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通过研究纳米SiOx涂膜对不同温度贮藏八成熟灵武长枣采后部分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探明纳米SiOx涂膜对灵武长枣的保鲜作用及其机制,为灵武长枣保鲜提供新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纳米SiOx涂膜处理能显著抑制常温贮藏灵武长枣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提高常温、低温贮藏枣果的淀粉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延缓果实贮藏后期硬度下降和维生素C的损失,从而保持枣果采后品质,延缓果实的后熟软化,延长其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2.
以灵武长枣成熟果实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贮藏环境下采后果实的失水规律及其品质,以期为灵武长枣采后贮藏与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果实采后35 d贮藏期内,温度越高果实累计失水量越大;24℃和14℃贮藏环境下,果实失水量变化呈先快后慢的趋势,4℃贮藏环境下果实失水量较小且相对稳定。同一温度下,果实等级越高其失水量越大,失水后特等果果实的Vc含量、有机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小于一等和二等果果实。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灵武长枣在采前发育成熟期的果肉硬度、水溶性糖、酸和维生素C、淀粉含量等变化规律以及采后呼吸强度的变化进行研究,旨在为灵武长枣果实发育生理、采后贮藏保鲜、新品种选育和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灵武长枣新品系特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灵武长枣3号、4号优系是宁夏农林科学院自2000年以来选育的2个最重要的灵武长枣新品系.灵武长枣3号最突出的生物学特性是针刺退化,与普通灵武长枣相比,果实偏晚熟1~2 d,果重增加1.4 g,果形指数和核型指数增大8.89%、10.10%,较丰产,抗寒性较强;灵武长枣4号最突出的生物学特性是果实早熟7d,丰产性较强,树体抗寒性较强.这2个新品系将为灵武长枣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良种支撑.  相似文献   

5.
生理调节剂对灵武长枣超长期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灵武长枣采后极易失水软化、酒化、腐烂等问题,及采后常温和单纯的低温下保鲜期短等技术难点,探讨了几种生理调节剂对灵武长枣超长期贮藏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10% KDZ+1% CaCl2、10% KDZ+100 μg/g GA3、1 μl/L 1-MCP熏蒸24 h+10% KDZ处理枣果,装入保鲜袋,在0 ℃进行长枣耐藏性研究,以单独KDZ处理枣果装入保鲜袋置于0 ℃贮藏为对照.结果表明:1-MCP结合KDZ处理和CaCl2结合KDZ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0 ℃保鲜90 d还原糖含量达12.4%,VC含量分别为2.409 mg/g和2.539 mg/g,并且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口感鲜脆、汁液丰富.试验证明使用专用防腐剂与生理调节剂结合自发气调在低温下能够实现灵武长枣的超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6.
海藻酸钠涂膜对灵武长枣低温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玉锋  马玉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75-7176
[目的]研究海藻酸钠涂膜对低温备件下灵武长枣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在贮藏期间每天观察灵武长枣果实外观变化,每隔6d测定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失重率等理化指标。[结果]结果表明,浓度1.0%的海藻酸钠涂膜能够减缓果实叶绿素的降解,减少果实水分的散失,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vc含量,同时减少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消耗,从而延缓了灵武长枣的后熟进程。[结论]海藻酸钠涂膜处理能够提高灵武长枣的外观品质,起到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在同一采收期下,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低温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在不同采收期中,全红果的果肉硬度小于大半红果,头蓬果高于三蓬果;全红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溶性果胶含量均高于大半红果;三蓬果的葡萄糖、果糖含量高于头蓬果,头蓬全红果的蔗糖、总糖含量高于三蓬全红果;抗坏血酸含量在各个采收期变化不明显.同一采收期的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贮藏95天后,3个品种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梨枣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均最多;灵武长枣采收时抗坏血酸含量最高且降解最少;冬枣蔗糖含量下降了88.5个百分点;灵武长枣、冬枣可滴定酸含量有所增加,而梨枣出现下降;冬枣的果糖上升了113.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是贮藏后风味更为浓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影响灵武长枣保鲜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分析了影响宁夏灵武长枣产业化生产采后保鲜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指出了灵武长枣采后保鲜工艺工序的HACCP体系的关键控制点及纠偏措施,并肯定了"灵武长枣"在宁夏枣产业化生产中品种的定位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9.
灵武长枣品种特性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灵武长枣历史文化(栽培历史、资源分布、最大树龄、发源地),品种特性(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丰产性、物候期、抗逆性),栽培技术,育苗技术,并制定了《鲜灵武长枣果实质量标准》(DB64/T419-2005)、《灵武长枣栽培技术规程》(DB64/T418-2005)和《灵武长枣苗木繁育技术规程》(DB64/47-2005)。  相似文献   

10.
宁夏灵武长枣果味鲜美,质地酥脆,采收、贮藏不当会严重降低经济效益。针对灵武长枣采摘、贮藏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轻摘轻放,防止损伤,贮藏前处理,及用保鲜袋包装后贮藏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灵武长枣(Zizyphus jujuba Mill.cv.‘Lingwuchangzao’)生殖成功基础.[方法]以灵武长枣为试材,对其花粉活力、花粉量、花粉贮藏方法、柱头可授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灵武长枣单花花瓣展平期花粉发芽率最高,达到54.1%.花粉发芽率和花粉量最高时期出现在灵武长枣盛花期即6月中下旬.-20和4℃干燥贮藏极显著地好于室温干燥贮藏;-20℃干燥贮藏条件下,贮藏6、11d的花粉发芽率分别是鲜花粉的30.9%、60.2%.灵武长枣柱头可授性最高时间出现在花瓣展平至雄蕊展平期.[结论]该研究可为枣的杂交育种及丰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果实采后的品质劣变和生理衰老是限制果实贮藏保鲜的重要因素,探明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规律对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重要。介绍了果实采后品质成分如色素物质、香气物质、硬度、糖、酸、可溶性固形物、Vc和水分等的变化情况,综述了果实采后呼吸、乙烯和活性氧代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葡萄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葡萄呼吸、水分、激素、褐变、脱粒等采后生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分析 简单介绍了葡萄采后主要病害 同时,对葡萄冷藏、气调、保鲜剂处理、生物技术等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收成熟度是影响果实成熟衰老和贮藏品质的重要因素。综述了果实采收成熟度与采后生理、果实软化、采后病害及贮藏品质的关系,为改善果实品质、减少采后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热处理在果蔬贮藏保鲜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涉及热处理对果蔬硬度、风味、颜色和失重等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及对果蔬呼吸强度、乙烯及相关酶、保护酶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理生化的影响,果蔬贮藏保鲜中热处理可以控制果蔬虫害、果蔬采后病害以及减轻果蔬的冷害,提出了热处理在果蔬贮藏保鲜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荔枝常温贮藏技术及生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采后处理技术对淮枝,糯米糍、桂味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在常温条件下的贮藏效果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桂味的耐藏性较淮枝和糯米糍好,采后使用保鲜剂处理,可以明显延长荔枝的贮藏藏,小盒包装较PE袋好,在空调环境中贮藏可延长荔枝的贮藏期,比较不同品种荔枝贮藏期的呼吸、多酚氧化酶活性,营养成分的变化表明,这些指标与果实的耐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宜昌柑橘贮藏保鲜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宜昌柑橘产量逐年增加,品质不断提升,但采后贮藏保鲜水平低下导致柑橘采后损失严重,柑农稳定增收困难。为减少柑橘采后损失、保障柑农稳定增收、促进宜昌柑橘产业协调发展,在实地调研宜昌柑橘贮藏保鲜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有针对性提出了整合柑橘科技资源、加强采后贮藏保鲜项目建设、加强采后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贮藏保鲜各环节综合控制、推进采后科技成果转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达塞莱克特"草莓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采后正己醇处理对草莓果实品质和生理的影响,以探索保持草莓果实采后品质,延长其贮藏期的措施;并为非呼吸跃变型果实的采后贮藏保鲜提供新的思路.通过0.05;、0.1;正己醇处理对草莓果实失重率、腐烂指数、VC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脂氧合酶(LO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正己醇处理后的草莓果实降低了腐烂率和失重率,维持较高水平的VC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降低了脂氧合酶(LO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有利于保持草莓果实采后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茶树油对莲雾果实储藏品质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茶树油分别用浸泡法和熏蒸法处理莲雾,测定储藏后的莲雾果实品质指标,同时运用滤纸扩散法研究茶树油处理对莲雾采后致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茶树油处理可以减缓莲雾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指数上升,维持较高的硬度,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较高的含量,从而显著提高莲雾采后贮藏的保鲜品质,其中以10%茶树油浸泡和500 u L·L~(-1)熏蒸处理莲雾保鲜效果最好。同时实验证实茶树油能显著抑制莲雾果实主要致病菌茶褐斑拟盘多毛孢菌与棕榈疫霉菌的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20.
杜娟  廖新福  杨军  腾国玲  张敏  再吐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32-4035,4080
[目的]研究几种贮藏方式对采后哈密瓜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哈密瓜西州密17号为试材,采用2~4、4~6、6~8、8~10℃4个贮藏温度下的杀菌剂、1-MCP、杀菌剂复合1-MCP技术对哈密瓜进行采后处理,定期测定哈密瓜采后贮藏期间的各项品质指标.研究几种贮藏方式对采后哈密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及POD、SOD与CAT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不同采后处理中,6~8℃条件下贮藏、采后杀菌剂复合1-MCP处理,CAT、POD、SOD酶活水平最高;8~10℃贮藏温度下、采后杀菌剂处理,MDA含量水平最高;4~6℃贮藏温度下、来后1-MCP处理,质膜透性最低;2~4℃贮藏温度下、采后1-MCP处理,果实硬度和哈密瓜中心TSS含量水平最高.[结论]6~8℃贮藏温度下对西州密17号进行采后杀菌剂复合1-MCP处理,减缓了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抑制果实的软化,较好地保持哈密瓜的品质,有效延长哈密瓜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