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搞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护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根据工作中的长期实践,浅谈一下如何搞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的问题。屠宰检疫工作包括宰前检疫、宰后检疫。1宰前检疫宰前检疫是防止把病猪带入屠宰间,预防疫病传播扩散,尤其是宰后检疫难以发现的疾病,如口蹄疫、狂犬病等。生猪的宰前检疫一般采用群体检疫与个体检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1.1群体检疫群体检疫的目的在于评价整群猪的健康状态。检疫程序如下:首先按猪的来源地区或车、或圈进行分群,查验《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相似文献   

2.
屠宰检疫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两部分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继续 ,因此要提高屠宰检疫到位率 ,必须同时抓好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两个方面。宰前检疫可以初步把病健畜分开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以防止畜禽传染病的流行。因此要提高宰前检疫的到位率 ,必须做好群体检疫和个体检疫。群体检疫包括 3个方面的内容 :( 1 )静态观察 ,兽医检疫人员亲临畜群之中或圈舍之外 ,在不使畜禽惊扰的自然安静情况下 ,观察畜禽睡卧姿势、精神状态、呼吸和反刍状态 ,尤其注意有无咳嗽、气喘、颤栗、呻吟、磨牙等反常现象 ,对有上述症状者 ,标上记号 …  相似文献   

3.
家兔的检疫,包括宰前检疫与宰后检验。宰前检疫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宰前检疫,不仅可以及时确定家兔的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及早发现许多在宰后检验时难以发现的人畜共患病和某些中毒病,及时别出病免,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和肉品的污染。而对于一些潜伏在体内、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疾病,只有通过宰后检验才能检出。宰后检验是宰前检疫的补充和继续,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内控制病肉,防止肉品污染,保证消费者健康。下面,具体谈谈家兔幸前检疫,宰后检验的基本方法。1宰前检疫家兔的宰前检疫,通常以感官检查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猪定点屠宰的实行,小型屠宰场的检疫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为使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肉,日照市畜牧兽医监督所多次下发文件,要求检疫员必须把好“三关”,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验关、产品出场关。1宰前检疫关1.1生猪进场时兽医检疫员必须查验四证即:“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免疫证明”。1.2采取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进场生猪进行临床检查。1.3分圈健康的生猪进入待宰圈,急宰的送入急宰圈。1.4宰前检疫应注意的是国家规定的检疫…  相似文献   

5.
1宰前检疫1.1查证验物本地猪,查有无产地证明。外地猪查“三证”(即运输检疫证、非疫区证明、消毒证)。然后,进行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对整车猪进行动、静、食“三观一检”,并按10%-30%比例进行个体检疫(着重群体检查中有异常的),通过看、听、摸、测检查确定个体的健康状况,按检疫结果分圈管理。1.1.1检疫合格,证物相符的进入待宰间准宰。1.1.2免疫注射时间在1个星期内或休药期未满的,进入缓宰间。1.1.3一般传染病、一般疾病及二类三类可疑传染病同群体温正常的猪只进入急宰间,急宰。1.1.4可疑…  相似文献   

6.
笔者根据定点屠宰场生猪检疫试述定点屠宰场生猪的检疫技术,供同行参考。1宰前检疫通过宰前检疫可以及早发现患病生猪,及时剔出处理,以避免混入正常屠宰加工过程,不致造成污染和引起疫病传播。1.1查证验物对受检的生猪,首先要查动物防疫机构签发的检疫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非疫区证明,然后核对生猪头数,了解运输途中及进场后有无病死,若发生及时处理。1.2检疫方法幸前检疫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群体观察;二是个体检查。1.2.1群体观察检疫时,对同一批待宰生猪按静态、动态、食欲状态的顺序,观察比较,把有病的剔出来。1…  相似文献   

7.
生猪定点屠宰同步检疫,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的重要措施。笔者根据工作中的实践和探索,采取以下具体操作方法,仅供同行参考。1宰前检疫宰前检疫是防止把有病生猪带入屠宰间,预防疫病人为扩散。首先是入场验收,了解猪只来源地。确定不是来自疫区,方可进入待宰间。进入待宰间后,观察每一头生猪的精神状况。病猪多表现为精神沉郁,低头垂尾,弓背弓腰,行走缓慢,靠墙走或跛行,以及精神过度兴奋。同时查看排便的姿势,粪便有无血液、脓便。猪只的呼吸状态是否正常,有无喘气、呼吸困难、咳嗽等。观察有无眼眵、流鼻涕,颈…  相似文献   

8.
生猪实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不仅对防疫灭病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直接关系到肉食品的卫生质量 ,是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的重要保证。生猪屠宰场的集中检疫 ,由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两部份组成 ,两者缺一不可。宰前检疫 ,能及时检出病猪 ,特别是对破伤风、伪狂犬病、W病、某些中毒病等一些屠宰以后难于检出的猪病 ,能在屠宰前根据其明显的示病症状 ,被及时发现、检出 ;屠宰后检验 ,是在屠畜解体的情况下 ,对胴体和内脏器官所呈现的病理变化作出综合鉴定。摘除“三腺”,是指屠宰加工和宰后检验时 ,必须把生猪的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全部摘…  相似文献   

9.
猪丹毒是农业部公布的二类动物疫病 ,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的传染病。本病是肉品卫生检验中常见的猪三大传染病之一 ,主要侵害3 -12月龄的猪。本病也能感染人 ,手上有新鲜伤口的工作人员 ,可在屠宰加工病猪的过程中感染 ,在皮肤上出现局部性炎性红肿 ,称为“类丹毒”。因此 ,做好定点屠宰场猪丹毒的宰前宰后检疫 ,对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和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1宰前检疫及处理1.1宰前检疫分为败血型、疹块型、慢性型。败血型表现体温高烧42℃以上,呈稽留热型,皮肤发红发烧,眼结膜炎,食欲废…  相似文献   

10.
完整的屠宰检疫全过程应当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部分。宰前检疫,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病畜,尤其是检出宰后检疫难以发现的口蹄疫、狂犬病、破伤风等患病畜禽,同时防止疫病在畜禽群体内传播,确保上市肉品质量,从而保证人体健康。加强宰前检疫非常重要,而确保宰前检疫质量的关键一环,是完善定点屠宰场(点)的检疫条件。  相似文献   

11.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能在屠宰、加工、搬运、烹饪和食用等环节,经肉传染给人,不仅能造成牲畜死亡和降低产品质量,而且还能使人的健康受到严重危害。此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畜,濒死病畜体及其排泄物中常有大量菌体,当尸体处理不当,可形成大量有强大抵抗力的芽胞污染土壤、水源、牧地,成为长久疫源地,现谈一下定点屠宰场中猪炭疽的宰前和宰后检疫,以及检出后应采取的措施。1宰前检疫和处理1.1宰前检疫猪对炭疽有一定的抵抗力,常限于局部感染,通常呈慢性经过。患急性炭疽的,只有少数病…  相似文献   

12.
1 宰前检疫1 1 群体检查不论是养殖场 ,还是临时收购的待宰群犬 ,检疫人员在依法实施检疫时 ,首先要查证验物 ,查验其检疫证 (即动物产地检疫合格症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 ,检查物证是否相符 ,检疫证明是否在有效期内、了解其是否来自非疫区、免疫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患病等。同时观察其静、动、食及生理指数等有无异常变化。具体步骤 (以临床感观检查为主 )是 :静的观察 :检疫人员进入圈舍场地后 ,在不干扰犬的情况下 ,用看、听的方法观察犬在自然状态下的精神状态、营养、立卧姿势及呼吸等 ,并注意有无咳嗽、气喘、寒粟、痉挛…  相似文献   

13.
1家畜宰前检疫的重要性1.1及时发现疫情家畜屠宰时,需要对其开展宰前检疫以及宰后检疫,二者效果差异显著,很多在宰前检疫中能发现的疫病无法在宰后检疫中发现。因而,需要对宰前检疫工作加强重视,在屠宰家畜前,兽医工作者需要对家畜姿态、实际精神状况、呼吸情况、是否存在气喘问题等仔细观察,从而明确家畜是否存在疫病。宰后检疫主要是在剖检基础之上通过嗅觉以及视觉明确家畜患病与否。宰后检疫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检疫的效果,一些病症甚至无法通过宰后检疫检查出来,如果家畜体内存在一些不知名的疾病,这些家畜一旦流入到市场当中,常常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 ,由于对羊没有实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造成大量未经检疫的羊肉上市交易 ,甚至有不法商贩专门加工销售病死羊肉 ,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为了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现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浅谈如何对未实行定点屠宰羊进行检疫 ,供广大检疫人员参考 :1对未实行定点屠宰羊肉应切实落实宰前报检制度这是控制病害羊肉进入市场和流通领域最关键一环 ,对待宰活羊实行宰前报检 ,由检疫员到现场实施宰前和宰后检疫 ,经检疫合格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对检疫不合格的羊肉一律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绝对不允许无检疫证明的羊…  相似文献   

15.
1宰前检疫急性感染阶段的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2℃,呈稽留热型,精神萎顿,食欲不振或废绝,眼结膜常充血,腹股沟淋巴结多肿大。病猪呼吸困难,常呈腹式呼吸或坐式呼吸,偶有咳嗽、呕吐。在耳翼、四肢、股内侧、胸腹部等处皮肤出现紫红斑或有点状出血。由于该病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再加上该病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所以宰前检疫不易检出。在沈阳市肉联厂检出的数千例猪弓形虫病中,仅有2例是宰前检疫时检出的。2宰后检验呈慢性或隐性感染的猪弓形虫病猪,在宰前检疫时不易检出,但在宰后剖检中都具有典型的规律性的病理变化。把猪弓形虫…  相似文献   

16.
宰前检疫是屠宰检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理论和程序上讲,它是整个动物检疫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宰前检疫是指对即将屠宰的动物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实施的检查,防止患病家畜进入屠宰、加工环节,是保证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宰前检疫主要包括查证验物、临床检查、无害化处理和检查登记记录等。1 查证验物是宰前检疫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管理措施 通过有效的查证验物能够及时了解牲畜来源、防疫情况,证明买卖的牲畜是否来自非疫区,是否按国家规定实施强制免疫及是否实施过产地检疫等,以证实待宰牲畜为健康畜群。…  相似文献   

17.
屠宰检疫是指在宰前、宰后(包括屠宰过程中)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所实施的检疫,它包含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个法定技术行为。但是,在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中,目前普遍存在着一些急待规范的问题:一是把宰前检疫误认为只是一个监督检查和验证程序,并认为屠宰检疫就是宰后检疫,只按货值的7‰收取宰后检疫费;二是《动物防疫法》第三十八条只规定了对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出具法律证明,但对宰前检疫的结论以及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的处理没有规定要出具有关的法律手续。三是对检疫出的病害肉处理难。现笔者结合我市屠宰检疫工作开展的…  相似文献   

18.
对即将屠宰的家畜按科学合理的程序进行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是搞好动物防疫的重要环节,对提高肉品卫生质量,防止疫情扩散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绍一下家畜定点屠宰检疫(验)程序:1 家畜宰前检疫的步骤和程序1.1 验证查物当屠宰家畜由产地运到屠宰场以后,在卸车之  相似文献   

19.
兔肉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而且其营养成份中蛋白含量高,脂肪、胆固醇含量低,是一种被誉为“美容肉”的时兴肉类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保证人们的食肉安全,做好家兔的宰前检疫与宰后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牛的宰前检疫是指对待宰牛在屠宰前实施的临床检查.通过宰前检疫既能了解待宰牛的来源和产地检疫、免疫情况,又可直接观察待宰牛的动、静、食等有无异常,从而及时发现病牛,并实行病牛与健康牛隔离、分宰,达到减轻肉品污染、防止疫病扩散的目的.同时对牛宰前的检疫,能检出宰后检验难以发现或易漏检的疫病,如牛的破伤风、口蹄疫和某些中毒性疫病等.因此,认真搞好牛的宰前检疫,把好疫病传播关,把疫病消灭在源头,防止违章宰杀,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