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广西家蚕品种的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蚕桑业从80年代后进入较快发展期,蚕茧的年产量从1980年的3.62万担上升到2004年的210万担,20年间增长了将近60倍;年产茧量排名从全国的第八、九位上升到现在的第二位,已步入全国蚕业大省行列,成为仅次于江苏省的我国蚕茧主产区之一。广西蚕桑业发展速度如此快,除了领导重视、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外,科技进步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蚕品种的进步和更新换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80年代后,蚕品种更新换代4次,每次蚕品种的更新都会给蚕茧产量和质量带来大幅度的提高,促使广西的蚕茧产量不断攀升。广西蚕品种的选育工作从1972年开始,虽…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有25个县蚕茧年产量超万担,宜州、横县两县(市)年产量超20万担,形成桂西北、桂中和桂南三大蚕桑生产基地,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到2003年,广西蚕茧产量达到175万担,占全国产量的18%,名列全国第2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蓬勃发展,蚕茧生产也连年上升.我国蚕茧产量自1970年(243万担)超过了日本(223万担);1980年产茧499.7万担,1985年达671万担,比1980年增长34.3%,而日本蚕茧产量已下跌到80万担左右.我区1985年蚕茧总产量达10.4万担,年年有所发展,形势确实喜人.  相似文献   

4.
解放后,我区蚕茧生产有了发展.五十年代,年产茧量在2000~3000担左右,1958年,产茧量曾跃到5000担,1959年以后,一度跌下,年产茧只有580担;六十年代中期以后,蚕茧产量逐年回升,但均未达到万担水平.1971年我区蚕茧产量开始达到万担水平并连年增产.1984年蚕茧产量超过了广西历史最高水平,达66011担(历史最高水平是1983年65,00担)、1985年出现更大的突破,年产茧10万担,涌现出三个万担县.蚕茧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我区缫丝工业的发展,全区先后开办了7个缫丝厂.  相似文献   

5.
《广西蚕业》2005,42(2):54-55
记者从2004年在鹿寨县召开的广西蚕业发展研讨会上了解到,2000年广西蚕茧产量仅29500吨,今年蚕茧产量突破95000吨,短短的4年内产量翻了两番多,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桑蚕业在广西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6.
建国三十年来,蚕业生产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全国桑蚕茧量,从1950年的61.4万担上升到1978年的330万担.今年可收购420万担,将比1950年增加五倍.我国已成为世界产茧和产丝最多的国家,我国出口生丝已占国际生丝贸易量的80%.78年换取六亿美元自由外汇,占我国出口商品的第二位(仅次于石油),对支援四化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7.
蚕茧是制丝工业的原料,只有优质蚕茧才能缫制高品位生丝,我国现有缫丝能力也达260万绪(四川67.6万绪),需要原料茧65万吨(1300万担),1992年全国仅收购桑蚕茧52.3万吨(1040.60万担),1992年四川收购桑蚕茧17.20万吨(344万担)。目前蚕茧数量尚不能满足制丝工业的需要,强购蚕茧时有发生,蚕茧品质更是严重的问题,上茧率低、茧丝长  相似文献   

8.
<正> 我县是全省蚕茧生产重点县之一,在“丝绸热”的促进下,桑树由1987年的3200万株,增加到目前的1.4亿株;蚕茧由1987年的1.1万担上升到3万担以上,但是桑树单株产叶量和叶质一直低下,全县平均1703株桑才养一张蚕,株平产叶仅六、七两,而且叶形小,叶肉薄,叶质差,蚕茧单产低,茧质差。其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9.
唐汇清 《广西蚕业》2005,42(Z1):62-64
自2000年"东桑西移"战略实施后,广西蚕业有了长足发展,到2003年,桑园面积发展到118万亩,蚕茧产量跃为175万担,占全国总产量的18%,名列全国第2名,仅低于江苏省.这一跨越式发展,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和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蚕桑生产是我县部分乡镇的一项传统副业,近几年来,桑田面积基本稳定在1.4万亩左右,蚕茧产量逐年上升,从1985年的6935担发展到1989年的17000担。为正确分析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我们对本县8个乡21个村32个村民小组37户85、86、89三年的养蚕情况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一、1989年比蚕茧大战前的1985、1986  相似文献   

11.
1.生产概况继1970年我国蚕茧产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1位以后,1980年我国桑蚕茧总产量达到24.99万吨(499.7万担)。超过了我国历史上最高水平22.05万吨(441万担),改变了多年来丝绸工业原料不足的被动局面。“六·五”期间,桑蚕茧收购总量达135.1万吨(2702万担),比“五·五”期间的94.45万吨(1889万担)增长43.00%。以1986年为例,全国700余万亩桑园共生产桑蚕茧32.15万吨(643万担)、蚕茧收购为30.75万吨(615万担),1985年产丝4.18万吨,丝绸工业总产值82亿元。  相似文献   

12.
推广综合配套技术 实现汾口镇年产茧超万担淳安县汾口农技站方广生,陈康伟,童健全淳安县汾口镇是我县唯一的蚕茧年产量超万担的乡镇,自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家庭种桑养蚕迅速发展,汾口镇蚕茧产量从1982年的59.35吨,猛增到1992年的508.7吨,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西蚕业快速发展,蚕茧生产量从1995年的1.4万吨,2000年的2.6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7.25万吨;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比重从从1995年2.1%,2000年的5.7%,提高到2003年的15.1%,近五年间由全国第八位跃居全国第二,广西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蚕丝业的主产地,在我国乃至世界蚕丝业的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正> 蚕桑生产是南通县农村传统骨干副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了蓬勃发展。1980年蚕茧首次突破了万担关,以后又连续六年以年均18.8%的幅度递增。到1986年,全县桑园已发展到39121亩,年产茧2195.6吨,且蚕茧质量不断提高,饲养水平不断上升。公斤茧价从1980年的3.35元上升到1986年的4.18元。张产茧从1980年的29公斤上升到1986年的31.4公斤。但是1987年以  相似文献   

15.
<正> 正确分析形势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两年来,我省蚕业取得的成绩是令人鼓舞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扭转了蚕桑滑坡的局面,出现了蚕茧连续两年增产的好势头。自1985年全省蚕茧总产量达到204万担(含重庆)的历史高峰之后,曾一度减产,1987年上升到210万担,1988年达到245万担以上,创造了历史上没有达到过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 睢宁县姚集乡高党、李庄、娄堰、青年四个村是国家科委黄淮海中低产地区蚕桑业优势产品的开发研究试点。试点共有6197人,,9600亩耕地。1982年粮食总产542.8万斤,桑园446亩,蚕茧总产333担,茧款收入56970元。人均分配152.37元,是我县经济基础较差的单位。83年列入国家蚕桑业开发研究试点以来,这一年拓植桑园610亩,  相似文献   

17.
小统计     
79年全国蚕茧预计达到420万担,比78年增产70多万担。其中四川省产141万担,浙江省产115万担,江苏省产65万担。79年全国成片桑园面积已经达到400万亩,散栽桑树达到18亿株。79年全国有110个县年产茧达到万担以上。其中江苏省的无锡、海安、吴江、丹阳、如皋、东台、如东、淮阴、吴县、邗  相似文献   

18.
自2005年广西蚕茧产量跃居全国首位以来,已经过了近十年时间。广西蚕桑业发展已呈现出明显的地理区域分布的特点。从全区范围来看,广西区内形成了从种桑养蚕到缫丝及丝绸纺织的比较完整的桑蚕丝产业链生产结构。然而,如果从蚕丝业各个生产环节的地理分布状况来看,广西蚕业是否能够实现产业链的空间均衡分布,换句话说蚕业能否发挥产业的区域集中优势是今后蚕业发展的关键之一。通过运用评测产业地域集中度的"特化系数"理论,以往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广西蚕桑业几个主要指标的"特化系数",并对广西蚕业产业链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我省蚕茧受各种因素影响连续下降,一九八七年收购蚕茧24.63万担,比一九八六年减产37.42%。蚕茧产量已经下降到六十年代后期的水平,这与我省缫丝工业和不断发展的外贸出口需要是不适应的。我省现有17家缫丝厂,需要原料茧60万担;从出口和织绸用丝来看,也需要原料茧60万担,而目前茧蚕缺口较大。近几年,省丝绸公司  相似文献   

20.
《四川蚕业》2009,37(1):20-20
2008年,宜宾市茧丝绸行业虽遭受人民持续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年初的低温冰雪、汶川大地震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在各级政府和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08年全市共生产蚕茧22.14万担,产量从2007年全省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