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3年小麦/玉米带田定位试验研究明确了①每公顷总量分别为450、900和1350kgN的氮肥第1年一次性施用和分年施用的增产效果,每公顷450kg左右N为带田适宜施氮量;②一次性施用氮肥后的残效、影响残效大小及持续性的主要因素是氮肥用量及土壤保肥性;③不同用量及不同分配方式氮肥的当年利用率比累积利用率低5.7%~2.0%,评价氮肥利用率的高低时,应将残效考虑在内;④等量氮肥分年施用与一次性施用相比,增产效果及氮肥利用率高得多  相似文献   

2.
棉田施用生物钾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田施用生物钾肥的增产效果陈玉忠,王进(南通市农业局226006)近年来,南通棉区氮肥投入数量直线上升,而磷钾肥用量不足。1991年全市平均亩施纯N15.46kg,P。Os和K:O分别只有3.76和3.48kg。而每生产50kg皮棉就需从土壤中摄取w...  相似文献   

3.
晋南褐土区冬小麦钾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在氮磷配施增产的基础上再施用一定量钾肥增产效果显著.钾肥用量以75kg/ha表现最好,比CK增产50.7%;比NP增产5.7%,每kgK2O增产3.82kg小麦,产投比1.55.获得最高产量的理论施钾量为131.95kg/ha。依据边际理论求得经济合理施钾量为75~90kg(K2O)/ha。  相似文献   

4.
不同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肥利用率关系着农业生产的成本和环境问题,为了解洱海上游地区不同量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情况,并为以后的施肥提供依据,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 90,72,54,36t/hm2有机肥(牛粪)分别与化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 (NRE)、氮素农学效率 (NAE)、氮肥偏生产率 (PFP)和氮素收获指数 (NHI)的影响。结果表明:NRE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分别为 4.8%,16.0%,25.4%,34.7%,与施氮量呈极显著 (r=0.999,P=0.001)正相关;PFP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分别为 50.9,42.1,35.7,32.4kg/kg,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 (r=-0981,P=0019);NAE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分别为 4.3,7.9,8.7,10.1kg/kgN,但超过 165kg/hm2后处理间差异不显著;NHI以施氮量为 225kg/hm2和285kg/hm2最高,均为 42。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应该在降低土壤背景氮的基础上,增加穗粒肥比例,具体以23t/hm2牛粪作为基肥,8t/hm2牛粪作为蘖肥,辅以 20kg/hm2化肥氮,穗肥氮 112kg/hm2于孕穗期和灌浆期以 2∶3的比例分两次施用。  相似文献   

5.
蔗渣作蔬菜工厂化育苗基质的生物处理与施肥措施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研究通过堆沤和增施氮肥处理,可使蔗渣成为育苗效果与泥炭相当的蔬菜工厂化育苗基质。研究结果表明,经3,6,9个月堆沤的蔗渣在施基本氮(1.0gNH4NO3/L)时分别增施2.0,1.5和1.0gNH4NO3/L,其效果与泥炭相当,而堆沤12个月蔗渣施基本氮即可与泥炭的效果相当。在堆沤时适当增大堆体体积有利于促进蔗渣的使用效果;若堆沤时每100kg蔗渣加入0.5kg尿素堆沤2个月,在使用时追施基本氮  相似文献   

6.
在张掖地区盐化草甸土上按N165.0kg/hm^2、P52.5kg/hm^2、K81.0kg/hm^2、Zn(硫酸锌)30.0kg/hm^2、Mn(硫酸锰)45.0kg/hm^2、Mo(钼酸铵)7.5kg/hm^2用量混配后施用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P、NPK、NPZn、NPMn和NPMo混配基施,可使小麦籽粒产量较不施肥对照分别增加38.9%、61.8%、60.3%、43.6%和45.0%,净产值分别增加13.2%、31.0%、31.8%、16.0%和14.8%,氮肥利用率分别达到27.6%、40.4%、40.2%、37.0%和38.5%,磷肥利用率分别达到9.2%、15.0%、12.8%、12.8%和13.7%,以NPK和NPZn混配施用效果最佳。同时查明,在不同混配肥处理中,小麦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由穗粒  相似文献   

7.
浙西红砂土施用硫肥对芝麻和油菜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砂土施用不同硫肥品种和用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红砂土施用硫肥能增加芝麻和油菜的籽粒产量,每hm^2施40kgS的普钙处理增产达5%显著水平,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6%和11.3%(2)3种硫源对芝麻和油菜籽粒的增产效应顺序如下:普钙40〉硫磺40;(3)每hm^2施20和40kgS的石膏处理对籽粒产量无显著性差异;(4)施用硫肥能提高红砂土耕层土壤有效硫含量,普钙处理的土壤在芝麻收获后其有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的施氮量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典型小麦品种小偃6号1小偃107和4286结合生产实际施氮肥,选择高N(247.5kg/hm^2)、中N(15.75kg/hm^2)和低N(67.5kg/hm^2)3个施肥水平,研究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蛋白质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都有增加趋势,但程序不同,小偃107增加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酸性土壤施石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酸性土壤施用适量石灰,有利于烤烟生长,提高烟株的抗病力,促进烟株中上部叶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烟叶的品质和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与不施石灰的相比,每公顷施石灰750-1125kg的,上中等烟的比例提高11.5-12.1个百分点。其中,以每化顷施石化灰750kg的处理烟叶均价,产值为最高,分别为4.46元/kg,10249.1元/hm^2,分别增加了0.77元/kg,2498.6元/kg,24  相似文献   

10.
施肥水平对生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氮磷钾及其施用水平对生姜根茎品质的影响不同。适量追施氮肥(40kg/667m2)可显著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并有利于糖、淀粉、Vc和挥发油的形成,但氮肥用量过多,上述营养成分降低。增施磷肥对提高糖含量作用较大,在本试验范围内(0~15kg/667m2),可溶性糖含量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增施钾肥对淀粉和纤维素的形成有较大促进作用。对Vc形成不利,钾肥用量越多,Vc含量越低,在本试验田肥力条件下,以每667m2追施N40kg、P2O57.5kg、K2O40kg效果最好,生姜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施用磷酸一铵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2年,冬小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亩施纯N12kg的基础上,高肥力地以亩施磷酸一按20kg为最佳用量,中、低肥力地以亩施15kg为最好;施用方法上,高肥力地以全部底施最好,而低肥力地则以采用2/3底肥、1/3种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盐化草甸土的培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宁省辽中县盐化草甸型水稻土上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经5年观测结果表明,施用肥料特别是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兼有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加强作物营养的双重功效,水稻产量由不施肥处理的3495kg.hm^-2提高到7350kg.hm^-2。在配施组合中,以施猪圈粪1.5t.hm^-2,化肥N75~90kg.hm^-2,P2O530~45k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提高旱地甘蔗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适量氮肥及配施磷钾肥条件下,用差数法测得旱地甘蔗尿素N当季利用率为36.6%,增产率为47.2%,每公斤N增产蔗茎82.6kg。单质氮、磷、钾肥料经加工造粒制成包膜专用肥料,其尿素N当季利用率为43.4%,比单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14.1个百分点,尿素综合肥效提高68.2%;与施用单质氮、磷、钾肥料相比,尿素N利用率提高6.8个百分点,尿素综合肥效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渣肥和氮磷钾组合对青椒产量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回最优设计研究食用菌渣与氮,磷,钾肥组合对青椒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菌渣能改善土壤条件和氮,磷的有效性,从而提高青椒果实的产量及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寻优计算表明,每盆青椒果实达390-450g时,需施菌渣肥133.30-150.19g,N3.18-3.51g,p2O51.73-1.94g,k2O1.34-1.69g。  相似文献   

15.
豫北平原中肥区夏棉施用氮、磷肥可极显著地提高皮棉产量,其效应方程是:Y=43.9000+3.4200N-0.1240N2+1.0120P-0.0636P2+0.0007NP(R=0.95),经济最佳施N量是12.80kg/亩,施P2O5量6.39kg/亩,经济最佳皮棉产量为71.29kg/亩。氮磷经济最佳配比方程:5.5140-0.6221N+0.3834P=0,最佳氮磷配比为:12.8∶6.4。  相似文献   

16.
钾肥施用量与施用期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前期钾肥用量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钾肥施用量和施用期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施钾水平G1施K2O270kg/hm^2,G2施K2O330kg/hm^2)之间差异不显著,3个施钾时期(D1-烟苗移栽后35d内分3次施钾,D2-烟苗移栽后45d内分3次施钾,D3-烟苗移栽后60d内分4次施钾),以D3处理效果最佳,综合不同钾肥施用量与施用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G1D  相似文献   

17.
小麦/玉米带田土壤肥力变化及培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对小麦/玉米带田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土培肥途径。结果证明:(1)带田不施肥时,和迅速降低,产量急剧减少;(2)在带田的产量构成中,玉米平均占61.7%,且其对肥料的依赖性远大于小麦;(3)氮肥对带田产量特别是玉米产量起着主要作用,产量贡献率达55.2%-80.9%(4)小麦对磷肥反应明显,平方米对钾以应明显;(3)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结合,以氮肥为主,氮、钾平衡施肥是带田土壤培  相似文献   

18.
1991~1993 年利用3 年时间对玉米生产田施用新型肥料———包裹型长效复合肥的用量和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包裹型玉米长效复合肥( 氮、磷、钾复合一体) 是替代二铵的一种新型肥料;经多年多点联合试验,明确了玉米生产田施用包复肥宜作底( 口) 肥,不宜作追肥和一次性施肥;每公顷施用包复肥250~300 kg 为宜;较常规施肥( 二铵200 kg/hm2) 产量提高11-6%~13 % ,增加收入527~532 元  相似文献   

19.
一叶一心期(以下简称苗期)珍汕97A、协青早A1hm2分别喷施多效唑(简称MET)0.9、1.2kg,各对水450kg,能有效地促进其秧苗分蘖,提高秧苗素质;1hm2分别增加有效穗37.2万、85.5万;分别提高柱头外露率5.1%、3.6%;提高结实率5.6%、4.9%;分别增产36.3%、49.1%。在水稻幼穗分化3~7期,1hm2制种田对明恢63、2DZ57喷施0.9~1.5kgMET,对水450kg,能延迟始穗1~2d;对珍汕97A、协青早A1hm2喷施1.35~2.7kgMET,对水450kg,能延迟始穗1~3d。MET剂量越大,延迟始穗效果越好。但恢复系施用大剂量后株高降低过多,授粉态势差;而不育系株高降低,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授粉态势。  相似文献   

20.
高油玉米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沈光斌  刘正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3):219-220,229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高油玉米的产量与播种密度(X1)、施氮肥量(X2)和施磷钾肥量(X3)的关系,并组建了模型。结果表明,高油玉米的产量随X1、X2、X3的增大而增加,同时获得产量在5250kg/hm2以上的综合优化模式:X1=61845~69795株/hm2;X2=501.15~527.70kg/hm2;X3=(125.70+125.70)~(177.00+177.0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