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以5年生刺葡萄为材料,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刺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增施钾肥能显著提高刺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及各糖组分含量,降低果实中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C2处理(540 g.株?1)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说明适量施钾有利于促进刺葡萄果实中糖分的积累。施钾显著提高了刺葡萄果实发育早期 AI 和 SS的活性,对 NI 、SPS影响较小,C2处理(540 g.株?1)下各时期代谢酶的活性最强,说明适量施钾提高了刺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有关代谢酶活性,促进了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为刺葡萄的科学施肥、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钙肥施用时期与浓度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藤稔”葡萄为试材,分别在萌芽期、花期、坐果期、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土施不同浓度硝酸钙,果实成熟期测定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香气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钙肥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与施用时期和浓度均有关,转色期施钙肥对葡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均具有显著性影响,适量高水平钙肥有利于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的提升;萌芽期和转色期施钙肥对葡萄香气品质具有显著性影响,萌芽期施用低水平钙肥有利于醛类香气含量的增加,转色期施用低水平钙肥有利于酯类和萜烯类香气含量的增加。从提高果实品质考虑,建议葡萄生产上将萌芽期和果实转色期作为施钙肥的2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降低土壤含水量可提高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据《北方园艺》2021年第7期《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对北玫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积累的影响》(作者李萍等)报道,以北玫葡萄为试材,采用HPLC法测定葡萄果实中单体酚类物质的含量,研究了成熟期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对果实品质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酿酒葡萄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据《北方园艺》2019年第8期《不同叶果比处理对品丽珠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作者孙霄等)报道,以3年生的酿酒葡萄品丽珠为试材,采用疏叶和疏果的处理方法,测定果实中可溶性糖和酚类物质含量,研究谢花后不同叶果比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适宜叶果比,以期探索提高葡萄品质的最佳叶果比。  相似文献   

5.
以五年生的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在山区葡萄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铺设银色反光膜对葡萄叶片、果穗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是大棚栽培还是露地栽培,在夏黑葡萄果实转色期铺设银色反光膜均能改善葡萄叶幕下的微环境:降低根系土壤温度,提高叶片温度;增强地面反射光强,增加叶片厚度,提高叶片温度和叶片的叶绿素和氮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提升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铺设银色反光膜的果实品质增效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更好。  相似文献   

6.
为开展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及优良新品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以‘巨峰’、‘鄞红’、‘阳光玫瑰’、‘巨玫瑰’、‘蓝宝石’、‘浪漫红颜’和‘新雅’7个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和分析了葡萄果实的17个品质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7个葡萄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间果实品质存在一定差异。葡萄果实品质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共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高达95.440%,可以反映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7个葡萄果实综合品质排序为鄞红>巨玫瑰>巨峰>浪漫红颜>阳光玫瑰>新雅>蓝宝石,与果实品尝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摸清了湖州地区几个鲜食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的差异性,发现鄞红和巨玫瑰两个品种在该地区综合品质表现优,这些对指导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香气是评价葡萄及其加工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构成了葡萄的特征风味。通过了解葡萄果实的香气组成,可以鉴别出葡萄的成熟度及其品种特性,从而为提高葡萄的风味及葡萄的遗传育种工作服务。葡萄果实中香气物质成分有酯、醇、醛、酮、萜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在葡萄果实中的含量以及它们的性质都对葡萄的香气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葡萄果实中香气物质成分及存在形式,综述了葡萄果实中多种香气的合成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亚历山大’葡萄为试验材料,开花前一周分别留花穗穗尖的3 cm、5 cm、7 cm、9 cm,疏除花穗其余部分,并以不整穗作为对照,测定果实纵横经、果形指数、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指标。研究不同花穗整形长度对‘亚历山大’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亚历山大’不同整形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熟果实的果实品质。其中保留花穗尖5 cm能显著增加果实横经、果实单果重、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且能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提高果实风味,为‘亚历山大’葡萄花穗最适整形长度。  相似文献   

9.
据《北方园艺》2014年第11期《果袋颜色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商佳胤等)报道,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颜色果袋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颜色果袋内温度、光照的变化及其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果袋均显著提高了相应光质光谱的比例,并且均降低了光辐射、光照强度;红色果袋提高了袋内温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铺设农用白色地膜和聚酯镀铝反光膜(铝膜)对设施大棚内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以及对红地球葡萄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地膜不仅明显提高了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增强了光照强度,也提高了红地球葡萄的植株生长量;铺设铝膜使温室内光照强度提高40.9%;地膜结合铝膜对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品质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1.
据《农学学报》2019年第5期《叶面肥种类对葡萄果实品质和叶片生长的影响》(作者王敏等)报道,为探究不同种类叶面肥对不同鲜食葡萄果实品质和叶片生长的影响,使用5种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在不同的葡萄生长时期,对夏黑、巨峰和巨玫瑰3个葡萄品种进行叶面喷施,喷施后调查葡萄的果实品质指标和叶片生长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对藤稔葡萄喷施不同浓度Put(腐胺),研究了Put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Put有增糖降酸的作用,对增进果实品质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据《北方园艺》2017年第16期《不同摘叶方式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王爱玲等)报道,为筛选出适合提高"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摘叶处理方式,研究不同摘叶方式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在葡萄刚转色时摘叶,采用结果枝果穗下叶片全部摘除、保留靠近果穗1片叶、去叶不去叶柄等3种摘叶方式,以不摘叶为对  相似文献   

14.
探索补光对阳光玫瑰(‘Shine Muscat’)葡萄冬季果实(冬果)膨大期内源激素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栽培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以2016年定植的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在葡萄冬果膨大期进行每天夜间延长光照6h处理,分别连续延长补光4周、5周和6周,每周采样一次。测定葡萄果实中ZR、IAA、GA3和ABA 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在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品质的相关指标。葡萄冬果夜间补光可以提高果IAA和GA3的含量,降低ABA的含量,其中补光6周处理的葡萄果实IAA含量较高,比对照高达83.4%,ABA含量比对照低,比对照低达62.30%。补光5周、6周处理对果实GA3含量提高较为明显。补光可以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单穗重,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有效改善葡萄冬果的品质,可以增加冬果产量,明显增加经济效益。生产上建议在冬果膨大期进行补光处理,能增加冬果生长类激素的含量,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其中补光时间以6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红富士’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果袋对‘红富士’葡萄果实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半透明果袋的果实粒质量、纵径和横径最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0%、10.5%和8.6%。半透明果袋促进了果实转色,着色率达到100%,且果实红绿色差值最大;仅半透明袋的果实总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提高了77.8%;半透明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有所提升,且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固酸比最高,达到了23.27:1。综合来看,半透明套袋处理使‘红富士’葡萄果粒增大、转色更好,提升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在保持高含糖量的同时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升了果实口感,对果实内在品质也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6.
据《果树学报》2021年第2期《GA3和TDZ对红艳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程大伟等)报道,为了研究赤霉酸(GA3)和噻苯隆(TDZ)对红艳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葡萄品质提升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和浓度配比,为葡萄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以4年生葡萄为试材,在果实膨大初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的GA3、TDZ以及二者混合液浸蘸果穗,在果实成熟期对不同处理的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指标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设施红地球葡萄的商品性,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红地球葡萄花序分离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分别用奇宝40 000倍液、保美灵7 500倍液、CPPU50倍液、奇宝40 000倍液+保美灵7 500倍液混合液、奇宝40000倍液+CPPU50倍液混合液浸蘸果穗.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穗延伸生长、果粒膨大和果实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对红地球葡萄果穗拉长效应最好、提高果实品质效果最好的药剂处理为奇宝40000倍液+保美灵7 500倍液混合液.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RDI)技术对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酿酒葡萄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焉耆盆地葡萄欧亚种酿酒品种梅鹿辄(Merlot)为试材,以不同的灌水量进行调亏灌溉,对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RDI条件下,中度调亏(16h)灌溉可有效的提升梅鹿辄葡萄的总酚及花色苷物质的含量,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13.92%、24.35%,但对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单宁含量的影响并不大。中度(16h)的调亏灌溉既可以节约浇水量,又可以有效的提升梅鹿辄葡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巨峰葡萄为研究对象,探索在高海拔山区运用不同断根方式对旺树枝叶生长及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断根处理较对照组(未断根),其物候期、生长势、果实品质均有显著差异。其中离植株40 cm处挖30 cm宽环状沟,沟深40 cm处理,萌芽期推迟16 d、新梢粗度下降39.4 %、叶面积下降66.5 %、小果率下降47.5 %,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提升至21.9 %,花色苷提升1.2 %,总糖提升至122.2 mg/ml,显著高于对照。断根处理可有效推迟物候期,削弱地上部生长,提高果实品质。本试验结果可为高海拔山区种植的巨峰葡萄在控制长势,推迟物候期以及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夏黑、巨峰、甲菲露、野酿2号、亚拉多密、阳光玉女、甜毛葡萄等7种砧木对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砧穗组合,推动该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的产业发展。【方法】以7种砧穗组合为试验组,阳光玫瑰葡萄自根苗为对照,进行大田重复种植试验,并定期对阳光玫瑰葡萄物候期、生长状况、果实产量及品质等相关数据进行测量。【结果】生育期方面:阳光玉女砧可缩短阳光玫瑰葡萄生育期4-5天,野酿2号砧可延长阳光玫瑰葡萄生育期约7天;植株长势方面:巨峰砧对促进阳光玫瑰葡萄芽的生长作用明显,甲菲露砧、甜毛葡萄砧、野酿2号砧会削弱阳光玫瑰葡萄长势;果实性状、产量、商品率方面:巨峰砧各项指标值均高于自根苗,甜毛葡萄砧及阳光玉女砧各项数值较低;果实内在品质方面:综合六个时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发现,巨峰砧果实中TSS含量的平均值高于自根苗,野酿2号砧果实中TSS含量平均值最低。另外,不同砧木品种果实糖酸比测定结果与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趋势类似,但巨峰砧果实中氨基酸总量比自根苗减少51mg/100g。【结论】7种不同砧木对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以巨峰和夏黑2种砧木的各项测量指标值优于或接近自根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