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寒地稻作区水稻种衣剂一般以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为主要成分,其中杀菌剂主要防治恶苗病与立枯病等苗期病害,真正的种衣剂一次包衣解决了水稻恶苗病与立枯病两种病害的防治,整个育苗期不需另防立枯病。  相似文献   

2.
水稻立枯病是寒地水稻苗期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危害水稻生产,并且防治困难。为了摸清水稻立枯病的发生特点并获得最佳防治策略,本文主要从水稻立枯病的发生特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防治技术3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水稻立枯病抗病机理做了简要的阐述,同时对水稻抗病分子育种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为水稻立枯病的防治及抗病品种的选育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成全 《现代农业》2006,(11):22-23
“移栽灵“”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具有杀灭土壤病菌,促进秧苗根系活力的功能。使用“移栽灵”可有效防治盐碱地区水稻旱育苗立枯病,简化了传统的旱育秧技术,可以不选择土壤、不用调酸、不用消毒进行水稻旱育秧。本文作者从几个方面研究了使用“移栽灵”防治水稻立枯病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近几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大面积种植柏树所发生的苗木立枯病,结合近年的育苗实践,根据柏树类苗木的生理特点和立枯病病原及发病规律,分别从圃地、土壤、播种和药剂防治等方面入手,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对松苗立枯病的分布与危害、症状、病原和发病规律的阐述,结合圃地选择、苗圃处理、苗圃管理和药剂防治等主要防治措施,阐明了松苗立枯病的主要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立枯清(38%福·甲)是一种新型的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药剂,水稻旱育苗防治立枯病试验结果表明,在药种比1∶200~1∶500之间防治立枯病效果为100%~89.9%,对水稻的出苗日期无影响,出苗率略有降低,是一种比较好的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药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立枯病症状及发生特点,总结出了立枯病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科布尔镇地处内蒙古中部,在响应生态化发展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尝试,在园艺植物栽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就目前来看,杨树、松树以及大棚葡萄是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科布尔镇生态建设和园艺植物种植的主要种类,其种植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有生态效益,所以分析具体栽种过程中产生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现实意义显著。1松树主要的病害发生及防治1.1松树病害分析在园艺植物的具体栽种中,松树比较常见的病害是立枯病  相似文献   

9.
张军 《农技服务》2000,(1):11-13
<正> 调酸消毒是水稻旱育秧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目的是防治水稻秧苗立枯病。立枯病是早育秧的大敌,是毁灭性病害。旱育秧成败的关键就是怎样防治立枯病。早期的旱育秧技术主要是通过施用浓硫酸、硫磺粉、敌克松等进行调酸消毒、防治立枯病。其操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甜叶菊立枯病的病原、发病条件、发病症状,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甜叶菊立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辣椒疮痂病、黑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猝倒病和白绢病的危害症状、发病特点,指出防治这些病害应在种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用以铲除菌源和药剂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山东省5个地区的62份紫椴单株进行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结果表明:9对引物共产生1370条多态带,多态带比例为99.70%,平均Nei’s基因多样度和平均香农信息指数分别为0.2132、0.3405,供试材料遗传多样性较高,共产生182条特异性条带,据此可将82.3%的紫椴单株辨别出来,表明AFLP在分子水平上具有鉴别紫椴单株的潜力;单株间相似系数为0.3911-0.7953,平均值为0.5761,在相似性系数为0.60处,可将62个单株分成12组,分组情况与来源没有严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土壤处理对油松育苗及猝倒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纯黄土及腐殖质土按不同比例混合,或加入不同种类、不同剂量的杀菌剂等方法,对育苗所用营养土进行不同处理,对油松苗期生长情况及猝倒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营养土中含1/3以上腐殖质时,有利于油松苗木的生长,且松苗猝倒病的发生程度较轻;药剂处理对油松苗木生长量无明显影响,而对控制猝倒病的发生有显著作用;在加入FeSO4的基础上,再加入多菌灵或地菌净中的任意一种药剂会对松苗猝倒病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苗木猝倒病发生的症状、主要原因和发生规律,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选用棉花枯萎菌、黄瓜腐霉菌和白菜根系非致病镰刀菌作为指示菌株,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测定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L. H. Bailey)、结球甘蓝(B. oleracea var. capitata)、白花椰菜(B. oleracea L. var. botrytis L)、球茎甘蓝(B. oleracea var. gongylodes)、苦菜[B. integrifolia (West) O.E.Schulz]、芹菜(Apium graveolens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和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的生物熏蒸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组织捣碎粉末对3种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芸苔属植物的熏蒸抑菌效果好于非芸苔属植物,球茎甘蓝熏蒸效果较稳定,且效果最好,在第7d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仍然达91.9%;但各植物抑菌效果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内生菌BS-2对蔬菜立枯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抗利福平标记的菌株内生定殖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自辣椒叶片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株既可在辣椒体内定殖,又可进入茄子、蕃茄、白菜、黄瓜、西瓜、丝瓜、甜瓜和豇豆等多种植物体内定殖;拮抗和防病作用测定发现,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菌液浸种处理后对黄瓜、甜瓜和蕃茄苗期立枯病有78.96%以上的抑制效果,并对这些蔬菜有较明显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疆棉花立枯病根际拮抗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棉花立枯病生物防治提供新的生防细菌菌株,从采集的48份新疆棉苗根际土样中经分离、纯化获得优势细菌菌株189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根际拮抗细菌的筛选,并对部分抑菌活性强菌株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获得根际拮抗细菌菌株67株;其中菌株MX-1抑菌谱广,抑菌活性强,具有几丁质酶活,其盆栽试验防治效果达59.8%;饱和度70%硫酸铵获得的抑菌物质热稳定性较好,抑菌活性最高,能够引起立枯丝核菌菌丝发生畸变,出现囊泡、甚而裂解。由此可知,菌株MX-1是一株具有良好应用潜力的防治棉花立枯病的生防菌。  相似文献   

18.
张茹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68-10769,10782
[目的]油松苗期发生的猝倒病是油松育苗工作的极大障碍,对该病害病原菌的正确鉴定是研究其致病机理、开展防治工作等的基础。[方法]对1株引起油松苗猝倒病的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培养性状、致病性及rDNA ITS序列测定来鉴定该病原菌。[结果]在PDA培养基上,该病原菌幼嫩菌丝无色,但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变为褐色,部分菌丝膨大成念珠状;菌丝细胞多核;菌丝平均直径6~10μm,分支发生点附近缢缩并形成一隔膜,分支与再分支呈直角;不产生无性孢子,也不产生菌核;能引起油松苗猝倒病;其rDNAITS序列与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的2个菌株的相似性最大,均为97%。[结论]该病原菌被鉴定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hn)。该研究可为后续试验的进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分离了棉花根周拮抗细菌,并采用平板方法进行了拮抗性筛选,将得到的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分离物进行棉花种子细菌化处理,观察了不同分离物对棉花出苗、成苗的影响.同时试验了抑制棉苗立枯病的效果,得到了三株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20.
辣椒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疮痂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小地老虎、烟青虫、白蜘蛛等,应根据其发生规律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