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温胁迫对灰岩皱叶报春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灰岩皱叶报春进行30、35、40和45℃24h的高温胁迫,之后置于室温下恢复12h,测定叶片的叶绿素、丙二醛、游离脯氧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相对电导率,以研究灰岩皱叶报春的耐热性.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各温度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持续上升,且随胁迫加剧各指标变化幅度加大.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40和45℃胁迫下先上升后下降,而30和35℃处理下持续上升.灰岩皱叶报春能耐受35℃以下较长时间的高温胁迫,以及40℃下24h的胁迫,而45℃处理12h即产生明显伤害,24h处理后较难恢复.  相似文献   

2.
以菜用大黄(Rheum rhaponticum L.)组培苗为材料,比较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分别为0、10、30、50、70 g/L)对其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测定了生长势、形态指标(苗高、鲜重)、生理指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聚乙二醇浓度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菜用大黄组培苗出现萎蔫、玻璃化等现象;苗高和鲜重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脯氨酸含量急速增长后缓慢下降,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断上升。说明菜用大黄对适度的聚乙二醇渗透胁迫有一定的抗性,但高浓度聚乙二醇胁迫会对其造成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3.
水稻幼苗获得性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丽莉  赵华强  张琴  董根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61-12663
[目的]研究水稻幼苗获得性耐热性诱导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水稻幼苗为材料,设置45℃高温胁迫、35℃高温驯化90min后于25℃恢复120min,再进行45℃胁迫120min2种处理方法,研究高温驯化对水稻幼苗耐热性以及幼苗根、茎生长、细胞膜透性、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45℃高温导致水稻根和茎的生长受到抑制,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以及可溶性糖含量下降。35℃高温驯化能够减轻水稻幼苗根、茎生长抑制和膜损伤程度,并使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水稻幼苗耐热性得到提高。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可考虑作为该水稻品种苗期耐热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栽培环境下甘草在生长及抗性指标方面的差异,选择自然露地栽培和温室栽培2种栽培环境,以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2种常见甘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生物量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不同栽培环境对甘草一年生实生苗生长指标及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苗高、地径、主根长、鲜质量、干质量等生长指标差异显著,自然露地栽培的甘草长势显著优于温室栽培处理,乌拉尔甘草在自然露地栽培环境下的生长量略低于胀果甘草,但在温室栽培环境下略高于胀果甘草;不同处理间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小,乌拉尔甘草叶绿素含量高于胀果甘草,温室栽培甘草叶绿素含量高于自然露地栽培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别很大,自然露地栽培的甘草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乌拉尔甘草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最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却是温室栽培的甘草较高;不同栽培环境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别不大,游离脯氨酸含量在9月份较高;自然露地栽培与温室栽培之间丙二醛含量差异不明显,丙二醛含量在7月份较高。综合来看,乌拉尔甘草在不同栽培环境下生长及抗性指标的表现更具优势,在环境适应性方面具有更大的适应范围,在环境适应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以大富贵、丹凤、夕阳映雪3个芍药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温度(25、30、35、40℃)胁迫对其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芍药叶片的MDA含量、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下降;SOD活性变化不稳定,叶绿素合成受阻.总体而言,随着温度的升高,芍药叶片的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3个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可作为芍药耐热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6.
人工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西洋杜鹃的抗寒机制,以西洋杜鹃‘粉红’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粉红’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从图表可以看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较正常水平有缓慢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总体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规律;胁迫温度越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越高,温度低于3 ℃,即对‘粉红’产生较严重伤害,且温度越低,伤害程度越严重,经过0℃低温胁迫4天,可大大提高‘粉红’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7.
选择耐低温性不同的5份茄子材料,在4℃环境下处理4 d,调查其冷害指数和生理指标,以探讨低温对茄子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5份材料叶片的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茄子幼苗耐冷性与CAT活性、MDA含量和Pr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相关。这表明低温使茄子幼苗叶片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但耐低温材料能通过调节自身的保护酶系统活性来减轻低温伤害,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长及生理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8.
锌营养对烟草生长及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晔  吴元华  赵秀香  高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01-4702
研究了不同锌营养水平下烟草外渗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相关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锌浓度为0.1 mg/L处理后烟株长势较好,并且其外渗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均高于其他处理,说明该处理浓度对烟草自身抗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试验法,研究土壤外源盐、重金属及其复合因素胁迫对龟背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在20、40 d 2个处理时期,其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周期的延长而下降,而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上升。单因素或复合因素胁迫条件下,随着盐、重金属浓度的递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基本上先增加后降低,与对照相比有不同程度上升。由结果可知,龟背竹在一定盐和重金属胁迫范围内可通过改变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适应由胁迫带来的代谢失衡和缺水对植株的伤害。研究结果可为植物生长代谢过程中适应和抵御盐与重金属污染的损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闽敏  张强  刘晓芳 《山西农业科学》2013,(12):1330-1332,1343
高温是非常严重的环境灾害因子之一,严重影响着春兰等花卉的生长。通过光照培养箱模拟温室条件下的高温胁迫对春兰进行试验,探讨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期了解高温胁迫下春兰叶片的某些生理变化,为选择春兰耐热性指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能诱导植物体内可溶性糖的积累,使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增加,而加速了叶绿素分解,导致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通过方差分析,42℃下春兰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常温,且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叶绿素含量与之相反,显著低于常温。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紫叶稠李引种的低温极限,研究紫叶稠李自然越冬期间生理指标变化与耐寒性的关系,以从加拿大引进的紫叶稠李5a生苗木为材料,从入冬到第二年3月份每半月采集当年生枝条,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取离体枝条置于-15,-20,-25,-30,-35,-40℃温度梯度下处理,测定不同低温下枝条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及恢复生长情况,拟合Logistic曲线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由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拟合Logistic方程得到的紫叶稠李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6.1℃和-36.3℃;自然越冬状态下,紫叶稠李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下降趋势。紫叶稠李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在沈阳地区自然低温下不必施加越冬防寒措施可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贵人香’7个葡萄砧穗组合抗寒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河西走廊‘贵人香’7个葡萄砧穗的抗寒性强弱.【方法】酿酒葡萄品种‘贵人香’与‘5BB’‘5C’‘420’‘3309C’‘101-14MG’‘110R’‘1103P’7个砧木进行嫁接,采集一年生休眠枝条,分别在-15、-20、-25、-30、-35℃下进行人工低温胁迫处理,以4℃贮藏的枝条为对照,测定了各砧穗组合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抗寒相关指标的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砧穗组合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各葡萄砧穗组合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现出‘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砧穗组合IR/5C的相对电导率在-30~-35℃温度范围下降幅度大于其它组合,而在温度为-20~-25℃时,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IR/1103P在-10~-15℃和-25~-35℃温度范围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结论】综合各项生理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以及相关性分析,科学的鉴定了河西走廊葡萄产区葡萄砧穗组合的抗寒性.结果显示抗寒性由强到弱为:IR/1103PIR/5BBIR/420IR/110RIR/5CIR/101-14MGIR/3309C.  相似文献   

13.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20、25、30、35、40、45 m3·667 m-2)对辣椒产量、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定额30 m3·667 m2处理的辣椒产量最高,分别较灌水定额20、35、40、45 m...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球气候剧变,春季倒春寒现象日益普遍,为了预防春季寒流对植株的伤害。本文以哈密瓜新品种"西州密25号"为试验材料,采取人工气候培养箱模拟"倒春寒",对幼苗进行低温胁迫,研究叶片在不同温度下(20℃、15℃、10℃、5℃、0℃)根系活力、细胞伤害率、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下降,细胞伤害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以欧亚种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 L.‘Red globe’)为试材,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高温30℃、35℃、40℃和45℃胁迫下葡萄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30℃和35℃高温胁迫下,葡萄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40℃和45℃高温胁迫下,葡萄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先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分别在胁迫4h和3h出现拐点,不同高温胁迫下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分析葡萄叶片中抗逆性物质的动态变化后,建议在高寒冷凉区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在40℃范围内逐步锻炼葡萄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6.
NaCl胁迫对黄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弢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8):57-58,63
通过对黄瓜进行不同NaCl浓度的胁迫试验,研究了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先逐渐增加后又慢慢降低,在NaCl浓度为250 mmol/L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而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NaCl胁迫的强度是影响黄瓜幼苗生长的关键因素,脯氨酸含量、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鉴定黄瓜耐盐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7.
周存宇  杨朝东  占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66-16667,16670
[目的]对引种的竹柏幼苗进行冬季低温胁迫研究。[方法]通过测定竹柏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竹柏幼苗在自然条件下(18~25℃)的和人控低温(5~6℃)条件下这些生理指标连续5 d的变化规律。[结果]竹柏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均较对照有所上升;叶绿素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结论]竹柏幼苗对低温胁迫产生了积极的响应,受低温伤害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高温胁迫对25个油茶品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探索高温条件下油茶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种质资源圃中25个油茶优良品种为材料,对成年大树的水培枝条进行常温对照、40℃和45℃等3种温度处理,处理时间8h,并测定了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常温对照相比,40℃、45℃高温胁迫后,25个油茶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增加63.29%、77.88%,游离脯氨酸平均含量分别增加40.82%、83.97%,可溶性糖平均含量分别增加56.57%、147.26%;油茶品种间上述各指标在同一温度胁迫下差异极显著。由此可见,高温胁迫使油茶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且不同油茶品种间存在显著的耐热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水稻品种耐热性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温胁迫下水稻生化特性变化及其与品种耐热性的关系,可为水稻耐热性育种、耐热品种的鉴定和热害后补偿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依据.采用人工智能温室对水稻幼穗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6项生化指标含量变化的影响,对各品种生化指标变化与热敏感指数进行多元同归分析筛选水稻耐热性鉴定指标.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水稻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内源多胺含最在3个处理阶段均旱下降趋势,但耐热品种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热敏感品种;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耐热品种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明显大于热敏感晶种,而丙二醛含量上升幅度则明显小于热敏感品种;高温处理7 d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处理14 d和21 d后呈逐渐下降趋势.高温胁迫后,叶绿素、可溶性糖、脯胺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以及内源多胺等含量变化与水稻耐热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以及内源多胺含量可以作为水稻幼穗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耐热性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低温胁迫对木槿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木槿插穗沙藏后的不同低温处理,测定了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生理指标,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对低温处理后的枝条进行萌芽试验.结果表明:所有的品种在某个低温临界值范围内全部萌芽,而超过了临界值萌芽率开始下降,在-30℃以下,除L外,所有品种的萌芽率都在50%以上.丙二醛含量随着温度降低而上升,B5的数值高于其他品种.所有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随着温度的下降先升高后降低,B3和X的下降较为缓慢.随着温度的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先快速升高,后趋于平稳.脯氨酸含量变化呈现先升高后缓慢下降的态势.综合各指标来看,北京当地品种B3和上海品种X在北京环境下抵御低温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