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正>舞毒蛾是世界性的大食叶害虫,分布广、寄主植物多,对多种针叶、阔叶树和果树都有危害。在西北地区,主要分布于新疆。在巩留县阿尕尔森乡2011年虫害发生面积为7.3千米2,其中舞毒蛾发生面积4千米2左右,集中发生在5~6月。通过对舞毒蛾年生活史和舞毒蛾成虫发生动态监测,为舞毒蛾在阿尕尔森乡发生情况和潜在发生区的预测以及综合防控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MaxEnt模型对舞毒蛾全球适生区的预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舞毒蛾是一种食叶性的国际性检疫害虫,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研究筛选出限制舞毒蛾分布的环境变量,利用MaxEnt软件预测舞毒蛾当前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全球适生区范围,明确舞毒蛾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变化。  方法  利用ArcGIS软件设置缓冲区筛选舞毒蛾在全球的分布点数据;利用MaxEnt、SPSS和ArcGIS软件根据环境变量贡献率、刀切法和变量相关性分析对生物气候变量、月总降水量、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月平均最低温度4种环境变量进行筛选;利用R软件计算调控倍频和特征组合等因子调整MaxEnt模型参数;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当前和未来不同情境条件下舞毒蛾全球适生区的分布范围。  结果  经过缓冲区筛选得到734个舞毒蛾的分布点数据;MaxEnt模型结果中,测试遗漏率与理论遗漏率吻合度高,而且模型AUC值为0.940;MaxEnt模型预测当前条件下舞毒蛾在全球的高、中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北美洲中东部,亚洲的东西部,而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分布较少。此外,舞毒蛾在未来气候条件下北半球适生区的边界向北偏移,北美洲以及欧亚大陆的高、中度适生区的面积扩增明显。  结论  舞毒蛾的分布受多种环境变量影响,并且温度和降水与舞毒蛾的特定发育阶段相吻合。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能够反映舞毒蛾在全球的分布特征。该研究可为防治舞毒蛾和制定相关检疫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应用性诱剂在舞毒蛾成虫羽化期连续5年进行监测,明确了涿鹿县舞毒蛾成虫发生规律。舞毒蛾在涿鹿县1年发生1代,舞毒蛾成虫始见期为7月11日,始盛期7月23~27日,高峰期8月4日,盛末期8月10~14日,终见期为9月3~13日。羽化期584 d。  相似文献   

4.
舞毒蛾性信息素监测预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舞毒蛾性信息素作用机理以及诱捕器的设置方法,通过对舞毒蛾成虫的发生量和发生期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便于及时对舞毒蛾的发生趋势做出预警。  相似文献   

5.
1983—1986年应用舞毒蛾光学活性性信息素及其光学异构体的生物活性试验表明,顺-7,8-环氧-2-甲基-十八烷[(+)-(7R,8S)-disparlure]是舞毒蛾天然性信息素,诱蛾效果非常显著,而其它光学异构体基本无效。舞毒蛾性信息素不仅对舞毒蛾具有活性高,而且对松针毒蛾也具有活性。使用舞毒蛾性信息素作为测报工具,不仅可以监测舞毒蛾的发生,同时也可以监测松针毒蛾的发生。性信息素监测虫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精确度高,方法简便易行。在低虫口地区,使用粘胶诱捕器进行大量诱捕法是成功的,连绩使用诱捕法即可有效的控制舞毒蛾的危害和蔓延,抑制其猖獗暴发的周期。在虫口密度大的地区,可先用杀虫剂压低虫口密度,再使用性信息素进行控制,使性信息素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害虫天敌,从而提高防治效果。舞毒蛾性信息素的应用,为该虫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将成为综合治理舞毒蛾的有力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6.
舞毒蛾是鳞翅目毒蛾科的林业害虫,分布广,食性杂,危害重,幼虫顺风迁移,可周期性大发生。近年来,舞毒蛾在辽宁东部林区地区虫口密度呈上升趋势,为有效控制其蔓延,减少对林木的危害,本文根据该害虫发生和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供参考。一、分布与危害舞毒蛾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华中、西南、东南沿海;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及  相似文献   

7.
舞毒蛾是多种植物上易发的食叶类害虫之一,对树木的正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结合国有林场内舞毒蛾发生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该虫害的形态特征以和生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技术措施,为舞毒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林州市舞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多年观察,总结出舞毒蛾的研究方法、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以为舞毒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舞毒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的天敌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芸金杆菌,性信息素和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舞毒蛾生物防治的研究和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0.
舞毒蛾是多种植物上易发的食叶类害虫之一,对树木的正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结合国有林场内舞毒蛾发生情况,总结了该虫害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舞毒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竹节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和松毛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对舞毒蛾3~5龄幼虫进行了室内、室外感染试验和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外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竹节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对舞毒蛾蛾致病力更强,比松毛虫卵孢白僵菌高8,2%;使用活孢子含量为50亿/g的菌粉2g/m^2,施菌16d可使舞毒蛾3~5龄幼虫室内外感染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8,9%和85,0%;野外施竹节虫卵孢白僵菌防治舞毒蛾3~5龄幼虫感染率达80%以上。确定野外防治舞毒蛾的施茵量为30kg/hm^2,防治时期为雨季。  相似文献   

12.
利用性诱剂对舞毒蛾成虫发生规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舞毒蛾在辽宁建平1 a发生1代,成虫始见于6月底,终见于9月初,7月下旬为羽化高峰期。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其危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舞毒蛾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毒蛾是一种食性广谱的食叶害虫,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了舞毒蛾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人工采集、烟剂防治、灯光诱杀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舞毒蛾猖獗的重灾区以烟剂防治为急救,以生物防治为主,开展舞毒蛾人工采卵防治;舞毒蛾性引诱剂的林间防治B.t.-342菌剂地面喷雾的微生物防治措施以及植物性杀虫剂的林间防治试验,防治措施均取得了满意效果,为舞毒蛾的综合治理奠定了基础,经4年的综合防治,终将舞毒蛾种群密度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相似文献   

15.
舞毒蛾在山东省主要危害柿树,多年来发生严重,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防治舞毒蛾的关键时期为幼虫孵化盛期。本文利用3月下旬以后的日平均气温值和柿牙生长长度与舞毒蛾幼虫发生期的模型,Yi=12.0742X1-139.1908和Yi=1.1115X2+0.6642,并进行了生产实例验证,测报值符合率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6.
舞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舞毒蛾分布较广,食性较杂,是能够危害300多种植物的食叶性害虫。近年来在朝阳市沙棘林中常有发生,严重地块及部分林缘树的叶片会被食光。由于沙棘生长旺盛,人工防治害虫有难度,应该采取模拟飞机施药。试验采用20%中西杀灭菊酯100-500倍液防治初孵虫,在试验基础上进行100倍液收音机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杀虫率可达95.1%。  相似文献   

17.
通过幼虫取食供试作物叶片,检测舞毒蛾幼虫取食小麦和玉米叶片后几种抗性酶的活性,以探讨舞毒蛾幼虫取食对小麦和玉米的诱导抗性。结果表明:舞毒蛾取食后的小麦和玉米叶片CAT、PPO、POD活性较取食前显著升高;受害小麦叶片的PAL活性较取食前显著升高,玉米无显著变化;结果提示舞毒蛾幼虫取食能够诱导小麦和玉米在生理生化方面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18.
长春地区舞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毒蛾在长春地区属于发生较重的食叶害虫,该虫在长春地区1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卵越冬,笔者经过多年观察总结,详细总结了舞毒蛾在长春地区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同时进行了综合防治的试验。为大面积的防治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舞毒蛾寄生性天敌昆虫及其转主寄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舞毒蛾天敌昆虫已有较系统的报道 ,但对其天敌昆虫的转主寄主研究和报道较少 .该文针对北京地区舞毒蛾的 17种寄生性天敌 ,在查阅文献、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基础上 ,对这些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和它们在北京地区危害林木的转主寄主作一报道 .卵期主要寄生性天敌大蛾卵跳小蜂 ,室内饲养可繁殖 4~ 5代 ,羽化的成蜂可继续在舞毒蛾卵块中寄生 .舞毒蛾平腹小蜂转主寄主有油松毛虫、斑衣蜡蝉、绿尾大蚕蛾 .幼虫期主要寄生性天敌毒蛾绒茧蜂一年发生 4代 ,转主寄主有黄褐天幕毛虫、油松毛虫、杨毒蛾 .黑腿绒茧蜂转主寄主为柳毒蛾 .黑足凹眼姬蜂转主寄主为油松毛虫、古毒蛾、角斑古毒蛾 .幼虫及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为毛虫追寄蝇和日本追寄蝇 ,其中 ,毛虫追寄蝇转主寄主有杨扇舟蛾 (寄生率高达 36 %~ 5 0 % )、柳毒蛾、黄褐天幕毛虫、腰带燕尾舟蛾 ;日本追寄蝇一年可发生 3~ 4代 ,转主寄主有柳毒蛾、杨扇舟蛾、油松毛虫、腰带燕尾舟蛾 .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舞毒蛾黑瘤姬蜂的转主寄主有 :油松毛虫、黄褐天幕毛虫、杨扇舟蛾、臭椿皮蛾、樗蚕、丝棉木金星尺蛾、侧柏毒蛾等 .脊腿囊爪姬蜂转主寄主有 :油松毛虫、杨毒蛾、黄褐天幕毛虫 .广大腿小蜂由于其寄主广泛 ,也可成为螟蛉绒茧蜂、松毛虫黑胸姬蜂、螟蛉悬?  相似文献   

20.
舞毒蛾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舞毒蛾的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