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吡虫啉对家蚕的毒性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吡虫啉对蚕的毒性试验表明 :4龄起蚕致死中浓度 (LC50 )为 2 71mg/L ,致死中量 (LD50 )为0 0 3 4 μg/头。 4龄起蚕连续添食吡虫啉水溶液试验表明 :0 0 0 71mg/mL( 1 4× 1 0 4 倍稀释液 )浓度吡虫啉连续添毒对蚕有明显的毒性 ,茧的经济性状也有显著地下降。 0 0 1 2 5mg/mL( 8× 1 0 4 倍稀释液 )吡虫啉连续添毒 1 2h的蚕 ,上蔟率为 86%,死笼茧率为 3 9%,鲜茧茧层率为 2 1 2 %,比对照区低 0 3 %,而持续添毒则表现为全部死亡。此外 ,吡虫啉对家蚕具有触杀和熏蒸毒性  相似文献   

2.
农药苯氧威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苯氧威是具有保幼激素活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该药剂对家蚕的毒性试验表明无熏蒸毒性,但有一定触杀毒性,且胃毒强烈;致家蚕中毒死亡的最低浓度以及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均随家蚕龄期增加而增大,从5龄第3天起连续添食稀释32万倍~16亿倍的3%苯氧威药液,可使家蚕龄期明显延长且100%不结茧。依据试验结果认为:低浓度的苯氧威虽然不能致5龄家蚕幼虫死亡,但对蚕茧生产的危害很大,该药剂用于林木害虫防治应该远离蚕区。  相似文献   

3.
室内食下毒性测定和田间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虱螨脲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7.7972 mg/L,属于高毒级;5%虱螨脲乳油2 000倍、1 000倍和500倍稀释药液处理的桑叶间隔30 d后,饲喂3龄起蚕可使全部死亡,饲喂5龄起蚕的生命率和结茧率均大幅下降。虱螨脲在桑叶上的毒性残留较长,对家蚕具有累积毒性,毒性作用缓慢,供试浓度在3 d左右表现症状,食桑减慢,龄期经过延长,蚕体表皮破裂,中肠脱出而死。虱螨脲对养蚕生产具有高风险性,桑园附近农作物应避免使用含有虱螨脲成分的农药。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氟铃脲乳油对家蚕的食下毒性,结果表明:对3龄起蚕添毒处理后,测得3d的LC50为31.2448mg/L,16d的LC50为0.5463mg/L,氟铃脲对家蚕的毒性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其毒性效应表现迟缓,且对家蚕具有很强的累积毒性。  相似文献   

5.
10%吡丙醚EC对家蚕的毒性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测定了10%吡丙醚对家蚕的食下和熏蒸毒性,结果表明:10%吡丙醚EC浓度大于1000倍时,对小蚕毒性较强,可致死;对大蚕有中毒反应,但不会产生急性中毒死亡。家蚕食下微量吡丙醚或受到熏蒸,龄期经过明显延长,会破坏家蚕的营茧功能,导致不结茧。  相似文献   

6.
高效氯氟氰菊酯作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给蚕业生产的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本试验采用浸叶法,测定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对5龄家蚕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高效氯氟氰菊酯对5龄家蚕具有剧毒,24 h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0.449 mg/L;亚致死浓度LC10添毒显著抑制了家蚕体重的增长,96 h体重增长率仅为10.25%,且熟蚕体重(1.808 g/头)仅为对照组的51.28%;亚致死浓度LC10添毒组家蚕的化蛹率显著降低,仅为55.56%,而死笼率则高达32.27%.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家蚕具有剧毒,微量的农药污染可严重影响家蚕的正常生长发育,给蚕业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熏蒸毒性测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陈伟国  戴建忠 《蚕业科学》2007,33(3):418-421
为减少粮桑混栽地区大田使用农药不当对蚕桑生产造成的损失,采用密闭熏蒸法测定了7种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熏蒸毒性。在30℃环境中经过24 h,对2龄起蚕的LC50:敌敌畏0.1860 mg/m3,敌畏.毒1.3241 mg/m3,毒死蜱48.4111 mg/m3,氟腈.唑磷139.8818 mg/m3,三唑磷161.1514 mg/m3,氟虫腈208.330 mg/m3,吡虫啉333.330mg/m3时2龄起蚕仍无中毒症状。在25℃下经过24 h,对2龄起蚕的LC50:敌敌畏0.2020 mg/m3,敌畏.毒3.7282mg/m3,毒死蜱91.3669 mg/m3。结果表明:农药对家蚕的熏蒸毒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敌敌畏、敌畏.毒对家蚕的熏蒸毒性最强,毒死蜱有一定的熏蒸毒性,三唑磷、氟腈.唑磷、氟虫腈、吡虫啉对家蚕的熏蒸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8.
桑树不同季节施用杀虫剂虫螨腈对家蚕的残留毒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螨腈因其对家蚕的低毒性而成为桑树害虫防治药剂之一。为了确保桑园施用虫螨腈对家蚕的安全性,分别于春、夏、秋季对桑树喷施虫螨腈后,调查药剂对家蚕的残毒性及家蚕的中毒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桑树喷施虫螨腈对家蚕的残毒性差异较大。夏季以24%虫螨腈悬浮剂3 000倍稀释药液喷施桑树后3 d采叶饲养对3龄期家蚕基本安全,1000、2000倍稀释药液喷施后5d采叶饲养对3龄期家蚕已无致死性;春季3种浓度药液喷施后7 d采叶饲养仍造成3龄期家蚕100%死亡。夏蚕期3龄期家蚕饲喂1000倍稀释药液喷施后1h的桑叶后即出现中毒死亡,而中秋蚕期、春蚕期的3龄期家蚕食下相同毒叶分别在1、3d后才出现中毒死亡现象。此外,调查虫螨腈对不同龄期家蚕的残毒性,表明对5龄期家蚕的残毒性明显低于3、4龄期的家蚕,因此建议在家蚕4龄期之前尽量不用虫螨腈防治桑园害虫。  相似文献   

9.
氟啶虫胺腈是近年开发的砜亚胺类内吸性杀虫剂,采用食下毒叶法、喷施法等测定氟啶虫胺腈对家蚕的触杀毒性、胃毒性及桑叶残留毒性。以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WDG)稀释成的31.3~5 000 mg/L药液对2龄起蚕的触杀毒性极显著高于对3龄起蚕的触杀毒性(P0.01),但即使是高浓度(5 000 mg/L)药液对4龄起蚕也没有触杀毒性。以50%氟啶虫胺腈WDG稀释的不同浓度药液给2~4龄起蚕连续添毒4 h,对3个龄期幼虫3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与致死中量(LD_(50))分别为57.95μg/m L、140.45μg/m L、198.22μg/m L和0.055μg/头、0.197μg/头、0.784μg/头。分别于喷施质量浓度为66.7、33.3、25.0 mg/L的氟啶虫胺腈药液后的第1、3、5、7、9、11天,采摘桑叶全龄饲喂不同批次收蚁的家蚕,各浓度药液处理区桑叶饲养幼虫的发育经过未受影响,上蔟结茧的全茧量、茧层率亦无显著差异,说明在蚕区农田及桑园施用上述浓度氟啶虫胺腈药液后1 d即可采桑叶养蚕。综上认为,50%氟啶虫胺腈WDG对家蚕有较低的胃毒性,但其在桑叶中的残毒期较短,可在蚕区农田和桑园的害虫防治中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阿维菌素对家蚕毒性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维菌素的安全间隔期较长,不宜在桑园中使用。阿维菌素和依维菌素对家蚕的致死中浓度在10μg/L~0.1μg/L之间,两者对家蚕的毒性没有显著差异,随着蚕龄的增长家蚕抗性的增加不是十分明显,10μg/L~0.1μg/L的阿维菌素连续添食4龄家蚕,导致死亡蚕数增加,并且10μg/L、1μg/L的阿维菌素对入眠眠蚕体重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用家蚕为指示生物来评价化学药品的毒性,通过对家蚕品种菁松×皓月和丰-×54A的幼虫添食石油醚和甲基硫醛锡的毒性试验,初步结果认为,石油醚对蚕有昏迷作用但并不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但桑叶对其熏气后被破坏营养,从而影响蚕的正常生长发育;甲基硫醛锡具有较强的的毒性,其毒性不仅与浓度有关,还与添毒的时间长短有关即有累积毒性作用.产量高体质弱的春用杂交种菁松×皓月比体质强健的夏秋用杂交种丰一×54A更容易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杀虫剂蚊蝇醚对家蚕的毒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蚊蝇醚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新型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为明确蚊蝇醚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否对家蚕产生慢性毒性,采用食下毒叶法研究蚊蝇醚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蚊蝇醚对家蚕2龄幼虫的急性毒性较小,96 h的LC50值大于1 000 mg/L,幼虫急性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吐液、头胸部肿大以及身体扭曲呈"S"形等;蚊蝇醚对家蚕2龄幼虫的慢性毒性较大,对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体色变黄、不食不动、生长缓慢;添食75~1 000 mg/L蚊蝇醚药液处理的桑叶,均可导致幼虫龄期延长,眠期体质量增加,发育不齐,最终无法正常结茧、化蛹。依据试验结果认为:蚊蝇醚对家蚕的毒性缓慢而持久,在推广应用于防治农业害虫时应远离桑园。  相似文献   

13.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对家蚕的毒力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珊珊  王勤英  宋萍  崔龙  杨君 《蚕业科学》2008,34(2):268-273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HB310菌株与小卷蛾斯氏线(Steinernema carpocapsae)互助共生,对多种寄生害虫具有杀灭作用。为了探讨该共生菌在蚕区大田农作物害虫防治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了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液和蛋白毒素粗提物对家蚕的生物学安全性。结果表明:HB310菌液对家蚕的急性毒力很低,即使在处理后120h,仍然不能测定其LC50;家蚕对HB310菌液和蛋白毒素粗提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拒食性,5龄幼虫对2.24×106CFU/mL HB310原菌液和0.57mg/mL杀虫蛋白粗提物的48h拒食率分别达到24.90%和23.05%;HB310菌液及蛋白毒素粗提物对家蚕各龄幼虫体重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龄期而增大;从蚁蚕开始一直饲喂含HB310原菌液人工饲料的幼虫各龄历期均明显延长,存活率显著下降,到4龄全部死亡;幼虫取食含HB310原菌液人工饲料72h后改饲喂正常饲料,1龄和2龄的历期明显长于对照,但以后各龄历期、化蛹率、羽化率、蛹重和茧层量等各项生物学和经济性状指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1.12×104CFU/mL HB310菌液和0.11mg/mL蛋白毒素粗提物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HB310菌株对家蚕低毒性。  相似文献   

14.
天王星农药对桑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天王星农药对桑蚕的毒力和残铲期,结果表明:天王星对桑蚕有很强的触杀作用,秋季3000倍液喷桑叶对桑蚕的安全间隔期10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5.
茚虫威对柞蚕幼虫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测试农药茚虫威对3龄柞蚕幼虫的毒性、熏蒸毒性以及残毒期。结果表明:茚虫威处理3龄柞蚕幼虫的LC50为0.465 mg/L,对3龄柞蚕幼虫无熏蒸作用,对3龄及3龄以上柞蚕幼虫的安全间隔期至少30 d以上,柞园内应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减轻水稻与桑树混栽地区农药污染给蚕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进行了稻田杀虫剂三唑磷对家蚕的室内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点滴法与药膜法,25℃条件下药剂处理后96 h,三唑磷对家蚕2龄幼虫的接触LD50值分别为0.015μg/头与1.41μg/cm2。2龄起蚕开始,于25℃条件下用三唑磷处理的桑叶饲养,在药剂处理后24、48 h以及3龄起、4龄起、5龄起,三唑磷对家蚕的LC50值分别为2.38、1.54、0.97、0.74、0.53 mg/L。采用食下毒叶法试验,三唑磷对家蚕生长发育与结茧的最大无作用浓度约为0.04 mg/L。  相似文献   

17.
聚氨酯和乙二醇可应用于蚕种冷库墙体建造和温度控制。本试验未见聚氨酯对家蚕幼虫的熏蒸毒性。乙二醇连续喂饲家蚕幼虫可导致家蚕的死亡和生长发育不良,但毒性相对较低。两种物质用于蚕种冷库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桑叶桑蚕幼虫及茧壳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检测了桑叶、桑蚕幼虫和茧壳中的重金属元素砷、铅、汞的含量.结果发现,桑叶、桑蚕幼虫和茧壳中的汞含量没有规律,蚕体中的砷含量高于桑叶含量.砷和汞在桑叶、桑蚕幼虫和茧壳中的含量均比较低,符合国家保健食品通用标准的要求.但是,对于铅而言,桑叶中的含量却比蚕体中的含量低,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