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红松林下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结合红松生长状况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的pH及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是十分明显;不同样地之间的全N、水解N、速效K、速效P、交换性Ca、交换性Mg存在一定的差异;与红松树高生长关系比较密切的有pH和水解N ,和高生长关系不大的有有机质、交换性Mg和速效K。  相似文献   

2.
套种对马尾松林分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马尾松套种和马尾松纯林的林分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分经套种后,林分平均树高和胸径等生长指标均有所增长,土壤容重减少,土壤孔隙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土壤——尤其是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得到明显的提高,但土壤全P和全K含量差异不明显。马尾松林分经套种后,其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78%、14.32%和25.62%,说明林地土壤中的N、P、K受到活化和积累。总的来说,马尾松林分套种模式是一种既能改良地力,又能促进林木生长,值得推广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3.
闽北5种乡土阔叶树种幼林生长量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小林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62-65,72
在福建省光泽县的杉木(中、下坡)和马尾松(上坡)林采伐迹地上营造5个乡土阔叶树种和马尾松(对照)试验林.7年生时调查结果表明,鹅掌楸、厚朴、枫香、观光木生长较好,平均树高均超过5 m,高于马尾松,而华东野核桃生长最差,平均树高仅2.9m,低于马尾松.5种阔叶树在山坡中下部生长量和造林保存率均高于山坡上部.与马尾松林地相比,阔叶树林地表层(0~20 cm)土壤容重有不同程度降低,有机质、全N、水解性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20~40 cm土层土壤性质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4.
在滇东南有代表性的文山州西畴县法斗乡岩溶山地,对其人工植被恢复所营建的11种人工林配置模式林地土壤肥力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土壤有机质、全N、全P、速效N、速效P等的含量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不同人工林配置模式营建7年后林地土壤肥力都有较大的改善,其土壤中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的含量分别比7年前增加28%、43%、44%、3%、9%、118%;仅速效K降低了26%,而林地土壤速效K的减少是由于其土壤本身缺K,加上林木生长消耗所造成的。依据林地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评选出了6种较佳的适宜滇东南岩溶山地人工植被恢复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桂西南地区的那坡县不同生产水平的八角林的52个林地土壤养分进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pH值平均为5.5;有机质、全N、全P、全K平均含量分别为26.1 g/kg、1.60 g/kg、0.86 g/kg、15.58 S/kg;土壤速效N、P、K、有效Cu、Zn、Mn、B等养分平均含量分别为154.0 mg/kg、1.14 mg/kg、72.77 mg/kg、1.60 mg/kg、2.23 mg/kg、6.03 mg/kg、0.24 mg/kg.该地区八角林土壤pH值在4.1~6.8范围,适宜八角生长,有机质、全N、全K在中低水平,全P、速效P、速效K处在缺乏状态,速效Cu、Mn、B、Zn均较缺乏.在生产中要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措施,平衡N、P、K与微量元素间的比例,以促进八角林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地土壤养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pH值为4.20~5.50;有机质为1.20%~4.00%;速效N为3.79~22.50mg/kg;速效P为0.24~1.01mg/kg;速效K为4.7~21.95mg/kg。根据广西土壤养分含量等级划分标准,认为该地区土壤中的大量元素(N、P、K),特别是大量元素(P、K)缺乏最为严重。对马尾松、杉木林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地的土壤水稳性、自然含水量及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略大于杉木林;而杉木林则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7.
对章古台地区人工固沙林的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根际土壤pH值低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全N、碱解N、速效K表现为富集,速效P表现为亏缺,其中樟子松亏缺最为严重。随樟子松林龄增长,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pH值表现为下降趋势。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非根际土壤有机质提高的幅度以中龄林阶段最高;根际土壤的CEC值中龄林和近熟林阶段小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中盐分积累的程度随林龄增长逐渐下降;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速效P含量均低于非根际土壤。樟子松感病后,根际土壤的pH值随感病程度的加重而上升,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CEC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盐分、全N、速效N、速效K的富集程度和速效P的亏缺程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东江流域阔叶混交幼林林地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枫香 樟树、楠木 尖叶杜英、椆木 海南红豆、格木 海南红豆、火力楠 阴香、樟树 马占相思、枫香 米者排 降香黄檀等阔叶混交幼林林地的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林2年后不同混交林地的pH值均有所下降,而土壤的有机质、全N、有效N和有效P含量呈现增长趋势;全P、全K和有效K含量在一些混交林地增加,在另一些混交林地下降。大多数混交林对P和K的需求量大,造成土壤全P和K含量的减少,需要施P肥和K肥以促进林木生长。有机质与全N、有效N、有效P,全N与有效N,全K与有效K均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秦岭南坡不同海拔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异规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秦岭南坡土壤肥力状况、空间分异规律及其与海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南坡土壤肥力指标在整个土壤剖面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值5.97~6.89,有机质含量6.6~50.1 g·kg-1,土壤全N含量0.5~3.8 g·kg-1,碱解N含量33.6~257.3 mg·kg-1,速效P含量0.81~5.8 mg·kg-1,速效K含量38.9~262.4 mg·kg-1,粘粒含量11.3%~18.1%,阳离子代换量68.5~310.2 mmol·kg-1;其空间分异程度以速效P、有机质和土壤全N含量较大,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pH值较小;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P、土壤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空间分异程度减小,而土壤全N、碱解N和速效K含量空间分异程度增大.土壤速效K、速效P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水平空间分异程度受海拔的影响较大,而土壤pH值和粘粒含量水平空间分异程度受海拔影响较小.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pH值降低,有机质和速效P、K含量增大,土壤肥力空间分异程度减小,这可能与随着海拔升高人为干扰强度降低及林分类型趋向单一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分析测定不同采样时间的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 caribaea)林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化性质,并分析不同的采样季节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冬季至夏季,湿加松林地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土壤放线菌数量单调下降。总体来看,细菌数量居多,放线菌数量次之,真菌数量最少。土壤pH和含水量也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含量呈上升趋势;全P、有效P以及速效K含量里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全K呈下降趋势。土壤P和K含量偏低,可适当补充P肥和K肥来促进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15.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姜花属Hedychium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秀  刘念 《广东园林》2009,31(4):7-11
我国野生姜花属植物有32种、2变种和2变型,共计36个分类群,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各个种的分布、生境等特点可将现有的种类分为毛姜花类群、白姜花类群、滇姜花类群、密花姜花类群、红姜花类群、盈江姜花类群等6大类群,以方便识别和开发利用。我国该属植物在植株高矮、花期、花色、花香、花序是否高出叶面、耐热性等方面均具丰富变异。为园林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铺地竹叶饲用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铺地竹叶片进行营养成分的常规分析,含量如下:含水率为60.99%,粗蛋白为15.084%,粗脂肪为5.031%,粗纤维为30.438%,粗灰分为10.976%,可被利用的糖为15.834%;以及动物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含量比较丰富.从营养成分看,铺地竹是一种优质的禾本科饲用植物.  相似文献   

20.
赵锁泽 《绿色科技》2013,(8):311-314
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采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全面解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而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