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3年5月,吴州市专业户共进雏番鸭1600只,饲养至18日龄开始发病。出现症状后第2天开始死亡,每天死亡15~25只,第4~5天达到死亡高峰,每天死亡60~70只,6d内共死亡213只。发病期间,曾用壮观霉素、恩诺沙星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未能控制死亡。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云浮市腰古镇黄某饲养母番鸭800只,其中200只已开产4个月,600只开产1个月,在鱼塘边用网围成一个200米2栏舍圈养。2002年10月22日开始发病,发病初仅部分番鸭出现症状,随后病情迅速发展至全群。病番鸭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不食,拉黄白带绿色的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粘满黄绿色粪便。发病第2天产蛋减半,发病5天内死亡近100只,曾用青霉素及土霉素治疗,未见效果。二、剖检变化剖检病死番鸭,其病变基本相同:腹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包膜混浊、增厚、不透明,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脏肿大,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 2000年8月,福建省福州市北郊某番鸭场饲养的一批2000只雏番鸭,于14日龄时开始发病,发病当天病鸭数近80只,病死17只,病死率21.3%;第2天病鸭数增至210只左右,病死鸭62只,病死率29.5%.同场饲养的一批1700只53日龄番鸭、一批27日龄的200多只肉鸡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情况2007年6月,浙江省平湖市某养殖户引进800只番鸭雏苗,20日龄时出现零星死亡,畜主即配青霉素、庆大霉素饮水治疗,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相反死亡一天比一天增多。病雏表现精神差,不食,拉稀,临死前有角弓反张现象。发病5天,已死亡50多只。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情况 2007年6月,浙江省平湖市某养殖户引进800只番鸭雏苗,20日龄时出现零星死亡,畜主即配青霉素、庆大霉素饮水治疗,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相反死亡一天比一天增多.病雏表现精神差,不食,拉稀,临死前有角弓反张现象.发病5天,已死亡50多只.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情况2006年7月,广西兴安县某养殖户引进1200只番鸭雏苗,16日龄时出现零星死亡,畜主即用氟哌酸饮水治疗,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相反死亡一天比一天增多。病雏表现精神差,不食,拉稀,临死前有角弓反张现象。发病5天,已死亡200多只。  相似文献   

7.
(一)发病情况 2006年7月,广西兴安县某养殖户引进1200只番鸭雏苗,16日龄时出现零星死亡,畜主即用氟派酸饮水治疗,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相反死亡一天比一天增多.病雏表现精神差,不食,拉稀,临死前有角弓反张现象.发病5天,已死亡200多只.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2006年7月,广西兴安县某养殖户引进1200只番鸭雏苗,16日龄时出现零星死亡,畜主即用氟哌酸饮水治疗,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相反死亡增多。病雏鸭表现精神沉郁,欲食废绝,拉稀,临死前有角弓反张现象。发病5天已死亡200多只。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 2009年6月,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镇翻身河村养殖户王某从邻县购进1200只雏鸭苗饲养,15日龄时出现零星死亡,该养殖户即用青霉素、庆大霉素饮水治疗,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不断蔓延。病雏表现精神差,不食,腹泻,死前有角弓反张现象。该养殖户是鸭、番鸭、鹅混合饲养,但只有鸭生病,共饲养2批3000只雏鸭,第1批1800只30日龄鸭,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0月我市茂南区高山镇黎某鸭场饲养的番鸭2200只20天龄发生疾病,主要症状为眼鼻有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抽搐;病变以心包炎、肝周炎为特征。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该鸭场于2000年10月10日购进番鸭2200只,进雏后饲养管理正常,曾于3天龄时注射过鸭病毒性肝炎蛋黄液。当饲养至20天龄时开始发病,当日死亡75只,第二天死亡130只,第三天死亡257只,3天共死亡462只,死亡率达21%。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情况福建省福州市北峰某鸭场先后于2002年6月4日和7月16日引进白羽全番肉鸭2412只和白羽半番肉鸭2820只。雏鸭在育雏室育雏后,两批鸭分别隔离饲养在两座鸭舍中,每座鸭舍面积约250米2,其中白羽半番鸭有池塘供给戏水。8月30日,发现22只白羽半番肉鸭死亡,有的死在运动场上,有的死在鸭舍中,有的则猝死于水中,其后几天不断出现死亡。3天后,即将上市的全番鸭群也出现死鸭。从疾病爆发到康复的15天内,共死亡793只半番鸭和177只全番鸭,在死鸭中,以体型大者偏多,损失较为惨重。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卢家平  朱丽娴 《中国家禽》2004,26(21):29-29,30
我区某养殖户饲养的2000多只番鸭,15日龄时发现有几只精神沉郁,脚软,不愿走动,厌食,张口急促喘气,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流出,排青绿色或白色稀粪,个别突然死亡。第二天死亡40多只,用青霉素注射和恩诺沙星拌料治疗,症状未减轻,反而加重。第三天死亡100多只。发病第四天,现  相似文献   

13.
番鸭“白点病”的病原分离与防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10月起,广东省四会、佛山、花都、清远、茂名、湛江等地的番鸭先后发生一种以肝、脾、小肠等部位出现灰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及病原分离,初步认定为番鸭的一种新的病毒性疾病,暂定名为番鸭“白点病”。1流行情况  1998年10月,四会某养殖户饲养的1500只番鸭,在7日龄时发生一种急性、烈性的传染病。发病率从刚开始的10%,至第二天即迅速发展到80%,第三天达100%,死亡率高达90%。以后该病在佛山、花都、清远、茂名、湛江等地陆续大量发生。发病日龄在3~65日龄之…  相似文献   

14.
房仓耘 《中国家禽》2005,27(14):34-34
本地某养殖户2004年3月份购进雏鹅,5月中旬出现少数鹅缩头、少食等症状,接着出现拉灰白色粪便,开始3~5只,第2天10多只,第3天发现有20~30只,并有3只死亡,第4天有50~60只发病,死亡10只,第5天全群有1/3出现症状死亡6只,并就诊。  相似文献   

15.
将潜鸭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爱清洁、纯化,捣碎滤过制成可溶性抗原,用于ELISA检测番鸭、北京鸭和二者杂交种骡鸭试验性感染潜鸭艾美耳球虫后血清中抗体的变化。试验鸭于11日龄每只口服接种孢子化卵囊7.5×104个,接种感染后第3天血清抗体的OD值开始上升,番鸭和骡鸭感染后第10天血清抗体达峰值,而北京鸭的峰值出现较晚,在感染后第17天。番鸭和骡鸭在试验期间血清抗体OD值有两个峰值:第2峰值番鸭出现在感染后第17天,骡鸭在感染后第20天。3种鸭血清IgG的变化曲线与血清Igs的相近似,表明在家鸭感染球虫后血清IgG在血清抗体Igs中占主要地位。同时各组的不感染健康鸭血清免疫球蛋白随日龄增大显缓慢增长,但明显低于接种感染鸭。  相似文献   

16.
1996年9月22日,本市西芹镇某村陈某送检病死的半番鸭,经剖检和涂片镜检后,诊断为罕见的半番鸭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现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本市西芹镇某村陈某饲养一批群鸭,共490羽,其中半番鸭420羽、公麻鸭20羽、母麻鸭50羽。从9月13日起,发现少量半番鸭(19日龄)精神沉郁,不食或少食,拉褐黄色相间的混浊稀粪,带有气泡,2天后每天发病7~9羽,死亡3~8羽,发病率为21%,死亡率为56%,用灭败灵、青霉素和土霉素治疗无效,到22日已发病109羽,死亡57羽;病程不超过4天。但同一群中的公、…  相似文献   

17.
对45例疑似维生素B2缺乏症的产蛋鸭(其中番鸭12只,樱桃谷鸭17只,金定鸭8只,绍兴鸭3只,野鸭5只)通过投喂维生素B2散剂及注射维生素B2针剂,予以治疗,除5例因需要剖检、2例不完全康复外,其余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有关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病史调查病番鸭中一部分喜食掉落在地上时间过久的饲料;而大部分病番鸭发病前则因飞翔能力强,常飞出圈舍外觅食,而少食舍内的全价料,大部分鸭发病前出现精神不振。2 临诊症状全部病鸭表现为体质衰弱,羽毛蓬乱且脏;均不能站立,趾爪并拢向内卷曲,似握掌状;皮肤干燥粗糙,一般以跗关节…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2007年6月,浙江省平湖市某养殖户引进800只番鸭雏苗,20日龄时出现零星死亡,畜主立即用青霉素、庆大霉素饮水治疗,病情不但不见好转,而且死亡数增多。病雏主要表现精神差,不食,拉稀,临死前有角弓反张现象。发病5d,已死亡50多只。  相似文献   

19.
厦门市郊某养鸭场每月饲养近3000只半番鸭,建场初期的半年内,鸭生长正常,育成率都在90%以上。而近一年来,鸭发病不断,大都表现软脚腹泻,死亡率在20%~50%之间,造成养鸭批批亏本。 一、发病情况 该场每月购进2000~3000只半番鸭苗,2日龄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疫苗,25日龄接种鸭瘟疫苗。饲养至10~25日龄间,常有部分鸭不爱吃食,经过2~3天就出现软脚,继而腹泻死亡,病程大约3~7天,  相似文献   

20.
发病情况 畜主李某养鹅230只,未进行过副粘病毒病的免疫。76日龄鹅群发病,症状为精神沉郁、垂翅、食欲下降、不愿下水,有10多只废食,当日死亡2只。第2天病情更严重,大部分不食,拉白粪和绿粪,有数只扭颈,死亡11只,带2只前来求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