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四川部分地区山羊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采用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99基因、沙门氏杆菌invA基因、志贺氏菌ipaH基因和奇异变形杆菌ureR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以山羊粪便样本提取的总DNA为模板,采用四重PCR方法检测,并对检出的阳性样本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同时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分离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226份粪便样本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PCR阳性检出率为55.3%(125/226),沙门氏杆菌的PCR阳性检出率为18.6%(42/226),志贺氏菌的PCR阳性检出率为29.2%(66/226),奇异变形杆菌的PCR阳性检出率为15.9%(36/226),同时检出两种和两种以上病原菌的阳性检出率为29.6%(67/226)。从226份粪便样本中分离到产肠毒素大肠杆菌104株,分离率为46.0%(104/226);沙门氏杆菌32株,分离率为14.2%(32/226);志贺氏菌54株,分离率为23.9%(54/226);奇异变形杆菌23株,分离率为10.2%(23/226);4种病原菌的PCR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分离率。4种病原菌对头孢噻肟、大观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拉定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而对其余14种抗菌药物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说明四川部分地区山羊粪便中4种病原菌的带菌率较高,是引起山羊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三种兔腹泻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的敏感性,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和消毒效果试验对病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卡那霉素敏感,沙门氏杆菌对卡那霉素、氧氟沙星敏感,产气荚膜梭菌对卡那霉素、氧氟沙星敏感;百毒杀和戊二醛对这三种兔腹泻病原菌消毒效果较好。说明治疗兔细菌性腹泻时的首选药物为卡那霉素,首选消毒剂为百毒杀或戊二醛。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青岛市即墨区某鸡场送检的14日龄病雏鸡的病原感染情况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试验采用革兰氏染色、16S rDNA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的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到两株病原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经16S rDNA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确定两株分离菌分别为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两株分离菌均能引起小鼠死亡,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接种沙门氏杆菌的小鼠出现肝脏和肺脏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症状;接种大肠杆菌小鼠的肺脏和脾脏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症状。沙门氏杆菌分离株对链霉素、亚胺培南、氧氟沙星等8种药物敏感,对氨曲南表现中介,对氨苄西林、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耐药;大肠杆菌分离株仅对亚胺培南敏感,对其他药物均存在严重的耐药情况。说明本试验分离到的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致病力,且大肠杆菌分离株存在严重的耐药情况,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为鉴定承德地区断奶仔猪腹泻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性,从承德地区不同养猪场采集腹泻断奶仔猪的肝脏、肛拭子、粪便等样品120份,试验采用细菌学鉴定法、K-B药敏纸片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采集的120份样品中分离得到了大肠杆菌42株、沙门菌23珠、志贺菌12株,42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新霉素等7种药物耐药率在59.5%以上,对头孢噻呋、头孢曲松、恩诺沙星等4种药物耐药率为14.3%~31.0%;23株沙门菌分离株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新霉素等8种药物的耐药率在47.8%以上,对头孢噻呋、头孢曲松、恩诺沙星3种药物的耐药率为13.1%~34.8%;12株志贺菌分离株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新霉素等7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0.0%以上,对头孢噻呋、头孢曲松、恩诺沙星等4种药物耐药率为16.7%~33.3%。研究为该地区断奶仔猪细菌性腹泻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规模化养殖场及散养户中不同阶段的牛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情况。对2020—2021年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规模化养殖场及散养户中不同阶段的患腹泻牛粪便、肛拭子及内脏病料358份,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等方法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奇异变形杆菌、空肠弯曲杆菌等细菌性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法检测临床分离菌株对临床中常用的药物耐药情况。结果显示:从358份病料样品中分离到大肠杆菌62株、沙门菌52株、空肠弯曲杆菌29株、奇异变形杆菌28株,检出率分别为17.3%、14.5%、8.1%、7.8%;分离的菌株对临床中常用的药物产生不同的耐药性,其中大肠杆菌、沙门菌、空肠弯曲杆菌及奇异变形杆菌均对头孢噻呋、头孢喹肟、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林可霉素、硫酸黏菌素等药物敏感,对其他药物耐药。为该牛细菌性腹泻病防治及合理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门源种马场饲养的牦牛出现腹泻症状,严重者死亡,经致病菌分离培养、动物致死试验、PCR检测及测序鉴定,结合其临床症状,综合判定牦牛死亡原因为弗氏志贺氏菌与边缘无浆体中央亚种合并感染所致。对分离的致病菌弗氏志贺氏菌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从开发区周边一些肉仔鸡养殖场采集腹泻病死鸡的病料,经培养特性和细菌形态观察,生化鉴定,结合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点,最终确定主要病原菌有沙门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并用12种药物做了药敏试验,结果多杀性巴氏杆菌对恩诺沙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磺胺六甲氧嘧啶中度敏感;对氟哌酸、卡那霉素、红霉素耐药。而沙门氏杆菌对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四环素、磺胺六甲氧嘧啶、左氧氟沙星中度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红霉素、恩诺沙星、氟哌酸耐药。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引起宠物犬腹泻的病原菌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无菌采集腹泻宠物犬肛拭子,分离到了1株病原菌,命名为LP1,并进行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检测和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LP1株为大肠杆菌;小鼠感染LP1株后的发病率为100%,病死率为80%;LP1株对美洛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4种药物敏感,对其他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分组,观察复方中药制剂锦黄口服液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引起仔猪腹泻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锦黄散"对猪致病性大肠杆菌、魏氏梭菌表现为不敏感,而对空肠弯曲菌、克雷伯氏菌、仔猪痢疾密螺旋体和坏死杆菌均表现为低敏。锦黄口服液对吮乳仔猪的治愈率为88.57%,总有效率为92.90%,预防保护率为100%,与黄栀口服液、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恩诺沙星与其他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畜禽常见病原菌的联合抑菌效果,试验采用简易棋盘法测定了恩诺沙星分别与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克林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对鸡源沙门氏杆菌的联合抑菌浓度(FIC)指数,恩诺沙星与克林沙星对鸡源大肠杆菌、猪源奇异变形杆菌、羊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FIC指数,同时测定了恩诺沙星与克林沙星不同配比对鸡源沙门氏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分别与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克林沙星联合对鸡源沙门氏杆菌的FIC指数均为0.5,与洛美沙星、环丙沙星联合FIC指数均为1.0;恩诺沙星与克林沙星联合对鸡源大肠杆菌、羊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猪源奇异变形杆菌FIC指数分别为0.25,0.38,0.75;恩诺沙星与克林沙星按5∶5、1∶5、3∶5、4∶5配比时,各配比间抑菌圈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极显著高于其他配比(P0.01)。说明恩诺沙星与其他5种氟喹诺酮药物联合对试验畜禽常见病原菌株呈协同或相加作用,恩诺沙星与克林沙星以1∶5配比时更经济。  相似文献   

11.
香猪仔猪腹泻的诊断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香猪仔猪腹泻病原,对病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长白、两头乌仔猪腹泻经细菌学检查为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久仰香猪仔猪腹泻确定为仔猪副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久仰香猪仔猪检出的细菌再用药敏试验来筛选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其中氯霉素及氟哌酸最敏感,抑菌圈≥17 mm,庆大霉素处于中介,抑菌圈13~14 mm,氨苄青霉素最不敏感,抑菌圈≤12 mm.久仰香猪仔猪对致病性大肠杆菌侵袭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从富阳某发病兔场分离到一株疑似大肠杆菌的菌株,对其进行了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鉴定、血清型鉴定、免疫原性试验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复方新诺明、羧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为兔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四川地区规模化养猪群的沙门菌的带菌情况,采用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和PCR鉴定方法对采自四川10个规模化猪场的600份健康猪粪便进行了沙门菌分离鉴定,并对鉴定出27株沙门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四川地区的10个健康猪群的沙门菌总检出率为4.5%(27/600);各个市县的沙门菌的分离率介于1.7%~6.7%之间;分离到沙门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以及氟苯尼考的耐药率分别为96.3%、96.3%和92.6%,耐药率大于85%的药物有氨苄西林、奥格门丁、卡那霉素和恩诺沙星,庆大霉素(74.1%)和大观霉素(77.8%)的耐药率也比较严重,头孢噻呋、头孢唑啉、达氟沙星和多黏菌素E是较为敏感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大庆市某猪场发生了仔猪腹泻的情况。为了探究是何种病原微生物造成的仔猪腹泻,对病死仔猪进行剖检,并无菌采集剖检病料进行镜检、病原菌分离培养、PCR确定该病原菌携带的毒力基因,并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引起该猪场仔猪腹泻的病原菌为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携带F5黏附素菌毛。该株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头孢曲松敏感。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及四环素耐药。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某驴场幼驹腹泻暴发原因,采集腹泻驴驹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了菌落形态、PCR、生化特性、序列分析及药敏试验等鉴定。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为大肠杆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9%。其耐药性强,对头孢氨苄等6种药物均有耐药性,对庆大霉素等4种药物中度敏感,仅对氧氟沙星等4种药物敏感,提示可选用敏感药物用于防治临床上的大肠杆菌感染,本试验为临床上驴驹腹泻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17年7月,40日龄仔猪出现了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腹泻,个别发病仔猪出现死亡.为了确定引起仔猪腹泻死亡的病原,无菌采集病死仔猪的肝脏、心血、肺脏等病料组织中分离得到了1株病原菌,通过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检测、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分离到的1株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被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用K-B药敏纸片法对1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结果表明,对恩诺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克肟、头孢曲松、氟苯尼考4种药物敏感,对其他的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15,(2)
为研究猪场大肠杆菌蜂胶灭活菌苗对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防治作用,对广西某中型养猪场发生哺乳仔猪持续性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从腹泻仔猪的肾脏、肠系膜淋巴结等内脏器官中分离到病原菌,经生理生化、培养特性、形态特征鉴定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利福平、新生霉素、复方新诺明、奥普托欣、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24种药物均耐药,占试验药物的68.57%。以分离菌株为制苗菌株,经培养灭活后,以蜂胶为佐剂,研制出本场大肠杆菌蜂胶灭活菌苗,对产前15 d的妊娠母猪进行免疫,仔猪通过母乳获得母源抗体来预防大肠杆菌性腹泻。临床应用表明,该菌苗使用安全、免疫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哺乳仔猪持续性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发病率,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降低药物治疗成本及耐药性的产生,是预防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四川地区山羊携带沙门菌的情况,本试验采集了226份山羊粪便样本(健康样本68份,腹泻样本158份)进行沙门菌的分离培养和PCR鉴定,并分析了该菌对18种常用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显示:158份腹泻样本中沙门菌的分离率为15.2%(24/158),68份健康样本中沙门菌的分离率为11.8%(8/68);所分离出的32株沙门菌对头孢拉定、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四环素、链霉素、罗红霉素、氟苯尼考、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菌分离培养综合诊断判定,该乡冬季羔羊腹泻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所致。用敌菌净口服液进行防治实验,其结果:治愈率91.3%-98.26%,预防有效率为93.43%,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20.
利用分得的仔猪大肠杆菌,以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链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3种药物对猪、鸡大肠杆菌均有高度敏感作用,林可霉素、氨苄西林钠、乳酸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4种药物对仔猪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可作为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从兰州地区和兰州周边地区分离、鉴定的3株鸡大肠杆菌,除前述的3种高敏药物外,还有硫酸阿米卡星溶液、先锋霉素、头孢拉啶、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等5种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的作用较强,可以作为防治肉用鸡和产蛋鸡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