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杭忠宝 《四川蚕业》2006,34(2):36-36
近年来,在蚕桑生产实践中,农药中毒屡见不鲜,且有趋于严重的迹象,已成为蚕区农民朋友增收的主要障碍,农药中毒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蚕病造成的损失,2004年秋蚕期东台市富安镇因使用的乐果不纯,造成数千张蚕儿中毒,损失了几百万元,2005年春,因空气污染,东台市大部分镇发生不结茧  相似文献   

2.
2003年靖江市中秋蚕普遍发生农药中毒,中毒情况之重、面积之广、损失之多是历史上所罕见.据调查:全市所有的中秋蚕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中毒,有三分之一的蚕户损失达到30%以上,部分蚕户甚至颗粒无收.这不但影响了我市的蚕茧质量,而且还极大地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为了总结经验,防患于未然,现将2003年我市中秋蚕普遍发生农药中毒的原因作一分析,并就预防发生大面积农药中毒的措施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农药品种不断更新和增多,农药用量的不断增加,桑蚕农药中毒事故屡见不鲜,甚至愈演愈烈,有的蚕区农药中毒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了蚕病的损失,农药危害已成为养蚕生产的大敌,直接威胁着蚕茧生产。因此,如何控制桑蚕农药危害,减少蚕茧损失,  相似文献   

4.
射阳县2011年晚秋蚕发生农药中毒事件,经实地调查和鉴定分析,确认射阳县部分晚秋蚕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菊酯类农药中毒。此次射阳县中毒蚕发生的区域较广,与农田和桑园用药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对农药污染来源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后,该县加强养蚕地区农田及桑园农药使用的管理,并指导蚕农科学用叶,降低了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5.
我场小蚕片叶立体育是1989年夏蚕开始的。两年来,共进行五个蚕期的饲养,共计蚕种60张。除1990年早秋蚕因农药中毒张种产茧量较低外,其他各期张种产茧量均略高于普通育。今年中秋蚕立体育张种产茧达71.12斤,比普通育高5%左右。小蚕片  相似文献   

6.
秋蚕防治农药中毒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江市是一个粮食主产区,由于蚕桑规模小,大部分桑田被农田所包围,秋季水稻频繁治虫严重威胁到秋蚕生产,秋蚕农药中毒现象经常发生,损失严重,近三年秋蚕张产茧徘徊在30 kg左右,个别乡镇甚至只有20 kg.而生祠镇金星村这三年秋蚕生产稳产高产,张种单产都超过40 kg,关键是做好了秋蚕防治农药中毒工作,现就金星村秋蚕防治农药中毒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浅论中秋蚕大面积中毒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秋蚕生产大面积农药中毒事件发生频繁,对蚕桑生产特别蚕农养蚕积极性影响很大。 2005年中秋蚕在桐乡、海宁等地发生了大面积农药中毒事件,估计损失蚕种2万多张,蚕农茧款减收约 1200万元以上。为此,有必要对中秋蚕生产大面积农药中毒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预防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孙晓明 《蚕学通讯》2007,27(3):45-45,47
预防蚕病发生,落实蚕病综合防治措施,是当前蚕茧生产稳产、高产的重要前提.近年来由于蚕茧收购政策不稳,影响蚕农积极性,也给蚕病防治工作带来不利.目前蚕病损失的主要因素已由传染性蚕病损失转变为非传染性蚕病损失.根据笔者的统计及实际调查结果,2005年至2007年本镇实发蚕种2 600张,因蚕病损失的蚕种量占全年饲养量的10%,平均每张种损失85元.  相似文献   

9.
卢德 《广西蚕业》2004,41(3):49-49
熟蚕不吐丝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1 、蚕已感染了某种病如中肠型脓病、细菌病或微粒子病等;2 、蚕有轻微的农药中毒或氟化物中毒;3 、过熟蚕上蔟,蚕已在蚕座上吐了一些丝,此时抓它上蔟,因受惊动而不再继续吐丝;4 、生蚕上蔟,或熟蚕上蔟过密,因蚕在蔟中爬行时间长,导致体力消耗过度而不吐丝;5 、高温闷热、湿度大或低温也会引起蚕不吐丝。蚕不吐丝有几种原因?@卢德!530007$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普种科  相似文献   

10.
射阳县2011年晚秋蚕发生农药中毒事件,经实地调查和鉴定分析,确认为菊酯类农药中毒。此次中毒蚕发生区域较广,与农田和桑园用药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对农药污染来源进行调查后,该县加强养蚕地区农田及桑园农药使用的管理,指导蚕农科学用叶,降低了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我市中秋蚕普遍发生农药中毒,中毒情况之重,中毒面积之广,中毒损失之多是我市历史上所罕见的。据调查:全市所有的中秋蚕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中毒,有三分之一的蚕户损失达到30%以上,有部分蚕户甚至颗粒无收。不但影响了我市的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12.
林日运 《蚕桑通报》1990,21(2):13-15
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蚕病所造成的损失。近年来,蚕病发生抬头,为害情况较为严重,发病倒蚕已成为蚕农的后顾之忧。如我区格溪沈蚕场,1988年夏、晚秋二期因发空头病,蚕茧颗粒无收,损失蚕种67盒。类似事例,屡见不鲜。因此,如何控制蚕病的发生,减少蚕茧损失已成为当前蚕茧生产的主要问题。为探索家庭养蚕行之有效的消毒防病措施,调查、分析了本区1988、1989二年蚕病的发生,为害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射阳县2011年晚秋蚕发生农药中毒事件,经实地调查和鉴定分析,确认射阳县部分晚秋蚕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发生菊酯类农药中毒。此次射阳县蚕中毒发生的区域较广,与农田和桑园用药有一定的关联性。对农药污染来源进一步的调查后,该县加强养蚕地区农田及桑园农药使用的管理,并指导蚕农科学用叶,降低了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14.
蚕作安全是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由于种种原因,缙云县一般年境有5%以上的蚕种中毒损失.特别是1995年中秋蚕的20%高效敌敌畏中毒损失蚕茧产值高达288万元.农药中毒不仅直接影响蚕农培桑养蚕积极性,而且成为新蚕区蚕桑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笔者进行了蚕作安全防范途径探讨,通过对中毒原因进行全面分析,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前几年,泰兴市秋蚕农药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的损失较大,严重的几乎颗粒无收.部分蚕农谈"毒"色变.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防毒机制,采取超前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秋蚕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朱剑宏 《江苏蚕业》2003,25(1):31-31
<正> 锡山区是典型的粮桑混作区,多数桑田被稻田包围,历年中秋养蚕适逢水稻用药,因此农药中毒连年不断。据统计,1995-2000年的6年中,全区因农药中毒平均每年损失蚕茧48.876吨,蚕农减收65.2万元。农药中毒还使本区中秋蚕种每年递减1000多张。因此,农药污染已经成为本区中秋养蚕的最大障碍。近几年来,我区围绕中秋防毒做了大量工作,现已初见成效,2001年全区中秋蚕平均张产高达34kg,创近10年来最高记录。现将我区中秋防毒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淮阴区农村养蚕蚕病危害加剧.据不安全统计,因蚕病危害年平均损失占总产量的15%以上,蚕病重灾户颗粒无收,严重挫伤了蚕农生产积极性,对淮阴区蚕桑生产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较大威胁.控制蚕病发生,减少蚕茧损失,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如何确保蚕作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作安全是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蚕桑主产区每年都有5%以上的蚕中毒损失,笔以为,农药中毒不仅造成蚕农减产、减收,还直接影响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而且成为制约新蚕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至于如何确保蚕作安全,生产上应抓住这样六点:  相似文献   

19.
杭忠宝  杨斌 《江苏蚕业》2004,26(4):31-32
<正>东台市经过多年探索和完善,在小蚕共育的蚕具,加温设施方面进行了革新,形成了小蚕叠式蚕台电气化共育的规范化技术,促进了小蚕共育率和共育质量的提高,为东台市连续多年蚕茧优质高产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江苏省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掌握家蚕疫病的发生规律,2008年选择吴江市和如东县开展了秋蚕生产基本情况和蚕病疫情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户秋蚕养蚕规模不足2张,平均孵化率达到97%,平均结茧率为78.72%,比春蚕低10%以上,张种产茧量为35.68kg,比春蚕低6.65kg;秋蚕各种蚕病的发生明显增加,总发病率达6.42%,高于春蚕(0.79%);在吴江市,秋蚕蝇蛆病的发生率为7.04%,超过农药中毒(6.36%),防病的重点应放在蝇蛆病和农药中毒上。在如东县,中秋蚕以农药中毒发生最高(5.72%),晚秋蚕以真菌病发生较高(2.66%),中秋、晚秋蚕的防病重点应分别在农药中毒和真菌病的防治上。值得注意的是秋蚕遗失蚕率(15.31%)超过蚕的发病率(6.42%),因此可以认为遗失蚕率是比发病率对张种产量影响更大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