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究山东省蔬菜中五氯硝基苯使用及风险情况,对山东省蔬菜主产区的4种蔬菜及其土壤进行实地调研、抽样,采用正己烷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对蔬菜中五氯硝基苯及六氯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4种蔬菜及土壤中均未检出五氯硝基苯和六氯苯残留。调研及检测结果说明,五氯硝基苯在山东蔬菜中残留是较为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应用通过式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黑木耳中六氯苯、五氯硝基苯、七氯残留的方法。试样经乙腈提取,PRi 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氮气吹干、乙酸乙酯复溶,S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六氯苯、五氯硝基苯、七氯在1~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5。在10、 50和100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65%~117%,相对标准偏差(n=7)为4.28%~12.77%,定量限(S/N≥10)均为6.0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可对黑木耳中的六氯苯、五氯硝基苯、七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作者分析了γ—六六六,七氯,β—二氢化七氯三种有机氯化合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现摘要如下。在动物体内,r—六六六在脱氢酶、谷胱甘肽—S—芳基转移酶和脱氯化氢酶参予下,变成r—五氯环乙烯。还原的谷胱甘肽和NADPH是氢的供体。r—五氯环乙烯继续脱氯,变为四氯苯和三氯苯。在微粒体氧化酶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4年5月和6月采集了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省5个茶园的38个土壤表层样品,利用ASE萃取技术,使用GC/MS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氯苯、氯丹、总滴滴涕(DDE、DDD和DDT)、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和灭蚁灵等八种有机氯杀虫剂。5个茶园的六氯苯、总滴滴涕的检出率都为97.4%,是茶园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两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等未检出。总有机氯杀虫剂含量平均为17.4!g kg-1,总滴滴涕占总有机氯杀虫剂含量的97.9%,是茶园土壤中有机氯杀虫剂残留的主要成分。六氯苯的残留量很低,没有对茶园土壤质量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5.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典型污染区农田生态系统和部分农产品中多氯代二苯并二(口恶)英(PCDDs)/呋喃(PCDFs)的污染特征、生物富集及潜在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局部农田土壤中PCDD/Fs含量及毒性当量平均达556 pg g-1dw和TEQ 20.2pg g-1 dw,已在不同农产品中明显积累,其中稻米中PCDD/Fs含量及毒性当量为50.7pg g-1 dw和TEQ 6.4 pg g-1 dw,蔬菜茎叶中为35.2 pg g-1 dw和TEQ 6.7 pg g-1 dw;当地家禽鸡肉中PCDD/Fs含量及毒性当量为30.9pg g-1 ww和TEQ 5.7pg g-1 ww.日允许摄入量(TDI)计算结果表明,经稻米-蔬菜、稻米-蔬菜-鱼腥草、稻米-蔬菜-鱼腥草-鸡肉三种暴露途径至人体的PCDD/Fs日摄入量分别为TEQ 67.4、72.1、83.5 pg kg-1 d-1,均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TDI标准(TEQ 1~4pg kg-1 d-1).该地区局部农田生态系统及部分农产品中存在二(口恶)英类(PCDD/Fs)污染,已构成较大的人体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6.
小麦秸秆生物炭对高氯代苯的吸附过程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洋  宋洋  王芳  卞永荣  蒋新 《土壤学报》2015,52(5):1096-1105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分别在三种温度(400℃、500℃、600℃)下制备小麦秸秆生物炭,并标记为WSB400、WSB500、WSB600。分析了秸秆炭的元素组成,表征了其结构和表面特征,研究了秸秆炭对五氯苯和六氯苯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升温热解使得小麦秸秆有机组分炭化、极性官能团消除,炭化程度增强;三种秸秆炭均可快速高效地吸附高氯代苯,且对六氯苯的吸附要快于五氯苯,假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拟合秸秆炭对氯苯的吸附动力学过程;不同秸秆炭对氯苯的饱和吸附量大小顺序为WSB400WSB500WSB600;对吸附等温线进行分析可得,随着秸秆炭制备温度的升高,其对氯苯的吸附等温曲线由线性变为非线性,吸附机理则由以分配作用为主过渡到分配作用与表面吸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典型果业生产区域的黄土高原、胶东半岛和北京郊区选择11个采样区的99个果园,利用GPS定位仪共采集0~20cm表土样品99份,测定了DDT、六氯苯、七氯、氯丹、狄氏剂、异狄氏剂、灭蚁灵和艾氏剂等8种主要POPs残留量,对土壤POPs残留的环境安全性、土壤残留差异性以及区域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果园表层土壤8种POPs残留浓度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属于环境安全残留;(2)滴滴涕是果园土壤残留分布最广泛和残留量较高的POPs,其次是六氯苯、氯丹和七氯,再其次是狄氏剂、异狄氏剂、灭蚁灵和艾氏剂;(3)果园土壤POPs残留种类多、广泛残留与高残留量地区的共同特征是建园早、园龄长、自然条件好和农业经济较发达。  相似文献   

8.
不同植龄啤酒花根际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初步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慧  张恩和 《土壤学报》2009,46(2):368-371
植物根际区是土壤中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极其活跃的特殊微生态系统,在生物与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根际土壤中产生很多有机化合物,它们来源于植物体根系分泌、地上部淋溶、植物残茬及土壤生物的分解等[1],这些化合物中很多是化感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化感作用(A llelopathy),即相生相克作用,是指一种植物或微生物(供体)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而影响其他有机体包括植物、微生物和动物(受体)的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生态学现象,包括促进和抑制两方面作用[1~5]。当受体和供体同属于一种植物时产生抑制作用的现象,称为植物的自毒作用。大多数植物均存在自毒作用,而且研究发现自毒作用经常是作物产生连作  相似文献   

9.
氯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农田土壤污染呈现污染浓度低、面积大、新源污染不断输入的特点。农田土壤本身微生物种类丰富,对氯代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大的降解潜力和未知性。本试验以典型高氯代和低氯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六氯苯(HCB)和滴滴涕(DDT)为研究对象,结合~(14)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HCB和DDT在热带水稻土和甘蔗地土壤的矿化现象,同时监测HCB和DDT在两种土壤中的挥发、降解产物以及结合残留。结果表明,经84 d好氧培养,HCB和DDT在两种土壤中的矿化量分别仅为0.14%和3%,低氯代有机污染物DDT的矿化速率显著高于高氯代有机污染物HCB。然而,两种土壤对HCB或DDT的矿化没有显著性差异。HCB或DDT在水稻土中的挥发量略微高于甘蔗地土壤,两种土壤中HCB和DDT的挥发量在0.1%~0.6%之间,表明挥发不是其主要的环境过程。在DDT污染水稻土和甘蔗地土壤中添加1.25%的堆肥增加了DDT在土壤中的矿化与结合残留,减少了DDT的挥发。本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在好氧条件下对氯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自然消解能力非常弱,而有机肥的使用有助于土壤中持久性氯代有机污染物的矿化消除。  相似文献   

10.
刘总堂  谷成刚  叶茂  卞永荣  蒋新 《土壤》2017,49(3):453-459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剂,在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体等环境介质中普遍检出,严重威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本文以凹凸棒土负载铁/镍材料(A-Fe/Ni)为修复剂,以普遍检出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为模式化合物,开展了可溶性有机质(DOM)存在条件下,A-Fe/Ni对黄棕壤中BDE47的降解动力学过程研究,探讨了DOM对材料降解BDE47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A-Fe/Ni可高效地降解黄棕壤–甲醇/水体系中的BDE47,降解过程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BDE47可被降解成一溴~三溴联苯醚和联苯醚。体系中加入3种DOM(胡敏酸、柠檬酸和草酸)后,DOM在Fe/Ni颗粒表面形成钝化层,抑制了降解过程中的传质和电子传递作用,不同程度降低了A-Fe/Ni对黄棕壤–甲醇/水体系中BDE47的降解效率,并影响其降解产物物质的量的组成。实验结果为使用零价纳米铁及零价纳米铁基双金属材料修复污染土壤中PBDEs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半夏植株腐解液(PTDL)化感作用与连作障碍的关系以及半夏合理种植制度的建立,采用生物测试法研究半夏植株腐解液对8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潜在的化感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半夏植株腐解液对8种受试材料均有化感抑制作用,作用强度依次为生菜莴笋小麦玉米高粱油菜决明子半夏。半夏植株腐解液的自毒作用呈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0.01 g·m L-1是半夏植株腐解液产生显著自毒作用的临界浓度;半夏植株腐解液对生菜等7种作物的抑制作用强度与浓度呈正相关。乙醚萃取半夏植株腐解液所得活性组分中鉴定到30种化合物,其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芥酸酰胺和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含量合计占总体的60.35%,为化感物质,由此推测这是导致半夏连作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为缓解和消除半夏连作障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不同方法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酸性磷酸酶与有机磷的矿化及植物的磷素营养关系最为密切。目前国内学者在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时主要参照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中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的测定方法,而国外学者主要参照Dick《Methods of Soil Enzymology》中以对硝基苯磷酸二钠为基质的测定方法(PNPP)。但是,在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测定生成物的过程中,常出现显色程度不明显的问题;另外,采用不同基质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也造成了测定方法选择的困难。为合理选择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本研究选用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各10个土样,分别采用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且在显色阶段分别加入pH5.0醋酸盐缓冲液(DPP 1)和pH9.4硼酸盐缓冲液(DPP 2)的方法,以及PNPP方法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同时也研究了不同pH缓冲液和苯酚浓度对生成物显色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在显色反应阶段加入pH≤6的缓冲液时,苯酚和2,6-二溴苯醌氯亚胺不显色;当加入pH≥8的缓冲液时,两者之间显色且苯酚浓度和吸光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极显著。这说明pH低是导致高苯酚浓度和2,6-二溴苯醌氯亚胺显色效果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采用PNPP方法测定时,在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中,10个样本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异系数分别较DPP 2增加了70.04%、42.44%和21.17%;极差分别是DPP 2的27.18倍、26.85倍和39.43倍。总之,如果选用磷酸苯二钠为基质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应在显色阶段加入碱性硼酸盐缓冲液;选用对硝基苯磷酸二钠为基质,是更为简单和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正在逐渐获得突破种间屏障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揭示其获得此种能力的分子机制已经成为禽流感病毒的研究热点。A/Chicken/Guangdong/04(H5N1)是一株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同时对BALB/c小鼠也具有高致病力。实验通过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对该病毒进行拯救,获得了拯救毒R-A/Chicken/Guangdong/04(R-CG)。R-CG与其亲本毒A/Chicken/Guangdong/04(W-CG)在胚半数感染量(EID50)、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对SPF鸡和BALB/c小鼠致病力等生物学特性保持一致。即R-CG与W-CG对鸡都为高致病力,静脉接种指数分别为2.88和2.91;R-CG与W-CG一样,以106EID50鼻腔感染BALB/c小鼠后,均能引起小鼠死亡,在小鼠脑、肺、肾和脾脏中都能分离到病毒,说明拯救的病毒与亲本毒一样,都可在小鼠体内有效复制,对小鼠具有高致病性。本实验成功地拯救了A/Chicken/Guangdong/04,拯救病毒R-CG可作为背景毒株,为研究禽流感病毒突破种间屏障感染哺乳动物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姚雨彤  裴国霞  张琦  王晶  石峰 《土壤》2020,52(1):167-173
选取解放闸灌域为研究区域,于2015年9月采集灌域内49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7种PCBs单体的残留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98%的土壤样品存在PCBs污染,Σ7PCBs的残留量介于ND^65.04 ng/g,平均残留量10.28 ng/g。各单体间以低氯代联苯为主,PCB47的残留量占主导地位,检出率高达96%。高氯代联苯含量偏低,检出率同样较低为43%。7种PCBs在不同种植作物、土质、灌溉条件下土壤中的残留存在差异。采用克里金法对研究区域Σ7PCBs的空间分布进行探讨,在西南到东北方向上呈现出由低到高的不均匀分布,且浓度向一侧逐渐减小,西南部略低于东北部。  相似文献   

15.
α,β-双醚型木质素三聚体模化物热解机理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木质素三聚体的热解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同时含有β-O-4和α-O-4连接的木质素三聚体模型化合物(4-(1,2-二苯氧基)-丙基苯酚)的热解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分析了三聚体中α-O-4和β-O-4醚键断裂的相互影响,以及三聚体的整体热解反应机理和产物形成途径。计算结果表明,Cα-O均裂是三聚体初步热解的最主要反应,Cβ-O和Cα-Cβ均裂则是竞争反应。三聚体的α-O-4和β-O-4醚键在初步热解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作用很小;但是在后续热解过程中,α-O-4(β-O-4)醚键断裂产物继续发生β-O-4(α-O-4)醚键断裂的解离能却显著降低。基于Cα-O均裂反应的热解产物主要有苯酚、4-丙烯基苯酚、4-烯丙基苯酚和含双键的二聚体(大分子产物的前驱物)等;基于Cβ-O均裂反应的热解产物主要有苯酚、4-丙烯基苯酚和4-丙基苯酚等;基于Cα-Cβ均裂反应的热解产物主要有苯乙醚、4-羟基苯甲醛、苯、4-甲基苯酚和苯酚等。该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深入了解木质素的热解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同位素稀释高分辨率气相色谱-质谱方法(HRGC/HRMS)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典型污染区农田土壤中多氯代二苯并二英(PCDDs)/呋喃(PCDFs)组成、含量及毒性当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农田土壤中PCDD/Fs总含量的平均值达2639·1pgg-1dw,并检测出PCDD/Fs的四氯~八氯多种异构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毒性当量(TEQ,哺乳动物)计算结果显示,农田土壤中PCDD/Fs的毒性当量为TEQ20·8~21·3pgg-1dw,超过加拿大国家居住环境土壤二英含量控制标准的5倍多,其中2,3,4,7,8-PCDF和1,2,3,7,8-PCDD对PCDD/Fs的TEQ值贡献最大。该地区农田土壤中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二英/呋喃污染。  相似文献   

17.
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甘薯小象甲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杜邦公司的氯虫苯甲酰胺为试验材料,探索研究低(微)毒化学农药等对田间甘薯小象甲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效果达到96%以上,与供试的其他低毒农药、昆虫致病真菌、对照(CK)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供试甘薯块根经权威检测机构检验无农药残留。经科技查新,这一成果填补了低(微)毒农药高效防治甘薯小象甲的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美国环保局发现二噁烷有致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环保局发现二噁烷有致癌作用路透社9月11日发自华盛顿消息:普通化学化合物二烷可能对人有致癌作用。美国环保局经过研究认为,二烷及有关化合物引起的癌症占全部癌症病例的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肺癌。二烷主要是由焚烧某些含氯的医疗垃圾和城市废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告了我国广西蛤蚧五口虫病的6种病原,并作了形态描述,它们是Raillietiella affinis Bovien,1927,截趾虎赖利五口虫[R.gehyrae(Bovien,1927)],蜥虎赖利五口虫(R.hemidactyli Hett,1934),斑点赖利五口虫(R.maculatum Raoet Hiregudar,1959),R.monarchus Ali Riley et Self,1984和广西赖利五口虫新种(Raillietiella guangxiensis sp.nov.)。除R.affinis外,均为寄生于蛤蚧的新记录;除R.monarchus和蜥虎赖利五口虫外均为我国首次报道。广西赖利五口虫新种,是属于锐钩类群的赖利五口虫。它同该类群中卡塔赫纳赖利五口虫(R.cartagensis)形态比较接近,但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1、雌虫后钩的量度较小;2、雄虫交合刺较细且长,弯曲度较小;基部则比较宽阔。  相似文献   

20.
迄今广为公认并获得成功的两种延缓衰老 的实验方法是限食(主要是限制热量摄入)和降 低中枢体温。 为探索各种生物体的延寿能力,科学家曾 广泛研究过环境、化学、激素以及药物等方法, 但经反复证实对增加寿命和影响多种衰老过程 能显示一致效果的方法是限制热量。包括左旋 多巴、抗氧化剂、维生素E、氯酯醒、垂体切除等 能延长预期寿命的各种方法用于实验动物时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