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为研究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二龄幼虫(J2)活性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绿色木霉菌株发酵液(简称发酵液)和绿色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简称孢子液)触杀二龄幼虫(J2),分别在24、36、48 h测定发酵液和孢子液对二龄幼虫(J2)致死效果。以5%阿维菌素乳油5 000倍液和无菌水为对照,同时对幼虫形态特征变化进行显微观察,探究发酵液和孢子液触杀二龄幼虫(J2)的原因,并通过盆栽试验对发酵液、孢子液预防和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孢子液杀线过程主要依靠分生孢子的寄生作用,孢子寄生于幼虫体腔和体壁,幼虫活力随着孢子生长而降低;发酵液杀线过程主要依靠绿色木霉真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拮抗物质。48 h内发酵液处理和孢子液处理中幼虫校正死亡率最高达86%和71%,均对幼虫具有较强致死效果,高于阿维菌素对照(51%),发酵液杀线效果和作用时效均优于孢子液。在盆栽试验中,绿色木霉发酵液和孢子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预防效果分别为60.00%和49.99%,防治效果分别为66.67%和47.62%,生防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旨在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法测定长枝木霉与阿维菌素复配对禾谷孢囊线虫2龄幼虫的毒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一长枝木霉T6菌株分生孢子悬浮液和阿维菌素对禾谷孢囊线虫2龄幼虫均表现出较好的毒杀效果,且不同浓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毒杀作用增强。经2.0×107 cfu·mL-1的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和0.5 μg·mL-1的阿维菌素溶液处理2龄幼虫48 h后,线虫死亡率分别达到71.43%和60.28%;当长枝木霉T6与0.5 μg·mL-1的阿维菌素溶液按1∶1比例复配时,其对2龄幼虫的毒杀活性最佳,处理48 h后线虫死亡率高达96.30%,其毒杀作用显著优于单一长枝木霉T6和单一阿维菌素溶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生防菌株的种类鉴定及对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防治效果。【方法】以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生防菌的种类,测定菌株A1和B1发酵液对孢囊、卵和2龄幼虫的活性及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菌株A1和B1分别鉴定为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和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lbrachiatum。处理14 d后,A1和B1的菌丝对线虫孢囊的寄生率可达80.00%以上。处理12 d后,菌株A1和B1的发酵液原液对卵孵化的抑制率分别为63.98%和67.56%,处理72 h后,对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8.14%和92.98%。盆栽试验发现,菌株A1和B1的3%菌肥培养物处理90 d后,孢囊减少率分别为31.71%和36.04%,小麦根长分别增加28.82%和59.62%,株高分别增加20.38%和21.43%。【结论】菌株A1和B1对禾谷孢囊线虫具有防治作用,是2株极具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解除土壤抑菌作用,提高康宁木霉T2菌株防治根结线虫效果。[方法]室内试验分别测定T2菌株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能力,T2菌种发酵液的杀根结线虫幼虫活性,T2菌株分解秸秆及其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不同土壤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T2菌株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能力强,其代谢物有一定的杀根结线虫幼虫活性;T2菌株能快速降解秸秆,土壤碳氮源对秸秆降解有很大的影响;在添加秸秆粉和乳酸后,T2菌株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较强。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有秸秆粉及乳酸存在的条件下,T2菌株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效果达76.4%。[结论]康宁木霉T2菌株与草粉和乳酸联合使用防治根结线虫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田间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根结线虫生防菌SneF8发酵代谢产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neF8是沈阳农业大学北方线虫研究所从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生防菌株,该菌株代谢产物能够有效控制南方根结线虫引起的蔬菜根结线虫病。本试验对此菌株及其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南方根结线虫毒力作用具有选择性差异。SneF8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处理24 h致死率达到85%以上),其代谢产物具有耐高温和耐贮藏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海洋来源的枝顶孢霉(Acremnium,BH0531)是一株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筛选出的杀线虫真菌。氮源的化合态和种类对该菌株的生长以及代谢产物的活性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氮源对菌体生长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有机氮优于无机氮;代谢物的杀线虫活性则表现为无机氮优于有机氮,其中以Na NO3为氮源的发酵液对松材线虫的杀线率以及NH4Cl为氮源的发酵液对根结线虫的杀线率分别高达95.67%和96.60%,均高于有机氮源中最高的蛋白胨。根结线虫对各种无机氮源发酵液的敏感性普遍高于松材线虫。此外,经高温处理的代谢物仍观察到较强的杀线虫活性,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番茄根结中分离得到一株根结线虫的内生生防真菌Wx103,经鉴定为Acremonium sclerotigenum。该菌株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发酵液处理24 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90. 25%,处理7 d对卵孵化抑制率为41. 04%;盆栽试验中孢子液处理线虫防效为68. 72%,与3%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处理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丰富了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的微生物资源,可为该菌株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海洋放线菌BH3A8代谢产物杀线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日趋严重,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是控制线虫危害的研究重点。对从渤海海域不同深度水样中筛选出的具有杀线活性的菌株BH3A8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测定了BH3A8代谢产物杀线虫谱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温室防效以及对松材线虫形态与运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H3A8代谢产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幼虫毒力最强,对松材线虫幼虫毒力次之,对大豆孢囊线虫幼虫毒力最弱。在温室测定中活性菌株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为73.75%。活性菌株代谢产物明显抑制松材线虫运动频率。中毒线虫起初表现为虫体扭曲、颤抖、痉挛,接着线虫游动缓慢、扭动身躯,最后线虫反应迟钝,摆动减慢,首尾同侧展开,标志着线虫死亡。虫体死亡多为僵直状态。BH3A8杀线虫谱广、效果好、使用成本低,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3株真菌发酵液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个真菌菌株ZB-4、ZW-3、XX-8的发酵液对蕃茄根结线虫2龄幼虫进行室内离体活性测定和温室盆栽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3个菌株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在处理后24、48和72 h对番茄根结线虫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3个菌株的2倍发酵液在处理后72 h对番茄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校正抑制率分别为95.27%、91.27%、86.58%;4倍发酵液在处理后72 h对番茄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校正抑制率分别为68.52%、84.05%、60.33%。在温室盆栽试验中,用3个菌株的2倍发酵液处理番茄苗,与对照相比,处理后45 d番茄根结线虫的减退率分别达到46.7%、43.3%、36.7%,防治效果分别达到23.81%、19.52%、35.71%。此外,处理后22 d和45 d的调查结果显示,3个菌株的2倍发酵液对番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B418产生的杀线虫活性代谢产物,采用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2龄幼虫生物测定法对B418发酵液上清液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有机溶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418代谢产物的处理温度最高不应超过60℃;pH稳定范围为7.0~10.0,其中pH为7.0时B418代谢产物活性最高,B418代谢产物处理后8 h试虫最高校正致死率为76.63%;以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正丁醇均降低了B418代谢产物的杀线虫活性,氯仿不影响代谢产物活性,氯仿处理后的代谢产物线虫死亡率稳定在74%以上。  相似文献   

11.
旨在筛选对松材线虫具有毒杀作用的生防真菌。通过组织分离法从八角枫茎、叶组织中共分离得到11株内生真菌,经摇瓶培养、乙酸乙酯萃取制备次生代谢产物,采用浸渍法开展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对松材线虫的室内毒力试验,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一株内生真菌(BZ-8)发酵液杀线虫活性显著,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均鉴定为Aspergillus japonicus,其发酵液有机相24 h和48 h的IC50值分别为0.29 mg·mL-1和0.21 mg·mL-1,水相24 h和48 h的IC50值分别为0.04 mg·mL-1、0.02 mg·mL-1。研究结果说明,八角枫内生真菌A.japonicus的胞外次生代谢产物对松材线虫具有显著的毒杀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生防制剂,采用对峙培养法、含药培养基法和显微观察法,测定生防菌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6及其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活性,初步探究长枝木霉菌株T6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长枝木霉菌株T6对立枯丝核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5 d时菌株T6不仅对立枯丝核菌营养生长抑制率为66.50%,而且对其菌丝具有明显重寄生作用。菌株T6发酵液及其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营养生长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培养4 d时其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2.29%和71.91%。因此,长枝木霉菌株T6对立枯丝核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主要通过对病原菌的重寄生作用及其代谢产物发挥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多孢木霉HZ-31菌株的除草活性物质,对其活性成分进行逐步分离。采用种子萌发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分离最佳活性组分。结果表明,HZ-31菌株发酵滤液活性高于发酵液,发酵滤液对野燕麦和油菜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0.00%和91.67%。4种有机溶剂萃取物对7种杂草叶片的致病效果由强到弱表现为: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氯仿相。4种有机溶剂萃取粗提物在5 mg/mL浓度下对野燕麦和油菜的种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除乙酸乙酯外,其余处理的发芽抑制率为100%。3 mg/mL浓度下正丁醇粗提取物能完全抑制野燕麦和油菜种子的萌发。因此,粗提物活性测定以离体叶片和种子萌发结果为依据,检测HZ-31菌株活性物质最佳有机相,最终确定最佳活性组分在正丁醇相中。  相似文献   

14.
人参锈腐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对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Zinss.)Scholtan)防治效果优良的菌株,从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13株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3株拮抗性良好的拮抗细菌,生长速率法对经过滤和灭菌的菌株发酵液进行抑菌谱测定,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其对人参锈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人参植株促生效果。SZ-2菌悬液对毁灭柱孢菌的抑制率达88.80%,同时具有广谱抑菌能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Z-2对人参锈腐病的防治效果为68.50%;其对人参植株具有一定促生作用,经其处理后的人参平均植株高度、整株鲜质量、整株干质量、根长、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整株干质量、根干质量和根长增长量高达79.39%、131.51%和86.90%;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及gyrB基因测序等分析,确定菌株SZ-2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在GenBank中序列登录号为KC511107。  相似文献   

15.
以沙棘根瘤内生细菌为材料,筛选对黄芪根腐病具有生防效果的菌株,以期为黄芪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质菌种。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得到抑菌性能较强的沙棘根瘤内生细菌TT14,并检测其对4株黄芪根腐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根据形态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TT14进行鉴定;通过盆栽试验,测定菌株TT14发酵液对黄芪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25株沙棘根瘤内生细菌中,11株具有抑制黄芪根腐病的能力,其中5株对供试的4株黄芪根腐病病原菌都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在这5株内生菌中TT14抑菌效果最佳,其对4株病原菌的抑菌率均在54.52%以上;经鉴定菌株TT14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盆栽试验显示菌株TT14发酵液对黄芪根腐病有明显的生防效果,其防治效果达65.68%,较对照组提高38.08%。综上可见,沙棘根瘤内生细菌TT14具有较强的抑制黄芪根腐病的活性,并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植源性杀线虫活性材料,利用Bursaphelenchus xyluplilusMeloidogyne incognita 作为室内离体生测目标,测定了油茶籽饼等植物材料的杀线活性,以及茶皂素制剂和油茶籽饼对作物根结线虫的盆栽和大田防效。结果表明,油茶籽饼、茶果皮和茶籽粗提物均具有较强的杀线活性,当粗提物浓度为10 mg·mL-1,作用72 h,B. xyluplilus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100%和100%;作用48 h,油茶籽饼和茶籽粗提物对M. incognita达到中强杀线活性,其毒力有明显浓度效应;茶皂素制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有良好盆栽防效,用茶皂素 (有效含量) 1.5和0.75 g·kg-1处理盆土30 d后,番茄的根结和M. incognita 2龄幼虫(Juvenile 2, J2)均下降,对番茄苗期生物量有明显的增加。在瓜蒌出苗前1周,沟施油茶籽饼,用量2.5 t·hm-2时对大田瓜蒌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效,显著抑制土壤中J2的增殖,对瓜蒌的挂果数和果径有一定的增加。该文首次报道油茶副产物对作物线虫病害的盆栽和田间防效,为直接利用油茶籽饼或茶籽等防治作物的根结线虫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分离自黄瓜叶片的内生淡紫灰链霉菌gCLA4菌株(gCLA4)对猕猴桃溃疡病预防效果及其抗菌活性物质,通过室内离体枝条接种及田间喷淋树干的方法评价其预防效果;借助“生物活性追踪”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凝胶柱层析、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手段对gCLA4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室内离体枝条和田间树干喷施结果表明,gCLA4菌株发酵液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效分别为83.43%和71.07%,明显优于市场对照生防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Ba168 WP和枯草芽孢杆菌WP。室内分析鉴定显示其主要抑菌成分为链丝菌素F。皿内抑菌结果表明,链丝菌素F与商品中生菌素原药对病菌的抑制效果差异不显著,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 mm和22 mm,大于gCLA4发酵滤液的抑菌圈直径16 mm。综上可见:gCLA4对猕猴桃溃疡病防控效果显著,其活性成分链丝菌素F,具有溃疡病绿色防控生物药剂开发应用的巨大价值和潜力。  相似文献   

18.
旨在明确菌株A144的分类地位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基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A144鉴定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采用含药平板法测定菌株A144的抑菌谱,结果表明其发酵滤液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mali var.mali)、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以及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均有抑菌活性,抑菌率分别为68.15%±2.62%、28.90%±1.79%、33.77%±2.59%和11.43%±0.81%。以苹果树腐烂病菌为指示菌,从12种不同培养基中筛选出ISP2培养基为菌株A144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其发酵滤液的抑菌率达85.06%±0.86%。平板涂抹法和平板对扣法试验结果表明,其脂肽粗提物、蛋白粗提物和挥发性物质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均有抑菌活性,抑菌率分别为81.44%±0.92%、47.92%±2.25%和22.87%±4.40%。可见,菌株A144在苹果树腐烂病的生物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解淀粉芽孢杆菌F11对核盘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猕猴桃软腐病菌、烟草炭疽病菌等12种作物病原菌具有高效、广谱的抑菌效果,研究其生物防治机理可为该菌株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混菌法、牛津杯法及显微镜观察法探究了菌株F11发酵液不同稀释倍数、发酵液3种分离液(菌株发酵液离心分离获得上清液A,上清液A继而进行酸沉淀和甲醇提取分别获得发酵上清液B和胞外代谢物粗提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及抑菌特性。混菌法结果表明,菌株F11的抑菌效果随稀释倍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1 000倍稀释液对樟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相对抑制率和10倍稀释液与发酵原液对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核盘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猕猴桃软腐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相对抑制率均达100%,且所列稀释液与发酵原液间无显著差异。牛津杯法结果表明,上清液B中不含抑菌活性物质,而上清液A与胞外代谢物粗提液中均含有抑菌活性物质。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胞外代谢物粗提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可使病原菌菌丝消融、断裂、扭曲、缠绕变形、原生质体凝集渗漏、形成泡囊结构等。研究表明,菌株F11病原菌的抑菌效果随发酵液稀释倍数增加而下降,其对樟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防治效果最好,发酵液经1 000倍稀释后相对抑制率仍达100%;对烟草黑胫病菌、核盘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猕猴桃软腐病菌四种病原菌则可采用10倍稀释液代替发酵原液进行防治。其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胞外代谢物粗提液中,该物质的抑菌特性和脂肽抗生素的作用基本一致,推测为一类脂肽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