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液体-固体培养法,从3012枚EVA三倍体甜菜未授粉胚珠培养中获得了3块愈伤组织,其中2块黄色疏松状组织94-160和95-10在继代培养2次后丧失分化能力,一块白色紧密型愈伤组织94-19在继代培养中不断增殖分化,逐渐形成胚状体并再生绿苗。茎尖细胞染色体鉴定表明,n=9的细胞占观测总数的96.08%,为单倍体。其移栽成活植株生长势较弱,母根经低温冬藏后,次年不能正常结实。作者讨论了再生植株的可能来源及其三倍体未授粉胚珠培养在甜菜遗传改良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龙牙忽木叶柄培养诱导性胚性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体细胞胚状体,并发育成完整植株。初代培养以MS+BA+NAA培养顶芽,当芽萌发后取幼嫩叶柄在含有2,4-D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将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成熟的体细胞胚状体经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3.
影响"扬稻6号"成熟胚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因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水稻中籼品种“扬稻6号”的成熟胚为外植体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发生,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阶段,研究山梨醇、甘露醇、脱落酸、蔗糖和麦芽糖对愈伤组织分化植株能力的影响作用,并探讨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对后期愈伤组织分化植株能力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添加30g/L山梨醇,3-5mg/L脱落酸和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附加0.2mg/L 6-苄基氨基嘌呤有利于建立起较高频率的植株再生体系,愈伤组织经过继代培养后其植株再生的频率保持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4.
胚乳对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籼稻品种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胚乳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胚乳量愈少,始愈期愈早;形成的愈伤组织生长速率以带全胚乳的种子为最快;愈伤组织分化率则以带半胚乳的种子最高。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次数显著影响绿苗分化频率,以继代培养1次(约12-14d)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ip对水稻愈伤组织分化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愈伤组织经过长期继代培养之后,在常规分化条件下,其分化频率很低,经过含中和2,4-D的继代培养基预处理后,再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可显著提高其分化频率。2,4-D和ip的比率是影响愈伤组织分化频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龙牙(木忽)木叶柄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体细胞胚状体,并发育成完整植株。初代培养以MS BA NAA培养顶芽,当芽萌发后取幼嫩叶柄在含有2,4-D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将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成熟的体细胞胚状体经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7.
籼稻遗传转化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21个籼稻品种进行成熟胚离体培养试验,结果发现大多数品种可通过添加一定配比的外源植物激素使愈伤组织诱导率大大提高,继代培养基中添加KT NAA可明显改善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连续继代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再分化率;预分化培养后转入再分化培养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再分化率,建立了一套适于籼稻遗传转化的高频再生离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去壳种子,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用N6+1mg/L2,4-D液体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继代。疣粒颗生稻愈伤组织生长很快,每周至少继代培养1代,有时甚至要继代2次。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1年后分化能力仍然很强;普通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8个月后分化能力开始下降,至10个月后分化能力完全丧失。在所用的11种培养基中,N6+1mg/L 6-BA 0.5mg/L NAA诱导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再生绿苗效果最好,诱导率为70%。1994年采集到的普通野生稻的种子,在本实验中(1997年)被用来诱导愈伤组织,其再生绿苗率平均仅为4%,比1995年用该种子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率(平均23%)低,这可能与所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种子保存时间(3年)太长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枸杞髓部细胞悬浮培养及胚状体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枸杞髓部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建立细胞系,诱导胚状体发生。结果在含不同激素的4种MS培养基上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在56.7% ̄95.7%,其中以MS+6BA0.1mg/L+NAA0.5mg/L+蔗糖3%培养基诱导出的愈伤组织颗粒小,分散性能好,此愈伤组织在2-3次继代培养后,转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24h后获得大量单细胞,经过多次继代培养,建立稳定的单细胞悬浮率。悬浮细胞在液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曲同宝  孟繁勇  张友民  王丕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25-6127,6130
[目的]探索影响羊草愈伤组织分化及再生的因素,为羊草组织培养及转基因受体系统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种类型羊草种子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在愈伤组织继代、分化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类型、激素种类和浓度、低温处理等因素对分化率的影响。[结果]不同种群的羊草愈伤组织分化率差异极大;在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过程中添加2.0mg/L2,4-D有利于羊草胚性愈伤组织再生能力的保持;继代培养时,不同种类培养基对分化率影响不大,低温处理不能提高长时间继代培养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分化培养时,外源激素对提高羊草分化率作用不大。[结论]影响羊草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因素主要包括种质资源以及诱导和继代过程中的激素浓度。  相似文献   

11.
棉花花药愈伤组织培养与胚胎发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棉花花药愈伤组织的生长与增殖受基因型、糖源、培养基成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多次继代筛选后,棉花花药愈伤组织中可形成一种能分化出胚状体的胚性愈伤组织,并能产生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状体。胚状体转入胚荫发培养基中,可萌发形成小植株。本实验获得了鲁棉6号小植株和Siokral-3及珂字201的于叶胚。  相似文献   

12.
在黄花菜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出现了球状体。球状体的增殖速度很快,分化苗的能力强,苗粗壮。球状体是一种致密型的愈伤组织,在细胞分裂素的影响下,松散型的愈伤组织,经过继代培养可以转变为球状体。相反,在生长素的影响下,球状体也可以转变为松散型的愈伤组织。球状体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最外1-3层的薄壁细胞的细胞呈不均匀的栓质化。由一些薄壁细胞脱分化而形成分生细胞团。一个球状体内有多个分生细胞团,可由它进一步分化为芽原基而形成芽,实质上球状体是一种内部组织已经分化了的愈伤组织。其幼苗根尖染色体为22。  相似文献   

13.
魔芋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及分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花魔芋球茎和白魔芋幼嫩叶柄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经过3次或3次以上继代培养,魔芋愈伤组织可形成3种不同类型:A型水渍状,半透明;B型—浅黄色,表面呈球形瘤状突起;C型—绿色或橙红色,结构致密。3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不同。组织学切片显示了3种类型愈伤组织的细胞类型和组织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小麦离体培养若干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5个春麦品种幼穗,成熟胚和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着重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基因型对愈伤组织的影响及长期继代,2,4-D浓度,低温处理对愈伤组织胚性保持的作用和对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幼穗是最好的外植体来源,基因型是影响离体培养重要因素,长期继代培养会使胚性逐渐丧失,2-4mg/L的2,4-D浓度与其它激素适当配合可改善愈伤组织质量,保持胚性,5℃低温处理10d,显著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胚发育指数(PF值胚长/种子长)为0.5—0.7的未完全成熟胚为外植体,在MS+KT+NAA+2.4—D条件下,出愈率较高,各种激素最适浓度是KT1.0ppm,NAA1.0—2.0ppm、2.4—D1.0ppm。光滑致密的颗粒状愈伤组织可继代培养,并在分化培养基上可分化出芽体(胚状体),也可形成芽丛,进而发育成丛生苗,这种愈伤组织就是胚性细胞团。本文还对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中及幼苗分化时产生的一些现象,阐述了某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花粉胚状体的脱分化培养,建立了小麦单倍体细胞无性系H16,研究了影响单倍体无性系生长特性的因素和单倍体无性系的继代、分化性能,结果表明,花粉胚状体的发育时期与被诱导出愈伤组织的质地有关,而花粉细胞的基因型决定了单倍体无性系愈伤组织的生长特性和继代性能.H16单倍体无性系具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和继代性能,是普通小麦遗传饰变和遗传操作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7.
选取福鼎大白茶的种子、子叶、叶片、根、短穗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和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结果表明:(1)叶片是诱导愈伤组织最好的外植体,适合的诱导培养基为N6+2,4 D(2.5mg.L-1);(2)愈伤组织通过多次继代培养扩大繁殖,可获得充足的愈伤组织;(3)愈伤组织在20种分化培养基中分化生长,绝大多数愈伤能长出绿色小突起,有一部分愈伤能分化出根。  相似文献   

18.
以长期继代培养的楸树愈伤组织和新诱导的楸树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比较分析它们的组织形态特征,并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的含量,以探究楸树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后分化再生困难的形成原因。组织形态学观察分析发现,继代培养7 a的白色颗粒状愈伤组织细胞中淀粉粒含量丰富,分布均匀,仍为胚性愈伤组织;新诱导的浅绿色愈伤组织存在明显的细胞分化中心,有均匀分布的淀粉粒,为早期胚性愈伤组织;新诱导的黄白色致密愈伤组织为非胚性向胚性转化的愈伤组织,新诱导黄白色疏松愈伤组织为非胚性愈伤组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析发现,继代培养7 a的楸树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新诱导出的3种愈伤组织,但其同工酶活性却较低,表明在长期继代培养的过程中,楸树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代谢活性降低。由此推测生理生化代谢活性的下降可能是造成楸树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后分化再生困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生长健壮的花生根瘤在CLS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的频率达到26.5-46.6%。瘤愈伤组织能多次继代,生长良好,在分化培养基D-57和D-59上已分化形成了根,其生根频率分别为56%和78%。显微观察表明,愈伤组织分化的具有正常根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东北红豆杉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的不同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和再分化培养,结果发现在MS培养基上,幼叶的出愈率最高,达783%,在B5培养基上,幼基的出愈率最高,达760%。诱导愈伤组织最适2,4-D浓度为2-3mg·L-1。经抗氧化剂处理,愈伤组织在改良MS培养基上经多次继代培养,褐化现象减轻或消失,生长速率最高可达0090g·kg-1·d-1(鲜重)。在分化培养基上,由愈伤组织诱导出绿芽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