鉴定和抗性植株筛选。结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种对粗毒素的抗性与对病原菌的抗病性明显相关,用粗毒素鉴定的成活率与用病原菌孢子接种鉴定的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为r=-0.845,其绝对值大于r0.01=0.834,达极显著水平。用粗毒素筛选出的抗性植株经人工接种病原菌孢子进行抗病性鉴定表明均属抗病。因此,可用致病毒素在种子发芽期进行抗病性鉴定和抗病植株的筛选。  相似文献   

3.
番茄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对6个有代表性的番茄材料在高温胁迫下植物形态学和生理学的一些变化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快速、可靠、简便的番茄耐热性鉴定技术。调查重庆地区夏季田间种植的不同品种番茄,田间对自然高温的反应,发现统计座果率、果实商品性、产量、单果种子数等性状是鉴定番茄耐热性最可靠的方法。室内测定花粉活力、细胞膜热稳定性、SOD活性变化、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结合人工模拟高温条件鉴定热害指数,能较准确、快捷地鉴定出品种耐热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4.
番茄育种材料对黄化曲叶病毒抗性鉴定及抗性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育的26份番茄材料和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品种杭杂301及感TYLCV品种阿乃兹为试材,采用田间自然发病、苗期病毒接种和PCR扩增及TaqⅠ酶切检测相结合,研究供试材料对TYLCV的抗性水平及基因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有高抗材料27份(包括抗病对照杭杂301)、感病1份(对照品种阿乃兹),且田间自然发病鉴定与苗期病毒接种鉴定的结果一致。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除了感病对照品种阿乃兹和24号材料外,其他26份番茄材料均能检测到显性Ty基因,其中21份材料含有Ty纯合基因,5份材料含有Ty杂合基因,未发现材料中含有Ty-4和Ty-5基因,分子检测结果与田间人工接种和苗期鉴定的结果吻合率达96.4%。含显性Ty基因的材料,均表现出较好的抗TYLCV特性,但含不同抗性基因的材料,抗性表现不同,而携带2个或多个抗病基因的材料,其抗性水平更高更稳定。采用分子检测与抗性鉴定相结合,能将2个或多个抗性基因聚合到1个材料上,可培育出抗性更高、更广、更持久的优良番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番茄病害严重威胁保护地番茄生产,主要包括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灰霉病、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番茄溃疡病等。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抗病育种过程中对候选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番茄抗病性鉴定方法及主要成果,为番茄抗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布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番茄耐高温优良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引自国内外的36份番茄材料在常温和高温胁迫下植株生长过程中开花、授粉、坐果等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耐热品种(系)筛选鉴定技术,并筛选耐高温品种(系)。田间测定不同品种(系)番茄对高温胁迫的反应,结果发现:统计坐果率、与常温相比产量的下降程度,辅这以果实商品性、单果种子数等性状可作为番茄耐热性筛选鉴定的可靠方法。以此为依据筛选出的江蔬14号番茄、CL1131、Ace、Murrieta不仅在高温下具有较高坐果率,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且品质优良,可望直接推广应用于生产,或作为育种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7.
育成葫芦、番茄设施专用品种各1 个,番茄、葫芦砧木品种各2 个,开发了配套的嫁接方法和设备。在国际上首次鉴定出葫芦白粉病生理小种并进行了抗病基因与遗传规律的研究,育成首个抗病品种。引进了1115 份品种资源,建立了15套鉴定方法,筛选出优良材料15 份 从日、法国、荷兰、  相似文献   

8.
采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在DNA水平上研究番茄大花萼基因.以番茄大花萼突变体品种08085和正常番茄品种08086为亲本材料,分析鉴定了08086×08085以及其有性杂交F1、F2代分离群体的田间表现.结果表明,番茄花萼突变体MC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是单显性遗传性状.研究用488对引物筛选出3个与番茄MC基因紧密连锁的...  相似文献   

9.
番茄颈腐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的建立及抗性种质资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番茄颈腐根腐病(Fusarium crown and root rot,FCRR)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并对番茄种质资源及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分析,挖掘和丰富可利用的抗性资源,为培育抗颈腐根腐病番茄品种打下基础.[方法]以尖镰孢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radici...  相似文献   

10.
利用优化的InDel技术体系对19份上海地区主栽番茄新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19份番茄品种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8时被分为2个主簇,供试品种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38到0.86之间,说明这些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为番茄亲本选择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5对InDel引物组合构建的指纹图谱将19份供试品种区分开,其中引物sli555可直接鉴定出品种‘浦珍’,引物sli608可直接鉴定出品种‘宇宙3号’和‘浦粉1号’,引物Indel F331可直接鉴定出品种‘凯旋’和‘改良粉妃’,表明InDel标记是一种构建番茄品种指纹图谱的理想标记,研究结果为番茄新品种的审认定、新品种保护权申请等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拜城县加工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品种繁杂、品质欠佳,导致产量不高、效益较低。因此,在拜城县进行了加工番茄品种比较试验,以鉴定参试品种的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及栽培特性,从而为拜城县加工番茄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室内抗病性鉴定结果,在20份番茄品种和材料中,有17份抗或高抗枯萎病的品种,占85%;感病品种有早魁、西粉3号、中丰,占15%。  相似文献   

13.
引进了丰顺二号等11个鲜食番茄新品种,通过试验筛选出丰顺二号、皖粉三号、T粉017、向阳等一批在我省种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鲜食番茄品种,其中丰顺二号、皖粉三号等品种不但高产稳产,而且品质优,抗性强,可供进一步示范鉴定。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09,(1):45
上海市农科院育成了番茄新品种“浦红968”,为大红果,年产量达到每公顷15.9万千克,抗病性强,平均单果重150~170克,果实大小基本均匀一致。该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授权,通过了全国番茄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5.
番茄耐热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夏季自然高温 ,对引进的国内外 13份番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调查不同品种在高温胁迫下的坐果率、产量、抗病性、品质等 ,筛选出太空 1号、中杂 9号、粉都女皇、朝研粉王 4个耐热番茄品种 ,可应用于番茄越夏栽培生产。并对番茄耐热品种的鉴定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番茄生产的规模化,番茄果实的耐贮性已成为评价番茄新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对新育成的番茄新品种瓯秀201和瓯秀806的耐贮性和内在品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FA189相比,新育成的番茄新品种瓯秀806果实失重率低,腐烂果率低,耐贮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高;新育成的番茄新品种瓯秀201虽腐烂果率较对照品种FA189低,但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与对照品种FA189相当.  相似文献   

17.
不同番茄品种抗根结线虫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当地主栽番茄品种对根结线虫的抗病性,以指导设施蔬菜根结线虫发生危害区合理利用抗病品种。该试验选择了内蒙古地区种植和选育的20个番茄品种进行了田间抗病性评价,鉴定结果表明,其中6个品种达到了免疫,3个品种高抗,2个品种抗病,其余分别为感病或高度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8.
由茄葡柄霉(Stemphylium spp.)引起的番茄灰叶斑病近年来已发展成为设施番茄最重要的病害之一,选育和应用抗性品种是防控该病害最有效的策略,为快速准确鉴定抗性材料,本研究以不同抗性番茄品种为材料比较了涂抹与喷雾两种接种技术以及离体叶片与苗期活体接种两种鉴定方法,以建立稳定可靠的番茄灰叶斑病抗性接种鉴定体系。结果表明,采用涂抹法接种对不同品种间抗病性的区分度更高;离体叶片与苗期活体接种结果接近。采用建立的高效接种方法对81份材料进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共筛选出对灰叶斑病免疫的材料1份(LA3528),高抗材料6份,中抗材料13份。另外发现,含有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的番茄材料如TY-1138、TY-1147、TY-1116、TY-1142、TY-1108、TY-1123、TY-1144、N9021、T010-51等病情指数在44.7%~75.3%,均极易感病,说明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抗TYCLV品种大多易发生灰叶斑病。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国内外番茄耐盐的生理机制,耐盐性状的筛选技术,以及耐盐育种的方法。针对番茄耐盐育种的现状,提出了常规育种与细胞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相结合选育番茄耐盐品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大棚栽培的番茄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施肥方式、授粉方式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影响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诸多因素中,品种是内在因素又是决定性因素,品种间差异比较大,大果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低于樱桃番茄,樱桃番茄中部分品种间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小黄冠、金珠、小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施用优质的有机肥及一定量的磷肥为基肥与追施一定量的氮、钾肥相结合,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与自然授粉相比,点花和使用振荡授粉器授粉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