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论语》这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经典作品的文本进行研究,可以见出,在生命、个人价值实现和情感伦理三个层面中,都蕴含着孔子哲学思想中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意识与悲剧意识的超越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影响,使中国人的悲剧意识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消解,也铸就了中国人自强不息、刚柔并济的品格  相似文献   

2.
作为美国现代悲剧的创造者,奥尼尔的剧作在对悲剧根源的探索、审美效果的追求及悲剧人物观诸方而与传统悲剧相比己有了质的飞跃,是一种现代悲剧意识。奥尼尔写出了现代人在一个“上帝已死”的世界里无所适从的状况以及企图重新找回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幸福而不得的悲剧,以自己的实践为现代悲剧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不朽的地位。小说中的悲剧意识表现了现代文明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伤痛,具有浓郁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本文立足于小说本身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哈代小说中存在的悲剧意识:即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并对其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桃花扇》是我国古典小说中著名的悲剧作品,它将儿女情长置于明末战乱的历史背景,既是爱情悲剧也是国家的悲剧。文章以文史结合的方式,基于小说《桃花扇》探讨作者孔尚任的悲剧意识,分析了其悲剧精神的表现,探究了悲剧精神的渊源,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命运是一种冥冥之中超越于人之外、支配人的力量,是人虽然看不到、却可以感觉到的神秘力量。本文从俄狄浦斯的悲剧出发,解析古希腊人的命运观,指出俄狄浦斯悲剧的根源在于他无视人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性,过分相信和依赖理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挣扎——鲁迅悲剧小说的特点及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中西悲剧小说的比较认为 :鲁迅在特异的年代里 ,通过对前人、时代的超越及对悲剧人物的塑造 ,挖掘出源于中国现实 ,合于中国国情 ,具有鲜明美学特征的悲剧意识。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批判 ,为中国悲剧小说的发展开拓了新路。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286-288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首生命的绝唱,作品写的大多数是家乡呼兰城的小人物,小事件,但展示的却是中国人最常见最久远的生存方式与最普遍的精神状态。其中在描写镇上的民风民俗这幅"清明上河图"之时,以小团圆媳妇、有二伯等为中心,通过对他们悲惨生活的描写,尖锐揭露了封建思想伦理道德与习俗对人们心灵的荼毒。在纯朴、天真、美丽,性格倔强的小团圆媳妇身上寄托了作者至为深切的同情,对还是个孩子的小团圆媳妇自由健康天性的变态折磨和虐待而触目惊心,人不如草木,其悲剧意味更显沉重,小团圆媳妇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悲剧形象,其悲剧形象的特性也体现了作者的独特的人生价值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论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 对《红楼梦》中的女主角王熙凤和《飘》中的女主角斯佳丽的婚姻悲剧进行了比较研究。两个女主角性格相似, 但由于二人所处社会生活背景不同, 其爱情婚姻悲剧也各异。王熙凤的婚姻悲剧是当时封建社会的夫权、族权造成的, 是社会性的。而斯佳丽的婚姻悲剧是由她的骄傲自负, 她强烈的虚荣心和自我中心决定的, 是个人的。  相似文献   

9.
《祝福》是一部悲剧作品.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是指通过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美与丑、善与恶的尖锐冲突,描写人类最高尚的东西的毁灭的艺术形式.如别林斯基所说:"悲剧的内容是伟大的伦理现象的世界","而悲剧的对象就是包括一切复杂因素的生活"(《诗的分类和分型》).悲剧之所以能唤起人们悲的感情,是因为一些具有正面素质的人遭受了不幸、苦难和死亡.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精华,而意象的精妙运用,则是莎翁最令人叹服的高明之处之一。木文力图从利用意象塑造悲剧人物性格、通过意象对比展示人物的善与恶以及对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的预示三个层ICI进行分析,}列述意象在莎翁四大悲剧中对人 物塑造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老舍在小说中描述了大量的个体悲剧, 其悲剧主体大多数是一些弱小人物, 他们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两难的境地。老舍通过描写他们在困境中的无尽挣扎, 展示了现代社会生存性的悲哀。同时, 老舍也指出,这样的生存困境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困境, 悲剧的根源在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交战。这体现了老舍对人的命运的执著关注, 揭示了 20 世纪中国人囿于文化中挣脱不了的悲哀。  相似文献   

12.
米兰·昆德拉指出,"出神"是在对现实生活的抽离和短暂逃脱时所产生的一种"心醉神迷"的状态,因其短暂性,人最终会被拖回现实生活的轨道,在这一抽离一拖回的落差中,人生就产生了变化和差距。本文拟从这一角度解析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在感受浸润于剧中的"出神"艺术时,体味该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139-140
中国目前寻租性腐败层出不穷,其根源在于对公共资源不合理和不合法的利用,而当下公共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困境,其主要根源在于公共资源的相关产权界定不清晰。完善公共资源利用,使其发挥更大功效,需要加强相关制度创设的研究和改进,本文提出通过"强制征税"和"道德诱导"等路径的选择进而改善公共资源利用中的浪费和不足的问题,形成公共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女性角色在其中的境遇使这部作品更富悲剧色彩。戏剧中的女性角色都处在一种精神压迫的环境中。在这个由权力决定话语的父权社会中,她们不能自由地表达自我。因此,本文将从权力话语的角度,对该作品中女性的失语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陶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87-16190
在产权制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主导投资模式和企业投融资模式所产生的"公地悲剧"和利益冲突的问题,通过调研"美丽南方"忠良景区各个阶段的投融资方式,提出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胡晖 《河南农业》2013,(22):58-59
通过研究《德伯家的苔丝》所呈现的英国乡土文化,揭示了19世纪后半期英国传统乡土社会和小农经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冲击之下,逐渐走向瓦解的残酷现实,探讨了影响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使鹿鄂温克人以饲养驯鹿为生,而且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近些年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也带来了身体素质的巨大变化。对使鹿鄂温克原始居民进行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这三方面的详细调查,并进行了大量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得到使鹿鄂温克人平均身高略高于周边汉族、猎民点生产生活物质条件改善后猎民点居民生活方式日趋健康、城市使鹿鄂温克人缺乏体育锻炼等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8.
李锐小说有种沈从文式的地久天长的生命悲情。充分展示了特殊年代中国人生存的种种困境:有人遭遇"超自然"的神秘莫测的悲剧命运;有人在伦理的压制下或惨遭戕害或挣扎着生活;有人在权力意志作用下被侮辱或被损害。尽显其小说浓郁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9.
公地悲剧理论下的鄱阳湖生态安全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公地悲剧"的启示,从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角度探讨造成鄱阳湖生态恶化的社会制度原因,探讨从产权界定角度出发的治理方案,继而解决鄱阳湖的生态恶化问题,最终从制度上解决鄱阳湖生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男权制社会下的文学产物,因此,该部小说并没有能够摆脱当时的文化背景与男性为中心的创作视角,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基本上都是以悲剧的命运结束,极少表现出自己的独立个性。这些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使小说风格厚重而沉郁,实际上体现了作家对于苦难生命的怜悯之心以及对于人类生存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