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不同澳洲坚果品种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以期为选育优良品种及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澳洲坚果品种间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PSII潜在活性(Fv/Fo)、PSII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各品种间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额(ΦPSII)差异显著;叶绿素a/b值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Fv/Fo与Fv/Fm、ETR与Fv/Fo、Fv/Fm和ΦPSII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ΦPSII与qN呈极显著负相关,ETR与qN呈显著负相关。十个品种聚类后可分成三个类群。‘O.C’和‘A16’具有较好的光合性能。‘NG8(X8)’光合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2.
遮荫对广东西部香根草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遮荫(0%,75%和94%)条件下对广东西部香根草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导致叶片的光合速率下降,香根草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也有所降低,94%遮荫处理的光补偿点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但是遮荫对表观量子效率(AQY)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遮荫使香根草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75%和94%遮荫处理的叶绿素总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3.28%和19.40%。遮荫也使香根草的植株含水量显著(P〈0.05)增加,并且94%遮荫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燕麦在蚜虫和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为害后的光合生理响应,本试验测定了燕麦接种蚜虫和BYDV后不同时间(0,7,14,21,28和35 d)的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为害时间的延长,叶片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以及总叶绿素(T-Ch1)含量显著降低(P<0.05),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著增加(P<0.05),Chl a/Chl b先上升后稍有下降,接种BYDV 21 d后,Chl a/Chl b均增加至最大值,比CK处理高57.37%(P<0.05);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下降,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上升;同时最大荧光、潜在光化学效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PS Ⅱ光化学量子产量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上升。本研究表明BYDV侵染严重损伤了燕麦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其光合参数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探讨BYDV与燕麦的互作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旱作条件下引种栽培的3份冰草材料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冰草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为双峰型,第一峰值均出现在10∶00左右,第二峰值均出现在14∶00,在中午12∶00,3份材料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午休"现象,"午休"现象最明显的是来自山西的冰草,而当地冰草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和最大值均高于其它两种材料;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片水压亏缺(VPD)均为单峰曲线,峰值时间不一致,综合比较上述参数的日均值或最大值,表现为NMC3〉HBC1〉SXC2;3份材料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对光合速率日变化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PAR和Ca,生理因子是叶绿素b含量和VPD,对蒸腾速率日变化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RH和Ca,生理因子是VPD和叶绿素a含量;地理来源较近的材料,引种栽培表现出较好的光合特性和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贵州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对南玉、温克、摩尔多瓦三个引种葡萄的光合生理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LI-6400仪器分别测定了南玉、温克、摩尔多瓦的果实品质、光合特征和叶绿素含量。三种葡萄果实品质参数差异显著,其中南玉产量最高。三种葡萄的净光合速率(Pn)与光有效辐射强度、CO2浓度均呈正相关,其中南玉和摩尔多瓦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CO2补偿点和叶绿素含量均优于温克。田间自然光照条件下,三种葡萄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Cond)日变化趋势为单峰,其中南玉具有最大净光合速率,三种葡萄的胞间CO2浓度(Ci)在正午时刻附近均维持较稳定的水平,差异不显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南玉、摩尔多瓦的光合能力优于温克,南玉更适宜贵州地区的自然光照环境。  相似文献   

6.
对中亚热带地区三明市栽培的西番莲品质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福建省西番莲鲜果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由5位专家于2017、2018年在三明市鉴评西番莲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果形、果皮色泽、果皮粗细与光洁度、风味、香气等8项品质指标的平均数据资料分析筛选关键质量控制指标,并以5%分位数与平均值Mean初步划分修订分级与分等指标,继再辅以单果品质测试数据予以验证修正。研究表明,①黄果品种的单果重与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紫果,同时两品种的所有可测品质指标中单果重变异系数最大,是最重要的品质控制指标;②单果重与可溶性固形物显著负相关P<0.05,与可食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鉴于两品种的可测指标中TSS变异系数最低CV3.579%、CV3.45%最低,与1%分位数为17.19%、16.3%,完全满足鲜食风味要求,因而两品种的鲜食优质方向同为大果。且降水对黄果品种的品质影响相较紫果品种更显著,栽培应予以注意。③单果重SFW分级建议:黄果品种SFW一级≥100g、二级≥85g;紫果品种SFW一级≥70g、二级≥60g。可溶性固形物TSS分等建议:黄果品种TSS一等≥18.0%、二等≥17.5%;紫果品种TSS一等≥17.5%、二等≥16.5%。现行《百香果标准 CODEX STAN 316-2014》、《NY/T 491-2002 西番莲》不适用西番莲在中亚热带气候带生产,且《NY/T 491-2002 西番莲》中规定的可溶性固形物指标偏低,有必要修订或制定新的鲜果标准。  相似文献   

7.
以矮嵩草草甸上天然太阳辐射为背景,建立人工增强太阳UV-B辐射和遮光装置,分别模拟平流层臭氧损耗5%时近地面的太阳UV-B辐射和滤去40%-60%的太阳辐射强度。结果表明,经过40多天的增强UV-B辐射处理降低了矮嵩草光合色素的含量以及Chla/b的比值,而使Chlb/(a b)比值上升。增强UV-B辐射还使矮嵩草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Y)下降。遮光处理使得矮嵩草光合色素含量上升,Chla/b和Chlb/(a b)比值基本不变。遮光处理还提高了矮嵩草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Y)。  相似文献   

8.
2种不同类型的尖叶胡枝子光合-光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黄绿型和浓绿型2种不同类型的尖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ysaroides为材料,对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光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类型尖叶胡枝子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浓绿型尖叶胡枝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暗呼吸速率(Rd)、表观量子效率(AQY)均高于黄绿型尖叶胡枝子,而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低于黄绿型尖叶胡枝子。黄绿型尖叶胡枝子和浓绿型尖叶胡枝子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 、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叶片温度(Tleaf)对不同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PPFD)的响应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青藏高原地区野豌豆属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本文采用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方法对生长于该地区3种野豌豆的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进行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厚度为三齿萼野豌豆(Vicia bungei)山野豌豆(V.amoena)救荒野豌豆(V.sativa);在一定光强范围内,随PFD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_n、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_d和光补偿点I_c增加;总叶绿素(Chlt)、类胡萝卜素(Car)和叶黄素/叶绿素(A505/A652)含量在救荒野豌豆、山野豌豆和三齿萼野豌豆中大都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a/b含量呈下降趋势;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速率(Ф_(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随PFD增加而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则随PFD增加而增加。因此,青藏高原地区3种野豌豆属植物光合生理指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寻求利于西番莲采后果实贮运和保鲜的包装材料,本研究于常温下探讨了纸箱、泡沫箱、HDPE膜(高密度聚乙烯)、LDPE膜(低密度聚乙烯)、铝箔和PVDC膜(聚偏二氯乙烯)6种不同材料包装对紫果西番莲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2 d期间,以HDPE膜包装的西番莲贮藏效果最好,HDPE膜包装保持了较高的西番莲果实硬度、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保持了较好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
3种鼠尾草属植物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丹参、宝兴鼠尾草和短唇鼠尾草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阐明其对环境光合特性的适应和生理响应,为丹参田间高产栽培技术、鼠尾草属野生植物资源的引种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丹参、宝兴鼠尾草和短唇鼠尾草叶绿素含量,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其光合特性,同时运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3种鼠尾草属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光响应曲线均符合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丹参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补偿点(LCP)均最低,分别为0.040 3,13.32 μmol/(m2·s),24.37 μmol/(m2·s);宝兴鼠尾草为最高;短唇鼠尾草居中。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对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拟合的结果最好。丹参和宝兴鼠尾草不属于典型的阳性植物,短唇鼠尾草则更为耐荫。可以采取与玉米等高竿作物间作或套作,缓和蒸腾作用,以达到提高丹参净光合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荷叶白是生产上大面积栽植的桑树品种,研究了该品种2年生植株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作为高产栽培技术的依据。该品种2年生植株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401、46.7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598,暗呼吸速率为2.8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为21.2μmol/(m2.s),具有较低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表现出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CO2补偿点为131.1μmol/mol,羧化效率为0.1472,光合能力最大值为84.6μmol/(m2.s),表现出较大光合作用潜力和生存能力;随着CO2浓度倍增,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不同程度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增强。采用逐步回归与通径系数分析表明,气孔导度、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及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桑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最主要的直接作用因子。在生产上栽植桑品种荷叶白可采用宽行密株或宽窄行相间的密植栽培形式,提高单位面积产叶量,并可在坡度较大的背光地带栽植,以充分利用丘陵蚕区的阳光与地力。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在不同土壤水分与养分供应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征,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比较研究了在3种水分水平(高水HW,80±5%田间持水量FC;中水MW,60±5%FC和低水LW,40±5%FC)与4种养分处理(CK, N, P和NP)下达乌里胡枝子生长旺期的叶片光合-光响应曲线特征。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比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更准确地拟合了不同水肥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的光合-光响应曲线。HW水平下,P处理显著提高达乌里胡枝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与光饱和点(LSP);施磷肥有利于提高充分供水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的光合能力,单施磷肥可以改善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光合作用,以及提高达乌里胡枝子对光能的广幅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室外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定西-24生长和光合作用对增强UV-B辐射和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机制。结果表明,干旱明显影响定西-24叶绿素b的含量,对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UV-B辐射以及与干旱复合都降低叶片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且复合作用大于UV-B辐射单独作用,UV-B辐射以及与干旱的复合胁迫显著地影响到类黄酮含量的积累(P<0.05)。各处理间光合作用的大小顺序为:对照>复合>干旱>UV-B辐射。干旱和UV-B复合作用下较单独作用气孔阻力有所增加。胞间CO2浓度在干旱和复合作用下升高,而在UV-B辐射下下降。收获期春小麦的总生物量比对照明显减少,其中,干旱作用下致使总生物量下降的幅度大于UV-B辐射与复合作用。同时,小穗组成和产量特征也发生变化。UV-B辐射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干旱和复合作用,复合作用的减产效应低于干旱。干旱和UV-B辐射使定西-24的收获指数增加10%,在两者复合作用时收获指数变化不大。干旱和复合作用下,植物根系的根冠比增大,而UV-B辐射胁迫下根冠比变化不大。这些结果说明,UV-B辐射和干旱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一种胁迫可以减缓(轻)另外一种胁迫对春小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遮阴和干旱协同处理对荩草光合作用的影响,揭示荩草对遮阴和干旱胁迫的抗逆潜力和生态学特点。以具有边坡草坪开发价值的野生荩草为材料,设置5个遮阴梯度和4个干旱梯度交互形成的20个协同处理,对其进行叶生物量分配比、光合色素含量、光响应能力及光合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荩草叶面积、叶数、叶生物量和叶分配比均显著受遮阴、干旱、遮阴和干旱协同作用的影响(P<0.05),遮阴和干旱对叶面积、生物量和分配比有极显著协同作用(P<0.01),作用大小为分配比>叶数>叶面积>叶生物量;荩草的Chla、Chlb和Chla+b含量及Chla/b显著受遮阴、干旱、遮阴和干旱协同作用影响(P<0.05),Chlb比Chla易受生境影响,遮阴是影响叶绿素含量和比例的主要因子,干旱次之,遮阴和干旱对Chlb和Chla+b含量及Chla/b有显著协同作用(P<0.05);荩草光响应能力极显著的受遮阴、干旱、遮阴和干旱协同作用的影响(P<0.01),遮阴和干旱对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有显著的协同作用(P<0.05),作用大小为Pnmax>LSP>LCP;荩草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均显著受遮阴、干旱、遮阴和干旱协同作用影响(P<0.05),遮阴和干旱对光合参数有极显著协同作用(P<0.01),遮阴主要影响Pn,干旱主要影响Gs、Ci 和Tr,协同作用对Tr的影响最大,≤30%遮阴可缓解干旱引起的Pn、Tr、Ci、Gs下降程度,>30%遮阴则加重了下降趋势。遮阴和干旱协同作用比遮阴或干旱单一胁迫,提高了荩草光合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改变了光响应能力和光合参数,可提升荩草的抗逆潜力和生态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果园生草对苹果叶片衰老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果园生草和清耕(对照)条件下5年生苹果园为试材,研究了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清耕处理相比,果园生草处理提高了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使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延缓了叶绿素的降解,从而延缓了叶片衰老,提高了其净光合速率。因此,果园生草促使衰老叶片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延缓了衰老进程,提高了叶片制造光合产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两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氮肥(250 kg/hm2、不施氮肥)、不同刈割强度(即刈割时离地面5,20和50 cm)对桂牧1号杂交象草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曲线,但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先升高后降低,且在施氮肥的情况下,光合“午休”明显减弱。施氮肥能显著增加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在施加氮肥的情况下,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加,叶片表观量子效率有增加的趋势,羧化效率先增大后降低,光补偿点、光呼吸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而在不施氮肥的情况下,随着刈割强度增加,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羧化效率、光呼吸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这些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刈割强度均对桂牧1号杂交象草光合特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中强度刈割条件下,对桂牧1号施用250 kg/hm2氮肥,可以显著提高其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