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高山种植四季豆效益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娥 《上海农业科技》2005,(2):110-110,99
遂昌县应村乡2003年示范种植四季豆350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建立高产示范方60.3亩,总产199.7t,平均亩产1985kg,以每kg产地销售价2.4元计,亩产值4764元,经济效益比单一种水稻增加9倍。其中陶建平户种植2.5亩,总产5920kg,亩产2368kg,亩产值5683.2元,经济效益比单一种植单季稻增加10倍。  相似文献   

2.
昌黎县通过近几年的栽培实践证明,种植地膜花生复种秋菜花效益可观,按去年的价格计算,平均亩产值约Z700元。地膜花生,七月底八月初收获,批发湿果,亩产300-400公斤,亩产值1130-1400元;秋菜花亩产3000-3500公斤,亩产值1500-1800元。上下两茬亩产值2700-3600元,比单一种植地膜花生亩增加经济效益1.5-2.5倍。  相似文献   

3.
稻田种植有机高梁亩产380.6公斤,亩纯收入为2154.96元,比种植水稻亩产5674公斤,亩纯收入为9956元,稻田种植高梁亩增加纯收入115936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一、效益情况庆安县庆安镇吉安村今年有8个农户采取毛葱套种大豆的方法,种植面积12亩,通过他们的精细管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2亩毛葱实际收获15000公斤,平均亩产达1250公斤;批发价每公斤1.10元,亩产值1375元;大豆平均亩产148公斤,每公斤价格2.20元,大豆亩产值325.60元。毛葱、大豆总产值1700.6元。扣除生产直接成本:毛葱亩播90公斤折合成本135元;大豆亩播4.5公斤折合成本18元;亩  相似文献   

5.
增刊启事     
近年来.武夷山市政府和农业部门因地制宜,采取政策扶持,市场引导等措施,充分利用地力、人力、光热资源.积极发展西瓜—水稻生产横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全市累计推广0.7万亩,旱季西瓜平均亩产2000公斤,亩产值1200元;晚季水稻亩产450公斤.亩产值738元,两季合计亩产健1938元.比单作水稻增加1038元。  相似文献   

6.
缙云县雁岭乡岩下村地处海拔150m的高山区,夏季阳光充足、气候凉爽,夏季十分适宜种植四季豆等高山蔬菜。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自2002年以来,该村示范种植四季豆400余亩,平均亩产量达1840kg,产值达4200元,其中,朱连章种植1.8亩,亩产2480kg,按2.08元/kg计算,亩产值5158.40元,经济效益比单一种植单季稻增加9倍。同时,该村生产的并被注册的“仙都牌”四季豆于2003年9月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称号。现将本人几年来总结出来的高山四季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日光温室黄瓜套草菇高效生产模式每年冬春茬黄瓜9月播种育苗.翌年5月下旬采收结束,产量可达9000公斤,亩产值2.0万元左右,亩效益1.5万元左右(亩成本按5年摊)。6~8月间可以栽培两茬草菇,草菇种植亩成本在1300~1500元,亩产草菇1500公斤左右,亩产值1万元左右,三茬合计亩效益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站推广稻一鱼轮作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6年推广该模式2600亩。实现早稻亩产610公斤,鱼亩产410公斤.年亩产值4500元以上.效益是种植双季稻的3倍。  相似文献   

9.
刘雪基 《农家致富》2004,(17):30-30
油菜机械化生产不仅省工节本,而且宜于油菜的规模化生产,只要掌握配套技术,就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几年来,江苏省江都市大力推广油菜机械化生产。2003年机条播油菜4.5万亩,平均亩产量168公斤,亩产值470.4元,比移栽油菜增产8公斤/亩,亩产值增22.4元,亩效益增70.4元。  相似文献   

10.
永年县北中堡村致富能手曹治广,今年种西瓜想出了新招——西瓜上架(立体种植),他种的1.5亩西瓜,平均亩产6500公斤,亩产值8000元。西瓜上架后,产量、效益都显著增加,其原因一是增加了密度。由于瓜蔓上架能充分发挥空间优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达到以密取胜。一般西瓜密度为700~800株/亩,最高亩产为3500~4000公斤,而上架西瓜密度达到了1500~2000株/亩,是一般种植密度的2倍左右。  相似文献   

11.
翁海贤 《福建农业》2012,(11):15-17
"六月红"早熟芋是仙师乡的主栽品种,为了改变品种单一和"六月红"早熟芋种源紧张的现状,近年来,我乡从江西、浙江等地引进红芽芋试种,2010年引种80多亩,亩产1320公斤,平均亩产值4450元;2011年试种110多亩,平均亩产1346公斤,平均亩产值4346元;2012年试种160亩,平均亩产量达1384公斤,平均单价3.2元/公斤,亩产值4428元/亩,比"六月红"早熟芋平均亩产1370公斤,单价2.6元/公斤,亩产值3562元,亩增866元,增长24.87%,2010、2011年经济效益与"六月红"早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效益农业的不断发展,单季稻面积不断扩大。为了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在七里村推广种植春甜玉米(浙甜2018)-单季超级稻(粤优938)的种植模式,建立种植示范片150亩。春玉米总产达102.7吨,亩产为685kg,按市场价每kg4元计算,亩经济收入2740元。超级稻粤优938平均单产达到612kg,按市场价每百公斤160元计算,亩经济收入为979.2元,用“旱育保姆”等技术省工省本,亩节本144元,取得亩产值超三千元的好效益。现将其实施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近几年我站在广平镇元沙建立“四季豆一水稻一豌豆”种植模式示范基地5000亩,四季豆平均亩产500公斤,水稻平均亩产520公斤,豌豆平均亩产550公斤,三熟亩产值2500元以上,同单季晚稻亩产值450元相比,亩可增加产值2000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一、田地选择  相似文献   

14.
旱地种植有机高梁亩产327.8公斤,亩纯收入为1739.1元,比种植玉米亩产553.4公斤,亩纯收入为702.09元,旱地种植高梁亩增加纯收入1037.09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鸾凤乡高凉村位于光泽县城郊,具有地理条件优势,2000年以来全村挂广西瓜-稻-菜三熟制,栽培面积1000亩,头熟西瓜平均亩产8000公斤,产值5000元;二熟连作晚稻平均亩产480公斤.产值860元;三熟冬菜(雪里红、芥菜、小白菜等),平均亩产值达2000多元.三熟合计总产值达7860元以上.比栽培单季稻亩产值提高8倍.比裁培双季稻亩产值提高5倍。通过校经结构调整,变水稻田一至二熟为三熟制。充分地发挥了封丰地的生产精力,取得了忘好桂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 偃师县高龙乡大屯村农民王现戌,1986年在1.3亩地上用塑料大棚覆盖种植西瓜,获得好收成,亩产达4000余公斤,亩产值5000余元。他种的大棚西瓜具有四个明显优点:一是早熟,5月上旬开始收获,5月20日大量上市,5月底罢园,比一般西瓜提早成熟20多天;二是高产,比露地栽培的西瓜增产1倍,亩产达4000余公斤;三是优质,甜度大,含糖量比露地西瓜高1度多;四是经济效益高,亩产值5000余元,比露地西瓜亩产值350元高15倍。具体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该模式一般亩收鲜玉米4000余个,亩产值1000元以上;丝瓜亩产2000公斤左右,亩产值1400元左右,亩纯总收入2400元以上,比纯作粮食增收1600元以上,适宜丘陵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8.
<正>南通镇是农业大镇,目前是种植蔬菜大镇,全镇蔬菜面积有12万亩。上海青周年种植从2004年30亩开始试种,目前发展到7500亩,每年种植6茬,夏季平均亩产2000公斤,秋冬春平均亩产3000公斤,全年平均亩产量15000公斤,产地批发价平均15元/公斤,亩产值22500元,纯利润10000元。  相似文献   

19.
去年江苏省草莓种植面积9.14万多亩,总产量8.7万多吨.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长了1倍以上,其中南京市草莓种植面积达6100亩,总产量7500多吨。近年来,我省沿江苏南地区和南京市江宁、溧水等近郊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栽培草莓,元旦前开始采收上市。至4月底5月初结束,平均亩产量1500公斤以上,平均亩产值达1.2万多元,高者达1.8万多元,亩纯收入8000元以上。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镇推广稻-白芹-青芹耕作模式,去年面积达5000多亩,仅沙堤芹菜专业村就发展近千亩。即早稻种植汕优77或威优016杂交组合,亩产超半吨。早稻收割后种植本地选育的白芹良种,亩产2000-3000公斤,一般每公斤售价2-4元,亩产值达6000元。白芹收后再种美国“百利”青芹,亩产5000-9000公斤,每公斤售价0.6-1元,亩产值达5000元,三熟产值达1.2万元。其主要配套技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