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探讨水稻不同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在新民村和梧桐河农场水稻田利用7个品种(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民村叶瘟与穗颈瘟发生较梧桐河农场严重,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绥粳8在两点均无稻瘟病发生,其他品种(系)均有不同程度稻瘟病发生,穗颈瘟发生程度与叶瘟成正相关关系。相同品种不同的播期之间稻瘟病表现出播期1(S1)播期3(S3)播期2(S2)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1)H45: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用slot选X沈农976的F。进行花药培养选育而成。全生育期158天,在辽宁属中晚熟品种。株高85~95厘米,分案力强,成穗率高,株形紧凑,茎秆粗壮,活拜成熟。一般栽培条件下,亩收获穗数可达30万以上,平均穗长15厘米左右,每稳粒数102粒,结实率89.2%,千粒重24~25克。该品种抗倒性强,冷害抗性3级,叶瘟抗性3.3级,穗瘟抗性7级。米质较好,精米光亮洁白,米饭柔软,食味较好,糙米率82.18%,精米率74.91%,整精米率6877%,至白度1.4%,透明度1级,’糊化温度7.0,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1…  相似文献   

3.
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选用大穗型陕253和多穗型长武112两个品种,进行地膜穴播、露地穴播和露地条播,结果表明,地膜穴播对照露地条播的小麦生长发育显著加快,成穗率提高12-22个百分点,在穗数增加103-258万/hm^2,增产1350.0-1600.5mg/hm^2,增产幅度达27.5%-35.2%,增收906-1293元/hm^2;露地穴播的小麦前期比对照生长慢,拔节后生长速度猛增,干物质积累增加1.3-1.4倍,成穗率提高7-9个百分点,增产5.5%-15.1%,增收346-842元/hm^2。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施氮方式对黑龙江省主栽品种稻瘟病的研究,探讨了施用氮肥对稻瘟病发病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瘟病的发生氮肥起着决定性作用,N肥高、中、低及0氮肥条件下,叶瘟和穗颈瘟的发病规律呈现出相同的趋势,随着N肥量的增多发病率增强,病情严重;不同的施肥方式叶瘟和穗颈瘟也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7:3发病率与病情指数最高,发病最严重,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8:2、6:4表现病情相对较低。随着密度的降低,各品种发病情况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为给小麦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依据,1997~1999年在河南省偃师市高产麦田研究了多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多穗型和大穗型冬小麦品种在群体动态变化、小穗和小花发育、籽粒灌浆过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针对多穗型品种在高产奈件下分蘖成稳率高、穗粗重较低的特点,采取在拔节期追氮的措施能有效减少小花、子房退化,达到穗粒数增加、粒重提高的效果;大穗型品种分化小穗、小花数多,穗粒数高,在拔节期以后分蘖发育明显慢于主茎,致使分蘖成穗率低,群体穗数不足,产量低于多穗型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可有效增加穗数,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水稻穗颈瘟田间抗性的遗传模式,对2组双列杂交系的F_2及“初加×越南102号”的F_3、F_4株系进行了鉴定和结果分析。首先调查了4个品种(系)间双列杂交F_2集团的穗颈瘟发病程度,发现集团的平均值呈双亲的中间值,正反交之间无差异。其次,7个品种(系)间不包括反交的双列杂交的F_2双列分析结果,与穗颈瘟田间抗性有关的遗传基因的加性效应大,显性效应不重要,无上位性效应。因此,广义和狭义遗传率的估算值比较高,分别为0.752和  相似文献   

7.
龙斌 《中国稻米》1997,(1):38-39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6年4月审定通过了10个水稻品种,简介如下:(1)I优802:系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所以明恢63×紫圭已单株幼穗通过60Co-γ射线处理并进行花药培养育成的恢复系川恢802作父本,I-32A作母本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组合。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株型紧凑,分菜力较强,穗平均着粒153.2~157.2粒,结实率79.96%~82.40%,千粒重28g左右,糙米率80.0%,精米率70.5%,整精米率45.90%,加工、食味品质与汕优63相当。1994~1995两年四川省区试平均单产8516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2.59%,1995…  相似文献   

8.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在晋安区北峰单季稻上连年发生,分布广,危害重,而再生头季稻上的稻瘟病又比单季中晚稻重。据田间考察,再生稻头季稻稻瘟病发生面积占播种面积23%~48.4%,与单季稻相比要高出24.2%。经过多年的实践调查分析,再生稻稻瘟病发生严重原因与防治对策简述如下:1发生特点发生早、流行期长、为害重。据调查5月上中旬稻叶瘟始见。5月中旬到6月下旬流行,7月中旬田间穗颈瘟普遍发生。田间发病中心多,叶病率23,4%~50.7%,病情指数17%~50%以上,部分田国苗瘟严重而枯死。穗病率(粒瘟、枝梗瘟、穗颈瘟)达…  相似文献   

9.
《垦殖与稻作》2010,(5):F0004-F0004
由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1999年以“吉92D14”为母本.“长白9号”为父本杂交,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在吉林省气象条件下,为中熟品种,生育期137d左右,需≥10℃积温2800℃左右。株高101cm左右,株型较紧凑,叶色较绿.分蘖力较强。穗型半直立,穗长17cm左右.平均穗粒数116粒/穗,结实率90.9%.粒型椭圆,颖尖黄色.无芒,千粒重24g。精米率76.5%.粒长4.7mm,蛋白质含量7.9%,米质较好。人工接种鉴定,叶瘟和穗茎瘟表现中抗。纹枯病也表现为中抗。2007~2008年两年产量平均结果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5.3%。试验产量9000kg/hm2.生产潜力在100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0.
研究方法 1.田间观察点的设置选择常年老病区宁德七都乡及一般病区福安溪柄镇为观察点。 2.病标样采集和分离培养在早稻叶瘟流行至穗瘟发病期的5~7月。每月2次,逐月采集叶瘟、叶枕瘟及穗颈瘟标样,每品种5~10个标样,进行分离单孢菌株、培养、供小种鉴定用。 3.将各个时期采集分离的单孢菌株,应用全国统一的七个鉴别品种进行鉴定。鉴定方法,孢子培养,育苗和接种以及调查方法和记载标准等均按全国统一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1.同地同一品种早季叶瘟流行至穗瘟期的小种变化(表1)。 1985年稻瘟病是中偏轻病年,在溪柄镇  相似文献   

11.
一、选育经过宁早78系宁德地区农科所用宁早517/梧农号杂交,经四年七代选育于1994年定名,其亲缘系谱如图:二、特征特性1、生育期宁早78属早稻中熟品种,1995年参加宁德地区区试,全生育期120d,比对照种“119”迟熟0.sd;活动积温2641.6℃,晚季倒种全生育期109~1lid,1997年宁德所观察全生育期118d,比“119”早熟id。2、抗稻瘟性经多年试种,示范均未发现叶癌和穗颈瘟。1995年宁德所植保室稻瘟诱发鉴定,叶瘟0级,穗颈瘟1级。1997年再诱发鉴定,叶瘟丑级,穗颈瘟0级。3、经济性状1995年参加宁德地区区试,平均株高88.6cm,产量517…  相似文献   

12.
121个水稻品种的抗瘟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22个稻瘟病菌株,采用离体接种的方法对121份水稻品种进行抗瘟性鉴定,同时对其中16个湖南省主栽水稻品种进行了病圃鉴定。结果表明,51个品种抗菌频率在60%以下,63个在60%~80%之间,7个品种在80%以上。湖南省16个主栽水稻品种病圃叶瘟与穗颈瘟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病圃叶瘟和穗颈瘟发病严重度与室内离体鉴定结果也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湘裸麦2号是我“所”以早熟43作母本,镇鉴12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其综合性状优良,丰产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1995年由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并列为全省范围内推广品种。1特征特性1.1植物学特征1.1.1植株性状:“湘棵大麦二号”属春性二棱棵大麦,幼苗呈直立状态,叶色淡绿,株高86.9~90.ocm,茎秆中粗,剑叶较短,叶环呈紫色,剑叶以下叶杯无色,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大;株型紧凑,分美力强,单株分菜37~4.3个,有效穗与主穗差异少,生长势强,植株整齐一致,后期熟相好。1.1.2穗部性状:成穗率高…  相似文献   

14.
董国忠  刘喜 《中国稻米》2003,9(4):25-26
1.农粳1号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选育的粳稻品种。生育期122天。品质分析结果 :糙米率82.4% ,精米率74.1 % ,整精米率72.4% ,长宽比1.7,垩白大小2.4% ,垩白米率8.3 % ,垩白度0.5% ,直链淀粉含量16.61% ,胶稠度75.2mm ,碱消值7.0级 ,粗蛋白含量7.09%。经人工接种鉴定 :苗瘟7级、叶瘟7~9级、穗颈瘟7~9级 ,自然感病评价 :苗瘟5~7级、叶瘟7级、穗颈瘟7级。1999~2000年区域试验 ,平均单产6645.6kg/hm2 ,较对照品种增产6.8 % ;2002年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6645.6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6.1 %。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四积温带上限区域…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对四川省东南部稻瘟病菌230个有效单孢菌测定结果表明,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由4群17个小种组成,以ZB群小种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为70.2%,不同生态区及不同水稻品种间病菌生理小种组成有明显差异,同一水稻品种叶曾和穗颈瘟生理小种组成也有显著差异,穗颈瘟生理小种组成比叶瘟复杂,致病力比叶瘟强,同一水稻品种不同叶片,不同病穗乃同一叶片不同病斑间都可测出不同生理小种,表明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存在复杂的  相似文献   

16.
水稻生产由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轻的达1—2成,重的3—5成,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情况,除加强植物检疫和农业防治工作外,农药防治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措施.下面就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稻瘟病叶瘟在发现发病中心或急性病斑时,立即对发病中心及周围四块进行喷药防治,连续喷药2—3次,每次间隔5—7天.苗叶瘟要带药下田。防治穗颈瘟的关键时期是在水稻抽穗期.凡是稻苗生长后期叶瘟仍普遍发生,剑叶或叶枕出现病斑,稻株贫青徒长,感病品种,晚稻抽穗期遇寒流的,均要列为防对象田,这类四块要…  相似文献   

17.
连晚品种直播栽培的高产生育指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连晚直播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1995~1996年对丙95-503,DH104,连直1号和直922等4个品种(系)进行直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系)直播具有与常规移栽相近的生产力水平,并着重从生育期、植株高度、叶龄、单株分蘖、单株成穗能力、干物质积累与运输、穗部结构性状和抗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连晚直播品种的高产生育指标。提出了连晚直播每公顷产量6000kg以上的调控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牡响1号和牡丹江32为试验材料,通过改变水稻施氮量、插秧密度及插秧株数,探讨寒地粳稻有效穗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穗率与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的趋势,究其原因发现,单位面积穗数随有效穗率的增加而增加,有效穗率与每穗实粒数有极显著的抛物线关系。为达到水稻最高产量不同品种有不同的栽培措施,对于牡响1号这种多穗型品种应通过提高施氮量来增加产量,而对于牡丹江32这种大穗、大粒型品种则应通过适当降低栽培密度和施肥量来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啤酒大麦的单株有效稳数,每穗粒数及千粒重三个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参数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估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通径分析,旨在探讨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大麦育种工作效率寻求依据。分析采用近年全国北方春大麦区域试验的结果。供试品种(系)有浙皮1号、6711-28、丹麦1号、77-130盐7521、付8、麦将B23、莫特44、81原306共9个。小区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5m2。在正常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条件下.依据下列公式求得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及千粒重与单株籽粒产量的表型、遗传、环境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水稻品种携带的抗稻瘟病基育种应用价值,是利用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控制病害流行的重要前期工作。【方法】利用功能标记分析了14个抗稻瘟病基因在江苏近年育成的195个粳稻新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并对其中158个品种和17份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高世代回交株系进行穗颈瘟接种鉴定。【结果】大多数品种携带2~5个抗病基因,但所有品种均不含有Pigm基因;PibPitaPikh基因在供试品种中的分布频率较高,均在45%以上,其余基因均在30%以内;Pid3、Pid2、Pia、Pb1在新育成品种中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审定品种。测试品种对穗颈瘟的抗性主要与3个基因显著相关,贡献率由高至低依次为PiaPi3/5/iPita;其中,PiaPi3/5/iPita间的聚合效应均显著高于各基因单独存在时的抗病效应,且以PiaPita间的聚合效应最强,携带该基因组合的所有品种对穗颈瘟均表现抗至高抗水平抗性。回交导入Pigm基因的所有17份株系对穗颈瘟的抗性均显著高于各自轮回亲本,且均达到了抗病以上水平。【结论】抗病基因Pigm及基因组合“Pia+Pita”在江苏粳稻抗穗颈瘟育种中具有重要的育种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