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长江野生濒危水生动物的遗传种质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是我国第1大河,世界第3大河。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长江流域野生濒危水生动物数量逐年增加。我国目前在水生动物的保护方面进行了2项工作:一是建立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二是建立水生动物遗传基因库。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濒危水生动物物种的保护,人们已经开始采用最新的方法和措施,如克隆、移植和转基因技术、干细胞技术以及基因组研究技术等。提出了长江野生濒危水生动物遗传种质保护应加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世界上水生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调查,我国水生动物近两万种,其中海洋水生动物约1.62万种,淡水水生动物约3300种,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比如,与恐龙同时代的海龟、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有"微笑天使"之称的长江江豚等。在广东,我们拥有"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远古活化石鲎,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海龟湾"里栖息着棱皮龟、绿海龟、玳瑁等多种海龟……这些物种很早就被人们熟悉和热爱。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水产资源大国,约有鱼类2831种,分属43目、282科、1077属。近年来,由于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质的污染,外来物种的引进,近亲物种的交配,生物多样性遭到极大破坏,多种生物种群濒危,物种保护迫在眉睫,而种质资源鉴定是鱼类种群资源状况评定的一项基本工作。当前,我国对水生动物资源保护的意识和重要性认识都有所提高,因此也促进了种质资源鉴定技术的发展。本文就几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水生野生动物占有重要地位。水生野生动物中有很多是珍贵和稀有的物种,具有很高的经济、科学、医学和文化价值,还有一些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如白鳍豚、中华鲟、大鲵、胭指鱼等。1988年公布的《中  相似文献   

5.
正红瘰疣螈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的水生有尾目两栖类动物,在传统医学中又名雪蛤,在云南、广西等地被视为一种珍贵的药用动物,具有补肺益肾、消咳等功效。同时由于其在整个生活史中由水生到陆栖,经历了变态发育过程,且在外鳃存在阶段具有残肢再生能力。故其在仿生学、材料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方面也是重要的实验动物。在北美及欧洲,红瘰疣螈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水生动物,20世纪90年代也是我国出口创汇观赏水生动物之一。红瘰疣螈自然分布主要在缅甸、泰国、印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重点保护淡水水生动物我国地域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地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第四纪的期,我国没有直接受到北方大陆冰盖的破坏,只受到山岳冰川和气候冷暖干湿波动的影响,因此野生动植物种类之多居世界前列。保护和发展这些物种,是我国政府和人...  相似文献   

7.
关于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我国疆域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地带,自然条件极其复杂多样,正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条件,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物种最多的国家,其中水生野生动物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的水生动物有10纲、18目、40科、80余种,这些物种中还保留有世界许多特有的属种,如:白暨豚、大鲵、中华鲟、白鲟、胭脂鱼等等。水生野生动物不仅  相似文献   

8.
马金  田思泉  陈新军 《水产学报》2019,43(7):1678-1690
水生动物洄游分布是水生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是掌握水生动物洄游分布规律及其与水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制定有效的资源保护和管理策略。标记技术监测、物种分布模型预测、生物体组织微量元素与稳定同位素分析推测是此类研究的主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生动物洄游分布的研究。上述3种方法包括多种技术手段、模型以及分析测试内容,但现有研究报道缺乏对各种监测或预测方法的系统梳理,也鲜有各方法彼此之间的交叉或组合研究。本文从标记技术、物种分布模型、生物体组织微量元素与稳定同位素分析3个层面综述了水生动物洄游分布研究方法的特点及进展,同时,依据文献统计计量数据,明确了相关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研究表明,3种方法是水生动物洄游分布研究的有效工具,现有研究注重每种方法内部之间的比较与改进,后续研究应加强3种方法彼此之间的交叉与组合研究。此外,对于渔业资源生物,渔获量统计分析法也可作为获得其洄游分布规律及适宜环境因子范围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疫病问题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大力推动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但目前我国水生动物防疫的管理构架以及工作制度主要是按畜禽动物疫病防治思路进行设计,对水生动物疫病的特性针对不足。另外,由于我国渔业发展模式以水产养殖为主,致使我国水生动物疫病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有别于世界各国,因此,我国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也不能照搬国际通常水生动物防疫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水生动物防疫理论体系。本文将重点对“十一五”期间我国水生动物防疫开展的外部环境以及实施中的若干…  相似文献   

10.
<正>危起伟(突出贡献奖)危起伟,博士生导师,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危起伟三十多年来致力于我国水生生物生态和资源保护研究工作,尤其在长江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包括中华鲟、白鲟、达氏鲟、胭脂鱼、鲥鱼、秦岭细鳞鲑、川陕哲罗鲑和大鲵等物种的保护生物学、物种保护技术研究以及保护工程实践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秦生巨 《内陆水产》2013,(11):62-62
近年来,水生动物养殖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水生动物源性产品的产量2005年已达45,800t.随之而来的是水生动物各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俱增,造成水生动物养殖业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人们不断寻求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从医用药品、畜禽兽用药品衍生而来的水生动物用药品应运而生.水生动物药品的应用给我国水生动物的养殖业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养殖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而无序地使用抗生素及其他化学药物,使得药物残留给水生动物养殖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12.
水生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对进口水生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我国出口的水生动物及其产品经常被拒收、扣留、退货、停止贸易,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影响水生动物及其产品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因此,水生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摆在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今年渔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1月9日至10日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渔业专业会议着重强调了“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如何保证我国水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生动物防疫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水生动物病害是我国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建立高效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体系是保障广大水产养殖者根本利益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发展进一步深化的前提。由于水生动物病害传染途径复杂,防治措施涉及产地、投入品、水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仅靠单个的养殖者进行病害防治,成本高,且作用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由国家主导的公益性的水生动物病害防治体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水生动物防疫就是近年来我国启动的一项重点公益性病害防治措施,本文将我国水生动物防疫的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分析,以帮助广大养殖者加深对该项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李峰 《内陆水产》1996,(11):18-18
庭院饲养大鲵的初步分析李峰(西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俗名娃娃鱼,是我国的一种珍贵水生动物。近年来大鲵的人工驯养和繁殖已成为水产生产上的新课题。随着大鲵人工繁殖的成功,它必将成为值得大力推广的名特优养殖对象。1995年8月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陈述了我国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水生动物防疫实施及水生动物卫生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加强我国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产》2013,(12):6-7
为使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我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情况,日前,农业部渔业局发布了《2012年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不仅包括2012年我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还全面介绍了我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情况。报告对于进一步做好我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指导水产健康养殖,开展水生动物卫生管理国际交流合作,实现水生动物疫情公开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开展水生动物防疫的目的是为加强水生动物病害的管理与控制,建立水生动物防疫有效的监管机制,控制国内水生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达到控制、减少、预防、以至消灭重大疫病的目的;提高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和产品竞争力;逐步实现与国际、国内进出境检疫工作接轨。狭义地讲水生动物防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对养殖、捕捞的水生动物的疫病进行预防、控制、扑灭并对动物、动物产品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实施检疫;广义地讲是为保护人类、水生动物生命或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稳定而采取的下列措施:①免受虫害、病害、带病有机体、致病有机体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运输的发达通畅,广东省东莞市近年来外来水生物种正逐渐增多。外来物种虽部分丰富了东莞的水产种质资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有些外来水生动物如果在江河中迅猛繁殖建立自己的种群将成为入侵物种,会使本地的物种面临减少甚至灭绝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开展水生动物防疫的目的是为加强水生动物病害的管理与控制,建立水生动物防疫有效的监管机制,控制国内水生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达到控制、减少、预防、以至消灭重大疫病的目的;提高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和产品竞争力;逐步实现与国际、国内进出境检疫工作接轨。水生动物防疫狭义地讲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对养殖、捕捞的水生动物的疫病进行预防、控制、扑灭并对动物、动物产品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实施检疫;广义地讲是为保护人类、水生动物生命或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稳定而采取的下列措施:(1)免受虫害、病害、带病有机体、致病有机体的…  相似文献   

20.
<正>高科技跟踪标记有助于水生动物研究声学和卫星技术的发展,允许研究人员即使在具有挑战性的海洋环境中也能长距离跟踪大、小型水生动物,有助于对从小型鱼类到海龟、鲸鱼等多物种的行为、运动和迁徙等方面理论知识的积累。6月12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详细论述了水生动物研究的进展。该论文由总部设在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市达尔豪斯大学的国际海洋科学顾问委员会网络跟踪(OTN)研究和开发平台的成员撰写完成。论文提供了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