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藜麦杂粮面包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藜麦为主要粗粮成分,对藜麦杂粮面包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摸索藜麦与高筋粉的不同添加比例及采用正交设计探究杂粮面包中各主要成分的配比,以感官评价、含水量、酸度、比容为标准,得出最佳制备工艺,并测定其微生物指标。结果表明,藜麦杂粮面包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藜麦粉∶高筋粉∶白砂糖∶酵母质量比为25∶70∶10∶2,其中,藜麦添加量是影响面包感官评价的首要因素,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均符合国家标准,无常见致病菌。根据该工艺制作的藜麦杂粮面包外观适中,口感良好,营养丰富,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2.
以混合杂粮粉(蚕豆粉∶荞麦粉∶魔芋精粉质量比10∶9∶1)为原料制备杂粮膨化营养粉,以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为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了制备工艺,并通过体外胃肠道模型研究了产品的消化特性。结果表明,杂粮膨化营养粉制备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物料含水量16%,Ⅲ区挤压温度142℃,螺杆转速146 r/min,在该条件下,产品中SDF含量达到(18.13±0.15)%。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原料粉体颗粒发生了有效膨胀,原有的致密结构受到破坏。挤压膨化营养粉的碳水化合物水解指数,估计血糖生成指数和估计血糖负荷指数等均显著低于杂粮原料粉,并且达到了低血糖生成指数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3.
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品质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5种谷物杂粮粉的混合比例并添加蛹虫草制成蛹虫草复配谷物杂粮粉,采用双螺杆挤压工艺制成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并研究蛹虫草对膨化产品品质特性的影响,为开发营养全面和功能互补型的食用菌复合谷物杂粮产品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线性规划功能优化5种谷物杂粮的营养配方,对比分析谷物杂粮和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硬度、色差和氨基酸含量等品质特性的变化,利用电子鼻从宏观角度检测谷物杂粮膨化产品和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气味差异,并在宏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GC-MS对两种产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具体分析鉴定。【结果】蛹虫草粉和谷物杂粮粉按照1﹕10的质量比混合,其中谷物杂粮粉的配比为:大米粉60%、黄豆粉5%、薏米粉10%、红豆粉10%、糯米粉15%,添加蛹虫草的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热量、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灰分、钾、钙、钠等矿物质含量显著上升。与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相比,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硬度显著上升,脆度显著下降,粘度、弹性和咀嚼性没有显著性差异,而L*值显著降低,a*值、b*值、△E值和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显著升高;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总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比值(TEAA/TAA)、总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TEAA/NEAA)、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达到40%、60%、0.54、1.08,符合FAO/WHO标准模式,表明添加蛹虫草不仅对膨化产品的感官特性具有显著影响,而且能改善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营养价值。电子鼻对谷物杂粮膨化产品和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气味有较好的响应,可以显著区分两种产品的气味特征;GC-MS结果表明添加蛹虫草前后的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挥发性物质分别为27种和31种,其中酯类、咔唑类、醚类、炔烃类、吡咯类和帕罗昔丁这六类物质是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中特有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异氰酸丙酯,1,2:7,8-二苯并咔唑,二乙二醇乙醚,5-甲基-1-己炔和N-甲基吡咯;对蛹虫草挥发性气味贡献最大的是2-戊基呋喃、3-辛烯-2-酮、十二烷和十三烷。【结论】挤压蛹虫草复配谷物杂粮粉而获得的膨化产品较传统粮食加工制品在质构、营养和风味等品质特性方面有了显著地改善,以谷物杂粮为载体的新型复合产品可弥补传统膨化食品在口感、保健功能、氨基酸含量和组成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小麦粉和藜麦粉为主料,谷朊粉、瓜尔胶、食用盐、食用碱等为辅,旨在研制出一款适合大众接受的藜麦杂粮面条,实验结果显示:在藜麦粉30%、小麦粉70%、谷朊粉2.9%、瓜尔胶0.25%、食用盐2%、食用碱0.15%、水40%时最佳。  相似文献   

5.
王苏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94-8196
[目的]以市售小麦粉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大豆豆渣膳食纤维进行面团流变学特性研究。[方法]对添加不同比例豆渣膳食纤维的小麦粉进行粉质试验和拉伸试验,进而分析膳食纤维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豆渣膳食纤维的添加对面团的粉质特性起到一定的改良作用,对面团的拉伸特性却有一定的恶化作用。当添加2%的豆渣膳食纤维时,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综合效果能起到改良的作用。[结论]添加适宜比例的豆渣膳食纤维,能改善面团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使用具有红曲色素和茶多酚等生物活性成分的红曲霉发酵茶碎等制作低GI饼干,为糖尿病人和肥胖症患者提供更多膳食选择。通过四组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制作产品,根据其感官评价值确定最佳饼干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添加4%红曲茶碎粉、9%赤藓糖醇、3.5%黄油混合2.5%大豆油以及杂粮配比(低筋面粉∶魔芋精粉∶燕麦粉∶藜麦粉)为1.8∶1.8∶1∶1。按照最佳配方制作的饼干,感官评价值可达92.7分,口味松脆,风味独特,适合特殊人群食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提高杂粮的利用率和食品的营养价值,开发一种杂粮面包新产品。【方法】以藜麦、薏仁、苦荞为杂粮原料,采用面包粉复配杂粮粉做面包,以面包的感官评分和比容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杂粮面包配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杂粮粉用量为25%时,面包的感官评分值最高;酵母用量在1. 1%时,感官评分和比容均是最大值;白砂糖用量在7. 5%时,杂粮面包比容最大,继而逐渐降低;加水量在44%时,面包的感官评分值和比容均为最大;正交试验结果为杂粮面包最佳配方为杂粮粉用量20%,酵母用量1. 1%,白砂糖用量10%,水用量44%。复配杂粮面包感官评分因素和比容因素主次关系均为为BAC,杂粮面包的最优工艺为A2B2C2。【结论】以杂粮粉和面包粉的总量为基准,杂粮面包的最佳配方为复配杂粮粉用量20%,酵母用量1. 1%,白砂糖用量10%,水用量44%,最优工艺条件为和面时间30min,发酵时间2. 5h,烘烤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8.
酶法提取豆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质时所产生的废豆渣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豆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以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考察纤维素酶添加量、溶液p H、酶解次数、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5个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均匀设计,确定了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酶解条件,纤维素酶添加量为原料的2%,p H 4.5,酶解温度为51℃,酶解时间为2.0 h。在最佳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11.48%,该结果可为豆渣中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酶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豆豆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豆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以及各种维生素和营养素,通过工业化手段,对大豆豆渣进行加工处理,提高豆渣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分离提取豆渣中膳食纤维、异黄酮和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对大豆豆渣中有效成分提取和加工的多种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挤压膨化提高甘薯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处理甘薯渣,通过高温、碾磨和剪切作用,使甘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并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适的挤压膨化工艺参数。试验表明:在物料水分含量18.75%、挤压膨化机桶壁温度159.7℃、转筒转速91 r/min条件下处理甘薯渣,物料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9.64%,比未处理的提高了6.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将鲜豆渣制取的膳食纤维粉、海藻酸钠、食盐及饮用水按一定比例,添加至面粉中制成面条,通过Plackett-Burman、最陡爬坡及Box-Behnken试验,测定面条的熟断条率、烹煮损失、吸水率、硬度、弹性及咀嚼性,优化豆渣膳食纤维面条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Plackett-Burman试验与Box-Behnken试验模型可靠,最优制作配方为豆渣膳食纤维粉颗粒度150目(约0.1mm)、豆渣膳食纤维粉添加量为160g/kg、海藻酸钠添加量为2.5g/kg、食盐添加量为16g/kg、加水量为590g/kg。根据该配方获得的豆渣膳食纤维面条熟断条率为0.00、烹煮损失2.86、吸水率263.61%、硬度191.20g、弹性0.996、咀嚼性78.91,面条品质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真空冷冻干燥豆渣(0、5%、10%、15%和20%W·W~(-1)大豆)回添制备内酯豆腐,比较分析豆腐主要成分、产量、持水力、蒸煮损失率、凝胶强度和感官评分等品质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随豆渣回添量增加,豆腐蛋白质含量和膳食纤维含量增加,持水力和蒸煮特性增强,而含水量下降。豆渣回添豆腐a~*和b~*值随豆渣回添量增加而增加,SDS-PAGE结果显示豆渣回添后糖基化反应加剧。豆渣回添量为10%时,豆渣回添豆腐凝胶强度(97.64 g)和产量(601.99 g·100 g~(-1)大豆)最高。5%豆渣回添时豆腐感官评分最高,高于去渣豆腐。回添少量豆渣可改善豆腐品质特性和感官特性,提高豆腐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三豆饮豆渣为原料制备膳食纤维,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相结合优化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在酸提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pH为因素,豆渣膳食纤维含量为响应值,以获得最优酸提工艺。基于最优酸提工艺条件下提取过的豆渣,在碱提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pH为因素,豆渣膳食纤维含量为响应值,以获得最优碱提工艺。【结果】最优酸提工艺为:料液比(1∶25)、提取时间2.8 h、提取温度87℃、提取pH 4.6。酸提后膳食纤维含量为59%,比原豆渣膳食纤维含量增加14.4%;最优碱提工艺为:料液比(1∶35)、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56℃、提取pH 11.8。碱提后膳食纤维含量为75.7%,比原豆渣膳食纤维含量增加30.1%。【结论】经过工艺验证,豆渣中膳食纤维含量实测值和预测值基本一致,该工艺稳定可行,对三豆饮豆渣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孔捷  赵功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232-3233
[目的]寻求酶解豆渣蛋糕的最佳配方。[方法]以湿豆渣为原料,将灭菌的豆渣冷却到50℃,调pH值至5.0,加入纤维素酶,在50℃的恒温水浴中酶解,用纤维素酶解后的豆渣代替部分面粉制成一种新型蛋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成分测定,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配方。[结果]酶解豆渣蛋糕的最佳配方为面粉50 g,豆渣50 g,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024%,酶解时间1 h,白糖75 g,鸡蛋110 g。该蛋糕不粗糙,不腻口,无豆腥味,有独特的豆香味。蛋白质含量大于11%,总膳食纤维含量大于为6%,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占总膳食纤维含量大于22%。[结论]该研究增加了豆渣的利用率,改善了蛋糕口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比例的藜麦秸秆和鸭茅混合青贮对青贮品质的影响。【方法】将藜麦秸秆与鸭茅按鲜重比10∶0(A组)、9∶1(B组)、7∶3(C组)、5∶5(D组)、3∶7(E组)、1∶9(F组)、0∶10(G组)在室温条件下青贮60 d后,取样测定青贮品质。【结果】混合青贮(B组、C组、D组、E组、F组)的粗蛋白(CP)、粗灰分(Ash)、粗脂肪(EE)以及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均高于藜麦秸秆单贮(A组)。随着鸭茅比例的增加,CP、Ash、EE以及WSC的含量逐渐上升,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值降低。主成分分析提取出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8.9%。主成分综合评定、相对饲喂价值(RFV)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结果一致,藜麦秸秆单一青贮饲用价值最低,鸭茅单贮饲用价值最高,藜麦秸秆与鸭茅按照3∶7和1∶9的鲜重比混合青贮效果差异不显著,且优于其他混合比例。【结论】藜麦秸秆与鸭茅混合青贮有助于提高青贮品质,鸭茅比例以70%~90%为宜。  相似文献   

16.
喻远东  刘京红 《吉林农业科学》2019,44(4):98-103,115
本研究探讨了挤压膨化技术对蓝莓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 8.0进行Box-Behnken实验设计,设计了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获得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最佳挤压工艺参数为:物料含水量30%、喂料速度21 Hz、螺杆转速156 r/min、机筒温度112℃。与挤压膨化前蓝莓果渣样品相比,采用最佳挤压参数处理后的蓝莓果渣,其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提高了38.52%,提高了蓝莓果渣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豆渣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豆渣中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异黄酮、卵磷脂、大豆多糖等成分,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学、工业等行业.但豆渣不耐贮存,极易腐败,需要进行干燥处理.目前已经进行研究的干燥方式有:气流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电场干燥、联合干燥等,主要阐述豆渣干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以期为豆渣的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曾赟  赵春梅  王清章  严守雷  李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010-4012,4038
[目的]探讨膨化板栗米饼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大米粉和板栗粉为主要原料,在传统膨化米饼制作基础上,采用微波膨化法制作膨化板栗米饼,产品的感官评定采用加权综合评定法。试验中探讨原料组成与微波膨化效果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各工艺参数对该米饼质量的影响,确定微波膨化板栗米饼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各工艺参数对该米饼质量的影响依次为:原料配比>糯米粉添加比例>第2次干燥时间>微波膨化时间。微波膨化板栗米饼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原料(大米粉和板栗粉)配比6∶1,糯米添加比例16.7%,第2次干燥条件包括温度50℃和时间3 h,微波膨化时间120 s。[结论]原料配比、米坯的干燥时间对膨化米饼的质量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不同比例的马铃薯全粉、豆渣粉对小麦粉的化学组分、色泽、功能特性和糊化粘度特性的影响,为研发高膳食纤维功能型烧麦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粉的添加可以增强小麦粉的吸水性能、溶胀性能和胶凝性能,但是当添加量大于20%后,小麦粉色泽显著变差;豆渣粉的添加可以提高小麦粉的营养价值,添加10%后,小麦粉膳食纤维含量高于6%。快速粘度分析(RVA)显示,小麦粉的峰值粘度、最终粘度、最低粘度、衰减值、回升值均随马铃薯全粉和豆渣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添加马铃薯全粉和豆渣粉能增强小麦粉的热稳定性和抗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低糖大豆膳食纤维面包的配方及生产工艺进行研究,以确定低糖大豆膳食纤维面包中帕拉金糖、大豆膳食纤维的最佳添加量及低糖大豆膳食纤维面包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低糖大豆膳食纤维面包的最佳配方及工艺为:帕拉金糖对白砂糖的取代量为29.18%,大豆膳食纤维添加量为2.94%,发酵时间为69.83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