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维生素A、D、E和K 多年来在饲料的脂溶性维生素分析上存在着技术困难。最新的气、液相色谱(GC)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提高了测定这几种维生素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1.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产品中,一般在类脂溶剂中提取后通过三氯化锑反应来测定。最近也有用荧光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来测定的。植物样品的β-胡萝卜素通常先通过氧化铝或氧化镁的柱层析提取和纯化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具生物活性的类胡萝卜素一般不测定。高压液相色谱比柱层析的分离度大,且可测定  相似文献   

2.
l波长校正公式的推导国标GB7292—87是测定饲料添加剂维生素A含量的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具有快速准确,测定中无需使用昂贵的标准品,并且测定结果能够比较正确地反映维生素A的生物效价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测定各种维生素A单一制品,许多国家药典都采用该法为测定方法。该法中的吸收度校正公式为:A_(325)(校正)=6.8l5A_(325)-2.555A_(310)-4.260A_(334)。有些检测人员由于不了解其推导原理,因而在应用中往往会感到迷惑不解。现将其校正原理及公式推导介绍如下。由于维生素A醇和维生素A醋酸酯分…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维生素A的功能形式和代谢形式1.1 功能形式 现在人们通常认为维生素A有两种:视黄醇(Retinol)即维生素A_1,脱氢视黄醇(Dehydroretinol)即维生素A_2.在动物体内,维生素A有3种中间代谢产物:即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它们的结构有顺式、反式之分.1.2 代谢形式 饲料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A酯、胡萝卜素在动物胃肠道经胃蛋白酶和肠蛋白水解酶水解代谢,从蛋白质上脱落下来,进入小肠.从小肠腔进入到它最后的功能位点,必须在各种酶的作用下,经过不同的结合蛋白进行转运.Ong(1994)研究报道:有5种结构蛋白和乳糜微粒参与维生素A的转运.这5种结合蛋白为:(1)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CRBP);(2)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类型Ⅱ(CRBPⅡ);(3)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细胞维生素A酸结合蛋白(CRABP);(5)细胞维生素A酸结构蛋白类型Ⅱ(CRABP Ⅱ).它们的分子重在14.000~33000道尔顿之间,并且结构相似,都连有脂肪酸链,结合蛋白约含135个氨基酸残基;但它们有自己不同的内源配体,CRBP和CRBPⅡ的配位为全反视黄醇,CRABP为全反视黄醇酸,CRABPⅡ为11—顺视黄醛和11—顺视黄醇.  相似文献   

4.
充分保证家禽获得足够数量的维生素,是提高家禽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之一。维生素可以用纯态形式或预混剂形式加入到配合饲料中去,也可以作为治疗的制剂加入到配合饲料中去。家禽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决定于不同的因素(维生素在饲料中的含量水平、家禽的健康状况和生产力、饲养技术水平、应激反应和吸收率等等)。我们研究过维生素浓缩料、预混料和配合料中维生素A和E的水平,与它们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的关系。用脱水的方法测定维生素A的含量,在碱解、提取和干燥以后的脱水情况下,如果在维生素A的样本中有Ⅱ—甲苯二磺酸存在时,就会转变成为脱水维生素A,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397毫微米时测定脱水维生素A的浓度。按Зmmepи-  相似文献   

5.
酵母菌中维生素B1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一种简单快速测定酵母菌中维生素B1(硫胺素)含量的方法,对检测条件进行摸索。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0~700nm对标准品进行光谱扫描,确定维生素B1标准品的最大吸收波长,并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测得酵母菌维生素B1含量为10.6836μg/mL。表明此方法可重复性好,方法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6.
国标GB7292—87中测定饲料添加剂维生素A乙酸酯微粒中的维生素A含量的方法烦琐、复杂。采用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溶解胶囊,回流粗提维生素A,然后再用乙醚提取,用无水硫酸钠过滤,提炼得到纯净的维生素A的乙醚溶液,最后取lml,用异丙醇定容,成为待测液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这种方法不便于操作,且时间长,现介绍一种用环己烷作溶剂的简捷快速测定维生素A含量方法,供参考。l试剂无水乙醇:分析纯,C2H5OH含量不少于99.7%;环己烷:分析纯。2测定步骤2.l称取0.069(准确至0.0002g)维生素A乙酸酯微粒,置于小研钵中。2.2滴加少量乙醇…  相似文献   

7.
蚕沙β-胡萝卜素的提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纪平雄  黄自然 《蚕业科学》1991,17(3):169-172
β-胡萝卜素是存在蚕沙中的天然黄色素,具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蚕沙中类胡萝卜素用石油醚-乙醇混合溶剂提取,经活性氧化铝柱层析,首次获得六边形的β-胡萝卜素结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β-胡萝卜素的吸光值。A_1:340nm;A_2:362nm;A_3:434nm;A_4:455nm(吸光极大);A_5:483nm。它们的吸光比为:A_2/A_1=1.08;A_4/A_1=1.62;A_4/A_3=1.38;A_4/A_5=1.15。β-胡萝卜素的纯度达99.80%。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反相色谱法测定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含量,样品不经皂化,直接用4%二氯甲烷甲醇溶液提取,可以快速测定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含量.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1.1.1 仪器与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100(配紫外检测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Specord S 100;分析天平(感量0.1 mg);分析天平(感量0.01 mg);涡旋混合器;超声波清洗器;0.45 μm微孔滤膜;棕色容量瓶及其他实验室玻璃仪器.  相似文献   

9.
万慧杰 《饲料工业》1991,12(6):38-39
<正> 饲料中磷的测定一般需要用分光光度计。在分光光度计表盘上,标有二种刻度的对比,一种是透光率(T),另一种是根据透光率换算出来的吸收度(或光密度 A)。透光率读数的准确度是仪器精确度的主要指标之一。高精度仪器的透光率读数误差(△T)可少于0.5%,一般的仪器约在1%左右。由于透光率与浓度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饲料总磷含量是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的,即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20nm的单色光下,对磷与饥钼酸铵作用形成的黄色物(NH_6)_3PO_4·NH_4NO_3·16MoO_3进行比色测定。测定中发现,分光光度计经使用或搬动后,灵敏度、波长准确性等有所改变,需要及时校正,以确保仪器使用和测定准确。  相似文献   

11.
水产动物对脂溶性维生素的营养需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它们伴随着脂肪吸收而吸收,是水产动物不可缺少的一类营养素。一些水产动物的脂溶性维生素需要量已被确定,见附表。1 维生素A 维生素A是一个统称,用来说明所有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包括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三种形式。在淡水鱼体内,视黄醇可氧化为3- 脱氢视黄醇,并且视黄醇与视黄醛及3- 脱氢视黄醇与3- 脱氢视黄醛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互相转化(Goswami,1984)。海水鱼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日立F - 2 0 0 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测定了鸡肝脏中硒含量。首先将样品中有机物破坏 ,使硒游离出来 ,在微酸性溶液中 ,硒和 2 ,3-二氨基萘 (DAN)生成 4,5 -苯基苯并硒二唑 ,用环已烷直接在生成络合物的同一酸度溶液中萃取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激发波长 375nm ,发射波长 5 2 0nm处进行测定。硒浓度在 0 .0 0~ 0 .3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 ,r=0 .998,平均回收率为 84.9%。说明此方法适用于动物组织中硒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GB 5009.8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第一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母乳在3个不同时期的维生素A含量,并进行比较。通过试验数据发现,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在初乳期和牛乳的含量相近,但随着哺乳期的加长,母乳中维生素A的含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检测波长325 nm,母乳和牛乳及标准物质中维生素A出峰时间3.297 min。液体乳试样称样量为5.00 g,定容体积为10 mL时,维生素A方法检出限为3.98μg/100 g,方法定量限为11.90μg/100 g,在此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Y=1.409 0X-0.002 47,此时R~2=0.999 5。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A     
维生素A(vitaminA)又称视黄醇(其醛衍生物视黄醛)或抗干眼病因子,是一个具有脂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包括动物性食物来源的维生素A1、A2两种,是一类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15.
1功能与缺乏症维生素A是含有β-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它有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3种衍生物,每种都有顺、反两种构型,其中以反式视黄醇效价最高。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体中,植物中不含维生素A,而含有维生素A原(先体)——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6.
多种维生素制剂都有不同的商品名或不同的商品形态.正因为此,就需要牢记这些特点以便根据不同的需要采购到适用的维生素制剂.维生素A维生素A由若干种具有“维生素A活性”的物质组成.但是,纯维生素A是一种有机醇,它有两种形式:(1)维生素A_1,又称视黄醇;(2)维生素A_2,又称脱氢视黄醇,但其市售商品制剂名为醋酸维生素A.维生素A有一种稳定剂型,但饲料中脂肪的酸败以及日光或强的光线仍会将其破坏.但是,维生素C、维生素E和常用的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持其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二因素(Zn、VA)、多水平(6、2)、有重复实验设计 ,以468只AA肉仔鸡为模型 ,研究了日粮中不同锌和维生素A水平对肉仔鸡体内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代谢的影响。锌的添加水平为40、80、120、160、200、320mg/kg;维生素A的添加水平为2700和8800IU/kg。用微量荧光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 ,用荧光法测定血清维生素E浓度。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维生素A水平下 ,血清维生素A浓度随日粮锌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肝脏的维生素A浓度则相应下降 ,说明锌对动物肝脏维生素A入血有重要作用。但当锌的添加量为320mg/kg 时 ,血清和肝脏的维生素A浓度均较…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A的比色测定是众所周知的方法。但由于维生素A与三氯化锑反应所产生的蓝色不稳定,因此误差较大。根据国定全苏标准,必须在加入三氯化锑后10秒钟内将样品置于比色计测定,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同时,由于试剂的毒性很高,也限制了测定方法的广泛应用.此外,色层分离后作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方法也不适用于畜牧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A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维生素.1914年Mc Collum和Davis从卵黄和奶油中提取出一种脂溶性生长因子,命名为维生素A.1931年Karrer等测定出维生素A的视黄醇结构并获得诺贝尔奖.Isler于1947年首次人工合成维生素Am,我国也于1963年成功合成了维生素A.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维生素A开始进入商品化工业合成生产,并逐步在饲料产品中添加使用.目前,全球维生素A的生产厂商主要有帝斯曼、巴斯夫、安迪苏、浙江新和成、浙江医药和厦门金达威等.全球每年维生素A的需求总量约为24 700 t,其中饲料行业维生素A用量最大,约占总量的85%[2].  相似文献   

20.
正1维生素A(V_A)根据维生素的命名法则,V_A是指所有β-紫罗酮的衍生物,具有生物活性的全反式视黄醇(如视黄醇或者,V_(A1)),但不包括维生素A源——类胡萝卜素。全反式视黄醇的酯类都被称为视黄醇酯。动物组织含有,V_A,而大多数植物只含有,V_A源——类胡萝卜素,它在小肠内分解后形成,V_A。,V_A是以视黄醇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但主要以棕桐酸视黄酯形式在肝脏中贮存。动物对,V_A的吸收率在很大的剂量范围内都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