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徐州市某蛋鸡父母代群禽白血病(AL)感染情况调查,参考国际通用及国内学者提出的AL净化方案,结合该场实际,开展AL净化检测效果评估。对照试验结果:经AL净化鸡群的p27抗原阳性率(2.4%)、ALV-A/B抗体阳性率(1.9%)、ALV-J抗体阳性率(2.1%),远低于未经AL净化鸡群的p27抗原阳性率(16.4%)、ALV-A/B抗体阳性率(11.4%)、ALV-J抗体阳性率(13.8%);同时,对父母代鸡群所产商品代雏鸡带毒情况检测,经净化的父母代鸡群所产商品代鸡1、40日龄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3%、3.1%,也远低于未经净化的父母代鸡群所产商品代鸡1、40日龄p27抗原阳性率的13.7%、18.2%。以上结果表明,该场禽白血病净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锦州地区不同品系蛋鸡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的流行情况,采集了本地区主要引进品系及地方品种鸡的血清817份,棉拭子667份,对采集样品进行血清学、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包括祖代鸡在内的各品系蛋鸡群P27抗原及禽白血病病毒(ALV)抗体均有阳性,平均P27抗原阳性率为8.10%;ALV-A/B亚型抗体3.92%;ALV-J亚型抗体7.96%。检测结果表明,目前锦州地区各品系蛋鸡群均存在ALV感染,其中以ALV-J为主,ALV-A和ALV-B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3.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感染鸡的抗原和血清抗体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鸡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后抗原和血清中抗体的变化规律,本研究经卵黄囊途径对6日胚龄SPF鸡胚,肌肉途径对31日龄和56日龄的SPF鸡感染ALV-J后,于不同时间采集胎粪或泄殖腔棉拭子,同时采集血液、分离血清,以检测p27抗原、J型抗体和p27抗体。结果显示,胚胎组在各检测点均可检测到p27抗原(仅1只鸡在1日龄时为阴性),而31日龄组和56日龄组检测不到p27抗原;胚胎组没有检测到p27抗体,31日龄组中80%的鸡在3次重复感染后可检测到p27抗体,56日龄组在首次感染后p27抗体的检出率较高(60%);各组J型抗体在各检测点基本为阴性(仅个别鸡在个别检测点为阳性)。结果提示,p27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在ALV-J感染的早期诊断及禽白血病净化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验随机选取1日龄地方鸡(原种鸡)115只,带翅号。于1、7、14、21、28、38、58、68、88、98、108、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60、300日龄按号对应采泄殖腔棉拭子进行ELISA检测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同时按号对应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进行ELISA检测A、B亚型抗体和J亚型抗体。260日龄时,对全群鸡只进行病毒分离。试验结果表明,全群鸡在监测的300日龄内均有ALV感染发生。其中p27抗原检出率在7日龄时达到最低值,为2.11%;在170日龄时达到最高峰,为32.18%。从38日龄到300日龄逐渐出现ALVA、B抗体阳性鸡只,阳性率在10%左右。260日龄时阳性率达到最高峰,为30.86%。260日龄病毒分离阳性率为29.49%(23/78),略高于棉拭子p27检出率20%(16/80),二者符合率为79.49%。J亚群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病毒感染与抗体变化没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ELISA、病毒分离和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江苏某地方特色蛋鸡亲本群的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ALV-A/B和ALV-J抗体以及病原核酸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配套系母本群泄殖腔拭子p27抗原阳性率为40.6%,ALV-A/B抗体阳性率为3.8%;父本群泄殖腔p27抗原阳性率为24.4%,ALV-J抗体阳性率为19.4%;细胞培养物IFA检测显示父本分离株JS12JD03能与J亚群特异单克隆抗体Je-9反应,在荧光显微镜下产生绿色荧光,而母本分离株JS12JD01和JS12JD02则无;gp8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母本鸡群分离株JS12JD01属于A亚群、JS12JD02属于B亚群,父本鸡群分离株JS12JD03属于J亚群ALV,提示了该地方特色蛋鸡亲本群存在A、B、J亚群ALV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用IDEXX公司的禽白血病(ALV)3种ELISA试剂盒对广西规模鸡场不同类别鸡群的血清、喉头/泄殖腔棉拭子、蛋清样品进行禽白血病J亚群(ALV-J)抗体、A和B亚群(ALV-AB)抗体、p27抗原进行检测,发现规模场不同种类鸡群感染程度不同。血清中ALV-J阳性率11.33%(338/2 982),其中核心群鸡阳性率8.87%(86/970),生产群鸡阳性率为12.87%(138/1 072),种公鸡阳性率为12.13%(114/940);p27抗原检测蛋清阳性率为5.48%(43/785),喉头/泄殖腔棉拭子阳性率为15.25%(122/800),蛋清样品检出率低于喉头/泄殖腔棉拭子。另对2个场血清和蛋清ALV-AB、ALV-J、ALV(p27抗原)进行对应检测比较,发现三者没有线性关系,即ALV-J感染率高,ALV-AB和p27抗原检测率不一定高;ALV-AB抗体高,ALV-J和p27抗原阳性率也不一定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沈阳地区不同品系鸡群禽白血病(AL)流行情况,于2015年7月份—2016年6月份采集了沈阳市5个县(区)28家规模化鸡场72个不同品种、不同代次、不同日龄鸡群的泄殖腔棉拭子1 896份、翅静脉血液4 656份,对采集的样品分别进行了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和血清中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沈阳地区不同品种鸡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ALV-J亚群感染,平均阳性率为3.39%,p27抗原阳性率平均为5.70%;且肉鸡品种的J亚群抗体阳性率(4.50%)高于蛋鸡品种(2.05%),肉鸡品种的p27抗原阳性率(7.37%)高于蛋鸡品种(3.10%);产蛋初期的鸡群p27抗原阳性率(9.97%)和J亚群抗体阳性率(5.56%)高于其他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安徽省部分禽场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ALV)感染情况,2017—2019年,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安徽省59个禽场的3 275份血清和2 100份蛋清进行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检测,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三间分布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17—2019年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6%、7.66%和5.90%;从不同养殖规模看,大型场的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的场阳性率分别为73.91%、73.91%和62.52%,均高于中型场和小型场;从不同场点类型来看,祖代场的ALV-J抗体和p27抗原的个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1.52%和6.01%,商品代场的ALV-A/B抗体的个体阳性率最高;从不同养殖品种看,黄羽肉鸡ALV-J抗体个体阳性率(26.24%)、鸭ALV-A/B抗体个体阳性率(12.31%)均高于其他禽种。结果表明,安徽省禽白血病流行较为严重,尤其是大型场、祖代场以及肉鸡和鸭的ALV感染风险较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高风险禽场和禽群的禽白血病监测,持续推进禽白血病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禽白血病(avian leukemia, AL)在中国进口品种鸡群中的感染状况,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在4个省市各选择1个进口品种鸡场进行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此次调查共涉及4个场、5个品种、不同代次、不同生长阶段的115个鸡群共计7000余份样品,分别采集泄殖腔拭子进行p27抗原的检测和血清中的J抗体、A/B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中国进口品种鸡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ALV-J亚群、ALV-A/B亚群感染,J抗体阳性率普遍高于A/B抗体阳性率,且肉鸡品种的J抗体阳性率高于蛋鸡品种;此外,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产蛋初期的鸡群p27抗原阳性率和J抗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玉林市部分种禽场三黄鸡禽白血病流行情况,本研究分别采集了玉林市4个未进行禽白血病净化的小型规模种禽场(场1~场4)和2个已连续多年开展禽白血病净化的中大型规模种禽场(场5~场6)的三黄鸡蛋清和相应鸡血清样品,通过检测禽白血病ALV-p27抗原、ALV-A/B抗体、ALV-J抗体,分析玉林市部分规模种禽场三黄鸡禽白血病的流行情况。结果显示,场1~场4 ALV-p27抗原、ALV-A/B抗体、ALV-J抗体抽样总阳性率分别为13. 62%、15. 02%和72. 77%,混合感染现象严重,以ALV-J亚群感染为主;场5~场6ALV-p27抗原、ALV-A/B抗体、ALV-J抗体抽样总阳性率分别为0. 75%、0. 00%和0. 75%,3项指标均低于禽白血病净化所要求的标准。结果表明禽白血病在玉林市小规模种禽场已经普遍存在,今后要采取措施加强对该病的净化及根除工作,有效控制其蔓延。  相似文献   

11.
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江苏徐州地区,分别采集18个鸡场共计1800份样品进行p27抗原及禽白血病A/B亚型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检各鸡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禽白血病感染,A/B亚型禽白血病在徐州地区鸡场内普遍存在。1试验材料 试剂为禽白血病 p27抗原酶联免疫吸附剂(ELISA)检测试剂盒,禽白血病 A/B 亚群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在江苏徐州地区选取10个蛋鸡场和8个肉鸡场,每场分别采集50份泄殖腔面试子进行p27抗原检测,同时采集血清进行ALV-A/B抗体检测。10个海兰褐蛋鸡场中D1-D5蛋鸡场试验鸡的日龄为45日龄,D6~D10为140日龄,8个肉鸡场R1-R8均为30日龄的白羽肉鸡。具体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HR土鸡中存在的不同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共感染的情况,本实验分别采集46只HR土公鸡的泄殖腔棉拭子和455枚鸡蛋卵白样品,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p27抗原;并采用相应的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卵黄中J亚型ALV(ALV-J)和AB亚型ALV(ALV-AB)抗体。结果表明:HR土公鸡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中p27检出阳性率为87%(40/46),卵白检出率为74.7%(340/455);而卵黄中ALV-J和ALV-A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30)和80%(24/30)。无菌采集初步筛选p27抗原检测为阳性的5只HR土公鸡的抗凝血接种CEF,采用抗ALV-J和ALV-A的单克隆抗体进行IFA检测,结果显示5份样品中ALV-A和ALV-J的阳性率均为100%(5/5)。同时选取HR土鸡分离株HR332进行PCR扩增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HR332存在ALV-J(HR332J)和ALV-A(HR332A)。其中,HR332J与11株ALV-J国内外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2.4%~97.9%;HR332A与ALV-A参考株RSA-A、MQNCSU的同源性分别为90.1%和89.7%,与国内分离株SDAU09E2的同源性为99.0%。本研究显示,地方品种HR土鸡存在不同亚型ALV共感染,同时ALV-A和ALV-J共感染同一个鸡的现象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并评估禽白血病(AL)净化效果,本试验于2019—2021年自云南省5个地区采集12种地方品种鸡的血清和血浆样本共3 321份,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抗体和ALV p27抗原阳性率,分析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ALV的感染情况;于2020—2022年对南涧乌骨鸡进行连续3个世代的AL净化并评估净化效果。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2种地方品种鸡均存在ALV感染,ALV-J抗体群体平均阳性率为44.82%(765/1 707),ALV p27抗原群体平均阳性率为14.06%(227/1 614);在不同地方品种鸡群中,公鸡群体阳性率30.52%(405/1 327)高于母鸡群体阳性率29.44%(587/1 994),散养户ALV-J抗体群体阳性率47.72%(325/681)高于种鸡场ALV-J抗体群体阳性率42.88%(440/1 026)。南涧乌骨鸡种鸡经过3个世代净化,与1世代ALV p27抗原阳性率[精液58.33%(658/1 128)、蛋清33.71%(360/1 068)、40周龄公鸡血浆22...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西纯地方品种龙胜凤鸡中禽白血病(AL)的流行情况,采集龙胜凤鸡的肛拭子217份、蛋清样品59份和血清样品276份,采用禽白血病病毒(ALV)群特异性抗原p27和A/B、J亚群抗体检测试剂盒分别对肛拭子、蛋清样品和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27抗原的总阳性率为26.45%(68/276);A/B亚群抗体的总阳性率为24.64%(10/276);J亚群抗体的阳性率为3.62%(73/276).结果表明,龙胜凤鸡的种群已存在ALV的感染,以A/B亚群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河南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状况,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在河南地区9个种鸡场,采集了5个河南地方品种1 450只开产母鸡的泄殖腔拭子、血清和蛋清,利用ELISA方法检测3种样品中的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和血清中的禽白血病病毒A/B亚型、J亚型抗体。结果:河南地方品种鸡群总体ALV p27抗原阳性率为泄殖腔拭子22. 62%、血清26. 83%、蛋清12. 90%;鸡群总体血清ALV-A/B亚型、J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 76%和19. 52%。5个品种鸡群的血清ALV p27阳性率依次为河南斗鸡84. 48%、淅川乌骨鸡53. 78%、固始鸡19. 81%、三黄鸡17. 22%、卢氏鸡16. 67%,但同品种不同场区间差异较大。表明河南省地方品种鸡群存在不同程度的ALV感染,且可能存在ALV-A/B亚型和ALV-J亚型的同时感染。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不同品系蛋鸡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山东不同品系蛋鸡白血病流行情况,作者采集了山东各地区主要引进品系及地方品种鸡的血清3882份、棉拭子2428份和疑似病例41例,对采集样品分别进行了血清学、病理学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包括祖代鸡在内的各品系蛋鸡群P27抗原阳性率为19.36%;ALV-A/B亚型抗体阳性率9.29%、ALV-J亚型抗体阳性率5.18%、REV抗体阳性率13.77%;发病鸡群主要是商品鸡群和父母代鸡群,海兰褐祖代鸡群也有发病;病理学诊断证明肿瘤类型主要为髓细胞瘤(27/41)、血管瘤或血管内皮细胞瘤(7/41)、纤维肉瘤(2/41)、平滑肌肉瘤(2/41)及马立克氏病(5/41);PCR检测结果显示,41份病料中有33份为ALV-J阳性(80.49%);22份为MDV阳性(53.66%);两者共感染率高达43.9%;从疑似病例分离到的17株ALV-J病毒gp85基因的同源性为94.0%~100%,与ALV-J原型株HPRS-103 gp85基因同源性为94.3%~98.7%;与其它已发表的分离毒株ALV-J gp85基因的同源性较低(84.4%~96.8%).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山东各品系蛋鸡群均存在ALV感染,其中以ALV-J为主,ALV-A和ALV-B同时存在,且存在与MDV、REV的混合感染,病鸡主要表现髓细胞瘤和血管瘤.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对50枚种蛋中卵白P27抗原与ALV(ALV-J、ALV-A)抗体的ELISA检测实现了对该海兰褐蛋鸡群的ALV感染状态调查。收集该鸡群的50枚鸡蛋,分别采用针对P27抗原与ALV-J、ALV-AB抗体的ELISA试验盒,取鸡蛋卵白直接检测p27抗原,取卵黄测ALV-J、ALV-AB抗体。结果显示,50枚鸡蛋卵白中p27抗原阳性率达到10%(10/50),ALV-J、ALV-A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6/50)、20%(10/50)。本研究表明,该蛋鸡群存在外源性ALV感染。  相似文献   

18.
1净化意义禽白血病病毒(ALV)在自然条件下可通过饲料、饮水、孵化、输精、性别鉴定、污染粪便、疫苗及免疫接种等途径传播,带毒母鸡经蛋垂直传播给下一代。感染ALV的鸡其抗体产生动态规律是50日龄抗原阳性率开始上升,抗体阳性率低于10%。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抗原阳性率远大于A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A)。ALV-J感染可显著干扰抗体产生,ALV-A感染则抗体水平较高。ALV感染鸡后会出现抗原阳性率上升而抗体阳性率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山东省山鸡和鹅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AL)流行情况,从德州平原、潍坊临胸等地区无菌采集262份山鸡血清,701份泄殖腔棉拭子(山鸡棉拭子362份、大白鹅鸡棉拭子168份、郎德鹅棉拭子171份),利用IDEXX公司ELISA试剂盒进行了ALV—J、ALV—A/B抗体检测及p27抗原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62份山鸡血清中ALV-J只有2份抗体阳性,而ALV-A/B抗体阳性6份,但在362份棉拭子中p27抗原阳性率却高达26.5%。大白鹅和郎德鹅棉拭子p27抗原检测全为阴性。本研究以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开展ALV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了解了山东地区山鸡和鹅的ALV的感染状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水平传播情况,选取0日龄60只抗原阴性鸡和20只抗原阳性鸡混合饲养,接触7 d、15 d、25 d、35 d、45 d、55 d、65 d、75 d、90 d后检测阴性鸡的泄殖腔ALV-p27和血清ALV-J抗体,并于65 d采集阴性鸡血浆接种DF-1细胞进行外源性ALV和J亚群分离鉴定。结果显示,阴性鸡与阳性鸡混合饲养15 d,泄殖腔中开始检测到ALV-p27抗原,65 d阳性率最高达50.00%;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到细胞培养液中外源性ALV阳性率分别为60.00%和56.67%;RT-PCR和IFA方法检测到细胞培养液中ALV-J抗原阳性率分别为56.67%和63.33%;65 d阴性鸡血清中ALV-J抗体阳性率达63.33%。表明阴性鸡与阳性鸡直接接触混合饲养,通过水平传播被感染外源性ALV-J的几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