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对神经肽(neuropeptides)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应用免疫学方法,神经肽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已经能够准确定位,不论中枢或外周神经中均含有肽能神经成份,它已经成为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一个新的调节或控制系统。不少学者在论证神经肽的递质作用时,还认为神经肽可以作为神经调制物质(neuromodulator),它能修饰神经元对其它递质的反应。因此,神经肽对机体功能活动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少针刺穴位所产生的效应与某些神经肽的生理功能十分相似,本文综述有关资料,说明神经肽中的内源性鸦片样物质(OLS),特别是脑啡肽和内啡肽参与针刺镇痛过程。同时,根据现有的有关实验报道和资料,有迹象表明神经肽与针刺对机体的调整作用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就现有资料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密切注意神经肽研究的进展,并将神经肽研究和对针刺疗法作用原理的探讨结合起来,以期有助于针刺机理或针刺的部分作用机制的阐明,促进针刺疗法的进一步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开展中华蜜蜂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信息和基础,利用已获得的纳米孔(Nanopore)测序数据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的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 PO)和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 SP)相关基因和全长转录本进行发掘和分析。通过Blast工具将中华蜜蜂所有全长转录本比对KEGG和Nr数据库以筛选出PO和SP相关基因和全长转录本。采用gffcompare软件将PO和SP相关全长转录本与东方蜜蜂参考基因组(ACSNU-2. 0)已注释基因进行比较以优化结构。使用Astalavista软件鉴定PO和SP相关基因的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 AS)事件,再利用IGV浏览器进行结构可视化。通过PCR验证AS事件的真实性。利用TAPIS pipeline预测和分析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APA)位点,并通过TBtool软件鉴定APA位点上游的基序(motif)。鉴定到中华蜜蜂PO和SP相关的42个基因与146条转录本。优化了16个参考基因组已注释PO和SP相关基因的结构,其中5′端延长和3′端延长的基因均有7个,5′端和3′端同时延长的基因有2个。鉴定到PO和SP相关的10个基因的389次AS事件,其中最丰富的AS类型是5′端可变剪接。PCR结果证实了2次AS事件的真实性。共鉴定到34个PO和SP相关基因含有1个及以上的APA位点,其中含有3个APA位点的基因数量最多;在APA位点上游鉴定到多个motif,一致性序列为:GGHKSYWSHHTRATWTCNBHDMRRYWYRTNYTVACNGCKGCDCAYTGYR。鉴定到中华蜜蜂PO和SP相关的42个基因和146条全长转录本,优化了东方蜜蜂参考基因组已注释的PO和SP相关基因结构,并发掘出PO和SP相关基因的389次AS事件和237个APA位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肠杆菌E, coli诱导中华蜜蜂血淋巴产生抗菌物质(中蜂抗菌物质)研究表明,中蜂抗菌物质对热稳定,对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都很敏感,对氯仿部分敏感,且其作用的活性pH范围较宽广。把大肠杆菌诱导后的中蜂免疫血淋巴沸水浴加热后离心,上清液经CM-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后出现一个活性峰。活性峰收集液经Ultrafree-Centrifugal FiltrationDevice离心过滤器过滤和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中蜂免疫血淋巴中至少含有两种抗菌活性蛋白类物质,其中一种的分子量约为11. 3 kD,另一种的分子量在5kD以下。  相似文献   

4.
魏兆军  赵远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2):2542-2548
 利用Zooblotting、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天蚕的DH、PBAN等FXPRLamide家族神经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标记的蓖麻蚕的DH-PBAN cDNA片断能够与天蚕、樟蚕、柳蚕和棉铃虫的基因组DNA结合。这证明了天蚕可能存在FXPRLamide家族神经肽中的DH-PBAN基因;天蚕的咽下神经节中FXPRLamide神经肽含量最高,咽下神经节有三簇细胞合成FXPRLamide神经肽,在胸神经节和腹神经节也有明显的阳性细胞;天蚕5龄幼虫的血淋巴中FXPRLamide神经肽含量比较稳定,化蛹前含量升高,蛹期含量降低。上述结果证明天蚕含有DH、PBAN等FXPRLamide家族神经肽,其对天蚕的滞育和性信息素合成等的调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AFLP技术的12个蜜蜂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中国境内东方蜜蜂不同群体间及其与西方蜜蜂和大蜜蜂间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深入了解蜜蜂种(群)间遗传变异及其分化状况,为蜜蜂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用19对引物组合对中国10个省市的10个东方蜜蜂群体、1个大蜜蜂群体和1个西方蜜蜂群体共12个群体的基因池DNA进行分析。【结果】蜜蜂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低,而东方蜜蜂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东方蜜蜂群体与意大利蜜蜂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2335—0.2823,与大蜜蜂间的介于0.2439—0.2871;大蜜蜂与意大利蜜蜂间为0.2650。东方蜜蜂群体间为0.3639—0.6134。12个种群明显地分为3大分支,西方蜜蜂和大蜜蜂各为一个分支,东方蜜蜂群体为一大分支。东方蜜蜂群体中,吉林和江西的东方蜜蜂各为一分支;其它地区中,南部的海南、福建、广东和云南为一类群,北部的甘肃、山西、北京及南部的四川为一类群。【结论】大蜜蜂、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3个种群间遗传分化明显。东方蜜蜂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其中,吉林东方蜜蜂可能为一个独特的生态型。  相似文献   

6.
M R Ruff  C B Pert 《Science (New York, N.Y.)》1984,225(4666):1034-1036
Four surface antigens previously recognized only in macrophages are present on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cells and tumors. Cancerous cells may arise from macrophage precursors in bone marrow, and these precursors migrate to lu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pair of damaged tissue produced by continuous heavy smoking. The characteristic presence of neuropeptides such as bombesin in small cell carcinoma, when considered along with these findings, presents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role of such peptides in nervous, endocrine, and immune system function.  相似文献   

7.
中华蜜蜂幼虫信息素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鉴定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幼虫是否含有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幼虫相同的幼虫利它素和信息素及其在不同日龄阶段幼虫的分布情况。【方法】以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取2日龄、6日龄(即将封盖)和7日龄(封盖后)的工蜂幼虫及2日龄、7日龄(即将封盖)和8日龄(封盖后)的雄蜂幼虫,经过正己烷浸泡碾碎,取上清液并进行层析过柱分离,应用气相色谱来研究中华蜜蜂幼虫利它素和信息素。【结果】本研究首次发现中华蜜蜂幼虫信息素含有甲基棕榈酸酯(MP)、甲基油酸酯((MO)、甲基硬脂酸酯(MS)、甲基亚油酸酯(ML)、甲基亚麻酸酯(MN)、乙基棕榈酸酯(EP)、乙基油酸酯(EO)、乙基硬脂酸酯(ES)、乙基亚油酸酯(EL)和乙基亚麻酸酯(EN)。【结论】中华蜜蜂幼虫含有与西方蜜蜂幼虫相同的幼虫利它素和10种脂肪类信息素,但这两种蜜蜂信息素的含量及在不同日龄幼虫分布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8.
使用西方蜜蜂雄蜂头部5’LongSAGE文库中的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基因MLC-2的标签序列,在蜜蜂全基因组序列上定位了该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TSS),并进而预测了其启动子的结构。结果显示:蜜蜂MLC-2基因存在17个TSS,其中16个定位于MLC-2基因开放阅读框上游100bp的范围内。MLC-2基因的各TSS的使用效率不同,其中有3个优势TSS,由之起始的转录本分别占该基因总转录本数量的9.76%、54.47%和11.38%。从碱基组成来看,蜜蜂MLC-2基因TSS的第1个碱基为A、G、T、C的概率分别为58.8%、29.4%、0和11.8%。MLC-2基因的启动子结构预测结果表明,在TSS上游的300bp区域内有3个核心启动子元件。研究结果对研究蜜蜂MLC-2基因的表达调控与确定其全长cDNA序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In the present study, zooblooting, ELISA, and whole-mount immunocytochemistry method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FXPRLamide family neuropeptides from the Japanese oak silkworm, Antheraea yamama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omic DNA from A. yamamai showed positive bands after being hybridized with the fragment of DH-PBAN cDNA from Samia cynthia ricini, which was labeled with [α-32p]-dCTP. The SG showed highest FXPRLamide peptides titer in neural organs. Using an antiserum against Helicoverpa armigera PBAN, PBAN-like immunoreactivity was detected in the SG and TG of A. yamamai by whole-mount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there were three cluster cells in the SG which shows positive PBAN-like immunoreactivity. The titers of FXPRLamide peptides immunoreactivity in the hemolymph were kept at a steady level. During pupation, the titer was increased promptly, but then decreased to a low level after the early pupal stage. The above-mentioned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xistence of FXPRLamide family peptides in A. yamamai, but its function needs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17个地(州、市)92个县124个点的东方蜜蜂进行形态测定及生物学特性观察,论述了东方蜜蜂在云南的地理分布、形态分化、地理变异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问题,确立了云南省的东方蜜蜂有3个亚种:印度亚种Apis cerana indica Fabricius,西藏亚种Apis cerana skorikovi Maa和指名亚种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同时提出了资源的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1.
应用形态学标记对蜜蜂进行分类的方法一直被人们广泛应用,色型标记是蜜蜂形态学标记中重要指标.对采自黄河中下游14地区296群东方蜜蜂的4 440只工蜂唇部、小盾片及背板8个色型进行分析,发现东方蜜蜂色型丰富,与西方蜜蜂色型有很大不同,分别绘制出东方蜜蜂第2~4背板、唇基和小盾片Sc区0~9级,上唇0~5级,小盾片K区和B区分别为0~7级和0~6级色型图谱.14采样地区应用唇部、背板以及小盾片色型分别可以聚为2大类,与总聚类结果相似. 8个色型特征在主成分分析中共提出2个特征值大的因子,主因子分类结果显示14采样地区东方蜜蜂分为三大类:黑色东方蜜蜂、棕色东方蜜蜂和黄色东方蜜蜂.上述东方蜜蜂色型图和聚类结果为制定东方蜜蜂色型标准图谱和建立中国东方蜜蜂亚种分类系统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中华蜜蜂(Apis cerdna cerana Fabricius)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为实验材料,进行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营养杂交,然后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检测亲本和营养杂交后代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经过营养杂交,亲本蜜蜂与营养杂交子代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小,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特有DNA条带发生了转移.说明通过营养杂交,基因可能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13.
采用Blast工具将已鉴定到的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全长转录本比对Nr数据库,共鉴定到意蜂Hippo信号通路中相关的49个基因及其550条全长转录本。运用Gffcompare软件将鉴定到的Hippo信号通路相关全长转录本与西方蜜蜂参考基因组(Amel_HAv3.1)上注释的转录本进行比较,分别延长西方蜜蜂参考基因组注释到Hippo信号通路的9个基因的5'' UTR和7个基因的3'' UTR。通过Astalavista软件鉴定到Hippo信号通路相关的4个基因的7次可变剪切(AS)事件,包括2次外显子跳跃、2次内含子保留和3次可变5''端剪接。通过PCR验证了1个基因的AS事件真实性。利用TAPIS pipeline鉴定到意蜂Hippo信号通路相关的24个基因含有1个及以上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PA)位点,其中含有1个APA位点的基因数量最多。通过TBtool软件鉴定APA位点上游motif的一致性序列HVNCCNBNDYVDVVHVNDBVDYCNBBDNNNHNNVNNVMNN。  相似文献   

14.
为从中华蜜蜂蜂毒中扩增蛋白酶(Protease)基因,根据意大利蜜蜂蜂毒蛋白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NM_001011584)的保守区设计引物,从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工蜂毒腺中快速抽提总RNA,将从毒腺中扩增出的产物克隆到pGEM-T easy 载体上,导入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经双酶切鉴定后测序,将测序得到的中华蜜蜂蛋白酶基因与已知的意大利蜜蜂核苷酸序列比较,同源性为95.22%.氨基酸序列分别与意大利蜜蜂、玉米螟、胡蜂、冈比亚按蚊、棉铃象甲虫、埃及斑蚊、热带爪蟾、棕尾别麻蝇、广盐螯虾、亚马逊蝮蛇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1.71%、46.70%、41.94%、41.21%、39.56%、38.38%、37.35%、36.17%、34.24%、28.49%.本试验首次成功从中华蜜蜂工蜂毒腺中扩增到长度为545 bp、编码蛋白酶的基因片段, 所得序列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EF547156,这为以后克隆该基因全长序列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蜂毒产业化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中蜂雄蜂封盖气孔形成过程和不同封盖结构,利用全自动数字式物透气量仪测定不同封盖透气性。结果表明:中蜂雄蜂封盖第7天,已形成气孔结构,直径0.4~0.5 mm;中蜂雄蜂封盖透气性显著低于中蜂工蜂、意蜂工蜂和雄蜂、封盖,并且中蜂雄蜂封盖质地结构紧密。人工封盖中蜂雄蜂气孔实验表明:中蜂雄蜂封盖气孔对雄蜂发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蜂王浆对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甲基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蜂王浆对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甲基化水平影响。【方法】以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和中华蜜蜂(A. cerana cerana)1日龄幼虫为试验材料,分别饲喂意大利蜜蜂蜂王浆和中华蜜蜂蜂王浆,并提取每组3日龄和6日龄幼虫样品的基因组DNA,利用Sequenom MassARRAY技术检测dynactin p62甲基化水平。【结果】饲喂异种蜂王浆可以更显著降低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整体甲基化水平;饲喂同一种蜂王浆,均为6日龄幼虫dynactin p62整体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3日龄;2种蜂王浆对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各位点甲基化水平影响不同。【结论】2种蜂王浆对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整体甲基化水平和各位点甲基化水平影响不同,这说明不同蜂王浆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7.
神经肽Orexin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rexins是一组神经肽,分为orexin A、orexin B(OXA、OXB)2种,它们来源于同一前体。orexins主要由下丘脑神经元产生,通过其神经纤维的直接投射或释放冬脑脊髓液作用于靶位点,激活2种与G蛋白耦联的细胞表面受体OX1R、OX2R,参与机体对摄食、能量代谢、睡眠觉醒循环等生理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东方蜜蜂Apis Cerana Fab.在我国的分布及其亚种分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论述了东方蜜蜂在中国的地理分布范围:除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北部以外的广大地区;确定了东方蜜蜂在我国有五个亚种分化;除指名亚种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u外,肯定了西藏亚种Apis ceranaskorikovi Maa,发现了我国蜜蜂亚种的新纪录印度亚种Apis cerana indica Fabricus,提出了阿坝亚种Apis cernaabansis Yang et Kuang.subsp.now.和海南亚种Apis cerana hainana Yanget Krang sbusp.now.两个新亚种。  相似文献   

19.
吴小波  曾志将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0):121-122,142
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中华蜜蜂群间以及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种间未受精卵的辨认与监督行为特性。结果表明:中华蜜蜂蜂群中工蜂对群间未受精卵的辨认与监督效果差异不显著,卵的剩余率都在93%以上;但在中华蜜蜂蜂群中,工蜂在2 h之内把意大利蜜蜂未受精卵全部清理,而保留了89%以上的中华蜜蜂未受精卵;在意大利蜜蜂蜂群中,工蜂会在4 h之内把中华蜜蜂未受精卵全部清理,但保留了94%的意大利蜜蜂未受精卵。  相似文献   

20.
 扩增、测定和分析了云南省东方蜜蜂16个地理居群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获得的蜜蜂科3个其它种的16S rRNA序列,以离颚细蜂科的Vanhornia eucnemidarum为外群,利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重构了它们的种系发生关系。结果显示,云南省东方蜜蜂16S RNA基因部分序列很保守,不同地理居群均得到435bp完全一致的基因序列;通过对蜜蜂科4个种的种系发生关系分析发现,东方蜜蜂与西方蜜蜂位于一个姊妹枝,而熊蜂与无刺蜂位于一个进化枝,4个种得到了有效的区分。因此,16S rRNA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分子遗传标记用于蜜蜂科种间鉴定和种系发生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