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北京地区舞毒蛾天敌昆虫及其自然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1996~1997年在北京地区进行了调查,通过采集舞毒蛾在室内饲养,共得到舞毒蛾天敌昆虫23种,其中寄生性昆虫17种,捕食性昆虫6种。卵期天敌有大蛾卵跳小蜂、舞毒蛾卵平腹小蜂;采集地最高寄生率为52%~109%。幼虫期天敌有绒茧蜂、斑痣悬茧蜂、寄蝇类等;7个采集地平均寄生率为955%。蛹期天敌有寄蝇类、广大腿小蜂、舞毒蛾黑瘤姬蜂、脊腿囊爪姬蜂等;7个采集地平均寄生率为1908%,不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捕食和病毒致死率,在舞毒蛾卵-蛹期,累计约有301%的个体被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而致死。  相似文献   

2.
美国白蛾是危害猖獗的世界性检疫害虫,笔者介绍了该虫蛹期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在介绍其中7种优势寄生性天敌对美国白蛾越冬蛹和夏季蛹的自然寄生率、寄主蛹中羽化的子代数和性比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舞毒蛾黑瘤姬蜂的分布、寄主、寄生率、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江苏省采用天敌昆虫开展生物防治的现状,探讨了应用舞毒蛾黑瘤姬蜂防治美国白蛾的研究方向与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1993年在大邑县共收集到舞毒蛾天敌30种,其中寄生性昆虫19种,捕食性昆虫9种,病毒和虫霉菌各1种。卵期平均寄生率为27.06%±0.54%,大蛾卵跳小蜂是主要天敌。幼虫期天敌有病毒、斑痣悬茧蜂、毒蛾镶颚姬蜂和绒茧蜂等,平均杀死幼虫51.59%±6.48%。蛹期主要天敌有寄蝇、广大腿小蜂和脊腿囊爪姬蜂等,平均寄生率达32.91%±26.40%。在舞毒蛾卵-蛹期,累计约有87.62%的个体被天敌致死。  相似文献   

4.
侧柏毒蛾及其天敌刘玉德,翁殿伊(遵化市国营东陵林场064200)(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关键词侧柏毒蛾,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除治方法,天敌侧柏毒蛾是华北北部山地主要适林树秤侧柏的主要食叶害虫,幼虫取食叶片尖端,嫩叶幼芽为害更重,受害叶片仅留基部,随后...  相似文献   

5.
<正> 蠋敌(Arma chinensis Fallou)是半翅目蝽科的一种捕食性昆虫。在发生杨扇舟蛾、杨毒蛾、油松毛虫、侧柏毒蛾的林内,经常看到蠋敌的成虫和若虫捕食这些害虫,对害虫发生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利用这种天敌昆  相似文献   

6.
采用踏查与灯诱的方法,系统调查了徐州市铜山区赵疃林场林业昆虫的种类。结果表明,赵疃林场共有林业害虫6目58科167种,较历史记载(5目35科71种)有显著增加,其中,鳞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昆虫种类居多(分别为94,44和22种),分别占害虫总数的56.3%,26.3%和13.2%。调查到的重要林业害虫53种,其中,侧柏害虫仅有6种,双条杉天牛、柏肤小蠹和侧柏毒蛾为侧柏人工林重要害虫,混交林中害虫种类较多,美国白蛾、悬铃木方翅网蝽和舞毒蛾等3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具有较高的风险等级。共调查到天敌昆虫5目12科22种,以膜翅目和鞘翅目种类居多(分别为8,9种),分别占天敌昆虫总数的36.4%,40.9%。舞毒蛾黑瘤姬蜂、广大腿小蜂、白蛾周氏啮小蜂、白蛾黑基啮小蜂和日本追寄蝇及舟蛾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杨扇舟蛾黑卵蜂为美国白蛾和舟蛾类食叶害虫重要寄生性天敌,蠋蝽为侧柏人工林害虫重要捕食性天敌。  相似文献   

7.
舞毒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天敌昆虫、昆虫病原微生物、性外激素3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利用生物技术防治舞毒蛾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
在多代,用多种药剂、多剂型进行防治侧柏毒蛾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农药混剂可明显消除侧柏毒蛾对农药的抗性,并可大大提高防治效果,其中以越冬代防效最好。该结果经在越冬代采用21.25%溴氧混剂4000 ̄5000倍、20%灭铃皇3000倍液,进行大面积(153.47hm^2)防治验证,防效也较好,均达100%。  相似文献   

9.
阜新地区松毒蛾的危害特点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阜新彰武县四合城辖区内的近千亩樟子松林内松毒蛾幼虫开始为害,主要为害松树针叶,为科学有效防防治松毒蛾,从2007年开始,结合工作实际,对松毒蛾不同虫态的天敌种类作了调查研究.并从加强虫情预报、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控、化学药剂防治及营林措施等方面阐述了风沙干旱地区松毒蛾防治的技术措施,供类似地区防治松毒蛾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铜山县赵叮林场自1958年以来,已营造例相纯林5万亩。侧柏毒蛾(ParocneriafurvaLeech)是其主要食叶害虫,大发生年份,叶被其食光.以致树势衰弱,由此引起观条杉天《、小合虫等次期性拉杆害虫侵入为害,直致例相枯死。近10余年来,该场对侧柏毒绒连年来用菊脂类等广普性杀虫剂防治.使其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尤其是大量杀伤了林间自然天敌,使该害虫再度猖抓。为有效地进行例相毒蛾综合治理与保护天敌,于1993年作了生物杀虫剂B·T-781(苏云朵杆菌悬浮液)对侧柏毒蛾的防治效果及对其主要捕食性天敌蝈敌(Armac。sicsFabriciu…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模毒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天敌及防治情况进行研究,第一次准确认定模毒蛾在阿尔山林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也有少量在树皮缝等处越冬。5月下旬为幼虫始见期,7月初始化蛹,7月20日开始羽化为成虫,平均产卵量为110粒。在蛹期寄生蝇寄生率达34%,幼虫期以猎蝽和蝇类天敌取食率为5%。并简介了几种防治技术,为模毒蛾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柳杉毛虫寄生天敌初步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龙泉、遂昌等地柳杉毛虫卵期、蛹期寄生天敌的考查,获得卵期天敌昆虫5种,蛹期天敌昆虫7种;卵寄生率10.42~45.69%,蛹寄生率26.63~65.98%。  相似文献   

13.
对侧柏毒蛾在杭州市萧山区苗木基地的发生情况、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侧柏毒蛾在萧山1 a发生2代,以卵越冬,4 ~ 5月和7 ~ 8月是幼虫为害期,幼虫为害侧柏、桧柏、刺柏等的嫩梢枝叶,造成枝叶枯死,树势减弱.并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初步防治试验结果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侧柏毒蛾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柏毒蛾是侧柏的最主要害虫。该文对各地有关侧柏毒蛾发生与危害特点、生活史、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测报与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侧柏毒蛾防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 Leech)是侧柏林的重要食叶害虫.徐州地区侧柏林面积30余万亩,自1963年侧柏毒蛾出现大发生以来,为防治此虫投入了大量的费用.笔者在70年代初曾开展了侧柏毒蛾防治研究工作;从1978~1981年曾与江苏省林科所汪永俊等有关同志合作,对侧柏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近几年来江苏省林技站、徐州市森防站、铜山县赵疃林场等单位对侧柏毒蛾的地面超低量喷雾和防治指标作了研究.本文着重论述侧柏毒峨防治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一些意见,以供参考.1 生物学特性1.1 越冬虫态杨有干在1956年对北京地区侧柏毒峨进行研究时认为此虫以幼虫越冬,实际上他当时仅仅是根据室内饲养作出的推断,而忽略  相似文献   

16.
侧柏为常绿树种,具有耐碱、耐旱、耐涝、耐脊薄土壤,病虫害少,生命力强等特点,是我场及徐海地区青石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但常遭受侧柏毒蛾危害。为了保证林木正常生长,我场1.7万亩侧柏林从1963年至1974年共用飞机防治400架次,并用青虫菌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侧柏毒蛾主要生活习性及防治情况汇报于下:一、主要生活习性侧柏毒蛾(Parocneria terebinthi stotzneri Drascke.)属鳞翅目毒蛾科,幼虫取食侧柏鳞叶,严重时使侧柏枯死。  相似文献   

17.
1987年,我们在1986年大面积防治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人工超低容量喷洒灭幼脲Ⅲ号防治侧柏毒蛾残效期观察,结果如下。试验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器械为上海前进微电机厂生产的3WCD—5型手持式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防治对象为侧柏毒蛾3~5龄幼虫。室内试验,分幼虫、  相似文献   

18.
对侧柏毒蛾在桧柏上的为害特点进行了调查,并观察记载了其生活习性,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松毒蛾在我省大面积大发生,造成灾害。受害林木生长严重受阻,甚至导致成片死亡。由于该虫危害,对一些林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掌握松毒蛾天敌资源情况,充分发挥它们在防治中的作用,笔者等从1988年至1991年,对松毒蛾不同虫态的天敌种类作了调查研究。据初步调查统计,松毒蛾天敌资源是比较  相似文献   

20.
山东昆嵛山舞毒蛾天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共收集到舞毒蛾天敌19种,其中寄生性昆虫9种,捕食性昆虫8种,病毒和真菌各1种。绒茧蜂、悬茧蜂和病毒可杀死毒蛾幼虫62.13~70.00%,对抑制舞毒蛾种群数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