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加之仅靠1个气象监测站的数据进行宁夏海原县马铃薯区划难以准确,精细化程度不够,采用海原县12个区域自动站2008~2014年资料开展马铃薯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根据已有的研究,选择与马铃薯产量相关显著的3个气象因子作为马铃薯适宜气候区划指标,即以7月平均气温表征开花至结薯阶段气温适宜程度,7月降水量表征马铃薯膨大初期水分满足状况,8月最高气温表征薯块膨大中后期热量条件。按照3个因子的等级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极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3个等级。极适宜区包括海原县南部半阴湿区,为月亮山和南华山两大山系所形成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较适宜区分布在海原县中部大部分地区,该地区地貌复杂,一般为梁峁残塬地带,河谷川地较多。海原县北部是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年份主要气象因子与马铃薯品质性状的量化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2001~2010年间克山地区的气候因子与马铃薯‘克新12号’的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克新12号’淀粉、维生素C含量分别与6月份积温、8月份降水量关联系数最大,淀粉含量与6月份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9月份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8月份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8月份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维C含量与7、8、9月份降水量及5~9月降水量呈正相关并达到极显著水平,与5~9月份日照时数、9月份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7、8月份平均气温、积温及7月份日照时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江汉平原90年代气候特点与棉花产量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汉平原 90年代气候特点和主要气象因子与棉花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结果表明 :近1 0年来该棉区 4~ 1 0月的积温提高了 78.8℃ ;降雨量增加了 5 6.4mm;总日照时数减少 1 0 4 .9h。温度的提高和降雨量的增多 ,每个月表现并不一致。影响该区棉花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 ,按关联度大小排序依次为日均气温 >总日照时数 >降雨量 ;其中对产量起主导作用的是 6月份和 4月份的日平均气温 ,6月份的日照时数以及 7月和 8月的日平均气温 ;降雨量在该棉区不是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马铃薯产量预报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素华 《中国马铃薯》2004,18(3):163-165
1前言由于内蒙古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马铃薯的生产不仅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名列全国前茅,而且因其形状好、品质佳、无污染和营养成分高而享誉全国及东南亚市场。随着市场销路的增加,内蒙古马铃薯播种面积迅速增加,至2002年,全区已达60万hm2,而85%又集中在乌盟地区,这一地区热量条件有利于马铃薯种植,水分缺乏是产量提高的重要限制因子。据统计全盟马铃薯旱地播种面积占马铃薯总播面积的98%以上,年降水量250~350mm,马铃薯主要发育期(5~8月)平均降水量只有200~280mm,而且年际间变率大,旱灾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最重要灾害。随着全球气候…  相似文献   

5.
基于均匀设计研究氮、磷、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尤金为供试材料,在田间条件下以氮、磷、钾施用量和配比作为变量,马铃薯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方程。结果表明:氮、磷、钾需求量,钾肥>氮肥>磷肥,符合马铃薯需肥规律。通过对氮、磷、钾肥与产量的施肥模型进行频次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马铃薯田施肥量:纯N为157.95~162.61 kg/hm2,P2O5为30.59~34.08 kg/hm2,K2O为191.30~204.28 kg/hm2。  相似文献   

6.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不同气候类型区降水量及气温资源,对5个苦荞新品种在5个县(区)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对参试品种进行形态特征观察,测定田间密度、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等性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AMMI稳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主要性状指标和品种多年试点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因子的关联度依次为密度>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主茎分枝数>千粒质量。通过对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分析,结合多点产量,筛选出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生态适应性较好的晋荞2号和黔黑荞5号品种。  相似文献   

7.
高寒地区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中国马铃薯》2006,20(4):244-245
呼伦贝尔市位于北纬47°~53,°属于高寒地区。地区内各地年平均气温为-5.3℃~2.4℃。年降水量为250~510 mm,农作物生长季节降水量为234~483 mm,占年降水量的94%。大兴安岭呈南北走向从中间穿过。在大兴安岭两侧,马铃薯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该地区是一片天然绿色净土,生产无公害马铃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1地块选择要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地势高燥(如坡地或山根地)、土壤偏酸性的沙壤土地块。前茬为豆类或禾谷类作物。同时要注意避免残留除草剂的药害。忌重迎茬。最好秋翻地秋起垄,起垄后镇压。春整地的地块,早春耙耢灭茬,达到待播状态。2品…  相似文献   

8.
通过利用漳浦县官浔镇康庄区域自动站2014-2017年气象资料,以及2014-2017年3年间冬季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等气象因子对冬种马铃薯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度间3个气象因子与产量呈正相关。从而在栽培管理技术上提出有针对性地利用气象因子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翁定河 《中国马铃薯》2005,19(5):276-278
在闽东北高海拨山区对秋种马铃薯的不同播种期、不同密度的生育期、产量、晚疫病发生程度及气象资料等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该地区秋种马铃薯最佳播种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上旬,理想密度为4000 ̄4500穴.667 m-2。  相似文献   

10.
<正> 山西雁北区每年种植马薯铃在150多万亩其中90%分布在丘陵和山区的旱地上。该区年降水量在400mn左右,且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降水量及降水分配情况对该区马铃薯产量有重大影响,这是历年马铃薯亩产较大幅度波动的主要气象原因。但迄今为止,关于降水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